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作文人物素材庫新增了嗎?鍾南山!一位全民偶像


你的作文人物素材庫新增了嗎?鍾南山!一位全民偶像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國最耀眼的明星無疑是——

鍾南山!

小鮮肉讓位,流量IP一邊去!

你的作文人物素材庫新增了嗎?鍾南山!一位全民偶像


是的,連我讀書不多的老母親都說:終南山是一座名山,鍾南山是一個名人!


17年前,鍾南山教授領軍抗擊非典;17年後的這個冬季,84歲的他再次臨危受命,出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


他建議公眾 “沒什麼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自己卻做了“逆行者”,義無反顧趕往武漢防疫第一線,滿滿的行程安排,風塵僕僕。

這位當年敢講真話、敢涉險灘、敢啃硬骨的老人,再次成為絕對的超級明星、全民偶像。


他的言談舉止令全網瘋狂刷屏,令無數人為之振奮與動容,很多經常看偶像劇的女性朋友都說:沒想到被一個老爺爺圈粉,毫無抵抗。


84歲,在這個絕對需要安享天年的年齡,支撐他出山,承擔如此大的身體與精神負荷的,絕對是醫者仁心和國士風範。


84歲高齡的鐘南山,是一位長者,一位醫者,一位仁者,他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


一位老師這樣概括:知識淵博,專業過硬;懸壺濟世,心懷悲憫;用於擔責,敢說真話;義無反顧,不怕犧牲;救民於水火,救國於危難……我們一直在尋找讀書之用,教育之本,或許這就是吧。


素材關鍵詞

堅持真理,尊重事實

正直敢言,奉獻無私

醫者仁心,家國天下

責任使命,悲憫情懷

精神境界,道德修為

名利得失,強身健體

崇尚英雄,理性追星


鍾南山語錄

其實,我不過就是一個看病的大夫。——《鍾南山傳》開頭

大家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個很英雄的城市。

醫院是戰場,作為戰士,我們不衝上去誰上去?

什麼時候,你把體質鍛鍊和功能鍛鍊看成跟吃飯、工作、睡覺一樣,那麼,你的境界將會達到一個新高度。

體育培養人的三種精神:一是競爭精神;二是團隊精神;三是高效率。把體育精神拿到工作、學習上來,是極為可貴的。

人最關鍵的需要一個是呼吸的空氣,一個是吃的食物,一個是喝的水。這些都不安全,什麼幸福感都沒有。

環保問題的解決,不能單純靠政府,這是個全民的問題。

健康是一所學校,人,應該學會關愛自己。

最好的醫生是你自己。

什麼是道德標準的核心?簡單一句話就是: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想到別人。

空氣好了,老百姓會覺得政府了不起。

健康是一顆空心玻璃球,一旦掉下去就會粉碎;工作只是一個皮球,掉下去後還能再彈起來。

若想身心松,三樂在其中: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


評價鍾南山

84歲的鐘南山,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滿腔責任為國為民,的的確確令人肅然起敬!——@人民日報 微博

鍾南山是一個真實、普通、甚至是平凡的中國醫生。他跟所有有責任感的醫生一樣,幾十年如一日,每週堅持出門診看病人,每週堅持查房,一直到現在76歲了,還是如此。他說,這已經是一個習慣了!——南方日報

崇拜這樣的個人,難道不比追那些網紅流量明星強得多嗎? 鍾老說“不是為了宣揚我自己”,可我們覺得,就該宣揚他這樣的老人,就該引導我們的醫護職業者和廣大青年都來崇拜他、致敬他、向他學習!他不用去理會那些宵小之輩的冷眼、冷顏、冷言。公道自在人心。——網友 李幹事

國難思良將!鍾南山不僅醫術精湛,醫德高尚,他尊重科學,實事求是,敢醫敢言的道德風骨和學術勇氣更令人景仰!此次,以84歲高齡,以身涉險,掛帥千里出征,讓人無不肅然起敬、為之淚目!——網友 景橋

雖說有鍾老,讓人放心!但是另一個角度,一個泱泱大國,不能只有一個鐘老,什麼時候才能出第二個,第三個!因為鍾老再健碩,也終有老去的一天!但無人知病毒什麼時候還會有下一次!——網友 珊珊

無事小鮮肉,有事鍾南山。國人的這種德性要改!

