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轮牛市的开头和结尾阶段,垃圾股都会飞上天,而业绩股要到第二阶段才上涨?

淡淡禅风


牛市的开头和结尾阶段,垃圾股都会飞上天,业绩股第二阶段才上涨。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经过分析过往的牛熊,发现垃圾股普涨飞上天,通常是牛市结束的信号之一。但真正的牛市绝不可能是垃圾股首先发动,相反牛市的开端和结尾通常是结合热点题材的蓝筹股所影响。

我们先来分析牛市开头和结尾为什么是结合题材的蓝筹股带动:

牛市有三种模式:大牛市、牛市、结构牛市(也称局部行情)。无论那一个牛市,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牛市的行情发动通常需要国内外市场环境的改善和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这个大方向决定了这波行情可能成为大牛市、还是牛市或者结构牛市的基础,大型投资者(我们喜欢称之为大主力)信心增强到什么程度,直接影响到他们投入资金多少参与多深。我们在炒股的时候经常听到一句话叫做,主力深度介入。如果真的主力深度介入的股票,这只股走牛的概率非常大。放到大市场里面,这句话也是适用的。

因此不管什么类型的牛市,都是大资金结合各种因素运作出来的。大资金进场加码做多,一定首当其冲的选择具有和国家政策配合的题材股+蓝筹股带领指数冲击前期高点。相信大家对于14年的证券股连续大涨,其他股票不仅不涨反而有所下跌的印象比较深刻吧!为什么主力选择了券商?后面推出的互联网金融概念是不是券商最受益,这就是题材+蓝筹的主力思维。

还记得香港回归概念的四川长虹、深发展吗?网络概念的亿安科技、清华紫光;07年人民币升值概念的银行地产钢铁煤炭有色行情。这一波一波牛市行情的产生怎么可能是由垃圾股带动呢?

我们在这里不能把低价股和垃圾股混为一谈。垃圾股一般指的是公司业绩差,行业前景不好,经营不善等。其股票在市场上的表现萎靡不振,股价低,交投不活跃,分红差。而很多业绩很好的上市公司价格也很低,比如银行股就很是典型的业绩股,股价也低,这里的概念要分清。

当牛市渐渐增长到一定高度,赚钱效应的扩散导致市场情绪越来越狂热。业绩股也跟着水涨船高,已经涨高的股票难以吸引追涨的资金了,低价的垃圾股就成为新进场资金的最爱。3块、4块、5块,一直要消灭10块以下的股票,这些话语言犹在耳。

但大主力却在这个时候悄悄出货了,为了掩盖这个真相,大主力开始启动蓝筹股,进一步推升大盘指数,让大家误以为新的行情开始了,这种行为我们称之为叫诱多。从盘面上识破主力的瞒天过海有这几个信号:指数上升成交量却开始萎缩了,指数是红盘的,大部分股票却是绿的,指数新高MACD指标却出现红柱缩短甚至绿柱的背离,RSI更是发出了清晰的顶背离信号,当垃圾股也涨不动的时候,在一根突如其来的长阴中确立顶部。如果这个时候你能保持清醒的认识,做出减仓的应对,你就能笑到最后。

所以,垃圾股集体大涨+蓝筹股的最后拉升往往是牛市到顶的标志。

再来看看业绩股的牛市表现

有句老话叫:涨时重势,跌时重质。业绩股是股市重要的稳定器。可以说,股市没有业绩股的存在,那就是个大赌场。

研究业绩股,一定要排除掉那些造假的业绩股。市场历来不缺那些假业绩股,历史上最让人震惊的“琼民源”造假事件,后面的银广厦、东方电子、蓝田股份等等,最近更是暴雷不断。这样的所谓业绩股,其本质是一个垃圾股了。

真正的业绩股其实在牛市中的表现是远远逊色于那些低价垃圾股的。很多业绩优秀的股票流通盘子非常大,筹码被基金和长线投资者拿在手中,所以牛市第一波行情中往往表现不好。随着牛市行情的深入,大量资金进场渐渐推高了股价,行情从热点板块渐渐扩散到全部板块,这个时候业绩股才有起色,所有说业绩股在牛市第二阶段上涨说法的由来。但没有叠加热点的业绩股表现也还是差强人意的。


当牛市走完熊市出现的时候,业绩股的稳定器作用渐渐显现。垃圾股不断进行跳水表演,避险资金慢慢涌入业绩股,业绩股反而可能走出与大盘相反的行情。这就是跌势重质的具体表现。

