为什么歼20不上航母?

天地大同x


有关我国下一代舰载机的争论持续已久,至今尚未得出最终结论,无论是歼-20,还是沈飞主打的FC-31都有可能,这个问题需要时间去验证,等到下一代舰载机正式列装部队方能最终知晓。

为什么说歼-20上舰有可能呢?

从海军当前中型航母+歼-15重型舰载机模式来看,军方更倾向于使用重型机,因为重型机拥有作战航程远、载弹量大以及空战火力强等特点;虽然重型舰载机带来的直接缺点就是载机数量较少,这是体型尺寸所决定的。

广为周知的我国辽宁舰和国产航母采用滑跃式起飞甲板,舰载机无法满载满油起飞,在这特定环境下重型机与身俱来的优势彰显无遗,这也是军方最终选择歼-15起到决定性因素,在此之前,军工部门曾以歼-8战机做过相应试验,歼-10也曾一度被认为是我国第一代舰载机,但最终海军还是选择了歼-15重型舰载机。

这也是有一定作战考量的,众所周知,航母作战能力由舰载机回收时甲板能调动多少数量来决定,航母的作战空间就那么大,作战状态下甲板上能停放的战机数量也就那么多,其次机库战机维修保养能力也就那么大;在这个固定前提下,中型舰载机尺寸虽小,但相比重型舰载机在单位空间内至多也就多个两三架左右,起飞点也就那么多,回收点也是固定的,这种情况下,重型舰载机的优势就真正体现出来。

简单点讲就是,一艘航母能起飞、回收的战机数量就那么多,后勤保障能力也是相对固定的,起飞战机数量无论是滑跃起飞方式还是弹射起飞方式都是一样的,重型舰载机的作战能力更加突出;搭载中型机只不过数量能得到提升而已。

因此,重型机上舰优势并不少,歼-20上舰还有何不可呢?

遵循上述逻辑,歼-20上舰后综合作战能力要比沈飞主打的FC-31强的多,两款战机在技战术指标设定上完全就不在一个档次。因为歼-20从设计之初其技战术指标直指美国F-22,也就是说歼-20的主要对手将是F-22,对付F-35这样的多用途能力出众的战机更显得游刃有余。

此外,我国航母规模最终绝不会达到美国当前两位数的规模,有限的数量,想要取得局部优势,首要下手方向就是舰载机,也是实现这种作战能力超越的捷径。

所以,歼-20经过针对性改装,完全具备上舰的条件,无论从军方的作战考量以及需求,还是长远提升航母综合战斗力,歼-20都能满足要求。

需要着重申明一下,本文只是论证歼-20具备上舰的能力,但并不认可歼-20就是我国下一代舰载机,这个问题需要时间去验证,耐心等待官方有关消息实锤或是等下一代舰载机真正服役方能最终大白于天下。


鹰鸽分析


歼20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也是一款重型作战飞机,满足了空军对于未来五代机的需求,但是随着我国拥有航空母舰,海军对于五代机的需求也迫切起来,那么为什么海军不选择歼20上舰呢?

图为舰载歼20设想图。

要说歼20不上舰,就绕不过两个东西:鸭翼和体积。有人说带鸭翼的飞机不适合上舰,因为需要加强的地方更多,如果非要上舰,那么需要对结构进行加强、增重,如此一来,飞机的性能会受到很大影响。另外,还有人说歼20的体积太大,由于机体过长导致航母不能更多的搭载舰载机,会满足了质量,影响了数量。

图中可见,歼20的翼展和长度还没有歼16大,歼16和歼15系出同门,长短宽度差不多,可见歼20上舰也不会影响载机数量。

其实,这两个说法都是有问题的。首先,歼20之前也有很多战斗机是带着鸭翼成为舰载机的,比如法国的阵风M战斗机和俄罗斯的苏33战斗机,以及我国的歼15战斗机,虽然他们都带有鸭翼,也为了上舰付出了重量代价,但是也足够证明鸭翼飞机是可以上舰的,甚至对于飞机的短距离起飞是有好处的,苏33和歼15就是为了短距离起飞才加上的鸭翼。

图为准备在航母甲板上降落的歼20舰载机。

至于说歼20体积太大,这更是无稽之谈,歼20的具体尺寸数据至今尚未公布,仅从其和歼16并排停放的画面就能看出,歼20是绝对比苏27系的飞机占据空间要小的,如果歼15这样的飞机上舰都不怕影响数量,那么歼20就更不会存在这个问题了。如果采用鸭翼和机翼的折叠技术,那么歼20还能更加节约空间,在航母上摆放更多的飞机。

