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從孤獨走向最舒服的交往?


人際關係的心理博弈 | 我們如何從孤獨走向最舒服的交往?


人際關係的心理博弈 | 我們如何從孤獨走向最舒服的交往?

文 | 橙全主筆團

01

你是怎樣和孤獨相處的?


很喜歡歐文亞隆在《當尼采哭泣》中的一句話:

“如果我們不能擁抱我們自身的孤獨,我們就只是利用他人作為對抗劇毒的一面擋箭牌而已”。


疫情的爆發,我們被隔離在了專屬於自己的空間裡,少了一起嬉鬧的朋友,少了一起吃火鍋的熱鬧,少了一起聊八卦的閒適,一個人的你,找到了屬於你自己的那份寧靜嗎?是享受著這份孤獨,還是無聊的期待著和夥伴的見面呢?


說起交往,可能我們最先想到的就是身邊的朋友,或許也會想到一直陪伴我們的家人,或者是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陌生人。


但是我們總是會忽略掉一個人。


就是我們自己。

我們與自己相處的時候,最常擁有的一個感覺可能就是無聊了,所以我們總是想要給自己找點事情,看視頻、睡覺、玩遊戲,完成著一些並不需要有太多結果的事情。


回憶一下,這個時候的你快樂嗎?

小鬼因為最近遭遇了各種不幸,被男朋友劈腿,被同伴排擠,萬事不如意,一心只想外出放浪形骸。

她問我:為什麼我喝了那麼多酒,結交了那麼多朋友,走過了那麼多地方,吃得那麼撐,笑得那麼歡,還是會感到孤獨?

“孤獨”彷彿是當代長盛不衰的命題。


被社交媒體侵佔的生活並沒有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安全感,集體狂歡的背後是一個偌大群體失落的自我。

你以為你在和孤獨鬥爭,但實際上我們只是選擇了迴避孤獨。

喬納森弗蘭岑在 《自由》中寫過一段話:

“每個人都固執地堅持著自己不想這樣過的生活。每個人對自己和別人都不滿意,每個人和別人都不開心。 有的人害怕空虛而負重,其實空虛才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其實終其一生,我們都在和自己博弈,沒有誰能說這樣做就一定會擁有好的結果,但是我們確實又羨慕著別人的快樂,我們總以為下決定的時候,就是我和自己相處的時候了,其實更多的時候,我們不過是讓環境影響了情緒,又讓情緒控制了決定,我們並不太會和自己相處,但好在交往都是從認識開始,先問問自己,你認識鏡子中的那個自己嗎?

延伸閱讀:《豆瓣高分心理學電影 | 禁足的日子,讓我們重新打探這個世界》

02

我要怎樣認識我自己?


自我知覺理論(self-perception theory)由達里爾·貝姆提出,他假設我們觀察著自己的行為時,我們會做出推斷。當我們的態度搖擺不定或模糊不清時,我們就會處在局外人的位置上,從外部觀察自己。

一個世紀以前,威廉·詹姆斯就為情緒提供了一個類似的解釋,他舉例,一個女人在森林中受到刺激,例如遇到一隻兇惡的野熊,她感到緊張,心跳加速,腎上腺素大量分泌,然後她逃走了,意識到這些以後,她體驗到了恐懼。

行為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瞭解自己,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只靠思考,會覺得自己越來越看不清事物的本質,思維的世界太廣闊,如果沒有一個固定的錨將我們帶回,就很容易天馬行空到最後也不知道我們到底想了些什麼。

美國機能主義心理學家先驅詹姆斯提出意識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這個詞,就是用來表示意識的流動特性:個體的經驗意識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但是意識的內容是不斷變化的,從來不會靜止不動。

為什麼我們也很難認識到自己呢?其實我們並不是認識不到自己,而是因為我們不想認識這樣的自己,產生了一種迴避,畢竟誰也不願意用懶惰,逃避,等詞語來形容自己。

《你不是在自我接納,你還是在自我戰鬥》中提過的如何應對自我逃避:逃避意味著內耗,卻無法解決問題。要想有效處理痛苦,我們必須面對並深入體驗它們。

當你能學會和自己好好相處了,那就試著走出自己的堡壘,找尋你的夥伴吧,雖然,這個時候你可能又會遇到新的問題,比如,交往中,我到底該說些什麼呢?


延伸閱讀:《潛意識造就了人類的大部分決定 | 鮮為人知的心理學冷知識》


03

為什麼我不知道我應該說些什麼?


之前在上課的時候,有學生小白告訴我:老師,很多時候和別人交往,我都覺得很尷尬,實在是不知道能說些什麼,最怕空氣突然安靜。和別人相處的時候,就總感覺哪裡怪怪的,好不容易在腦海裡找到了一個話題,接著沒有了下文,就更尷尬了。

我是不是不太會說話啊,或者我是不是不太討人喜歡?