综上所述:牛市开头是叠加热点的蓝筹股首先上涨,业绩股第二阶段上涨,尾声是垃圾股最后上涨+蓝筹股,这样的说法更为准确。


股市随笔


  • 牛市第一波

概念股牛市初期可能就涨个好几倍,像这一轮的东方通信,顺灏股份,正邦科技,全柴动力等,都涨了好多倍,最少也有四五倍了。

这是牛市第一波,这同时,一线蓝筹也会拉升,比如茅台,格力,平安,这波也涨了不少,二线蓝筹,要等到第二波了。

  • 牛市第三波

到第三波,概念股和一线都涨过了,剩下没涨的,都是些低价股,问题股,等等,这些股最终会迎来一波最后的补涨,然后牛市就该结束了。

这就是牛市三部曲。

第一波概念股和一线蓝筹,概念股是因为概念真的强,每一轮牛市的龙头都是它,里面长期潜伏各大主力游资,成本早都玩成负的了,所以随便玩,狠狠的玩,拉个五倍十倍,再赚一波。这种股,可以说是他们的提款机了。毕竟,一个股票的名声很重要,就跟一个NBA球员的名声一样,比如之前杜兰特放话了,“我就是杜兰特,我不需要像其他人证明我是杜兰特”,这样的名声,本身就是自身实力的体现,自然牛市一来,就飞一般的涨了。

牛市三部曲,基本就是这样子的。


赵冰峰财经


牛市到来股票板块的上涨顺序第一的一直是国企大盘权重股。

2008年6124大牛市是政策市,在国企大盘权重股逐步上抬之后开始加速形成牛市。

2015年5178大牛市是资金市,当时肖刚上台引入了大量基金,充足的资金买买买推高指数而引发牛市。

今年这波大涨是两个原因引发,一是大底,许多股票已经低至触及股权质押的风险。二是科创板,券商为第一受益板块,在2018年底先于任何板块先涨。紧跟着是上证50权重股,基金大量调仓换股进入该板块,再者是沪深300国企大盘绩优股,此时同时才是小盘垃圾股开始大幅上涨。

小盘垃圾股在A股市场中极具特色,这是有逻辑的。

第一,A股市场退市制度不完善,在尽量的保护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使得这些上市公司在股市中的存在很安逸。

第二,垃圾股票其本身的实体企业已经荒废,无事可做,只有来炒炒股,而且效益远超干实体,不管是大股东来明着炒还是暗着炒,不亦说乎!

第三,游资钟爱垃圾股,游资资本有限,如果对抗基金扎堆的股票将无法控盘,而垃圾股流通盘小,基金也嫌弃垃圾股的业绩,因此垃圾股除大股东外无其它大资金存在,不论是与大股东合作还是游资在短期控盘,都好做得多。

最近证监会加大了对游资短期控盘炒作的打击力度,要么你持股超过三个月,不然的话,短期控盘爆炒就会查处。

从以上看出,只要大势企稳向好,小票就会启动,越垃圾越有启动的动因。逆势启动小票做不来,与A股市场中的巨型大资本相比太渺小,也得不到股民的响应。

至于牛市末期,垃圾股也有表现,这时的表现目的是为了卖出最后一张股票而博股民的眼球,你来接盘就好了,多数表现为涨停吸引你,你来就破板给你。

独此一家实力派,阴阳易变掌乾坤。欢迎点赞、关注 头条号,查看更多股市实操心得!


股市财狼


这个问题很简单,看透了资金的运作轨迹,就明白了这个问题

不管什么时候,垃圾股的炒作主力永远都是游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敢死队。

下面分析一下原因:

一、牛市开始的时候

1、大主力在打压建仓

该段时期,大盘行情极其不稳定,上蹿下跳的,但这个时候有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大盘已经止跌企稳,各大主力都在展开布局。在没有布局完成的时候,蓝筹股基本上是涨不起来的,因为主力都在打压建仓。

2、不愿意抬轿

游资的资金虽然不少,但很难直接把蓝筹股拉起来,而且这些业绩好的股票,里面都是一大堆的机构,游资才不会给这些机构抬轿,所以这个时候,没有机构入驻的垃圾股自然成了首选。

