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的裁量——量刑情节的分类


刑罚的裁量——量刑情节的分类

一量刑情节

(一)量刑情节的分类

刑罚的根据有两种:一是报应刑(责任刑)。这是指,针对行为人制造的法益侵害事实(不法事实)进行否定评价(谴责),以此施加的刑罚,也即“恶有恶报”。二是目的刑(预防刑)。这是指,对行为人施加刑罚,不应仅为了“算账”,还应有预防目的,预防其再次犯罪。报应刑(责任刑)是回顾过去,针对已然犯罪事实。目的刑(预防刑)是展望未来,针对未然犯罪事实。

1、报应刑(责任刑)的处罚根据是法益侵害性(不法)和可谴责性(责任)。由此,影响报应刑的情节有:

(1)行为手段。例如,”手段特别残忍”,是故意伤害罪的法定刑升格条件。

(2)行为次数。例如,多次抢劫是抢劫罪的法定刑升格条件。

(3)行为对象。例如,奸淫幼女是强奸罪的从重处罚的行为类型。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是强奸罪的法定刑升格条件。抢劫救灾物资是抢劫罪的法定刑升格条件。

(4)行为的时间、地点。例如,在公共场合当众强奸妇女是强奸罪的法定刑升格条件。

(5)犯罪结果。例如,“致人重伤,死亡”是强奸罪的法定刑升格条件。

(6)犯罪目的、动机。例如,为给父母治病而盗窃。可成为酌定的从轻处罚情节。

(7)责任年龄、责任能力。例如,未成年人犯罪可从轻处罚。责任能力减弱,可从轻处罚。(8)期待可能性。例如,父母窝藏犯罪的儿子。可成为酌定的从轻处罚情节。

(9)被害人过错。例如,被害人有严重过错,导致犯罪人的动机值得宽恕,可成为酌定的从轻处罚情节。

刑罚的裁量——量刑情节的分类


2、目的刑(预防刑)的处罚根据是人生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由此,影响目的性的情节有。(1)犯罪前的表现。例如,累犯成为法定从重处罚情节是因为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较大。又如一贯表现良好,此次犯罪是初犯偶犯,表明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较小,可以成为酌定从轻处罚情节。

(2)犯罪后的表现。例如,自首、坦白、立功、成为法定从宽处罚情节,是因为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较小。又如,反省、悔罪、赔礼道歉、积极退赃、赔偿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可成为从轻处罚情节。再如,毁灭证据、负案潜逃、可成为从重处罚情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