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给诸葛亮20年的命,他能统一三国吗?

手机用户52738168961


那只是演义,夸大了诸葛亮能力,从三国演义后期,他的能力已经大大降低了,很多策略与刚出茅庐时相比都考虑的不周全,已经体现不出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的宏伟蓝图。想统一天下,不光有一个好军师,还需要大量的蓝领,白领,地盘,群众的支持等等因素。


幽浮999


诸葛亮夜观天象,发现自己主星暗淡,将要陨落以此,因此就用七星灯问天借一个纪的寿命一个纪相当于20年,也就是说如果借寿命成功诸葛亮能够活到73岁,那么就是说能够辅佐后主20多年,在深一点就是北伐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将要完成。

诸葛亮一生活了53岁,三顾茅庐跟随刘备打天下,从一介草民到一国之相大大小小战役经历无数次,大多数战役都比较成功,可是唯独北伐对于诸葛亮来说比较坎坷。诸葛亮六出祁连山,六次北伐,最终因为过度疲劳病逝五丈原。诸葛亮死后蜀国丧失一栋梁,国家的损失,这给魏国吞噬蜀国一个美好前途,司马懿也失去了一个对手。其实,在蜀国当时的情境来看,除了诸葛亮是经天纬地之才,其他能够辅助后主的太少了,再加上后主是一个听信小人谗言,淫乱后宫,不思进取的发抖,所以蜀国灭亡的趋势天意难违。

那么,话又说回来,如果诸葛亮多活20年,蜀国能够统治天下吗?我觉得不行。因为当时蜀国内空虚,连年战争民不聊生,加上后主没能力,只凭诸葛亮一人之力是很难取胜的。况且,对外来看,当时的魏国国内司马家族掌控天下,在用人、对外各项政策都比较民主,所以我觉得即使诸葛亮多活20年《三国》依旧是像历史上的三国不会改变。(欢迎关注第一军情,若有其他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


第一军情


诸葛亮再活二十年的话,可能有机会统一三国。

在诸葛亮的《隆中对》里曾有一句等“天下有变”时才北伐,可惜他活着的时候没等到,但是他的北伐却促成了天下有变,司马懿权力增加了。

如果诸葛亮不死,即使第五次北伐还是无功而返,那也不会损失什么实力,蜀汉还是魏国的威胁。虽然诸葛亮很难打败下定决心当乌龟的司马懿,但是曹睿死以后司马懿的乌龟战术就有麻烦了。

首先,曹睿一死,魏国此时还能作为战略统帅的只有司马懿一人,历史上诸葛亮和曹睿死后,蜀汉暂时未发动大规模攻势,司马懿得以全力应对吴国的攻势,在正始二年和四年两次击败吴军。但是如果诸葛亮还活着,司马懿分身乏术,而魏国另一个辅政曹爽是个彻头彻尾的大废物,无论对蜀汉还是东吴都是连吃败仗,无论司马懿守哪边,在另一条战线上肯定会出岔子,魏国麻烦就大了,所以司马懿拖不起。

其次,曹爽不仅军事无能,政治也是低能,还爱夺权。司马懿和曹爽一起辅政,势必在政治上会受到排挤,军事上也会受到掣肘。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再用乌龟战术很可能会受到政治上的攻击,而和蜀军野战嘛,但凡司马懿有点信心又何必当缩头乌龟。所以司马懿的日子肯定会不好过。

第三,司马懿和曹爽的矛盾冲突最终会演变成历史上你死我活的局面,司马懿无论输赢,魏国政局都将进入动荡期。诸葛亮活着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此时魏国可谓内忧外患,极可能遭到重创。

当然,蜀汉过于强大的话东吴可能会和魏国联手,不过吴军陆战能力太差,历史上蜀汉灭亡以后吴国进攻蜀汉,结果在孤城下还是无功而返,所以能给蜀汉制造的麻烦也有限。

当然,这一切也只是假设而已,也可能曹爽在诸葛亮活着的情况下当个听话的乖宝宝,而司马懿也不敢轻举妄动,两个人相安无事也有可能。所以只能说诸葛亮有机会统一三国而已。





不沉的经远


不要说给他20年寿命,就是再给他50年的寿命,他也无法统一天下。

笫一,蜀国的国力弱小,地穷民贫。再加上诸葛亮连年征战,皆无功而返,使得国内早己民怨沸腾。此为失了地利天时。

第二,是孔明自身的原因。作为丞相,孔明事无巨细,事必躬行,看起来这样做是对国家尽职尽责,却严重地阻碍了人才的使用和发掘,以至于最后竟成了"蜀国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再者孔明作为政治家,却缺乏“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用人法则。失察用马谡导致街亨失守,而人家魏延本可是独当一面的大将,却仅仅因为莫名的“脑后有反骨"而逼反人家。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能征善战的武将,没有能谋善断的文臣,你诸葛亮纵有天大的能耐,也是无法北定中原的。此为失了人和。