3、方便吸引跟风盘

同时一轮熊市下来,垃圾股的股价都跌到了极点,非常便宜,这个时候操作垃圾股,可以经常看到连续万手的大单连绵不断,非常吸引眼球,很容易吸引跟风盘。

4、方便高位出货

机构都不愿意碰这些垃圾股,当然也不会跟风乃至到最后接盘,所以这些游资就利用散户喜欢价位低,大单持续的盘口,吸引众多散户,这样的股票即使翻了几倍,价格上也比不上一些成长股,所以很方便游资在高位派发筹码,结果这些跟风的散户就在山顶站岗了。

二、牛市中期

这个时候,各个大机构都已布局完成,价值投资的论调开始充满市场,在这些大资金的推动下,逼空行情频频诞生,这个时候的游资根本没办法露头,所以只能跟随这些大资金做成长股和蓝筹股,垃圾股开始无人为津,而里面被套的散户还在寒风中遥望。

这个时候表现在盘面上,就是业绩股的天下,没有业绩就别说话,稍有姿色的都会被捧到天上。而行情的崛起又吸引了大量的场外资金入场,这些资金自然是选择盘面上的热点股,进一步推升股价。就这样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就拉起了一批业绩牛股。

二、牛市结束的时候

1、游资的钱空闲了

牛市末期,蓝筹股和成长股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滞涨,赚钱效应开始消退,这个时候,游资的资金,也从一些成长股里扯出来了,作为股市中兴风作浪的主力,游资从来就不会让自己的钱闲着,所以就开始换目标了。

2、垃圾股还在低位

经历了疯狂的牛市,大小主力都在蓝筹股和成长股里,这些股票能够装下足够多的资金,所以基本上都是一飞冲天,但没人理会的垃圾股,这个时候基本上还在半山腰徘徊,所以技术位置低,又成了炒作的优势,而大部分恐高的散户,也看到这些价格低位置低的垃圾股,而这个时候大部分垃圾股都有了故事,题材有了,优势有了,自然成了游资炒作的目标

3、市场总是在疯狂中死亡

每一次牛市结束的时候,就是市场最疯狂的时候,这个时候基本没有了风险的说法,狂热的投资者,特别是刚入市的新手,更爱听故事,所以游资又开始用牛市初期的操作手法吸引这些散户的眼球,直至这些散户站最后一班岗。

这就是为什么每轮牛市的开头和结尾阶段,垃圾股都会飞上天,而业绩股要到第二阶段才上涨。股市里没有新鲜事物,历史在不断的重演,每一轮牛市更替都是如此,从不例外。唯一不同的,看透的悟到的,成长起来了,而更多的则是轮为了行情的韭菜,如此而已。


佛子财道


牛市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朦胧期。经过长期熊市下跌之后,估值压缩到极致,人气也低迷到极致,资金会逐渐在一些概念股中寻找机会。例如去年的东方通信,和5G基本没关系,但能够被游资奉为5G龙头,涨了接近十倍,最大的还是盘小无基,拉升不费力。然后,各种概念也会慢慢炒作起来,但总体而言,由于这时候场内资金数量有限,依然处于存量博弈,所以炒作的各版块此起彼伏,但白马蓝筹股由于需要资金量很大,很难形成一波像样涨幅。指数涨幅也不会太大,甚至不怎么涨。

第二个阶段:主升期。随着炒作的继续,公募和外资等价值投资为主的机构开始逐渐介入蓝筹股,这时候业绩驱动为主,中报季报年报能很大影响股价。这是价值投资者们最喜欢的阶段,也是股指上升比较明显的阶段。

第三个阶段:疯狂期。指数的大幅上涨吸引来大量场外资金,老百姓通过开户炒股和投资基金等方式入市,存量资金和增量资金形成共振。一些之前没被关注的相对较差的股票不断被人翻出来,同时各种概念炒作朦胧炒作大行其道,人人都是股神的时代到了。当然,这时候,基本就是最后一波了。

然后,随着监管的趋近,或者这样那样的政策出台,牛市结束。经过漫长熊市后,再开启下一个轮回。人性如此,股市的规律也大概如此。

(晴溪)


孙建波


每轮牛市的开头和结尾阶段,垃圾股都会飞上天,而业绩股要到第二阶段才上涨。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能总结出这样观点的也不简单啊!我再来分析一下这个现象!

