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拿破仑在滑铁卢的失败?

王增军0628


距离滑铁卢战役已经过去205年了,让我再来回首那场命运之战。

在十几年的时间里面,这位皇帝和他的大军团,从莱茵河到维斯瓦河,从尼德兰至伦巴第,未尝一败,缔造了属于他他的神话,即使他输掉了莱比锡战役,但是他的名字仍然让欧洲各国的君主们胆寒。

1815年3月,拿破仑从厄尔巴岛返回巴黎的途中,欧洲列强就在维也纳会议上得知了这个消息并且抛弃所有成见,再次联合起来,将这位伟大的军事天才扼杀在萌芽之中。

就在拿破仑重建政府与国家的同时,列强也组织了第七次反法同盟,陛下决定即可使用义务兵役制招募新兵,那些曾经在他麾下与他出生入死的大军团士兵们,也重新团结在他的身边,最后他集结了18万士兵,但是他要面对的是全欧洲近70万的雄师。

当然,70万人的集结需要很长时间,所以皇帝决定逐个击破,先北上歼灭驻扎在尼德兰的英普联军,那里有着他的劲敌——“铁公爵”威灵顿和“前进元帅”布吕歇尔。

其次,19位现役元帅中,只有10人宣布效忠陛下,但两名能够独当一面的元帅却未参加战役。陆军大臣达武留守巴黎,絮歇为阿尔卑斯军团总司令,守卫法国东部边境,抵御奥军进攻。(絮歇是唯一一位因为西班牙战争的战功而晋升元帅的人)

参谋长为苏尔特元帅,这是他首次担任参谋长。他不能像贝尔蒂埃那样把皇帝的命令准确清晰地下达给将军们。更糟糕的是,苏尔特在西班牙战争多次被威灵顿打败。

右翼元帅为格鲁希,格鲁希在战前才被提拔为元帅,他此前没有独立指挥军团的经验。

左翼元帅为“红脸人”内伊,被誉为“勇士中的勇士”,但他苏尔特关系不佳,并且他也曾被威灵顿打败过。

缺陷

在6月16日黎明,皇帝拨给内伊总计4万的兵力,而位于十字路口的英军只有4000人,但内伊在这一天都没能占领十字路口,他只完成了牵制住英军的目标,而没有完成支援拿破仑的目标。(没有料到英军只有4000人而是认为主力英军就在此处)

  • 在利尼战役中,普军有8.4万人,拿破仑只有7万人,尽管兵力少于普军,拿破仑仍然把普军击退,连布吕歇尔本人都险些被俘,此役,普军伤亡1.7万人,拿破仑伤亡1.1万人。普军向东撤退,但是皇帝并没有一鼓作气去追击并歼灭普军主力,这是一个非常严重失误。直接导致了滑铁卢的失败。
  • 皇帝命令格鲁希元帅率领3.3万人去追击普军,这比前一天普军撤退已经整整晚了十五个小时。这就导致格鲁希元帅将毫无收获,皇帝也分散兵力,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
  • 在6月18日,因为泥泞的影响,导致了进攻延迟了几个小时,这也给英普联军汇合创造了条件,并且陛下的炮击因为英军利用地形优势而将其大部分都化解掉了,造成的损失很小。
  • 直到中午后,拿破仑才命令格鲁希前来会合参战,但这个命令送到时战争已接近尾声。并且因为传令的混乱和格鲁希本人没有敏锐地察觉战机,在他的犹豫间错失了最后的机会
  • 在最后,内伊的冲锋其实已经快要击溃英军了,但是由于兵力不足,向陛下申请调兵再进行冲锋,但是皇帝没有批准,其实这时他还拥有完整的15个团的近卫军(他们是法兰西帝国的最精锐的士兵,当时法国规定进入这支部队必须要有三次战役经历,但是他们绝不只是三次。很多老近卫军从意大利战争一直到滑铁卢都参加过,恐怖如斯,以至于反法盟军的士兵一旦在战场上看见老近卫军的熊皮高帽就会忍不住地后退。老近卫军只懂得前进,然后杀死敌人。也正是因为老近卫军几乎没有对手,滑铁卢战役时老近卫军的“撤退”使法军的士气遭到沉重打击,最终彻底溃败)而他却错过了这次最后的良机,当普军赶到后他才决定孤注一掷,将近卫军投入战场,希望能一举击破英军。但威灵顿已经重整了部队(并且从法军的叛徒口中得知皇帝将要动用老近卫军),从三个方向同时射击行军中的近卫军。近卫军在连续冲锋了三次失败后不得不有序地退却。但是,当得知近卫军被击败后,法军其他部队士气大落,开始争相逃离战场。

