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拖拉机”的故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

这是一架简陋的,但却具有顽强到令人惊讶的生命力的一代神机

“空中拖拉机”的故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

先来一张本厂长新鲜出炉的运5各型型别侧视全家福

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几乎是从零开始起步的,在“苏联老大哥”给出的“新手大礼包”的帮助下,新中国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航空工业体系,且在朝鲜战场上领教过美国空军的空中优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清醒而又迫切的意识到拥有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航空工业体系对当时立国未稳且强敌环伺的新中国而言是多么的重要。

1954年之前,由于当时新中国国力限制,分摊在航空工业上的资金原本就有限,因此只能抓大放小,抓主放次,首先集中精力试制对国土防空至关重要的歼-5战斗机(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本土的国土防空局势依旧严峻,美、蒋军机越界侦察是家常便饭,所以国土防空压力极大)。对于属于二线装备的运输机,则暂时没有动自产的心思,除了修复部分蒋介石政权遗留的美制C-46和C-47运输机外就是从苏联购买少量的里-2(DC-3/C-47的苏联版本)和伊尔-14运输机撑起中国空军和中国民航(当时中国民航从属于中国空军管制)最初的门面。

1956年后,在取得了几次漂亮的沿海空战胜利后,中的国土防空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观,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中国的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积攒了一定的家底。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对运输机的需求激增,原有的老旧运输机早就不敷使用,所以研制国产运输机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1954年,中国空军和民航从苏联进口了一批苏制安-2运输机(总共9架,其中5架分配给空军,4架分配给民航),这款由奥列格·安东诺夫在1947年设计成功的大型(对于双翼机而言)单引擎双翼运输机结构简单而坚固、具有极高的通用功能,能从崎岖不平的机场起降,甚至能在荒野中的泥土路和森林空地起降。而且维修起来比直升机还要容易得多;拥有封闭式的座舱,最多可携带12名乘客或略超过1吨的货物。既可作为军用运输机运载兵员或物资,也可用作能搭乘10-12人的简易客机,也可以经过改装后用作农业机、医疗救护机、联络机、还可用作护林防火、地质勘探、跳伞员训练等多个领域。所以中国空军和民航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款运输机。其高可靠性、维护性以及高度的多用途性能极其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机场的基础设施落后老旧、边远地区根本就没有机场,而安-2运输机除了可以在当时中国境内所有机场进行起降外,还能凭借其优异的低空性能起降于任何一块稍微平整一点的空地,这对缺乏道路交通条件的边远复杂地形地区的工农业经济建设不吝是度身定制的“神机”)

“空中拖拉机”的故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

安-2运输机

所以,在1956年4月,国产运输机的仿制母型被正式的敲定为安-2运输机。南昌的320厂(南昌飞机制造厂,即现在的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被指定为仿制和生产国产运输机的单位。

当时中苏关系“同志加兄弟”,在1957年1月底,安东诺夫设计局就把安-2运输机的全套技术资料运到中国,在快马加鞭组织翻译了不到一周时间后,全面仿制工作在2月初铺开。

试制工装制造特点是项目多、任务重周期短,重点是样板和型架。由于提前进行了工装标准件的制造和储备,减轻了试制的不少压力。另外在试制中使用了型架装配机、划线钻孔台,使用快干水泥固定型架元件,使用甲醇水泥进行型面复制移形,使用了Theo-2秒读经纬仪,HA-1精密水平仪安装组合式型架等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在大大加快了试制进度的同时也锻炼出了一批熟练的技术和生产骨干力量。

由于安-2运输机技术起点不高,仿制难度较小,十分适合当时的中国国力、技术储备水平以及国情(当时的务实态度和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浮夸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所以仿制的进度十分顺利,当年10月初,用于静力试验用的第一架样机032002号就已经完工下线,因320厂静力试验室和设备条件尚不具备完成样机的静力试验工作,于是乎,样机在10月10日被运往沈阳,委托技术力量更为雄厚的112厂(国营松陵机械厂,今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进行静力试验。试验工作从10月18日开始至11月27日顺利结束。112厂静力试验室做出了032002号样机具有足够强度的符合使用条件的结论。

