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文化如何傳承與發揚?

手工教室


我是“禹州十三碗”非遺文化傳承人,我來說說我的看法和感想。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

首先來說說什麼是非遺文化。非遺文化的全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從字面上我們可以看出,“非物質文化”就是不依賴於物質,而是以人為本的世代傳襲文化,它可以是技能、工藝,也可以是經驗和精神。“遺產”就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寶貴財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點

  • 非遺文化一般都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就像我們當地的“禹州十三碗”,就是從當地山區流傳下來的傳統餐飲技藝,具有很強的地方印記;

  • 非遺文化都是與精神有關的,是可以傳承和發揚的;

  • 非遺文化不是某一個人創造的文化,是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種類

  • 語言類。包括神話、傳說、故事、諺語、戲曲等等,一般都是經過口頭傳頌下來的;

  • 風俗類。就是與人們衣食住行息息相關的非物質遺產,包括飲食習慣、生產技能、生活方式、民俗風情等等;

  • 文化類。包括人生禮儀、節日慶典、宗教活動等等。

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傳承與發揚

  • 以點帶面。隨著歲月流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越來越少,有的甚至面臨斷代和失傳。在這種情況下,要做好宣傳發動工作,深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潛在價值,然後以點帶面、以一傳十、滾動發展;

  • 要讓非遺文化發揮商業作用。要想使非遺文化發揚光大,就一定要讓非遺文化和商業行為結合起來,這樣才能調動人們的積極性,使非遺文化的傳承發揚和脫貧致富結合起來;

  • 要使傳統文化在社會發展中佔據主導地位。過去,由於西方文化的滲透,我國的傳統文化被擠壓得空間漸小。現在,我們要乘著新時代的東風,大力發揚傳統文化,拾起遺落的財富,為非遺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光大開闢道路。

以上是我對非遺文化的幾點看法和建議,如有不當之處,請大家多多指正!

故事堂


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語言,文學,音樂,舞蹈,神話,禮儀,習慣以及與這些有關的實物、場所等等。

非遺傳承和發揚,是一項浩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首先就是要做好頂層設計,在政策層面做好支持和保障。

目前,我國現在實現"國家 + 省 + 市 + 縣"共4級保護體系,國務院和各省,市,縣級人民政府相繼篩選出了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別列入了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級保護名錄。

列入保護名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享受到了相應級別的政策支持和保護。這是做好非遺保護工作的根本和基礎保障。

其次,要明確每一項非遺項目的“傳承人”,並對傳承人給予大力扶持措施。

我國在確立非遺保護制度同時,實行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制度,選擇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代表性的傳承人物,從政策,資金,榮譽等多方面,對被列入的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這是最好非遺傳承和發揚人力資源保障。

第三,就是要大膽嘗試和鼓勵非遺項目走向市場,對傳統項目進行市場化運作,做大文化產業,實現非遺自身良性循環發展。

第四,就是要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氛圍,強化非遺項目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形成人人關心非遺保護的社會環境。


學文說話


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任重道遠。時過境遷,經濟的發展,許多傳統文化被沖淡,被遺忘在城市的角落,甚至蕩然無存。那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漸漸退出人們的視線,而有些非遺文化項目,雖然列入在保護名單之中,但由於那些古老的技藝繁鎖深奧,瀕臨失傳。難以找到後人的傳承接班,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困境。

非遺文化是承載歷史的記憶,是延續文化的血脈,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財富和精神家園。對這些古老撲素的遺產,進行搶救性的保護和傳承,我們責無旁貸,是義不容辭的職責。

振興鄉村,發展美麗的鄉村。如今的鄉村旅遊,農家樂,進行的如火如荼。如果把非物質遺產文化與鄉村休閒旅遊相結合,

既增加了農家收入,也拉動了旅遊經濟的發展,還給遊客帶來了平常難以看到的視覺享受,可謂是一舉多得。

以互聯網為媒體,藉助抖音,視頻,頭條,百度等平臺,傳播非遺文化。讓人們在零碎化的時間裡,也能感受到非遺文化的氣息,能享受快節奏生活的娛樂方式。

弘揚非遺文化,需要文化部門規範化的管理和正確引導。成都舉辦的非遺文化節,既是對非遺文化的展示和弘揚,又是引導非遺文化如何形成文化產業。

非遺文化,博大精深。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非遺文化的繼承也要與時俱進。我們必須創造性地吸取精華,去其糟粕,做到與現代社會發展相結合,以提高國人文化素質和自豪感。








朱八戒CC


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是系統工程。要可持續地繼承和創新發展,離不開文化部門、社會各界及代表性傳承人的共同努力。

首先,重視傳承人的保護。在資金和場地上給予支持。給預社會榮譽,做好文字,圖片,視頻資料的歸檔。目前全國各地大勢所趨,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搶救性保護工作。

其次,重視以師帶徒,薪火相傳,星火燎原。湖北省許多縣市區的多項國家級、省級、市級非遺保護項目,都有很好的經驗,值得推廣。

再次,傳統非遺文化要和現實生活有機結合,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在生活中弘揚,是最有生命力的保護方式。

(圖片是端午前,湖北省江漢平原皮影戲非遺傳承人師帶徒送戲進鄉鎮)





和則諧


非遺文化,實話實說不好傳承!

首先:歷史悠久,太過古老,深奧,不容易懂

其次:很新時代年輕受眾群體的文化鑑賞方式不符,沒有創新,沉重,話題性小,傳播力有限

第三:面臨流失,從業者少,參與者不多,文化產業結合不強

我從我們本地城市的一個非遺傳承進行一個解答!