即使拿破仑最后输给了反法同盟,但是他赢了法兰西人民的心,在1840年,他的灵柩被批准运回巴黎,当时数十万巴黎市民冒着严寒迎接他们的皇帝。最后一次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皇帝万岁的呼声,距离上一次听到已有15年了,大家吟唱着《马赛曲》,很多老兵在皇帝的灵柩旁为他守夜,就像在奥斯特里茨的前夜那样,最后他被安葬到塞纳河畔的荣军院。实现他的遗愿:"我希望将我的遗体安葬在塞纳河畔,在我如此热爱的法兰西人民中间安息。”


北城棠花如雪


古有关云长败走麦城,今有拿破仑败走滑铁卢。

说起拿破仑为什么最终会战败,这和他早年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拿破仑年轻时候,由于强大的工作压力,他不得不进一步压缩自己的吃饭和休息时间,在他25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了狼吞虎咽,一般情况下吃饭不超过十分钟。同时,他庞大的工作量也占有了他的睡眠,据调查,拿破仑后半生平均下来一天只睡3个小时。可想而知,这样的生活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带来身体的不适,于是拿破仑开始便秘,后来他就患了痔疮。

拿破仑的痔疮给他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经常把拿破仑折磨的死去活来,甚至还影响了他的脾气和智商。拿破仑早年曾在军中高度赞扬过他的自律精神,并要求法国士兵也像他一样能够自律,可是这个痔疮却让他暴躁不安,经常喜怒无常的拿破仑这一次被狠狠的打了脸。1813年,拿破仑正在指挥法军和反法联军作战,痔疮的发作让拿破仑不得不去后方修养,在耽误了七八个月的战机后,再加上拿破仑错误的指挥,拿破仑大军战败,拿破仑也被囚禁了起来。

后来,拿破仑在众人的帮助下逃出了囚禁地,他重新组军,在滑铁卢又发动了一次战役。这次战役由于是拿破仑骑马指挥,这更加剧了他痔疮的发作。果不其然,拿破仑的这个老毛病再一次发作,拿破仑疼的不得不用大烟来缓解,结果由于吸食大烟过多,拿破仑一下子睡了过去,等到他醒来,敌军差不多已经快打到主营大帐了。拿破仑大怒,可是愤怒降低了他的智慧,于是拿破仑再一次战败,拿破仑帝国也随之终结。唉,拿破仑这个失败的原因也是够奇葩的,让人哭笑不得啊。


唐明国亮


首先这个问题可以和希特勒的失败一起评价。

战役失败?不,是革命的失败,欧洲的失败,如果拿破仑或希特勒胜利了,今天的欧洲不会在世界上这么默默无闻。

滑铁卢失败的原因:就是6.18当天的暴雨,致使法国最强大的的炮兵没有及时赶到战场,也就是说,在时间上被耽误了,而拿破仑最擅长的就是大炮轰,炮兵的巧妙运用是分不开的。

再就是主将选择的失误,当然拿破仑也是无人可用了。死板的格鲁西自不必说,没有及时支援是他最大的失误,再就是内伊,他是法兰西三杰之一,但他没有骑兵作战经验。但内伊在拿破仑上一次退位时,他背叛了拿破仑,倒向了波旁王朝,在这一次战役中出现了严重的指挥失误,被英国人打败了,骑兵将令缪拉也曾经背叛过拿破仑,但是拿破仑选择了平庸的内伊。而没有选择同样背叛过他的缪拉,这一点可以算是拿破仑识人不明。但就是拿破仑此时指战能力不如以往,判断能和指挥能力有所下降,许多高级将领已经不愿意辅佐拿破仑了。有人说,拿破仑的重骑兵部队进攻部署在山上的英军时中了陷阱。拿破仑在滑铁卢惨败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不能归咎于拿破仑一人。