受到鼓舞的320厂再接再厉,很快组装完成了用于试飞的01号样机。1957年12月7日,01号机在南昌首飞成功。国家鉴定委员会对飞机进行了全面技术鉴定,认为飞机性能良好,达到了设计要求,1957年12月24日国家临时鉴定委员会正式批准国产轻型运输机正式被命名为“丰收2号”并投入批量生产。当月,第一架生产型“丰收2号”就交付给空军投入现役。1964年11月1日,“丰收2号”被正式命名为“运输-5”型,简称“运-5”。

运-5的机翼结构为单支柱、不等长翼展的双翼结构。全金属双梁骨架,前梁以后为布蒙皮,机翼平面形状为矩形。机身为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外形呈流线型。尾翼(包括带有斜撑杆的水平安定面、升降舵、垂直安定面和方向舵)为斜撑杆式布蒙皮结构。起落架为后三点固定式。驾驶舱装有两个可拆卸座椅,舱罩上部有应急舱盖,舱内有通风和加温装置,可用于对风挡玻璃加温除冰。由于舱罩两侧突出于机身,所以有直接向下的视界,所以视野极佳。

运-5的动力装置采用一台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制造的活塞5发动机和J12-G15双叶金属螺旋桨。发动机起飞功率为735.5千瓦(1000马力),巡航功率为632.5千瓦(860马力)。螺旋桨直径3.4米,飞行中能自动变距,变距范围15°。机上六个航空燃油箱位于上翼靠近机身的两侧,总容量1240升。润滑油箱油容量85升。这些配置使得运-5可以以非常低的空速稳定飞行,最短起飞距离只需要170米就能升空。

“空中拖拉机”的故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

活塞5发动机

货舱地板能承受1500千克的集中载荷。地板上有系留环,用于固定货物。货舱内两侧装有10个简易座椅,两侧壁上各有4个320毫米圆窗。在左侧 11号和15号隔框之间设有一个大货舱门,货舱门上装有旅客登机门。货舱内部可按客机型、农业型、跳伞型、救护型等进行改装。

极大的通用性和适航性使得运-5在投入使用的一开始就广受好评。它安全可靠、性能良好(尤其是低空操纵性能简直好到无可挑剔)、维护简单方便、操纵平稳灵便,用途非常广泛:农业方面的灭蝗杀虫、播种、施肥,安全生产方面的森林防护灭火;地质方面的勘察、探矿,救助方面的医疗救护和伤员转运;民航方面客货运输;军队方面的物资运输和训练伞兵;体育方面的跳伞运动等等。在加装涡轮增压器后,还能够进行高空飞行,用于探测高空大气和航空测量。

但空军和民航普遍反映:这飞机哪哪儿都好,就是太小了,装得太少了。有效载重只有1.5吨。装人载客只能承载十几个人,装货载物运力还比不上一辆解放CA-10卡车一半的载重运量、装人的话则差得更远(解放CA-10卡车最大运载量可达4吨,载人的话最多可以装载一个全副武装的加强步兵排到半个步兵连,如果纯装人最多可以塞80人)。但这依旧瑕不掩瑜,无法阻挡军地各方对运-5的喜爱。

“空中拖拉机”的故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

运力不如解放CA10卡车是各方面对运-5诟病最多的地方

在运-5的批量生产进行期间,320厂对运-5飞机进行了多种改型设计、鉴定和批生产工作。农业机运-5是1958年根据苏联图样并经改进而制成的。5座旅客机运-5甲是1958年根据使用需要改装设计的,大部分用于空军。11座旅客机运-5甲是1959年根据民航提高收益的要求而改装设计的,12月投入批生产供民航地方航线使用。领航轰炸教练机运-5丁是1958年根据空军战术技术要求改装试用,1952年6月鉴定后投入批生产。专用跳伞机运-5乙是1958年根据民航专业大队提出的技术要求设计的,1959年试制成功并投入批生产。水上飞机运-5丙,1964年利用库存的苏制金属浮筒改装2架,1966年改装3架,1967年生产交付6架玻璃钢浮筒。此外还进行过人工降雨、空中摄影和专机改型工作。到1970年5月转522厂生产时止,320厂共生产交付各型运-5飞机728架,其中出口(援外)阿尔巴尼亚、朝鲜、越南、尼泊尔等国78架。