疫情風暴中的逆行者;和平年代真正的英雄。


鍾南山事蹟

最美逆行,不怕犧牲

他建議公眾 “沒什麼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自己卻做了“逆行者”,義無反顧趕往武漢防疫第一線,滿滿的行程安排,風塵僕僕。

他兩鬢斑白,滿臉皺紋,雖已高壽,但依然不忘被病痛折磨的人們。他像是一柱火炬,哪怕在生命的盡頭,也不忘散發餘熱。他挺身而出,勇敢地逆行,奔赴疫情災區,帶領醫護人員,與病毒做抗爭,與死神爭分奪秒,毫不客氣地在他的鐮刀下搶走一個個生命,甚至冒著生命危險親自拯救重危病人。他的話猶如定海神針,讓中國成千上萬的人民看到了戰勝病毒的希望。

堅持真理,敢說真話

2003年,鍾南山堅持己見,發表不同於其他專家的觀點,最後被採納。

會後,有朋友悄悄問他:“你就不怕判斷失誤嗎?有一點點不妥,都會影響院士的聲譽。”鍾南山平靜地說:“科學只能實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則受害的將是患者。”

樂觀積極,心態良好

鍾南山院士說:做人要有四“樂”。第一“樂”:知足常樂;第二“樂”:自得其樂;第三“樂”:助人為樂;第四“樂”:苦中求樂。

鍾院士說:“1971年我下鄉搞科研時,在竹料鎮,過年也不能回家。我就買了點花生、糖,大家在油燈下坐著。我當時就跟大家講,我們現在是這樣,以後會好的,要懂得憧憬美好的未來。”

強身健體,健康第一

其實很早就曝出鍾院士身體素質非常好,2015年時有記者採訪時,鍾院士和記者一起爬步梯上十多層樓,結果到第七層樓時記者就跟不上了,之後記者採訪得知,鍾院士一直都有鍛鍊的習慣。

83歲鍾南山院士“肌肉照”刷爆朋友圈,28歲小夥自愧不如!

說出來可能許多人不會相信,就在最近,鍾院士的健身照在網絡刷屏,引起不少網友轉發。

這是鍾院士的手臂肌肉,你敢相信這是一位83歲的老爺爺?完全吊打28歲小夥!


時評精選

危難之中顯身手:一個偶像級英雄的兩次“逆行”

眼下,全國各地都在集中精力、全力以赴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當人們從電視、廣播等各新聞媒體中瞭解和掌握基本防控知識時,“鍾南山說動才動”“如何洗手要聽鍾南山”“鍾南山教你正確摘口罩”等等,逐漸成為了一個現象級的導引。一時間,鍾南山也成為了近期的“偶像級英雄”。在民間還流傳著:“火神山雷神山鍾南山‘三山’鎮毒,醫者心仁者心中國心萬眾一心”的勵志對聯等。

他臨危受命,親臨湖北武漢抗擊“疫”情最前線,擔任專家組組長,指導醫治及防護工作。作為國內外呼吸病防控治療領域的翹楚,鍾南山不僅在病理學、流行病學等知識領域學識淵博,貫通中西,甚至連如何洗手、戴口罩等生活細節也要親自示範、普及。尤其是當他看到疫情防控難度增加時,他眼含淚花,看到他苦口婆心勸導人們一定要尊重醫學、尊重知識、加強自我隔離時,人們對這個80多歲的耄耋老人油然而生一種深深的敬意;當看到他四處奔波,在高鐵上勞累到靠著座位靠背熟睡時,很多網友心疼地直呼要他保重身體。正是這樣一個可愛、可敬,對事業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的老人和無數個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工作者,構成了保護人民身體健康的“脊樑”。