再就是滑铁卢这战役拿破仑的指挥只能说中规中矩,比当年差远了,远远没有达到他的最高水平。就个人而言拿破仑他严重地低估了英军的战斗力,在追击暜军还是先击破英荷联军没有迅速做出决定而当决定先击破英荷联军。并且还导致了格鲁希的分兵,没有集中优势兵力击溃英军。实际上,在滑铁卢战役之前的两天,拿破仑击溃过普军主力,但这只是战术胜利,而非战略胜利。但形势决定了拿破仑只能赢不能输,只要输一场就完。而反法同盟方面却输得起一场并没什么。这就在战略和战术上极大地限制了拿破仑的指挥。拿破仑手里的牌不多。而联军可战可退游刃有余。拿破仑只能速战速决,而联军则可攻可守。滑铁卢的地形易守难攻,威灵顿就是利用了地形优势。再就是政治上,拿破仑已经输了。拿破仑的地位是靠着战功保持的,一旦战败,就会被法国所抛弃,但联军没有政治压力。


YLbook国际看点



拿破仑在滑铁卢的失败并不是拿破仑军事指挥才能不足,而是法国当时的综合国力已不允许,无以支撑一场大型战役胜利所需要的任何资源,包括人、物资等等。因而,拿破仑滑铁卢之败,是败于法国国力衰竭,而不是败于英普联军。

滑铁卢之前的拿破仑

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拿破仑发动著名的“雾月政变”,登上法国第一执政的宝座。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799年到1815年止,法国经历了六次反法联盟的战争。1812年,拿破仑更是发动了对俄国的远征,并占领了莫斯科。但由于严寒、饥饿、孤军深入,最后不得不以失败告终。1813年,英、俄组成第六次反法联盟,与法国50万大军决战于莱比锡,法军大败、巴黎失守。拿破仑逼迫退位,囚禁于地中海的厄尔巴岛。

1815年2月26日,45岁拿破仑悄然离开厄尔巴岛,向巴黎进发。一路赤手空拳,没费一枪一弹,在短短19天内从地中海重返巴黎,赶走波旁王朝,恢复他在法国的统治。

滑铁卢

拿破仑恢复法国统治后,正在维也纳开会商讨瓜分法国的欧洲各国君主们犹如五雷轰顶,不过他们立即组织第七次反法同盟,英国人威灵顿公爵指挥各国拼凑起来的100万大军,迅速向法国开进。

拿破仑恢复统治后的法国乃是一个千疮百孔的法国,国库空虚、兵力不足20万,各种武器、弹药和军事指挥人员奇缺。由于此前进攻俄国和在莱比锡作战的失败,致使法军9名能征惯战的将军不愿意再次追随拿破仑参战。可以说,此时法国综合国力位居欧洲倒数第二,没人敢说倒数第一。

面对如此困局,拿破仑再次发挥他的军事天份,他决定先发制人打反法同盟一个措手不及,要御敌于国门之外。于是拿破仑率领约7万法军开赴比利时,在比利时南部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村庄——滑铁卢与英普联军相遇,决定拿破仑命运的滑铁卢之战打响。

拿破仑的军事天份显而易见,据说在面对如此优势的反法盟军面前,他组织了多次进攻,杀的反法盟军只有抵抗防守的份。然而在双方呈现胶着状态时,反法盟军的生力军出现,布吕歇尔领导的3万普军加入战场,而拿破仑期待的格鲁歇将军(就是前面所说拒绝参战的9位将军之一)未率兵前来。战争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拿破仑败退巴黎,再次退位,并被永久流放圣赫勒拿岛。

雪峰居士论曰:

拿破仑以过人的军事天份让全欧都战战兢兢,他所过之处几乎所向无敌。然而,连年的征战几乎耗竭了法国的全部国力,更是因为征战俄国的失败造成法军精锐军团几乎全部丧生,致使法军最后惜败于莱比锡。从这里来说,拿破仑滑铁卢战败是必然的结果,假如没有滑铁卢也会有上铁炉、下铁炉……

法国全体上下之所以欢迎拿破仑复位乃是因为复辟的波旁王朝倒行逆施,得罪了整个法国的民众。然而,连年的征战,法国民众逐渐对成为欧洲霸主失去了兴趣,何况更有全欧的一致反对,因而拿破仑复位的消息传出,就立马组织起第七次反法同盟。全欧因为害怕拿破仑,不会给拿破仑恢复国力、重新笼络人心的时间,而短期的法国是连年征战后支离破碎的法国,不管是人心还是战争资源都不足以支撑拿破仑与反法同盟的大规模作战。

拿破仑滑铁卢之败,完全败于法国综合国力的衰竭无以支撑拿破仑胜利、败于全欧的敌对是以全欧的资源来对付拿破仑一人。然而,拿破仑败于滑铁卢,对全欧来说、对法国来说也许是件好事,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点。只是可惜了拿破仑这位军事天才,他的梦想在滑铁卢之后就全部消失了。



雪峰居士


法军视角的分析已经够多了,站在联军侧看看他们在林尼和滑铁卢之战遇到了什么幺蛾子。

兵源质量的情况怎么样?不乐观,普军里不少是听闻拿破仑重返巴黎后才临时征召的新兵,英军里战斗力强的基本是半岛战役的老兵和KGL,剩下一半七拼八凑的也就那样,至于法语比利时士兵威灵顿还怕他们当场倒戈;

战前的情报怎么样?一塌糊涂,压根没想到法军会先发制人,到开打的时候普军措手不及,英军的部署散成一片;

林尼的普军打得怎么样?勇敢但糟糕,后面主力能够顺利脱离基本是靠法军自己犯错误,追击他们的部队是第二天才出发的,如果拿破仑当晚就派出去不说追上起码能赶跑吧;

英军里战斗力靠谱的黑卫为什么在滑铁卢开打前就遭受重大伤亡?因为英军的成分太杂了,军服都花花绿绿的,他们错把法军骑兵当成不伦瑞克骑兵,横队状态被人家直接冲锋到脸上,没当成团灭实属命硬;

滑铁卢的地形是不是个巧合?没这地形英军就直接脚底抹油跑路等着后面的俄军奥军合流了,前一天晚上拿破仑自己是一直担心英军不战而退;

大雨是不是特别针对法军?没这场大雨冲烂道路普军当天还能到得早一些,毕竟他们赶来的路上几条小溪直接暴涨成小河了;

英军重骑兵的表现怎么样?白给了,本来能够作为底牌的灰骑兵们冲垮了法军步兵后擅自冲锋炮兵阵地,当场团灭白给;

英军防线全天最大的危机是什么?晚些时候中路的拉艾圣丢了;为什么丢了?驻守拉艾圣的KGL轻步兵死磕到弹尽粮绝,结果增援的预备队被白给送光了;为什么会白给?因为英军里有一个威灵顿基于政治原因不太好管的盟国王子在乱指挥...

法军在犯错,英普联军也在不断犯错,其中一些错误如果被利用好是会直接暴毙输掉整场会战的,本质上战争就是比谁犯错少、谁能抓住对方的错误,用下雨、格鲁希奈依战五渣来论证拿破仑在滑铁卢本来能赢,和中途岛日军“利根侦察机及时出发就能赢”“命运的五分钟”一样,其实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




高高在下哟


维克多・雨果评论说:

滑铁卢大战是一场一流的战争,而得胜的却是二流的将军

一.宁静的滑铁卢小镇

滑铁卢镇距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大约20千米。与欧洲其他国家的许许多多小镇一样,滑铁卢镇古朴而宁静,并无多少特色,但它的名字却响彻世界。