牛市的特征就是“鸡犬升天”形势一片大好,个股普涨的局面。

其实我们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是牛市什么时候是熊市的。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看过往数据我们才能确认。

比如2005年,4月份的时候最先启动“股改”,那时候大多数人对“股改”抱有怀疑态度,认为全流通时代大股东拼命减持的时代到了,股市根本就承受不住抛压。

随着7月21日的“汇改”,一夜之间,股市彻底告别熊市。但是身处其中的,并不一定就能确认那是牛市来了。说牛市来了的也只是预测而已。

同样的“四万亿”刺激,小牛市再次来临;2014年的杠杆配资以及券商的融资又早就了一波大牛市。只是时间都比较短暂!

在牛市初期,主力资金是需要将一些股票的价格大幅拉升,造成一种抢筹的现象。后续资金才会积极跟上的。也就是先知先觉的人可以闭着眼睛买卖股票,当然这有点夸张了。

既然是先知先觉,肯定是做了认真分析的。资金是有限的,也就只能挑选部分股票来作为投资标的。

到牛市后期,跟进的资金越来越多。大多数股票已经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新进的资金自然是要选择更有想象力的股票的,于是垃圾股又进入了飞升的阶段。

至于牛市中期,二线蓝筹股也就是业绩股才开始使劲涨的原因也很简单。增量资金的跟进,价值投资的鼓吹,在第二阶段很容易吸引新进资金的。

总之,股价的上涨是依靠资金的堆积的,股市新进入资金越来越多,股价就会越来越高!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股市正途


因为蓝筹股都在机构手里,玩垃圾股的基本都是散户。

蓝筹股都在这些人手里:

1、指数基金

国内不管是上证50,沪深300还是中证500,这些指数的成分股都只会选择业绩最好的白马股。那么相对应的指数基金就是这些成分股的坚定持有者。

了解指数基金的应该都知道,它是严格追踪指数的,不管股市是上涨还是下跌,它都是满仓!除非成分股被调出指数或者投资者赎回,这些基金根本不会卖出股票。

今年,国家加大证券市场开放。中国A股的股票已经被纳入越来越多的国际指数中,大家可以去查查被纳入的A股列表,全部都是业绩白马股。

2、社保基金

社保基金和养老基金等现在也加入股票投资的大军。但是这些基金是以安全为主的,基本只会投资白马股。

尽管社保基金投资股票的比例很小,但是它规模庞大,在这么大的基数上,它投入白马股的资金可以想象。而社保基金显然是长期投资为主的,不会去追涨杀跌。

3、其他机构

除了上面两个,还有一些保险和理财产品也会买入股票。从它们的收益率和波动情况就可以猜到,它们也是长期持有白马股的。

4、价值投资者

散户中的价值投资者也只会买业绩白马股,同时,价值投资者也是长期投资的实践者,他们也不会去追涨杀跌。

有这些机构和散户在白马股中坐阵,再加上白马股市值本来就大,可以想见市场上白马股暴涨暴跌有多难。也因为白马股很难大涨大跌,那些喜欢追涨杀跌的散户就都喜欢往垃圾股上冲,自然就造成了垃圾股一不小心就飞上天。

至于为什么是在市场的开头和结尾。说句残忍的话,牛市需要散户来启动,也需要散户来接盘啊!机构聪明着呢,既不会费力去启动行情,也不会等牛市到顶点再冒险去派发,现在,大家知道自己为什么亏钱了吧?


