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西山人未眠,孤灯昏月行影单。一壶浊酒人已醉,不见月中嫦仙子。你觉得这诗怎么样?

浅唱流年147103043


我不太懂律诗,我的理解诗就像音乐一样,有抑扬顿错,高低错落的感觉。读起来朗朗上口,就像一息川流,荡漾胸怀,;就像一阵清风,让人俯仰于天地之间。其次是意景,意景往往要通过人的思想去想象,去感受。再次就是用字,要精确,把诗意淋漓尽致在一写一词中。

这首诗首先时间上叫人分不清,作者写的是天将入暮时的情景,“曰落西山"与“人未眠”不切事际。第二句"行”字有些不切诗意。第三句太直白,第四句失调,失韵,整体来看此诗遥不相映,人未眠与梦里嫦娥又从何说起。整体上就像是作者有意难为网上朋友似的。我虽然不懂写诗,但的确猜不透提问者的心思。


涂鸦55639153


月落西山人未眠,

孤灯残影倚窗前。

一壶浊酒半生醉,

敢举玉杯戏天仙。


(我试着改了一下,希望大家喜欢。)

解释:

月已经落下西山,可是人还没入眠,一盏孤灯,对着残影,倚靠在窗前。

在此失落心情无以平复之时,想喝一点酒,一以解闷,二来助眠。

可是呢,喝着喝着,人还没醉,却又想起这一生中,有大半时间都是像喝醉了一般浑浑噩噩,以致于一事无成。

(当然,“半生”一作“半辈子”的意思,也做“生了一半醉”的意思。)

因此,喝完一壶了,终于有点儿醉了,心中天地大开,人的心情也转入另一种状态。

于是,就又忽发狂想,举起酒杯,邀请月中嫦娥仙子来与自己共饮一杯。


原诗的话,不够押韵。

另外,意境也稍显不够。

比如“月落西山”了,如何又有个“昏月”?

而且,“一壶浊酒人已醉”这一句,也不是很好,一壶酒下去了,人已醉。

人在“已醉”的状态下,是干不出什么有诗意的事情的。

因此,“一壶浊酒人已醉”这样的表述也没似醉非醉的那处意境,而是很平白的描写,确实是醉了。

所以,古诗里一般是“将醉未醉”的状态最好。一般说自己“已醉”的都是没醉的,说自己没醉的,反而是真正醉了的。趁着微微醉意,大舒平生之志。

比如当初曹操舞长槊作的千古名篇。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吴谋


(原创)日落西山,月落东山,这是不变的自然规律。

本人才疏学浅,不敢妄议,但喜好诗词,故斗胆借原诗意和一首:

月落东山入梦难,灯孤风冷衣正单。

浊酒三口壶已尽,欲邀仙子星却残。


溪流湘园


月落西山人未眠,孤灯昏月行影单。一壶浊酒人已醉,不见月中嫦仙子。

是谁给你的勇气,写出了这么风雅的句子?

诗歌是民族的魂!有古人踏月的浪漫,有江上纤夫的号子,有雪中闻香寻梅的雅趣,有君子好逑的情歌,有悲国爱民的情仇,还有采菊南山的悠然自得,可惜就是没有你这种口水话…

月落西山,人还没睡,熬夜不知道会衰老吗?玩手机还是玩平板?

头脑不清楚才会出现幻觉,不然月落了西山,怎么还有昏月?李白杯中有月,难不成你还能把月留下不成?

一壶浊酒,酒量不好就不要喝那么多,伤身!

醉了不要紧,关键还单身,这酒劲加情伤,很要命,容易东想西想。

先在现实中找个老婆,别去管天上的嫦娥,怎么也轮不到你,不是还有猪八戒吗?

不见月中嫦仙子,很好很强大!遇到了你也娶不着,娶着了了你也守不住,别问我为什么知道,你见过思亲就酗酒还能幸福的人吗?