:第三个原因,孔明作为相父,刘备的托孤首辅,只顾对外征战,却没有觉察到后主身边的宦官已然坐大,并已经开始干涉朝政,陷害忠良了。一个国家,没有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听信佞臣,其朝纲必然败坏,不能上下一心,众志成城,那统一大业就不过是个美丽的梦想而已。

所以我说诸葛亮是不可能完成统一大业的。


童146569245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魏蜀吴三分天下,最后谁能统一天下,关键看哪政治集团整体实力,不是一个人能力所能决定一个时代的政治走向的。诸葛亮六出岐山,并没有改变蜀国的政治军事劣势,魏国以逸待劳,反而使蜀国元气大伤,就是再给诸葛亮20年寿命,也改变不了失败的命运,魏最后统一天下,是历史大趋势。


李同民


好果再给诸葛亮20年,蜀汉也不会一统三国。

诸葛亮是公元234年去逝,蜀汉是公元263年亡国,历经29年。诸葛亮去逝后,魏延杨仪争丞相之位,杨仪公报私仇,派马岱杀了魏延,灭三族,刘禅心里明白,痛失大将对极缺人材的蜀汉有多大的伤害,所以诸葛亮死后,不再设丞相一职,而是以大司马,尚书令掌握军政大权,实际上防止蒋琬、费祎与姜维再次上演魏延″事件″,虽说未设丞相之职,但实际上姜维是丞相继认者,这充分表明刘禅并不是″乐不思蜀的傻子″,而是权衡利弊最合理的安排。也是最智慧的表现,历经29年打了11次仗,胜多败少,打平几次,可以说姜维的业绩并不低于诸葛亮。姜维的综合能力与诸葛亮相差不大,很好的展示了姜维的实际作战和卓越的指挥才能。蜀汉战略物质和兵源很少,姜维每次出战领兵不超过万人,战争是国与囯实力的较量,可见蜀汉所储备战略物质有多少,可征调的兵丁又有多少。这29年,也是姜维顶替诸葛亮29年,也算与曹魏熬战的29年,还是没能一统三国。

蜀汉的灭亡,主要是地域狭小,资源贫泛,人材储备不够,兵源补给困难,派系内讧严重,诸葛亮管事太多,力不从心,姜维资历欠缺,刘禅主事不力。虽说与吴联盟,也是消极联盟,蜀汉借荊州长期不还,失礼在先,以至东吴反脸杀关羽夺荊州,各有各的小算盘,真是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失莉州,对蜀汉来说匡扶汉室永远没有希望。曹魏实力越来越雄厚,统一北方的日子越来越临近,蜀汉与东吴灭亡的日子就进入倒计时,这个道理刘禅、诸葛亮清楚,孙权也明白,只不过东吴想自保。假如孙权暂不夺荊州,还调兵和粮草支助蜀汉,东吴与蜀汉灭亡的时间还将延后,历史没有假设,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用户夏天


即使诸葛亮再活二十年也很难统一天下,这是由当时的客观历史条件所决定的。诸葛亮在世时曾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都无功而返。这也给后人留下了诸多遗憾。后来的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曾九伐中原也是无甚成效,倒空耗了蜀国许多钱粮。一是魏国强大不可憾动。二是魏国的人才辈出,领兵打仗不乏将才。三是吴国的实力也在蜀国之上。鉴于三条不可逾越,因此诸葛亮再活二十年也休想统一三国。


天山月3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各位看官听我慢慢道来。



咋们先假如诸葛亮能多活20年,蜀国能够统一天下吗???

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战争的基本条件,就像8年抗日战争,虽然我国在战争初始阶段由于种种原因而处于劣势,但是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人口众多,战争潜力大,加上论持久战等正确的战略,日本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先来看下三国时期国力的对比:

1、人员:公元263年,魏国人员537万,到灭蜀的时候人员现已超越1200万;吴国243年人员是240万,灭亡的时候只有230万,还不到魏国的五分之一;蜀国人员比吴国还少,到灭亡的时候人员才只是94万,仅还不到吴国的一半。