“空中拖拉机”的故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

运-5基本型“丰收2”号,陈应明绘制

1977年,总参谋部决定由空军抽调4架运-5,分别为北京、沈阳、兰州、济南军区空军各改装1架电子干扰飞机。空军机关组织有关厂、所、部队于1980年前相继完成改装任务,主要用于加强雷达分队反干扰训练,进行部分电子对抗装备性能试飞。每架飞机装备米波和分米波侦察干扰设备近20部,干扰对象为米波波段对空情报雷达。

“空中拖拉机”的故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

运-5电子战型,陈应明绘制

优异的低空性能和操控性能使得运-5成为了一款十分安全的飞机,因为其飞行的空域绝大多数都在低空或者超低空,空速又非常慢,所以在遇到空中险情的时候机组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险情。即便险情无法处理,任何一个(只要不失能的)机组都能稳稳的操纵飞机找一块平坦的地方一降了之。说得戏谑一点:运-5飞机是一款“傻瓜型”的飞机,只要你在正常驾驶,想坠机都难;就算坠机,想死人都难;即便有死人,想“整机全灭”都难(本厂长翻看中国民航飞行事故汇编发现,涉及运-5的飞行事故虽然很多,但很大比例是没有人员死亡的三级和二级事故,人机俱毁的一级重特大事故比例并不算特别高,一级事故主要集中在撞山和坠水上)。优异的低空操纵性能使得运5拯救了许多机组成员的生命,从这个角度来讲,运-5也是一款十分“佛系”的“善良之机”。

运-5基本型(丰收-2号)运输机

“空中拖拉机”的故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

本厂长绘制的运-5基本型“丰收2号”运输机二视图

性能数据

机型:运-5运输机

乘员:机组2人+载员14人

长度:12.69米

翼展:18.18米

高度:5.35米

空重:3367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5250千克

最大商载:1500千克

发动机:一台活塞-5型星形活塞发动机,单台1000马力。

经济巡航飞行速度:160千米每小时

最大航程:845千米

实用升限:4500米

运-5甲型客机

“空中拖拉机”的故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

本厂长绘制的运-5甲型客机二视图

运-5甲是1958年320厂根据空军的要求改装设计的5座小型客机,同年第一架原型机成功。后按民航要求将客机改为11座。1959年第一架民航型运-5甲试制成功。1959年两种客机通过了国家鉴定投入成批生产,命名为运-5甲。和基本型最大的改动是取消了机舱内的折叠座椅,换成了不可拆卸的乘客座椅,乘坐舒适度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因为客舱为非气密环境,因此噪音依然很大,舒适度提升程度实际上很有限),另外还在螺旋桨桨毂上增加了整流罩以降低空气阻力。

“空中拖拉机”的故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

运-5B型,最大的特点就是带整流罩的螺旋桨轴毂

运-5甲的空军型和民航型总共生产交付114架,5座的空军型用于空军当作下级军官通勤运输机使用,11座的民航型供民航地方航线使用。

“空中拖拉机”的故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

运-5甲型运输机,陈应明绘制

运-5乙型农用机

“空中拖拉机”的故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

本厂长绘制的运-5乙型农用机二视图

运-5乙是320厂在1958年根据苏联安-2C农用机的图纸仿制农业用机,同年试制投入批生产。后被命名为运-5乙,共生产交付229架。被广泛的用于农业领域的航空喷洒、灌溉作业中,是中国早期通用航空机型的绝对主力。