二.双方兵力对比

英军:威灵顿公爵率6万余英军,大炮156门

法军:拿破仑将军率7万余士兵,大炮270门

三.决战滑铁卢

1815年6月18日上午11时,决定历史进程的时刻到来了。

法军抢先开炮,向英军右翼乌古蒙堡垒射击,形成对時。

中午一时,拿破仑按照计划,准备进攻英军中部,但情况发生了重要变化,布昌歇耳率一部分普军及时赶到,拿破仑不得不从预备队中抽出两个骑兵师迎击布吕歇耳。

同时,拿破仑急速传令格鲁希元帅增援,然后率部猛攻英军中部阵地。

威灵顿顽强抵抗,双方互相争夺,伤亡都很大。

下午六时,拿破仑令内伊元帅不惜一切代价攻克英军中部,内伊不愧“勇士中的勇士”之称,经过奋勇拼杀,终于完成任务,占领了圣拉埃村。

英军支持不住,法军也疲惫不堪,双方都在焦急地等待援军。谁先到达一步,谁就会左右历史进程,这是极其关键的历史时刻。

黄昏时分,终于从远处飞驰过来大队人马,双方都在祈祷上帝:来的是自己人!终于那支部队走近了,

双方都看得非常清楚,那高高飘扬的是普鲁土军旗!

顿时,英军士气高涨,精神振奋,威灵顿立即命令部队作最后反击,英、普联军热血沸腾、疯狂地扑向少气无力的法军。

拿破仑见状,内心暗骂格鲁希“死在了何处”!此时此刻,他也深感大势已去,但仍然决心做最后一博。

他立即命令近卫军投入战斗,拼死抵挡联军的进攻,但已无回天之力,终因腹背受敌而全军溃败。

拿破仑乘马逃出战场,仓皇离去。

四.历史疑点:法国援军为何未到?

有人说是格鲁希元帅存心背叛拿破仑所以迟迟不予发兵。

更具诱惑力与传奇色彩的说法,格鲁希接到了拿破仑让他增援的命令,但他理解为增援别部,所以尽管他听到了近在咫尺的隆隆炮声,仍然不为所动,如果他稍微动一动脑筋,就会立刻在眨眼之间来到战场。

也有的说,战前拿破仑命令格鲁希原地待命,以便增援。在双方激战过程中,格鲁希及其将领都感到有点不对劲,不少将领劝格鲁希赶快开往开炮的地方,以便随机应变。但格鲁希却无动于衷,他坚持在遵照拿破仑的命令办事,那就是:原地待命!他不顾部下的竭力劝说一直在等待、等待,直到拿破仑全军覆没!

拿破仑大败于滑铁卢,格鲁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五.滑铁卢失败之评价

1815年6月18日至6月21日,滑铁卢之战历时仅4天,拿破仑就败归巴黎。

在世界战争史上,滑铁卢大战以线短,时间短,影响大,结

拿破仑将军和格鲁希元帅将后悔终生吧!

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都是关键时刻关键人物的决定来左右的!

✍如今,当人们说起某人在某场官司或某场比赛中遭到失败时,就必定会说“遭遇了滑铁卢"。

✍谁能说自己一生不会遇到失败,不会遭遇滑铁卢呢?


东秋妮


1815年6月18日法军与英普为主的反法联军展开了历史上著名的滑铁卢会战,此战以法军大败结束也便不出意料。

欧洲各国组成的第七次反法同盟,他们一共有70万人的军队,法国却只有28万4千人。拿破仑分析了形势,认为俄奥联军只需要用少数兵力牵制,重点打击对象是在比利时的英普联军。他率军北上比利时,决定攻占布鲁塞尔。

6月16日,拿破仑出其不意地在林尼战役中击溃普军,击伤布吕歇尔,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剩余普军逃跑,林尼战役变成了击溃战,他只好派格鲁希元帅率领军队追击普军。