舰载机必须要侧重攻击能力,图为F35C型投掷精确制导炸弹。

但是海军也确实到现在都没有选择歼20,原因或许在于海军想要的并不是一个专注于制空作战的五代机,就和所有的航空母舰一样,我国海军对于航空母舰是有攻击要求的,航母必须具备强大的火力突击能力,而不仅仅是制空权争夺的作用,事实上,历史上所有的航母作战第一目标都是敌人的舰队,而非是敌人的飞机。

图为挂载4枚YJ91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隐身五代机舰载机设想图,攻击是舰载机的首要任务。

所以歼15也是需要挂载4枚YJ83反舰导弹的,而歼20即便是足够强大,也可以使用先进的制导武器,也还是不能满足攻击的要求,海军需要的重型五代机一定是一个非常强调航程、半径、挂载能力的飞机,要能够执行远程精确的攻击,可以对海面和陆地目标进行打击的飞机,那么这个飞机仿佛歼31更加适合,但是那是一个中型飞机。

图为军博航母模型上的歼20舰载机。

于是乎,海军很有可能选择在现在的歼31的基础上,放大一个重型的舰载机出来,作为自己的第五代重型舰载机,但是结果如何,我们还需要拭目以待。


海事先锋


哎,看到这标题真的不是太想回答,很无力的感觉!难道提问者觉得起落架足够强壮J-20就能上舰了?或者说起落架强的飞机就能做舰载机了!

舰载机有几个必须的条件(由于特殊的使用环境和陆基起降的飞机完全不同!)

一、由于有弹射器瞬间的巨大作用力,还有飞机降落着舰的巨大作用力,舰载机的机身结构是要加强的,简单的说就是机身要更结实。

二、就是你说的起落架,也是一样由于要挂在弹射器的装置上,起落架也要加强!

三、由于航母空间有限,机翼要能折叠,减少占有的面积,好让航母能多带舰载机。

四、要有尾钩,舰载机降落的时候是加油油门降落的,得靠尾钩勾住阻拦索,把飞机拉停下来。没勾住还得复飞再来,这里面对机身的结构强度也有要求!

五、由于海上作战使用,机身的很多关键部位都要做防腐处理,海上盐分很足

六、为了提高飞机的升力,会加大机翼、边条翼或者增加鸭翼!

J-20要上舰,以上的都得必备,这一套下来,和重新设计一架战斗机基本没太大区别了!可以看到F/A-18F巨大的机翼和边条翼还有机翼的折叠处,尾钩和前起落架加强,两轮!F-35从左到右C,B,A,C型就是舰载型,明显看到机翼比A,B型的更大,起落架也加强了,两轮,机翼的折叠,尾钩!阵风M和J-15也是!舰载机由于特殊的使用环境和陆基的在结构上有巨大的差异,远比你想的复杂,目前能独立生产舰载机的国家就剩:美、中、俄、法了!(三哥的空军不要的光辉,现在在改舰载版的还在测试没定型)











中国人民很行1


歼-20上舰有困难,但并非不能上航母

如果单纯上航母角度,歼-20的确要比歼-15这类的要困难的多,像辽宁号这种体格的中型滑跃起飞的航母基本上不可能搭载,但是并非不可能。从气动布局等方面来看,歼-20的登舰难度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重量限制。由于尽可能内部油箱和武器内置,五代机们空重普遍要比前代们高,歼-20在设计和制造上尽可能的采用轻量化,但其空重已经超过17吨,最大起飞重量达到37吨。而陆基战斗机进行舰载化处理,需要大幅度增加结构强度,需要气动上进行改动,这都需要增加起飞重量。美国海军根据其之前经验,得出过结论,需要增加大概12%~30%的空重。如此一来歼-20要进行上舰改动的话,空重要增加到20吨以上,最大起飞重量要超过40吨,这就对航母弹射器提出考验。

美国航母之前使用的C-13-2蒸汽弹射器最大起飞重量是34吨,福特级使用的电磁弹射器最大起飞重量是35吨。正式这一限制,让美国海军之前的A-12、F-22N和超级雄猫都是因为超重而取消。

这方面压力就来到马少将的电磁团队了,马少将团队这几年相当牛逼,就看能不能交出符合要求的作品。

二是气动改进。五代机在设计上都倾向于跨音速和超音速作战,大部分都加入了超音速巡航的标准,所以在气动布局设计上普遍倾向于超音速区域。但是航母舰载机起降时对于低速性能要求非常高,美国海军舰载机操作安全要求是,必须可以在海平面高度,300公里时速情况下,依旧可以进行1.5G机动动作方便调整,所以需要在气动方面进行大改。