“空中拖拉机”的故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

运-5乙型农用机,陈应明绘制

运-5丙型水上飞机

“空中拖拉机”的故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

本厂长绘制的运-5丙型水上飞机二视图

运-5丙是1964年根据海军要求利用苏联铝合金结构浮筒参照苏联安-2B水上飞机图纸改装水上飞机2架,同年在青岛试飞成功(改装机体来自运-5基本型)。1966年又改装3架,命名为运-5丙。320厂从1965年起自行设计玻璃钢浮筒,1967年8月完成研制装机试飞,鉴定合格后生产交付6架(机体来自运-5甲型)供海军使用,九十年代前后这10架运-5丙全部退役。

“空中拖拉机”的故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

运-5丙水上飞机,陈应明绘制

“空中拖拉机”的故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

退役后的运-5丙水上飞机

运-5丁领航轰炸教练机

“空中拖拉机”的故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

本厂长绘制的运-5丁型领航轰炸教练机二视图

运-5丁是1958年空军为训练领航、轰炸人员,提出改装领航轰炸教练机的战术技术要求。320厂据此进行改装设计,同年改装4架交付使用。后根据使用单位意见三次进行改装设计,1962年试制成功,6月通过鉴定投入批量生产,命名为运-5丁,共生产交付116架。1960年8月,在运-5丁的基础上改装设计了可乘坐7人的专机1架,作为国礼赠送给越南胡志明主席,当月完成改装工作。1960年,根据民航要求改装设计人工降雨机1架,曾在南昌青云谱地区进行试验。1961年11月起,改装设计赠送尼泊尔国王(当时尼泊尔在位的国王是马亨德拉国王——2001年6月1日尼泊尔王室枪击血案的受害者比兰德拉国王之父)的专机1架和大臣用7座专机2架,试制完成后经验收,分别于1962年5月和1963年4月运往国外。

“空中拖拉机”的故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

运-5丁型领航轰炸教练机,陈应明绘制

1970年,由于生产任务的调整,运-5运输机的生产任务在当年5月正式被转到522厂(石家庄红星机械厂,今中航工业石家庄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522厂转产运-5之后,便在全力生产的同时(至1985年转产运-5B前一共又生产了221架运-5)开始探索对该机进行改进的可能性。

运-5B型多用途飞机

“空中拖拉机”的故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

本厂长绘制的运-5B多用途飞机二视图

1986年522厂开始研制运-5B。第一架原型机于1989年6月首飞。继承了运-5基本型飞机的总体气动布局,对飞机内部结构和设备进行了改进,符合中国民航CCAR-23部适航标准。舱内装有新型环控系统、密封舱门。部分电子装置和仪表得到改进。由于国产活塞5发动机停产,运-5B换装一台从波兰进口的ASz-62IR活塞式发动机,功率735千瓦,并更新了通信导航等部分设备,提高可靠性和出勤率。同时减轻空重,提高装载能力。通讯导航系统设备全面更新,座舱仪表板重新布局,增装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垂尾顶部加装了夜航闪光灯,使导航系统更为完善,更有利于长途转场和航线飞行,一部分运-5B在上翼翼尖两侧各加装了三片翼尖帆片(选装件,按照客户要求决定是否安装),提高了升阻比,使飞机爬升率明显增大,显著的增加了航程,提高了升限。

“空中拖拉机”的故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

运-5B座舱仪表

在结构上,运-5B在飞机的右侧增加了一扇用于传递和转运小型物品的应急舱门,舱门后增加了一个320毫米圆窗,并在机身靠后部两侧各增加一个直径240毫米的小型圆窗用以改善机舱后部的采光状况。

运-5B也分军用型和民用型,军用型运-5B有运-5B跳伞机、运-5B货运机、运-5B兵员运输机、运-5B飞行训练机、运-5B通信训练机载机及运-5B海军型6个亚型。民用型运-5B有运-5B农林型、运-5B旅游客机型和运-5B多用途型3个亚型。各型之间通用度很高,只需拆换相关机载设备就能在各亚型之间实现转换。