两天后, 滑铁卢战役打响了。英军的指挥官是威灵顿公爵。7万2千法军和6万8千英军在小镇滑铁卢附近打了一场改变了十九世纪的大决战。

法军的主攻方向是圣约翰山高地,由于法军中有能力指挥军队的将领大多没有参加这场战役,导致法军中存在很多无能的指挥员,其中就有拿破仑的弟弟热罗姆,所以该高地始终未能夺取。在久战不克时,內伊元帅率领骑兵开始往圣约翰山高地发起不下于莫斯科炮台和莱比锡战役的骑兵冲锋,虽然骑兵军的冲锋毫无战术可言,但是他们实在是锐不可当,法国骑兵几乎突破了方阵,夺取了大量炮台,英军伤亡惨重,拉海圣也沦陷了。英军还是奋力挡下了法军的猛攻。拿破仑虽然胜利在望,但是他在中午就看见普鲁士军队往这里增援,而救星法军元帅格鲁希迟迟不到。

英军和法军都死伤惨重,但是法军已经占了上风,可是,下午7点,普鲁士军队在比洛副司令的率领下突然杀了出来,此时待命的英军预备队也发起了总攻。法军惨败,他们拼命溃逃,尽管拿破仑和内伊企图力挽狂澜,但是毫无成效,最后一个法军方阵已经覆没,滑铁卢满是逃兵,拿破仑不得不随军败走,滑铁卢战役的惨败,使百日王朝彻底垮台了。

拿破仑在失败后返回巴黎,同年6月22日,被迫宣布再次退位。第七次反法同盟以最终的胜利而结束。

战后终结

(1)时间的流失

①拿破仑在6月12四晚到拉昂是,格鲁希元帅的4个骑兵军居然还没有开赴前线,原因是他反应迟钝的参谋长苏尔特根本没有下达命令。

②派去传达旺达姆军团于15日凌晨2时开拔的那个军官遇到意外,使旺达姆军团耽搁良久。

(2)天气的影响

①6月17日上午法军第一枪响,就好像触发了头上的雷雨云似的,立即雷声大作,闪电把部队变成了“瞎子”,接着便是大雨倾盆。在这种暴雨下,一切的火器都无法进行射击,拿破仑的大炮也无法在湿透的泥地上前进。使拿破仑本来指望在下午5、6点钟击溃联军的计划泡汤了。

②飘泼的大雨使得战区地形面目全非,沟壑纵横,泥浆满地,辎重车的轮子淹没了一半。暴雨造成的泥浆和湿地,给法军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③步兵难以前进,炮兵费力地拉起陷入烂泥中的大炮,在泥泞中跌撞着艰难地前进,还未与联军接触就已经人困马乏了。由于烂泥地的关系,在发动进攻时步兵和骑兵的协调不好,导致了大部分的士兵死亡。

④暴雨造成的泥地,使拿破仑的最擅长使用的威慑里极大的火炮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法军的火炮只有落在坚硬的的地上才能产生极大的跳飞杀伤力,可现在都陷入烂泥或松土中。

⑤由于暴雨造成的道路泥泞,拿破仑发出的让下属格鲁希部队迅速靠拢的命令推迟了5小时才能送达,致使法军的援军未能及时到达。又由于暴雨的原因使总攻击时间推迟,给联军充裕的时间,使敌方援军及时赶到了战场。

(3)部下的失误

①戴尔隆军团在战争紧要之际东窜窜西晃晃,居然一整没放一枪。(和贝尔纳多特一样)

②缺乏战略眼光的内伊错过了在英军防守战略重地四臂村极薄弱时占领它!

③格鲁希则率领着3万大军被一支普鲁士偏军引离了主战场。

④6月17日,泊若尔错把一个炮兵连当成是敌军后卫。报告说,敌军正向东面的那慕尔全面溃退,其实整支普鲁士正有秩序地向北面的瓦弗尔退却,以便和威灵顿的部队保持接触。

⑤格鲁希动作太迟缓,本该18拂晓就应该动身行动,他却在上午8、9点钟才动身。慢吞吞地走了两个小时。11点30分左右听到从圣让上传来的炮声,他却拒绝了热拉尔想圣让山方向进军的计划。他继续追击英军后卫,盯住法军。(他就不明白—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

⑥内伊在滑铁卢激战中发动第一次冲锋太早,导致了巨大的损失。

(4)拿破仑的失误

①在攻击齐普第一军时遗忘掉驻扎在8英里外的沙勒罗瓦郊区的洛鲍第6军,拿破仑根本没有使用他。战斗结束后拿破仑骑马离开了战场,没有给格鲁希留下任何关于追歼已遭重创的敌军指示。这次战斗拿破仑投入了他的一半兵力,其胜果只是一点点!