危難之中顯身手。鍾南山院士帶領他的團隊不辭辛苦、殫精竭慮為戰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一幕幕,為全國醫療界戰勝疫情增添了信心和力量,同樣也讓全國人民再次記住了“鍾南山”這個名字。

一個偶像級英雄的誕生,不僅在於他的非凡業績、過人的智慧,還在於他對祖國、對人民健康事業滿腔熱忱、兢兢業業、無怨無悔地付出。這樣的英雄,才是我們的民族引以為豪、不斷戰勝任何艱難險阻的棟樑,才無愧於這個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

鍾南山的一舉一動代表著中國無數優秀知識分子的形象。相信有一天,當我們最終戰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時,鍾南山的形象,以及對於科學知識的不懈探索和追求,對於中國人的責任和擔當精神,必將成為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的新偶像和人生奮鬥目標,會不斷激勵著他們用青春、熱血和生命,護佑著祖國和人民的安寧。

到那時,已做過一次支架手術的鐘南山又該是怎樣的一個心境呢?


84歲的鐘南山,為什麼刷屏?

84歲,耄耋之年,鍾南山院士臨危受命,作為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他義無反顧地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不禁讓網友慨嘆:“大國重器,國士無雙。”

照片中,鍾院士坐在嘈雜的餐車一角,他正在趕往武漢的高鐵上,面前擺著文件和電腦。又是行程滿滿的幾天,連軸轉的會議、奔赴疾控中心、上媒體直播,這樣高強度的工作恐怕年輕人也吃不消。

不少網友說,“聽見這個名字,猶如吃下定心丸”;但也有人表示,“年輕人也要趕快成長,鍾教授如此辛苦,除了敬意,怎能沒有愧疚?”

的確,照片之所以刷屏,因為它表達出了人們的複雜心情,這裡面既有對這位高齡院士的崇高敬意,有對奮戰在一線的全體醫務工作者的敬意;也是在傳遞一種相信——在疾病面前對醫學科學研究者的相信,對戰勝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的相信,更是對廣大醫護工作者平安歸來的相信。

鍾南山院士,成為這場對抗肺炎戰役中的一個清晰身影。然而還有很多的醫護工作者,在藍色口罩和厚重的防護服下,被模糊成統一的形象。

人們或許辨別不清他們每一位的模樣,但崇高的醫師職業道德卻閃爍在每一位普通的醫護人員身上。

當醫護人員在發熱病房堅守432個小時夜以繼日,人們能感受到他們身心的疲累。當同濟醫院志願者寫下“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的申請書,當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女醫生寫下現代版“與夫書”時,人們無不為之動容。

他們也是父母、孩子、伴侶,卻選擇在生命危險面前,兌現救死扶傷的諾言,承擔醫者父母的責任。

面臨危險,始見英雄,他們是真正的勇士,是隔在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

防護服後凝重的眼神、堅毅的表情,與時鐘爭分奪秒的身影,凌晨時依舊燈火通明的醫院……這一切,讓這場戰役變得不再抽象。

對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不單單是政府部門或者醫務工作者的事情,它與我們每一個人都休慼相關。

謹遵醫囑,這四個字在此時格外具有分量。

平時熱衷養生、迷信野味滋補的人,要提高警惕,提升科學素養和醫療知識水平,尤其是在春節、春運期間人員流動性大,更不能輕視疫情。

無特殊事項不要去武漢,武漢市民儘量留在武漢,有疑似症狀及時到醫院門診檢測,每個人加強防護戴上口罩,少去人群扎堆的地方,養成勤洗手、不吐痰的好習慣,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保護自己的同時,也是在保護他人,保護那些奮戰在生死一線的廣大醫務人員!