我們泉州有一箇中國非遺和世界非遺-南音,號稱音樂的活化石,在唐代很流行,也是宮廷樂之一

這個在中國,類似的非遺很多,都面臨一個枯竭狀態,南音的商業推廣很侷限,除了市政機關的一些活動和晚會安排活動之外,就是一些旅遊團體的觀看演出表演,真正市場化運作很少。首先如果市場化運作,年輕觀眾太少,所以這是解決傳播的一個重要點。

其次,內容生硬,就我本人都沒怎麼去看,何況其他人,這個一個重要點,在現有南音內容製作上,需要與時俱進,比如,與影視,音樂合作,在作品中植入,其次可以請知名音樂人作曲,在做詞中可否植入?內容創新首當其衝,解決好了內容,傳播至少省力一半

第三傳播的工具,互聯網時代,新媒體時代,短視頻,內容平臺,vlog等形式要去借助

抖音拍攝,新媒體介紹,微電影導入,很多種方式要創新

所以非遺傳承應該解決的是:內容創新+傳播創新

內容不用說了,沒有受眾就是內容沒有做好,傳播最重要是創意和工具,兩個都難做好,這樣非遺的文化傳承和傳播至少比之前好,我的回答,謝謝!


淡凡新中式生活


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在傳統文化中我們可以汲取前人的思想與理論,結合現代社會的發展和要求,做到創新與改進。沒有傳承就沒有創新。如同蓋房:沒有牢固的基礎,就不能蓋高樓。在傳承中發揚古文化時要注意適合當代的社會發展與要求。只有二者完美的結合,才能更好地繼承與創新並舉。既提高了國人的文化素養又增強了國人的文化自豪感與自信心。近期華為的一系列創舉,如操作系統,芯片等皆取名於《山海經》中的一些神獸之名。譬如麒麟,鴻蒙等等。可見傳承與創新可以同時進行的。再如,今重讀《五柳先生傳》,其中有句"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就是我們提倡的讀好書,把書讀活。要有創新,要學會思考。2019年高考中理綜I卷化學第七題就是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好題。還有數學維納斯的身高題,用陰爻陽爻計算概率問題等等,這就要求我們要有好的傳承與創新。


6086721751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的奇葩,它承載著歷史記憶,延續著文化血脈。而非遺不是死去的歷史,需要活態傳承,如今成都舉辦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正是活態傳承的體現,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展示和弘揚,更在於促使非遺“長生不老”的活下去。

如一杯陳釀,歷久而彌香。四川非遺作為我國非遺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四川先民的聰明才智,折射出巴蜀兒女的文化底蘊。在這次非遺節我們看到:一件件精美的傳統手工藝品,閃爍著四川兒女的靈慧之光;一段段古老民俗的表演,流淌著巴山蜀水的文化血脈。在天府這片人傑地靈的熱土,非遺構築起一座璀璨奪目的文化寶庫。今天,我們舉辦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就是讓四川非遺集中亮相,向世界展示中國“絕活”,向民眾揭開神秘“面紗”,進而通過交流、互動、傳播,打造一場中國特色、四川元素的非遺“盛宴”。

展示非遺是我們的榮光,保護非遺是我們的責任。今天,我們之所以在中國、在四川、在成都,還能看到如此鮮活的非遺展示,就是因為我們的保護工作卓有成效,而面對未來,非遺保護任重道遠,正如原國家文化部部長孫家政所說“這是守望我們自己的精神家園,是記住我們民族自己回家的路”。對此,我們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覺,真正樹立起“斷痕即消亡”的警覺意識,以刻不容緩的態度,積極開展保護傳承,絕不能讓文化遺產變成“文化遺憾”。

曾經應有不等於永久留存,現在“活著”不等於“長生不老”。對於非遺的保護,我們要樹立一種活態傳承的理念,因為非遺不是不可移動的文物,不是放進博物館保護起來就夠了,而應是一種“活態流變”的延續。在這方面,四川的做法可圈可點,他們通過培養傳承人、建立保護基地和協會、組織非遺下鄉演出等形式,使非遺得以有效挖掘、整理和傳承,而此次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選在成都,也充分說明世界非遺組織對四川非遺保護和傳承的認可。

迴歸生活是最好的保護,接軌現代是最好的傳承。非遺源於生活,只有與時俱進地融入現代社會,才能“活”得更滋潤。我們注意到本屆非遺節就聚焦“現代化進程中的非遺保護”這一時代課題,探索“互聯網+非遺”“文化+雙創”的融合發展路徑,體現了非遺傳承與時俱進的態勢。對此,我們要積極適應,在不破壞非遺的純粹性與原真性的前提下,進行科學有效合理的再利用。比如:有的非遺項目可以開發別具特色的旅遊或服務項目,走向市場,創造經濟效益,使其由“輸血”變“造血”,以“產”養“遺”。有的非遺項目可以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利用動漫技術把非遺原汁原味地“複製”下來,並藉助互聯網進行裂變式傳播,吸引民眾關注,從而在社會上培育更多的非遺“粉絲”。

世界非遺聚焦中國,中國非遺聚焦四川。國際非遺節選在成都,無疑使四川非遺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而此次盛會作為世界最高級別的非遺論壇,必將引領著非遺保護傳承的未來走向。我們相信,四川能夠乘此東風,通過活態傳承讓非遺“保值”甚至“增值”,進而在世界非遺名錄中永綻光彩。


9570157507741


就像我們陝西洛川每年都有唱戲的時間,每年都有在幾月裡就有看人家唱戲,村裡的男女老少都會去看的


陝西洛川人的生活vlog


保護/愛護/創新/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