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两味

“雨水”日,如约,走颐和园西门。湖水半开,藻镜树影,亮倩莹绿,沙鸥立汀洲。

清冷颐和,顿现古意,有东坡《行香子·过七里濑》之韵:


……水天清,影湛波平。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一)


西南有朋。云南友人寄来鲜蚕豆和香椿。

北京正春寒,云南已飞花。中国农历是黄河流域的时令。


蚕豆怎么吃好?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我觉得盐水煮好,放花椒和盐。


煮豆子我最爱放花椒,煮出来的豆儿,清香而淡雅。团结湖早年有一味“盐水鸭肝”菜,就是放盐、花椒葱姜煮,鸭肝清香细腻至极。


看过颐和园子,谁家的院子我也看不上了;远望西山青翠,山水隽美原来就在眼前。忍不住打油一首:


盐水蚕豆半尺牍,

半遮颜面抗病毒,

颐和西山清且远,

斗胆出行不英雄。


(二)


北京吃香椿要到四月底五月初。寒冷二月下旬,能有云南香椿尝,听听就口水暗涌。

吃香椿总觉不甚清雅,浓郁而有异香。二十五岁前不甚喜食。后有一次偶尝,惊愕香椿之香美胜于春韭。而且,吃香椿倒符合春吃芽儿时宜。


香椿最少有三吃:一吃香椿炸酱面;二吃炸香椿鱼;三吃香椿摊黄菜。


山东菜里有“酥炸”。“酥炸鱼条”是丰泽园名菜。丰泽园用老手艺调制酥炸糊。山东菜的“酥炸”和日本菜的天妇罗很相似。很有可能出自一辙。今天特别用日本料理天妇罗法炸了香椿天妇罗,也用老方法做了“酥炸香椿”。好像异曲同工。


老百姓到了春天采了芽菜,拍面粉做“鱼儿”,倒是亲切。香椿出芽儿,炸香椿鱼;花椒出芽炸花椒鱼儿;榆树出芽儿,炸榆树钱儿。这些个好味,用老百姓的法儿,做了才有味道——知味要知平常味。


想想,多少浮名,只不过是“君臣一梦,今古空名”。惟有那“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雨水”两味


“雨水”两味


“雨水”两味


“雨水”两味


“雨水”两味


“雨水”两味


“雨水”两味


“雨水”两味


“雨水”两味


“雨水”两味


“雨水”两味


“雨水”两味


“雨水”两味


“雨水”两味


“雨水”两味


“雨水”两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