即使是没有超音速巡航要求的F-35,其舰载型F-35C的机翼构型完全不同,目的就是为了改善低速起降性能。而F-22当年为了上舰,推出的F-22N则是采用可变后掠翼的想法,以改善低速性能。

这方面歼-20设计上,采用边条+鸭翼的方式,在保证出色超音速机动性能基础上,低速性能也同样比较出色。但是同样进行修改的话难度也较大,具体怎么个改法,也需要仔细琢磨。

三是着舰仰角问题。三角翼飞机着陆仰角普遍比较大,在舰载机着陆这种本身下滑角非常大时,就容易导致飞机起降难度大幅度增加,着舰时仰角太大。阵风战斗机着舰时仰角就非常夸张,歼-20重量更大,而且采用远距鸭翼布局的话,着舰仰角恐怕更大,非常考验飞行员。

美国海军一向非常讨厌无尾翼舰载机,这也是JSF计划中X-32输给X-35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合来讲,歼-20要进行上舰的话,难度要大很多。并且很多方面原因不是由歼-20可以决定的,需要看电磁弹射器水平,需要看目标航母的排水量和降落环境等。而且我国实际上才刚开始进行航母舰载机研究,直接上来爆改难度较大,目前歼-15可以满足基本需求,在这方面上积累经验,再进行下一步来确定海军下一代舰载机标准比较务实。


五岳掩赤城


说你是个二货你不相信等到。歼20海军型上舰的时候你就知道你今天是在找踹。因为以前很多评论你都没看见吗?问这么弱智的问题。然后一帮假砖家。神吹一些。看不到的东西就是现在网上所说的FC31的模型。拿模型说事儿。我见过美国人不要脸的也没见过你这么不要脸的


刀锋战士他爷


其实歼20为什么不能上航母的原因,都是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就是个大身子重。
中国目前只有一艘航母辽宁舰,滑跃起飞方式,舰载机歼15,最大起飞重量33吨。其实这个33吨的起飞重量只是个数据,因为歼15满载33吨很难在辽宁舰上飞起来。当然,如果有弹射器的话又另当别论。也就是说,歼15在辽宁舰上满载起飞已经很困难,那么满载40吨的歼20在辽宁舰上滑跃起飞就会更困难。起飞重量和起飞距离成正比,起重越大起距越大。结论是歼20不可能上辽宁舰类似的航母,包括正在海试的02号航母。那么如果03号航母上了电磁弹射器,歼20能否上舰呢?答案是否定的,不能。


大家知道,现在的歼20空重是17吨,满载39吨,如果改造成舰载机,份量要增加10%以上,也就是说满载肯定超过40吨,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弹射器能否将40多吨的歼20弹飞起来。现在世界上最大弹射器是美国福特号上的弹射器,设计弹射重量是45吨,而美国所有迷尼兹级航母的弹射重量都在40吨以下,大黄蜂起飞满载是35吨,都在40吨以下范围。有消息说中国03号航母的弹射重量也是40吨,单从这一个原因说,歼20上舰的几率就很渺茫。除非中国有了更大的弹射器。而且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歼20着陆刹车距离是800米,虽然有拦阻装置,但巨大的冲击对捡阻装置也是非常恐怖的考验。
歼20,是中航成飞为中国空军研发的一款第四代隐身陆基空优歼击轰炸机,其各方面综合作战性能不亚于F22,而对F35具有碾压优势。虽然歼20如此优秀,但要改造成舰载机,无异于重新设计一款歼20版本的飞机,其工作量之巨大也另人却步,因为成飞没有生产舰载机的经验。相对于歼20,沈飞的歼31则从各方面考量更符合上舰要求。记得几年前央视财经频道作了一个对话专题,当时中航老板林鸣远就说歼31完全可以干死F35,歼31就是为了干死F35而生,当时听了很来劲。但后来看到很多媒体和网友们对歼31的解析文章,说歼31是沈飞自己立项自筹资金生产的一个外贸型号的隐身机,而且说歼31个太小发动机不行冒黑烟,等等。其实细想想,针对歼31的各种说法可以全当没有。如果没有中航点头,沈飞能自己偷偷的立项研发生产吗?岂不是反了?