在社會心理學中,刻板印象威脅(stereo-type threat)能幫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做出解釋。

當你置身別人都預期你會表現很慘的情境中,你的焦慮可能會致使你驗證這一信念


我是一個60歲出頭的矮個子,當我與一群高個子、年輕的選手一起進行籃球比賽時,我常常懷疑他們是否會認為我是隊裡的累贅,這將削弱我的信心,影響我的表現。


克勞德·斯蒂爾和他同事稱這一現象為:刻板印象威脅一一這是一種自我驗證的憂慮,擔心有人會根據負面刻板印象來評價自己。

回憶一下自己在和別人交往,在還沒有開始的時候,是不是就常常開始這類的擔憂,我控制不了我的情緒,我之前的交往總是不太成功等等……


我們總是習慣帶著擔憂去和別人溝通,為自己設限,導致沒有辦法自然、自信的說出自己心理的觀點,甚至於不知道要怎樣開口。

如果說交往是場博弈,那麼很多時候在遊戲還沒有開始的時候,我們就為自己選擇了一個結局。但你真的有自己想的這麼糟糕嗎?

延伸閱讀:《穿越人際的迷霧 | 十八個經典的職場心理學效應》


04

其實你的身上有光


我們也曾和朋友深夜聊著一個很有趣的話題,不知不覺天亮了;


因為團隊合作完成了一項很有挑戰的任務而獲得了大獎,每一個人都擁抱在一起;


又或許只是在一個不經意間看到來自外界的驚歎、感慨、讚許……


這些都在給我們傳達著同一個信息,你是真的很不錯。

既如此,看來畏懼交往並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優秀,而可能只是我們思考錯了方向。

我在一個心理學教授講座上聽到過一個分享:


教授有一個患者一直處於很焦慮的狀態,他喜歡不斷地問別人,覺得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收到好的反饋,他會產生質疑,覺得是別人害怕傷害他故意說的好話;如果收到負面的信息,他就會覺得對方是故意要傷害他,下次儘量還是離遠點。

有次這位教授在一個研討會上,被要求不能打開手機,於是在晚上回家的時候才看到了5條那位來訪者發的信息,按照時間從早到晚分別為:


  • 醫生,我覺得我最近脾氣似乎不是很好,你覺得呢?—「渴望關注」


  • 我看你沒有回我消息,你果然也覺得我很煩人對吧。—「自我貶低,渴望認同」


  • 我知道我可能確實不太會說話,但那主要是因為我父母都不太會說話,這就是遺傳啦—「外部歸因,規避責任」


  • 醫生,雖然我可能有時候確實很煩人,但是你如果不理我,就是你不尊重人了,你不覺得這樣很過分嗎?—「自我保護機制開啟」


  • 對不起,可能我之前太激動了,但那是因為我以為現在只有你是理解我的,醫生你不要放棄我,可以嗎?—「自卑情緒」


看到信息,這位教授哭笑不得,因為確定他沒有抑鬱傾向,所以第二天,才和他聯繫。為了避免因為糾結負面事件而越陷越深,並沒有和他討論昨天的事情,而是詢問了他的生活,發現了他喜歡電影,於是兩個人從國內電影聊到國外,從拍攝手法談到光影分部,從電影寓意說到人物處事風格,他滔滔不絕的講述自己的見解,那一刻,他眼睛裡是有光的。

從旁觀者的角度來說,我們覺得他有些不太討人喜歡,但其實每一個人其實都是有光的。哪怕是自編自導完成了一場獨角戲,但是當他遇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依舊會散發熱忱的光。

長期對自我有較低的評價狀態,不如回憶一下自己的“長板優勢”,生命旅途,你一定有你獨一無二的閃光,“我覺得自己不喜歡交往”或者“我不擅長交往”像極了自我枷鎖,哪怕是自閉症的兒童也會希望被善意對待,擁有更舒服的交往。

延伸閱讀:《嘴上沒話,心裡有光:一個性格內向孩子的真相》


05

直面自己內心

你會找到最舒服的交往方式


人際交往的方法和技巧的帖隨處可見,這不禁讓我聯想到之前很火的PUA,我們都在追求一個結果,這是現代人際交往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為結果服務,所以我們很容易習慣想到怎樣投其所好,很容易因為害怕得不到認可而放棄交往。這樣只會讓我們的朋友圈越來越小。


我曾在茶水間聽到過一段有趣的對話:


a:你為什麼不找男朋友呢,是因為你們90後覺得結婚不重要嗎?

b:不,是因為我接觸的人群大都是有婦之夫,同時我不想犯法。

a:那你可以去外面接觸啊。

b:嗯,只有晚上時間屬於我,睡覺不好嗎?難道大晚上出去找流氓嗎?

交往沒有時間,距離不允許,感覺不到位……感覺自己好像認識很多人,但是如果沒有需要,就會減少甚至不再去聯繫。


《知乎高贊:事關成長,你不可錯過的三十個人生感悟》中曾引用林語堂對孤獨的詮釋:孤獨兩個字拆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蠅,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兒擎瓜柳蓬下,細犬逐蝶深巷中。人間繁華多笑語,唯我空餘兩鬢風。孩童水果貓狗飛蠅當然熱鬧,可都與你無關,這就叫孤獨。


我們似乎越來越習慣自己一個人,我們常常說起的單身高端女性的生活就是,自己一套房,一個不討厭的工作,養一隻貓,週末可以睡懶覺嗎?這裡似乎沒有朋友的位置。

但細想,這又何嘗不是退而求其次的生活,被現在便捷的生活慣壞的我們,再也不習慣將就了。

但別忘了,你本不必將就,那個更加優秀的自己,一個生活在這個社會普通但是不孤單的你,可以尋到舒服的朋友,無需為了證明什麼或宣誓結果,但是總會有些小驚喜。


讓情感有所宣洩,讓無助有所依託,讓身邊有所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