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百家的起源


歷史上百家的起源

在公元前五世紀到三世紀,它們還不過是爭鳴的許多家中的兩家。那時候學派的數目很多,中國人稱它們為"百家"。

司馬談和六家

第一個對百家分類的人是司馬談(卒於公元前l10年),他是作《史記》的司馬遷(公元前145一前86?年)的父親。《史記》最後一篇中引用了司馬談的一篇文章,題為"論六家要指"。這篇文章把以前幾個世紀的哲學家劃分為六個主要的學派,如下:

第一是陰陽家。他們講的是一種宇宙生成論。它由"陰"、"陽"得名。在中國思想裡,陰、陽是宇宙形成論的兩個主要原則。中國人相信,陰陽的結合與互相作用產生一切宇宙現象。

第二是儒家。他們與別家的人不同,都是傳授古代典藉的教師,因而是古代文化遺產的保存者。至於孔子,的確是這一家的領袖人物,說他是它的創建人也是正確的。不過"儒"字不限於指孔子學派的人,它的含義要廣泛些。

第三是墨家。這一家在墨子領導下,有嚴密的組織,嚴格的紀律。它的門徒實際上已經自稱"墨者"。所以這一家的名稱不是司馬談新起的,其他幾家的名稱有的是他新起的。

第四是名家。這一家的人,興趣在於他們所謂的"名"、"實"之辨。

第五是法家。漢字"法"的意義是法式、法律。這一家源於一群政治家。他們主張,好的政府必須建立在成文法典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儒者強調的道德慣例上。

第六是道德家。這一家的人把它的形上學和社會哲學圍繞著一個概念集中起來,那就是"無",也就是"道"。道集中於個體之中,作為人的自然德性,這就是"德",翻譯成英文的virtue(德),最好解釋為內在於任何個體事物之中的power(力)。這一家,司馬談叫做"道德家",後來簡稱"道家"。應當注意它與道教的區別。


對"百家"試行分類的第二個歷史家是劉歆(公元前46?一公元23年)。他是當時最大的學者之一,將"百家"分為十個主要的派別,即十家。其中有六家與司馬談列舉的相同。其餘四家是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劉歆在結論中說:"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這句話是說,小說家沒有其他九家重要。

劉歆所作的全部分析如下:

"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遊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孔子曰:'如有所譽,其有所試。'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業,已試之效者也。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其所長也。

"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也。

"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制。......此其所長也。

"名家者流,蓋出於禮官。古者名位不同,禮亦異數。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此其所長也。

"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茅屋採椽,是以貴儉;養三老五更,是以兼愛;選士大射,是以上賢;宗祀嚴父,是以右鬼;順四時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視天下,是以尚同:此其所長也。

"縱橫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孔子曰:'誦《詩》三百,使於四方、不能顓對,雖多亦奚以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當權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辭。此其所長也。

"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國體之有此,見王治之無不貫。此其所長也。

"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播百穀,勸耕桑,以足衣食。......此其所長也。

"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如或一言可採,此亦芻堯狂夫之議也。"


在國君統治下,每個國家內的土地再分為許多采邑,每個采邑各有其封建主,他們都是國君的親屬。當此之時,政治極力和經濟控制完全是一回事。土地的所有者,既是領地的政治、經濟的主人,也是居民的政治、經濟的主人。他們是"君子",其字面意思是"國君之子",但是已經用作封建主階級的共名。

另一個社會階級是"小人"階級,或曰"庶民"即普通人民群眾。這些人是封建主的農奴,平時為君子種地,戰時為君子打仗。不光是政治統治者和地主,就連那些有機會受教育的少數人,也都是貴族的成員。於是封建主的"家"不僅是政治、經濟權力的中心,也是學術的中心。附屬於它們的有具有各門專業知識的官吏。但是普通人民沒有受教育的份兒,所以他們中間沒有學人。這就是劉歆理論所反映的事實:周朝前期官、師不分。

這種封土建國制度被秦朝始皇帝於公元前221年正式廢除。隨著這種解體,各門學術原來的官方代表人物流落在普通庶人之中。他們或者本人就是貴族,或者是服事貴族統治者室家而有世襲職位的專家。這些原來的貴族或官吏流落民間,遍及全國,他們就以私人身份靠他們的專門材能或技藝為生。這些向另外的私人傳授學術的人,就變成職業教師,於是出現了師與官的分離。


有各種不同的"家",也由於這些教師各是一門學術、一門技藝的專家。於是有教授經典和指導禮樂的專家,他們名為"儒"

。也有戰爭武藝專家,他們是"俠",即武士。有說話藝術專家,他們被稱為"辯者"。有巫醫、卜筮、占星、術數的專家,他們被稱為"方士"。還有可以充當封建統治者私人顧問的實際政治家,他們被稱為"法術之士"。最後,還有些人,很有學問和天才,但是深受當時政治動亂之苦,就退出人類社會,躲進自然天地,他們被稱為"隱者"

儒家者流蓋出於文士。

墨家者流蓋出於武士。

道家者流蓋出於隱者。

名家者流蓋出於辯者。

陰陽家者流蓋出於方士。

法家者流蓋出於法術之士。


摘自《哲學簡史》(有刪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