自从歼31试飞,无论怎样想都有上舰的味道,而且沈飞紧靠北海舰队,有生产舰载机的经验。一款舰载机从试飞到定型也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进步过程,任何人不能以任何理由对沈飞的努力视而不见或一刀切式的否定。有资料显示,歼31的机身采用了大量复合材料,钛合金占比达到35%,歼20只有20%左右,提高了有效载荷,为上舰打下一个良好基础。有网友说歼31个头小负载小,航程短作战半径小,不堪重用。这里有一个悖论,既然上舰了为什么还要大航程舰载机?当然不是多此一举,而是航母本身就是一个移动式投送作战平台,对舰载机的作战半径要求没必要太刻恪,记得当年英国鹞式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只有600公里,还没有歼31的2分之一,关键是起飞作战效率才是重点要考虑的。从这个角度讲歼31肯定优于歼20。并且,还能多上舰几架。歼31的满载起飞重量只有30吨,比歼20要轻盈很多,可以大大缩短波次进攻之间的衔接时间,掌握战争主动权。


03号航母呼之欲出,中国新型舰载机也要首秀,不出意外,肯定是歼31的舰载版本,让我们试目以待吧!祝愿祖国繁荣强大,人民幸福安康!

本文图片取之网络,谢谢阅读请多关注!


家香水饺


目前世界上能够研发出来五代机的国家有三个,分别是美国,中国,俄罗斯。而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研发出来五代机的国家,目前美国研发了两款五代机。第一款是F22战机,第二款战机是F35战机,目前F35战机有三个版本,F35A陆基型、F35B垂直升降型、F35C舰载机型。歼20战机列装部队让中国成为了第二个列装五代机的国家,俄罗斯苏57最近才传出了大批量购买的消息。

目前美国的F35战机正在大批量的生产,有很多盟友购买,此外,美国还准备将自己国家的航母全部换成F35C舰载机。而我国航母目前装备的是歼15战机,与美国有着跨代的差距。自从我国的歼20问世以来,很多都期待歼20能够成为舰载机,那么歼20为什么不上航母呢?

第一个方面就是歼20体积比较大,装上航母的话,会占用很大的空间。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对于歼-20而言,其机长达21米,而美国航母上搭载的F/A-18机长17米,F-35C机长15.62米。如果歼20真的想上舰的话,那么必须是先要缩短自己的体积。

第二方面歼20的机翼如果改成折叠式的话,就要考虑机翼的材料,专用的材料的性质,比如防潮湿,折叠性能等问题。舰载机在制造时必须采用能够防盐雾侵袭,否则战机出海后可能短时间就将报废。

第三方面就是就是舰机适配性,我国的歼20在设计之初,就是为了补强我国的空军力量,所以在飞机本身上,没有飞行弹射装置,歼20上舰需要舰载机在弹射和着舰阻拦时需要承受极强的作用力,如果要改进的话则是需要很大的麻烦。

总之,歼20想要成为舰载机需要对这几方面做出重大改进,因此上舰的困难度比较大。我们看看美国的的F22战机就知道,美国也没对F22战机进行改进,反而是被F35战机所取代了。我们在看看我国的歼31战机,歼31战机机长16.9米,并且歼-31的重量与美国的F-35战机差不多,二者的隐形能力也不相上下。最近,更是有消息称歼31装备的涡扇-19发动机已经研发成功了,换装涡扇-19发动机的歼31在机动性能也不会比美国F35战机差,歼31战机综合作战力与美国的F35一样、因此,我国的歼31战机适合上舰,就算不是歼31,我国也会再开发一款新型的舰载机。


王牌武器库


歼20是满足空军要求而研发的一款高精尖端五代机,尺寸太大而且太重,最大起飞重量高达39吨,因此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航母舰载机的需求,如果强行进行改装,会需要加强结构,重量再次增加,就更不适合了。美国曾将想将空军的F111改装成F111B上航母,结果后来发现这个方案完全不可信,不但被淘汰 了,很耽误了海军舰载机的研发进度,之后的F-14雄猫4年就的服役可谓是相当的匆忙!

歼20实在太大太重了,虽然空中战力非强强,但是其设计之初就是完全按照空军的需求进行研发的,完全没有考虑海军的需要。如果要强行改装会很麻烦,歼20自身体积就比较大,占有大片的航母甲板。如果机翼要折叠,可能还会像F35C一样加大机翼,还要考虑折叠的材料强度需求,还有尾钩装置得加,降落时采用拦阻降落,整体的材料结构性能是不是要重新考虑等等,哪里是这么容易改进的。

第二就是歼20能适应海军的武器系统吗?这是一款空优战机,但是海军舰载机不但有加强巡逻警戒、护航等,还得挂载反舰导弹、对地攻击导弹等,这些导弹的重量都大大高于空空导弹,这些导弹尺寸适合歼20的内置弹仓尺寸吗?重量加大,内置弹仓的结构强度是否需要加大?