媒體整理

以下來自中國教育報


1月28日,鍾南山院士接受新華社採訪,明確疫情還是局部大爆發,相信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期間幾度哽咽,眼含淚光。


這一幕讓無數中國人跟著熱淚盈眶。


84歲鍾南山院士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不論是在趕往武漢的高鐵餐車上研究文件的照片,還是證實新冠肺炎“人傳人”現象的發言,亦或是“不去武漢,不出武漢”的建議……


鍾南山的出現,彷彿一劑社會情緒的鎮定劑。在民眾眼裡,他代表正直,代表科學,代表權威。


今天,給孩子講講鍾南山院士的故事吧,希望能從中感受到風骨,汲取到力量。


1


鍾南山,

中國工程院院士、

著名呼吸病學專家。


他出生在醫學世家,

父親鍾世藩是兒科專家,

在70歲高齡和身體多病、

眼睛幾乎失明的情況下編寫了兒科著作

《兒科疾病鑑別診斷》,

有50多萬字。

母親廖月琴曾擔任廣州腫瘤醫院副院長,

是護理學專家。

你的作文人物素材庫新增了嗎?鍾南山!一位全民偶像


跟著父母

打小耳聞目睹

父母對待病人的態度。

他發現,

兩人的喜怒哀樂是跟

病人病情的好壞密切關聯的。

他們不願意看到的是,

經過努力病人的病情

還是沒有得到改善。


“那時就覺得,

當醫生能給別人解決問題,

會得到社會的尊重。”

鍾南山曾在接受採訪時說。


2


鍾南山小時候頑皮,

將父母給他交學校伙食費

的錢偷藏起來,

自己買東西吃。

一直撒謊瞞著父母,

直到事蹟敗露。

他以為父親知道後,

一定會打他一頓。


你的作文人物素材庫新增了嗎?鍾南山!一位全民偶像


可是父親卻沒說太多,

只是說:

“南山你想一想,

這麼做是不是很誠實?”

這樣的質問,比打他一頓感受更深。


你的作文人物素材庫新增了嗎?鍾南山!一位全民偶像


父親這句話,讓他明白了,

什麼叫講老實話,做老實人。

你的作文人物素材庫新增了嗎?鍾南山!一位全民偶像


從醫後,

有次跟父親一起

遇到一個孩子,尿血厲害,

他認為應該是結核。


父親問他一句話說:

“你怎麼知道她是結核?”

一句話問住了他,

因為他從來沒想過。


尿血可能是膀胱炎,

可能是結核,也有可能是炎症。


後來有一次鍾南山獨自看診,

因為診斷失誤,對一個女孩錯誤用藥,

差點危及生命,回憶起這次錯誤,

他說:“診斷錯了,我永遠都忘不了”。


他才明白父親說過的那句:

“醫者人命,

沒有十足的證據,

不可輕下判斷。”


“父親很少說話,

但他一般說話都有證據的”,

這是鍾南山83歲時對父親的評價。


你的作文人物素材庫新增了嗎?鍾南山!一位全民偶像
你的作文人物素材庫新增了嗎?鍾南山!一位全民偶像


為了把自己幾十年臨床經驗

總結出來留給後人,

在70高齡和身體多病的情況下,

鍾世藩毅然編寫

《兒科疾病鑑別診斷》一書。


每天,他總是

最早去圖書館,最晚回家,

因為兩眼有複視,看東西重影,

他就用手捂著一隻眼睛寫,

累了就換一隻。


鍾南山心疼父親,

勸老人家注意身體,

每天少寫一會兒。

但鍾世藩不聽勸阻,

反而和兒子發脾氣:

“不寫我幹什麼?等死麼?”


父親留給鍾南山一句話,

他始終記著。


“一個人要在這個世界上

留下一點東西,

那他這輩子就算沒白活。”


3


鍾南山的母親對他的成長

也產生了許多重要的影響。


鍾南山一直珍藏著

1950年騎自行車的黑白照片:

“當時我看到別的孩子

有自行車,非常羨慕。

小學六年級時,媽媽對我說,

‘你要是小學畢業能考到前5名,

我就獎你一輛自行車!’