“空中拖拉机”的故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

西华通用航空的运-5B多用途飞机

1987年,运-5B取得了民航总局适航部门颁发的补充型号合格证,首先投入运营的是民用型,民航的北方航空公司和东方航空公司各订购了6架运-5B客运型作为短程客机使用,空军于1996年订购了一批运-5B用作替换接近报废的运-5系列旧机的替换机。

“空中拖拉机”的故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

东方航空公司涂装的运-5B客机,陈应明绘制

运-5B型多用途飞机至今仍然在中航工业石家庄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原522厂)进行小批量生产,使得运-5系列飞机从1957年底生产出第一架试制机开始至今已经生产了63年,生命力之旺盛,使用范围之广泛,受欢迎程度之高都令国人乃至世人都叹为观止,成为一棵足够令中国老航空工业人为之骄傲自豪的“常青树”。

“空中拖拉机”的故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

带翼尖小翼的运-5B通用飞机

“空中拖拉机”的故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

作农用机使用的运-5B

运-5C军用跳伞训练机

“空中拖拉机”的故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

本厂长绘制的运-5C军用跳伞训练机二视图

20世纪90年代,考虑到部队现有的各型运-5飞机已经老旧,中国空军一度曾经设想利用国产运-12型轻型运输机替代现有的运-5,但是由于配套的涡桨-9发动机研制不顺利,加上运-12的价格较高,相对运-5而言并没有太高的效费比,所以空军最终还是决定继续改进运-5。

因此当时还叫“中国航空工业石家庄飞机制造公司”的中航工业石家庄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接到空军要求后在运-5B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催生出了运-5C型跳伞训练机。

运-5C最大的特点带有翼梢小翼(这个配置在部分运-5B上也有采用,但是选装件,而在运-5C上成了“标配”),加装这种小翼的话可以有效的提高飞机的飞行性能,爬升速度可提高将近10%。同等飞行速度下可提高飞行高度。另外换装了新的航电设备:包括TKR-123超短波电台、WL-7无线电罗盘、265无线电高度表、XS-6B信标机、JT-9W机内通话器等,还增装了一部带电子地图的GPS150XL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飞机垂尾顶部加装了夜航防撞灯。增装这些设备,使飞机导航系统更加完善,有利于长途转场和航线飞行;载员舱中全新设计了伞兵座椅,使之拆放自如,乘坐舒适,便于装卸和维护。

“空中拖拉机”的故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

中国空军装备的运-5C伞兵训练机

1996年,运-5C型机通过; 技术鉴定,空军首批采购了24架,第1架飞机于1997年交付部队。随后这批飞机在部队中使用中反映良好,得益于其低空低速性能优异,非常适合伞兵部队的新兵跳伞训练。随后中国空军继续分批追加订购了几批运-5C型机,使之撑起了中国空降兵新兵伞降训练的“半边天”,许多空降兵新兵在运-5C上完成了他空降兵生涯的第一跳,留下了深刻而又美好的人生回忆。

不过,随着运12的成熟,中国空军中服役的运-5C终将迎来退役的那一刻,也许会在拆除敏感设备改回运-5B后继续投入通用航空继续为发挥余热。

运-5BG涡桨动力运输机

“空中拖拉机”的故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

本厂长绘制的运-5BG涡桨动力运输机二视图

2018年11月7日,中航工业石家庄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航空工业通飞华北公司同北京威凯通公司合作开发运-5B涡桨换发项目。运-5BG涡桨飞机(Y5BG)是在运-5B通用运输机的基础上采用霍尼韦尔公司1100马力TPE331-12UAN 涡桨发动机、汉密尔顿可变距五叶螺旋桨、Garmin公司G600TXI综合航电系统,进一步提高了飞机综合性能。样机于2019年9月首飞,主要为满足国内Y5B飞机用户和中亚、东南亚、非洲等传统安-2飞机市场对新的经济型通用运输类飞机的需求。

“空中拖拉机”的故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

运-5BG样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