第三就是歼20太重了,最重达39吨的起飞重量,这本身就是一大硬伤。

第四歼20 降落的距离达800米所有,还得打开减速伞,一旦上了航母,这么重的战斗机长期在拦阻索降落,到时候恐怕拦阻索拉住他都有些困难;至少长期这么强度的降落,拦阻索抗疲劳破坏能力是否满足要求呢?

其实现在已经有一些消息说,歼31基本确定为下一代舰载机了,但是歼31也有硬伤,就是他用的那个发动机太烂了,需要按照海军要求进行大改才行,否则上舰想都别想。


狼烟火燎


以目前我国军工的能力,把歼20改成舰载机还不是什么难事,但是目前来说,歼20还不适合上舰,而不是不能上舰



歼20作为我国第一款第五代战斗机,其首要的作用是保卫国土,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亚太地区各国军事实力相对均衡,不像美国那样在北美洲无敌手。特别是日本和韩国都陆续引进F35战斗机,有了与中国空军一较高下的能力,所以歼20入役后首先装备空军,部署在国内各个军事基地,保证国土绝对的制空权!
其次我国目前的两艘航母都是滑跃甲板起飞,对于歼20这样的重型战斗机来说,目前所装备的WS-10B发动机推力还不足以让歼20满油满弹起飞,这无疑会很大程度制约歼20的作战半径和作战能力,本来歼20就是内置弹仓,不能满油满弹起飞,歼20上舰真正的作用还不如成熟的歼15。



歼20去年入役,目前建造数量太少,空军对于五代机的需求明显比海军航空兵要大的多,所以即使三条脉动生产线马力全开,每年所建造的歼20都是空军提前预定好的,在配套发动机WS-15还未研发成熟且大批量换装的情况下,不是最终版本的歼20依然有很大改进的空间,所以歼20在近5-10年只会是陆基战斗机,成飞也没时间去把它改成舰载机
最后就是需求这一说了,歼20拥有近2000公里的作战半径,部署在东南沿海方向的歼20利用自身航程在第一岛链内可以说没有什么对手,凭借歼20的大航程和高航速可以快速到达东海以及南海任何一个点,所以暂时不需要发展成舰载机,除非5年后中国海军的实力能在第二岛链以内与美日韩(联手)有得一拼,否则依靠歼20的自身内油足够用了。在出不去第一岛链作战的情况下让歼20上舰完全是大材小用!


最后或许军迷可以多写信给成飞和总装备部,看看他们愿不愿意花点时间把歼20改成舰载机,早点圆了海军“舰载海五代”的梦。

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谢谢各位的支持!


时代兵器


我们先来通过一张图片直观的感受一下歼-20的实际大小:

不难看出,通过对五款战斗机的对比,歼-20的体型可以说是目前主流战斗机中最大的!那么是否就因此将其从成为舰载机的可能中排除出去呢?您接着看:

航母在战争中的作用是什么?即一个可供以战斗机为主的飞机起降的移动机场或者平台。它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飞机起降模式,使之具备机动能力;尤其是在核动力问世后,更大大增加了自持力。

但与此同时,航母相比陆地机场也存在一定的缺点:甲板空间有限、跑道距离有限、起降难度增加等。也是因此,航母对于舰载机的选择有很高的适配性!并非只要是战斗机就都可以充当舰载机。

我们以现有的航母辽宁舰和舰载机歼-15为例:辽宁舰的满载排水量为60900吨,严格意义上属于中型航母,这也就意味着它的整体尺寸和搭载空间远低于大型航母。所以,舰载机的选用一定要具备起飞距离短、占用空间少、自重小等特点。

但需要注意的是:歼-15舰载机的各项尺寸反而都要大于歼-20!歼-15舰载机全长22.28米、翼展15米且可折叠、自重17.5吨;歼-20战斗机全长20.3米、翼展12.88米、自重17吨!既然体积比歼-15小,歼-20为何没有被选作舰载机呢?

首先,歼-20的研发定位就是一款适用于陆基起飞的制空战斗机;如果在不经改装的情况下,根本不具备上舰的条件!比如它的三角翼加鸭翼的气动布局,就很难实现类似歼-15那样的机翼折叠。

其次,体积比歼-20更大的歼-15其实质是我海军航母舰载机的一型训练、过渡机型;因为在迫切需求下更容易被改造为舰载机,所以才会被采用。可以预见,未来的主力舰载机还会有另外的选择。

总体而言,歼-20之所以现阶段没有被用作舰载机,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1.其研发初衷是优先满足空军需要;2.体积相比除歼-15以外的舰载机还是过大;3.改装代价太高;4.保有数量太少;5.或已确定舰载机另有选择,比如歼-31.

我是军武最前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