老汪说财经


用2015年的三个阶段牛股案例来探讨该问题(开头阶段、第二阶段和结尾阶段)。

一、牛市开头阶段

牛市初期,一般都代表着恐慌情绪。

大家还沉迷在过去的大跌中,因此要大涨,需要更多题材刺激,有时甚至需要低价股才能拉动。

而此时,也因为处于股市熊市末期,业绩股的业绩一般还没有体现出来。

反而,题材更容易刺激眼前。

比如,当时牛股营口港。

其业绩在2014和2015年净利润增长率很一般,分别是1.75%和5.58%。

但是,4月25日推出的10转20派2元,推进整体上市。

这是高送转叠加资产重组概念,够吸引眼球。

之后,该股开启了连板表现,先是4连板,稍作休息,再次拉出3连板。

而之后进入牛市,叠加中韩自贸区概念的引爆下,再次大涨。

最终该股,从0.77元启动,大涨到了7.84元,妥妥的10倍股。

可见,牛市初期,用题材更容易吸引眼球,叠加低价,也更容易得手。

二、牛市第二阶段

牛市第二阶段,才是业绩股表现的天堂。

此时,若是业绩股,叠加了次新股,市场一定会想办法炒作的。

兰石重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大牛股。

2014年10月上市,天时地利人和,注定是牛股。

业绩显示,2014年年报净利润增长776%。而2015年年报也有49%。

可见,在2015年正处于业绩预告持续发布增长好消息的时候。

因此,在次新股的刺激下,市场自然大举炒作。

首先,上市后直接开启了16连板,即使开板后依然走出9连板。

接着,因为前面的25连板,休整了一段时间。

最后,在疯狂的牛市下,重拾大涨。

该股,从上市的1元,涨至35元。

成为该牛市背景下,最牛的大牛股之一了。

可见,在牛市的第二阶段,因为人气浓厚,业绩股有各路资金的热情参与,若能叠加一些游资喜欢的题材,股价最后一定能大放异彩。

三、牛市结尾阶段

到了牛市后期,这时候人气极其疯狂,大涨特涨。

此时,大盘5000点都不在话下,10000点也不是梦。

因此,这时更多是情绪上高涨,再加上题材炒作,垃圾股更容易涨上天。

比如,光启技术。

随着3月26日,实控人变更,新东家借72亿定增入驻。

如此重组概念下,市场进入疯狂阶段,消息公布,3月-4月直接拉出18连板。

喘口气后,5月份再拉6连板。

然后,到牛市最高潮处,依然拉出3连板。

最后,股价从4元左右启动,涨到70元,涨幅高达17倍。

可见,牛市结尾阶段,往往更容易出现题材超牛股。

三、小结

其实,不管是牛市初期,中期,还是后期。

垃圾股和业绩股其实不那么容易界定清楚。

因为初期,若行业正处于拐点,业绩也会不好,但不能就此界定为垃圾股,更可能定性为成长股。

而中期,即使是业绩股,市场也需要挖掘其题材,才能更好造就牛股。

就算是后期,简单定性垃圾股也不妥当,更多是高估个股,就看啥时候泡沫破灭。

但即使高估,也依然有机会大赚。因为就算100倍市盈率,依然可以大涨到300倍。

所以,最最最重要的还是你的方法,逻辑,以及如何操作。

以上,是“老余看股市”回答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查阅,希望能有所帮助!任何问题,欢迎留言,或关注“老余看股市”为您解答!


老余看股市


我来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股票市场的行情都是分阶段的,盘中的热点并非一成不变,主要是根据政策为指导的基础之上走出不同的行情,只要你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下面分三步解答你的疑问。

(1)为什么每轮牛市的开头垃圾要飞上天?

牛市初期能飞上天的垃圾股都是少数,大部分垃圾股都是属于低价股,而牛市初期超大资金启动拉升低价股的目的有两点:

其一:部分垃圾股有故事,业绩大幅改善,从而吸引超大资金的炒作;超大资金可以趁机大幅拉升,往往很多妖股牛股都是从低价股或者垃圾股中诞生,这就是你所看到的垃圾股飞上天的原因。


其二:垃圾股股价低,垃圾股便宜;垃圾股便宜不单单股价便宜,有些垃圾股内在价值也便宜。超大资金牛市初期启动这些股炒作空间大,主力消耗成本低,所以这就是牛市开头之时消耗垃圾股的真正原因。

类似2019年1月份开始,很多垃圾股出现大幅拉升,从1元涨到2元甚至3元,而那些2元、3元的股价就炒作到4元5元之上,逐步把低价股消灭。

(2)为什么每轮牛市的结尾阶段垃圾股飞上天?

其实牛市末期涨垃圾股就说明就是已经接近尾声,牛市尾声涨垃圾股就一个真正原因“补涨”,牛市中很多垃圾股涨幅肯定低于那些优质股票,而在牛市尾声启动垃圾股的补涨行情,这个特征每轮牛市结尾阶段都是必然会出现的。


(3)为什么业绩股要在牛市第二段才上涨?

股市中有句话这样说的,重质与重势,牛市中途也就是牛市加速行情,涨业绩股的主要原因就是,股民投资者都是喜欢扎堆进场业绩钱,在牛市中光散户的力量都能把业绩股推高。

相反在牛市中投资者们都会远离垃圾股,大盘股,问题股之类的,投资者资金都被业绩股吸引。牛市中越走资金关注的票越吸引人入场,反而强者恒强,涨幅越来越大,这也是牛市中途以业绩股为主的原因。

以上就是我认为你这个问题的关键点,我已经分成了三步为你解答,每个问题的原因都是有所区别,希望我的分析能给你满意的答案。


老金财经


A股的牛市具有鲜明的走势特征,虽然从大方向上看具有“普涨普跌”性,但是每一轮的上涨并非所有的股票都是“普涨”,而是分行业轮动进行上涨。那么,为什么每轮牛市的开头和结尾阶段,“垃圾股”都会出现大涨,而业绩股要到第二阶段才上涨呢?

