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秦始皇是公認的千古一帝?因為他懂得這4個用人之道!

提到秦始皇,大家第一反應可能是“暴君”,還有人客觀得評價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近年來隨著這位“暴君”的逐漸洗白,大家又對他換了一種稱呼,那就是“千古一帝”。

為何說秦始皇是公認的千古一帝?因為他懂得這4個用人之道!

而且他統一中國、建立封建制度、建設統一中國等功績也逐漸被人們所熟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秦始皇能成為千古一帝,其實還和他用人之道有關。劉邦、劉備、曹操等都是識人用人高手,由此才能成就一番事業,而秦始皇能成為千古一帝恰恰也在於他的這4個用人之道。

為何說秦始皇是公認的千古一帝?因為他懂得這4個用人之道!

第一、用人不疑

秦始皇曾將20萬大軍交給李信,將60萬大軍交給王翦,並且他對李信王翦從不干涉指揮作戰,敢於放手用將。李信攻楚大敗之後,秦始皇也沒有起疑心,讓他和王賁一起攻燕,最終平定燕齊。

為何說秦始皇是公認的千古一帝?因為他懂得這4個用人之道!

古往今來,很多領導都說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卻屈指可數。尤其是用人不疑到“把幾十萬大軍交給對方,毫不干涉,任憑決斷,只做後勤”的程度,可能只有秦始皇一人。

第二,知錯能改

李信攻楚失敗,秦始皇知道後非常生氣,但隨即驅車來到王翦故鄉,誠懇的向王翦道歉,然後邀請王翦出山滅楚。就算王翦提出領兵條件,秦始皇也都答應,而且事後秦始皇對王翦也沒有一點報復,反而恩寵有加。

為何說秦始皇是公認的千古一帝?因為他懂得這4個用人之道!

李斯有一千古名篇,叫《諫逐客令》,原因就在於當初秦國上下認為“外來客卿皆是間諜,應該全部驅逐”,所以秦始皇無奈之下發出“逐客令”。但李斯勸告之後,秦始皇頂住壓力,立即收回逐客令,並拔李斯為廷尉。

第三,容人之過

但凡真正有為的君王,都有容人之短的胸懷。所謂容人之短,不是偏袒縱容別人短處,而是不追求完美,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而始皇不僅能容人之短還能容人之過,最典型的是李信犯了大錯,葬送10餘萬秦兵,卻被秦始皇容忍了。完美之人不存在,不能容人之短之過的皇帝,註定得不到人才。

為何說秦始皇是公認的千古一帝?因為他懂得這4個用人之道!

第四,敢於用人

請問歷史上有幾個皇帝敢用一個12歲的孩子?甘羅12歲時,得到秦始皇召見,然後出使趙國。讓人意外的是,甘羅的出使,讓秦國憑白得到十幾座城池,為秦國立下大功。回來之後,秦始皇賜任上卿(相當於丞相)。可見,秦始皇非常敢於用人,只要有才不問年齡,而且有功必賞。並且在秦始皇的時代,講究出身、血統,而秦始皇卻能打破這一點用人,這真的是千古一帝的風采!

為何說秦始皇是公認的千古一帝?因為他懂得這4個用人之道!

說到這千古一帝的用人之道,我不得不反問大家一句,一個好的領導者要做到恩威並施嗎?不是的,最重要的是要懂得用人之道,要會收買人心。劉邦是一個頂級厚黑高手,所以他的團隊人才濟濟,最終成就了大業。而項羽不厚不黑,只能自刎烏江。其實,厚黑學很簡單,學會了,下屬無不對你死心塌地。看懂厚黑學的人才能明白什麼叫厚黑,根本不是臉皮厚心腸黑的意思。

為何說秦始皇是公認的千古一帝?因為他懂得這4個用人之道!

厚: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是錯綜複雜的利益交織關係,一個人的對某種事的態度取決於他在利益網中的位置。人無所謂高尚與卑劣,都是各取所需罷了。明白了這一點,就不會被道德約束,所謂臉皮厚。

黑:您能夠意識到他人的所作所為都是被利益驅使的,您也會意識到正是某種利益目標在驅使你做出這樣那樣的決定,在生活中您會更加習慣於反思“我為何這麼做”,您會更加執著於較遠的目標而不是僅僅“方向正確”,您的思維往往不能被他人預料,這大概就是心腸黑吧?

為何說秦始皇是公認的千古一帝?因為他懂得這4個用人之道!

林語堂是這樣評價的:世間學說,每每誤人,惟有李宗吾鐵論《厚黑學》不會誤人。讀過中外古今書籍,而沒有讀過李宗吾《厚黑學》者,實人生憾事也!

南懷瑾說:李宗吾的厚黑學,聽說還很暢銷,臺灣、香港、大陸、很多人都喜歡看。但是,讀者可能不大瞭解書的歷史背景,瞭解李宗吾的人恐怕就更少了。李宗吾是四川人,自稱厚黑“教”“主”。所謂厚黑,臉厚心黑也。我同李宗吾還有一段因緣,在我的印象裡,李宗吾一點也不厚黑,可以說還很厚道。

為何說秦始皇是公認的千古一帝?因為他懂得這4個用人之道!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厚黑學的知識的朋友,還送給您一本《氣場》,兩本書一共59元,也就是一兩包煙的價格,卻能讓您提高在職場中工作、談話的技巧。

如果您想購買的話,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購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