②将一份潦草的铅笔手令传给了戴尔隆,戴尔隆迷惑地把军队偏离了拿破仑指定的地点。

③由于泊若尔的报告拿破仑坚定了布吕歇尔的部队正在经过那慕尔和列日向马斯特里赫特溃退,现在要对付的只剩威灵顿的部队了。命令钆鲁希率第3、4军和骑兵继续向东前进,侦察和追击那慕尔和列日方向的敌军,并报告敌人的行踪。(这是拿破仑在整个军事生涯里犯下的最大的灾难性的战略错误,他的过分自信导致了他的垮台。)

④在收到格鲁希报告普军的行踪时,拿破仑晚8个小时才下命令给正在追击普军的格鲁希。⑤他将整个进攻的指挥权交给了内伊,内伊并不是一个高明的战术家,他只有勇猛。

⑥他让热罗姆指挥雷耶的第6军,其目的是吸引威灵顿的注意力。可热罗姆却发动毫无意义的攻击,反而使法军损失巨大,使法军被牵制了。

⑦在攻占了圣拉埃后没有出动老、中近卫军进攻威灵度的中央阵地。

以上几个方面就是滑铁卢失败的一些原因。当然一场战争的失败肯定有许许多多的原因,何况这是一场有名的战争。事后人们论着还有些客观原因——①贝尔蒂埃已死去,他的元帅已有大半离去,却少有才能的将军。②没有用絮歇代替苏尔特的参谋长的职位,史学家认为前者比后者能干。③布尔蒙将军对普军的投诚,阻碍了热拉尔的进军,在士兵中引起猜疑。

其实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能做滑铁卢失败的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伟大的皇帝年事已已高!仔细研究他的人都能开出来,他的活动被他的疾病所牵制,这就是为什么在滑铁卢战役的那天早晨他没有发动进攻。这半天的时间的丧失,毁了他!!!

总结,拿破仑老了病了,他的手下将领门也老了不灵活了,可惜士兵却太年轻,也没有太多的战场经验。


小钟侃天下


对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原因,历来众说纷纭。胜利者威灵顿公爵认为,拿破仑采取战略上的进攻,是其失败的主因,拿破仑应等待联军侵入法国,时日一久必因粮食缺乏而自行崩溃。

而在联军第一批集结65万人,还有30万军队将在秋天到达,总数有百万之众的情况下,法军仓促之下,仅组织了28.4万人的正规军,力量如此悬殊。拿破仑变防御为进攻,以图各个击破敌军、掌握主动权的计划是非常出色的,也是有可能成功的。

1、官兵素质:尽管拿破仑任命名将达武元帅为陆军部长,在2个月内组织了28.4万军队,且部队中也有不少老兵,但整个部队毕竟是仓促组建,缺乏训练,枪械、弹药、马匹也十分缺乏。部队的高、中级指挥员更是缺乏,以至格鲁西这样的平庸之辈也要独当一面。

法军在滑铁卢决战时,进攻被迫采用师纵队,每营成三列横队,每师则形成正面200人,纵深24-27列的庞大方阵,行动笨拙。

2、兵力分散:拿破仑历来主张集中优势兵力。但此役却奇怪的一开始就分散使用兵力。

在里尼之战时,拿破仑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却派出内伊大军迂回普军右翼,结果内伊突遇英军2万,即放弃迂回围歼普军的任务,被次要敌人牵制,后仅迟缓的派出1军团,也没能到达战场。