下面我们就分四个方面来解答这个问题!

一、有“迫不及待”需求的垃圾股才会在牛市初期进行上涨。

在整个熊市行情中,谁最不舒服呢?基金、机构还是散户?都不是。这些投资者一般不会去开杠杆、借钱去股市。只有一类投资者最不舒服,就是“庄家”。不管是资金方面,还是对于盈利的需求程度,“庄家”都是最不舒服的。

1、整个市场氛围不好,如果将筹码悉数卖出,就太亏了。

2、如果将股票的价格拉起来,处于高位的股票价格,谁来接盘?没有一个好的市场氛围,也就没有人来接盘,到时候推高,推了也白推。

所以,到了牛市初期,股票市场有了回暖的迹象,整个市场的投资者慢慢增多的时候,“庄家”往往会将持股的股票大幅拉升,以期高位套利换车,缓解自身对资金的需求。

二、垃圾股的业绩已经很烂,可能出现一年度的业绩大幅提升,有预期,总市值偏小,容易被炒作。

“垃圾股”,虽然被投资者所厌恶,但并非每一年的业绩都很烂。一部分上市公司股票的业绩还是存在着波动的。可能前几年的业绩十分不好,但是今年的业绩突然就变得特别好。这就存在一定的“炒点”以及价值回归的需求。

市场中还是有一部分投资者喜欢这样业绩波动的股票的,因为这种股票有时候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大幅上涨。

如果在牛市初期,特别是一些老股民和对于相关个股关注的股民,以及新股民也容易关注到业绩大幅提升的个股中去,进而推高股票价格。

三、业绩股在牛市初期只要在相关热点概念里,也会出现上涨。

只要有良好的业绩增长,上市公司的股价可以说是能“穿越牛熊”的。就拿2015年“股灾”来说,很多业绩好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在当时并没有出现大幅下跌,并且在2016年之后的“二八行情”中实现了股票的大幅上涨。

业绩较好的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在牛市初期一样会上涨,只是上涨的幅度不一样而已。

如果是一些热点概念业绩好的上市公司,那么上涨的幅度会很大,甚至有可能出现数倍的上涨幅度。但是一些关注度不高的上市公司即便业绩上有大幅上涨,股价的上涨程度也会逊色于热点概念的上市公司。

四、垃圾股在牛市尾端,因为股市人气的高涨,大量的股民涌入,股价也会被推高。

很多新股民都会在牛市涌入市场,这些新股民就是俗称的“小白”,进入市场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往往就会冒进。这样做就很有可能买到那些很会“讲故事”的垃圾股。很多投资者也会寄希望于后期“垃圾股”业绩的上涨。

众所周知,股票的价格既由上市公司的价值所决定,也受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

因此,倘若一时间的股票需求远远大于供给,股票的价格也就理所当然会大幅上涨。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牛市尾段的有些“垃圾股”会大幅上涨。正是因为那些新资金的入场,给他们带来了上涨的动力!

总而言之,“垃圾股”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庄家自身的资金需求促使上涨;二是上市公司自身业绩向好,刺激上涨;三是有些会“讲故事”的上市公司吸引了新资金的入局,推动了上涨。

而业绩股之所以大家觉得他涨得没有那么明显是因为人家一直在小鸡啄米稳定地涨。当然了,不同的概念对市场做出的反应也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大跌才更能体现出大涨啊。

涨涨觉得在股市中,作为普通投资者的我们,还是应该规避掉“垃圾股”的。毕竟“垃圾股”相对于“业绩股”更容易爆雷。我们做投资还是应该安全第一。这个市场上的有些肉并不是我们普通小散可以吃到的。

炒股不易,但是只要我们磨练好自己的心态和技术,不贪不燥,就还是可以在这个市场分到属于自己的一杯羹的!

涨涨是实战型选手,会每天发布自己的操作思路和看盘!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涨涨!我们一起探讨,一起进步!共同实现财富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