2、国土面积:从领土上看。魏国是三国中实力最强的,占有了汉末十三州中的九个半,还具有广阔的西域督护府;吴国占有了十三州中的两个半,主要包含扬州、交州以及荆州的部分地区;而蜀国只占有益州一个。咱们要清晰的是,汉末十三州的划分是以人员和经济划分的,而不是面积,所以占有一州之地的蜀国无疑是三国中最弱的。尽管蜀国理论上具有南中和汉中,但南中的蛮族不服教化,时叛时服,也不纳税,对蜀国的贡献有限,不反叛蜀国就称心如意了;汉中尽管富庶,但魏国把人员都迁走了,只留下一块白地给蜀国,蜀国得到汉中不仅没有增强国力反而要拿出有限的资源补助汉中。在关羽丢了荆州后,蜀国的根底本来只是益州一地。蜀国仅有的优势是益州在长期的汉末动乱中一直置身事外,使得蜀国的国力和魏吴的距离缩小了。不过蜀国底子薄,基数小,和魏吴差了许多,在魏吴经过短暂的修生养息后,很快甩开蜀国,蜀国可以偏安一隅本来现已非常不错了。



3、经济实力:

蜀国-诸葛亮治蜀期间实行‘休士劝农’开垦军田,开拓农田、盐碱地,兴修水利(如山河堰水利工程)。盐和铁对蜀国有着很好的收益;而南中金、银、丹、漆、耕牛、战马、蜀锦等贡品,令蜀国军费有所供给,国家富裕,为诸葛亮北伐提供了物资。但因多次闭关,不与其他地区进行贸易(战争原因拆除栈桥)。经济起步晚,基础薄弱,所以导致综合实力不如孙吴和曹魏。

吴国-东吴未得到开发,人口稀少,农业生产落后。淮泗家族和外迁流民为江东带去了生产技术,实行屯田制,设农官如屯田校尉。特产纺织品如麻布,丝织品,铜矿,以及海盐。孙吴时期也形成了从辽东到海南岛的海上贸易。孙吴经济基础薄弱,虽经过几代人努力经济得到发展,但工业农业贸易水平远不及曹魏。

魏国-黄巾军起义曹操收到当地豪族资助招兵买马抗击黄巾军,俘虏了大量黄巾军。黄巾军实质饥民造反,携带家眷,农具和耕牛。曹操收编这些黄巾军为己用就是后来的青州兵,这些人战时打仗闲时自耕自种最初的生产建设兵团。在诸侯当中最早能够自给自足。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奉汉献帝刘协到许都,同年曹操采纳毛玠的建议'宜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收编流民开垦由战乱产生了大量的无主土地,半数交给官府使其不至于流离失所,曹操得到了大量的军需粮草。《置屯田令》在建安9年颁布。田租户调制改大汉三十税一每亩5升以上为4升,把汉朝的口赋人头税减为每户绢二匹绵二斤。减轻了人民负担,显著提高人口数量(不交人头税黑户减少)。既提供了税收又提供了兵源。曹魏时期有了官办手工做坊,陆上贸易和海上贸易发达,经济起步早,农业政策效果显著。经济实力雄厚。



诸葛孔明未出茅庐已三分天下,这在战略确实是很了不起的,在刚出山时,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战术,连吴抗魏,在赤壁之战中打的曹操落荒而逃,从而夺的荆州,以荆州为根据地,进入西川,从而结束了刘备漂泊的一生,确实是了不起的一个人物。再到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稳定了后方,打出了前方。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比如马谡失街亭,关羽大意失荆州


等。

鲁迅评三国说:“刘备善多近伪,诸葛智多近妖”也从一定层面说明对于诸葛亮的称赞有点儿过了。

有句话叫做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后期蜀国人才青黄不接,国内有荆州集团和益州集团的斗争,而魏国后期出现了邓艾,郭淮,夏侯霸等名将。

如果吴蜀联盟不会破裂,如果荆州不曾大意失去,如果司马懿不被启用,如果孔明再多活20年……历史没有如果,一切都消散在了云烟中,祝咋们祖国繁荣富强!!!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昔日桃园结义时,

桃花纷纷落英红。

叹翼德,叹关公,

谁知英雄难长寿。

隆中三分天下时,

只得人主不得势,

一缕斜阳照荒冢,

一滴热泪念英雄。

华容道上曹阿瞒,

惶惶有如丧家犬,

青龙偃月不留情,

何曾麦城刀下魂?

姻缘天数早已定,

只把热血付东流。

三分终有一统日,

魏国司马成大功。


爱的部落A相聚公益



魏明帝曹睿在位期间,魏国发生了一次大的动乱,毌丘俭起义,声势浩大。司马师统兵十万前去镇压,这个时候,若诸葛亮活着,即可对魏国用兵,七出祁山。尔后,联合吴国也派兵十万,两面攻打,三面迎敌,魏目不暇接,自当灭亡。


诸葛亮占魏以后,即刻对吴用兵,兵分两路,一路从益州直捣荊州,而另一路是水军则正面对敌,而此时的吴国人才缺乏,在诸葛亮强大的攻势下,一定投降。


冰哥129472092


10年就够了,诸葛亮已经打的司马懿闻风丧胆,如果五丈原诸葛亮不病倒,肯定会消灭司马懿和曹魏政权。接下来用三年时间消灭东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