李白是非人类的存在,如果你有李白的才华,一喝酒就跟蚕子吃桑叶一样能够吐诗,那我献上我的膝盖。

人千万不要酗酒,特别还单身,都语无伦次了,你还写什么诗哟?

诗歌不说对仗要工整,最起码得押韵吧,不管古诗、现代诗,听起来顺耳才行吧?

本来意境挺好的,落月、孤灯、残酒、影单,这种意境要么是感情被女人撞了一下腰,要么就是因寂寞而不胜寒,要么受了委屈心里念叨世上只有妈妈好,但是最后一句怎么就升华到脱离意境了呢?

你让人沉没在淡淡的忧伤中,突然就讲了个笑话,你让人忧伤还是要高兴?你是个不负责任的编剧做出了一餐让人倒胃口的坏厨师,好司机不是这样开车的。

你得把握好方向盘,最后把人安全送到目的地,如果态度够好,说不定哪个眼神不好的女子就看上了你,脱单的聘礼就是要你真正的学会怎么写诗。

我也不会写,我就改改韵脚,至少打油诗我会一点点的。

月落西山人未眠,

灯登四壁行影单。

壶倾杯倒人已醉,

又梦仙子相尽欢

唉,说多了都是泪,相思不是病,得了撕心裂肺,不得你就得人生残废。

打油诗来一首吧……

月落西山人未眠,孤灯昏月行影单。酒入愁肠三杯醉,一杯、两杯、三杯。

一杯下去,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戏。

两杯下去,我见青山多妩媚,我料青山也如是。

三杯下去,倒了……

(题主,我也不会写诗,所以我们互相学习吧,你教我开车,我负责给轮胎放气)


西游梦红楼


前三句很好,意境很好,收尾不好。

月落西山人未眠,孤灯夜暗吊影单;

半盏残酒人欲醉,不见月中姮娥怜。

天上人间,遥不可及之情跃然,可寄相思,工作失意,仕途不畅。

诗人孤身一人,长夜难眠,直到月亮从西山沉下,窗外夜空慢慢黑下来,披衣坐起,被昏暗的烛光照着,影子打到墙上,更显形单影支,格外令人垂怜。酒实在喝不下去了,人昏昏欲醉,心中的相思格外幽长,却始终等不到心上人到来,哪怕一点的怜爱。可寄相思,工作失意,仕途不畅。

诗人孤身一人,长夜难眠,直到月亮从西山沉下,窗外夜空慢慢黑下来,披衣坐起,被昏暗的烛光照着,影子打到墙上,更显形单影支,格外令人垂怜。酒实在喝不下去了,人昏昏欲醉,心中的相思格外幽长,却始终等不到心上人到来,哪怕一点的怜爱。

月落西山人未眠,孤灯夜暗吊影单;

半盏残酒人欲醉,不见月中姮娥还。

姮(heng)娥,嫦娥别称。



夕子宛然


这是一首典型的四句诗,读完最后一句再细琢磨前几天句,才明白作者的用意及其良苦用心。

四句诗,第一句可韵可不韵,第三句不韵,四句必须韵。对仗句要主谓词分明,上句与下句也要相对称,第三句最忌讳四声。这些都在这首诗中一一中招,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非常了解古诗的人,也是一个很会写很能写的人。看到了众友的回答也使我受益匪浅。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肤浅的看法与猜测,请师友们指教。谢谢!

月落西山人未眠,

灯昏光暗瘦影单。

一壶浊酒醉寂人,

醒目不见嫦娥仙。




魏峰81


日落西山人未眠,孤灯昏月行影单。

一壶浊酒人已醉,不见月中嫦仙子。

你觉得这诗怎么样?