在滑铁卢决战时,拿破仑仍未集中全部兵力,而是分出三分之一的兵力,由格鲁西带领去追击去向不明的普军,致使该部脱离战场。

3、将领不称职:内伊元帅尽管在滑铁卢表现了非凡的勇气,但其指挥是不力的。在里尼迂回时,不分主次,与2万英军纠缠,致使8万普军未被歼灭。

格鲁西元帅却是墨守成规,其在滑铁卢以3.4万的兵力,由于其之前在接到了拿破仑的命令。所以听到滑铁卢炮声,却以没接到命令为由不回援。其部下4军团司令吉拉尔将军一再力谏,都被其拒绝。

在此,茨威格的记叙可以做证:"6月17日上午11时,拿破仑第一次把独立指挥权交给格鲁希元帅。拿破仑的命令是清楚的:当他自己向英军进攻时,格鲁希务必率领交给他的三分之一兵力去追击普鲁士军。同时,他必须始终和主力部队保持联系。

1.他在战前选将,不是选用年轻有为的将领,而是选用老将(常年征战和奢华的生活使得昔日的英雄失去了锐气,在战争中表现糟糕,而且作战时过多的考虑自己的利益。)

2.选人不当:在战前选用副官不当(原副官在他流放时死了),虽然副官也是位名将,但是他的表达能力不强,在传达拿破仑命令时,经常写得秣陵两可,导致部队过于‘自主行动’而失去指挥。

3.战术不当:拿破仑对自己部队过于自信(他也不想想他被赶下台,才执政了3个月,军队太新,威望受挫。)采用了‘传统的’的炮击攻击(天气和地形都不适合这种炮击),对于战略要地攻击把握不当(几个关键地未抢占成功)最后总攻却用了最糟糕的正面中央突破战术...(实力并不占绝对优势)而不是他以往最擅长的运动战(即分化对手,各个击破)

4.威灵顿的复仇,屡次败在拿破仑手下的威灵顿太了解拿破仑了,他的战术全是针对拿破仑的习性的,终于他复仇成功了

5.拿破仑的堕落,昔日高举战旗冲锋在第一线,被士兵亲切的称为‘我们的小队长’的波拿巴已经腐朽了,在战争危及时他竟然呆在后方觉得自己无将可用,他已经忘了,他才是昔日前线最可怕的将军啊!

6.内伊元帅的愚蠢和冲动,负责法国骑兵指挥的元帅,先是被小股骑兵吓退失去最佳战机,又在敌人集结好后发起‘自杀冲锋’葬送了拿破仑的精锐的机动部队(龙骑,甲胄骑等),让拿破仑不得不依靠禁卫军和步兵硬拼联军

7.背叛!!贵族自保,将军不愿作战!最后关头,拿破仑的将军不愿带部队返回战场,而去‘追击’普鲁士军,脱离了战场。








汉奇帝


只说滑铁卢战役本身,拿破仑是有可能取胜的,但即便取胜也只会是惨胜,而不可能是奥斯特里茨那样的完胜。换言之,拿破仑不具备通过一场战役性胜利吓住反法同盟从而争取和平的可能,而此时法国和反法同盟的国力军力对比已极为悬殊,拿破仑即便赢了滑铁卢战役,他手下强弩之末的军队,也难以与陆续集结起来的奥俄大军相抗衡,英普也尚有余力,这种情况下拿破仑恐怕难逃莱比锡会战的结局,最终被敌人压倒性的兵力优势打垮。



娱乐前前沿


滑铁卢,一个因战争而著名的小镇,原本无甚特色,却因滑铁卢战役而世界闻名,这也是拿破仑一生中的最后一战。在滑铁卢博物馆里,可以见到这场战争的过程与细节。在纪念土丘上,可以一览昔日战场的风光。但如果仅有这些,很难解释我们心中的疑问——拿破仑到底输给了谁?

要知道,直到今天,滑铁卢战役仍然是个谜。一生英明神武的拿破仑,在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战中竟然在每个环节都做出了错误选择,而战役过程中的各种偶发事件,也让人感慨世事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