本来我是没有兴趣去评论人家的作品怎么样的,但是最近为了完成一个任务,不得不找些问题来回答。

看到这首诗,第一感觉是:它不是律绝。但是把它当做古风体的绝句,第四句又没有象第一、二句那样的押韵。即使是人们所说的打油诗,那也是要押韵的。再如一些朋友喜欢说别人写的是顺口溜,既然是顺口溜,那也得顺口,也就是还得要押韵。山歌、民歌也是很顺口的,也就是说也必须要押韵。所以这首诗是什么体裁,真的是不好作岀判断。如果其第四句押韵了,则可以说它是一首古绝。但它没有。

现在,我们按照律绝的要求来分析一下。

第一句:“日落西山人未眠”。其平仄要求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一句非常的好,因为它完全符合平仄的规范。

第二句:“孤灯昏月行影单”。这一句的平仄要求是:平平仄仄仄平平。我们可以看到,前四字是合乎要求的。而后三字中的“影”字,按照要求应该用平声字,而“影”字是仄声字。这就影响了这句诗的顺畅性。当然,按照拗救之法来说,也可以免强说得过去。因为它前面的“行”字救了它。但如果严格要求,还是不太好的。

第三句:“一壶浊酒人已醉”。其平仄要求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前四字仍然可以,但后三字“人已醉”中的“已”字,仍然突破了其平仄的要求。这里应该用平声字,而“已”则是仄声的。如果按照拗救之法仍然可以说得过去,但是严格要求起来的话,还是不太理想的。

第四句:“不见月中嫦仙子”。这一句的平仄要求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和第一句是一样的。和二、三两句一样,前四字仍然可以过关。后三字“常仙子”中的“仙”字和“子”字,“仙”字位置当用仄声却用成了平声,“子”字位置当用平声却用成了仄声(而且不押韵)。

综上所述,这首诗如果按照律绝来要求的话,第一句很好,第二、三句免强,第四句基本要不得。这是从格律规定来说的。

从诗的情志方面来看,并没有什么大的矛盾。我体会了一把,不过就是为了表达一下“孤单”的情感,这是无可厚非的。

在用词方面,“嫦仙子”三字,似乎有生造词语的感觉。可惜用到诗中仍然不能满足平仄的规矩,否则的话,用“嫦娥仙”三字似乎比较习惯一些。

为了使提问的朋友更好地体会,我来略做修改,以完成我答题任务。

日落西山人未眠,孤灯昏月照层峦。

一壶浊酒人将醉,邀友不来泪已澜。

——绝句 夜澜(为提问友修改)

20190828










用户60397079085


月落西山人不眠,孤灯昏月行影单。

一壶浊酒人己醉,不见月中嫦仙子。

不善于评论别人诗词优劣,因为自已也是半瓶墨水。但既然提出了,又不免想插嘴几句。首先此诗意境很好,(纯粹撇开绝句平仄要求)美中不足有二:四句词中月字出现在三句中,属重复。二,第四句,不见月中嫦仙子,不压韵。绝句单数可不压韵,但双数必须压韵。就算打流诗也须压韵,当然,这有作者故意做作成份。仅限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我稍作改动如下:

日落西山人未还,

孤身昏月行影单。

一壶浊酒疑似醉,

不知枕边何人伴?





书香剑气秋实


月落东山入梦难,灯孤风冷衣正单。一壶浊酒人已醉,看山是山显本源。



无能的力量


虽然我也没受过专业的诗词写作训练,但是感觉作者写得好随意。

1.作者显然是要押“寒”字韵,但最后一句却莫名其妙的没押上,写成“嫦娥仙”不就得了?

2.第一句既然说了“月落西山”,那么第二句的“昏月”又是怎么来的?

3.第二句中的“形影单”是不是应该改为“形影单”?取“形单影只”之意,如果是“行影”,那么只能理解为行人的踪影。

4.既然最后一句不押韵,那么不用检验格律平仄,也知道这不是一首七绝。

5.这首诗写的大概是一个男子和情人分手后,心情抑郁难平。曾经双宿双飞,如今只剩下一盏孤灯和自己的影子相伴,教人情何以堪?于是他拿了一壶酒,借酒消愁,果然几杯下去就醉了,但是就是在醉乡中,也没有见到那个像嫦娥般美丽的情人。

6.写到这里我突然有一个想法,这就是喝醉了才能写出的诗啊。

就这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