我說‘真的呀’,媽媽說‘真的’。

後來媽媽也沒再提過這件事,

但11歲的我記住了媽媽的話。”


“1949年,

我在嶺南大學附小

(現中山大學附小)讀書,

學校因故不舉行畢業考試,

但後來,學校根據平時的成績

發了一份成績單,我排在第二名。

我很高興,但也不敢說什麼,

因為媽媽是說考試才有自行車的。”


“而且,那一年家裡生活很困難。

但是沒想到,就是在這種情況下,

媽媽還是給我買了一輛自行車。”


“當時我在日記裡這樣寫道:

媽媽實現了她的諾言,

給我買了一輛自行車,

我是多麼高興啊!”


“從那時起,我就記住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隻要你答應的事,

就一定要做到,這就是媽媽教給我的。

我現在對我的孩子、

對我的研究生也是這樣,

要麼不答應,

答應了我就一定要做到。”


鍾南山至今定期給年輕醫學院學生上大課,

他說,

你們是90後,我是80後,

我們差不多。


4


2003年被鍾南山稱為“特殊的一年”:

遇到很多未知的課題,無章可循,

自己一天要做出幾天的工作,

還要制訂國家規劃。

而引發這一“特殊”性質的就是
SARS(非典型肺炎)的爆發,

此時,鍾南山已經67歲。


2002年底“非典”病例

最早在廣州出現,

一時間,

“非典”病毒不可避免地

開始從廣州往外擴散。


2003年4月13日,

北京召開了關於

SARS的新聞發佈會,

鍾南山被要求參加。

當記者問到

“是不是疫情已經得到控制”時,

鍾南山忍不住了,他對媒體說:

“現在病原不知道,怎麼預防不清楚,

病情還在傳染,怎麼能說是控制了?

我們頂多叫遏制,不叫控制!

連醫護人員的防護都還沒有到位。”

頓時場面譁然。

“非典”的真相自此

才一點點向公眾揭開。


混亂和恐懼之中,

人們記住了鍾南山的名字。

也因為SARS,

鍾南山在公共領域範圍內

更廣泛地被人熟知。


在最恐慌的時候,

他的一句話,

給了人定心的力量。

“把重症患者都送到我這裡來。”


在抗擊非典最嚴峻時刻,

連續工作30幾個小時之後,

已過花甲之年的鐘南山病倒了。

發燒等症狀和當時非典的症狀極為相似。


但他自己觀察體會,

覺得自己得的不是非典,

就把自己隔離在家。

幾天後,症狀消失,

繼續投入戰鬥。


他的堅持,

讓廣東成為世界範圍內對SARS


5


“非典”之後,

鍾南山連續擔任

政協委員和全國人大代表,

他敢說真話的風格一直沒有變。


這一特質,

讓他在“兩會”上變成媒體追逐的對象,

對於記者提出的問題,

他都會給出自己的看法,

每一次言論幾乎都會引發廣泛的討論。


2013年全國“兩會”上,

他說“霧霾與肺癌有極大的關係”。

2015年,

不講醫德、違規使用心臟支架創收的行為,

他舉例說:

為病人做冠狀動脈照影,

本來問題不大,

但是最後給放了5個支架。”


“我自己有一種感覺,

好像專門喜歡跟誰較勁,

老覺得不管走到哪兒,

自己都不太受歡迎。”


鍾南山說他一直記得

中學時代一位老師曾對他說過:

“人不應單純生活在現實中,

還應生活在理想中。

人如果沒有理想,

會將身邊的事看得很大,

耿耿於懷;

但如果有理想,

身邊即使有不愉快的事,

與自己的抱負比也會變得很小。”


“非典”之後,

鍾南山說自己講話其實更謹慎了。

“那些我認為很有把握的話,講出來,

通過媒體能夠讓有關人員

特別是病者知道的話,

是有很大好處的。

我還是推崇這個,

因為人最可貴的是講心裡話,

心裡話不一定都是對的,

你拿出來批判也沒關係,

但是能夠啟發大家

思考就達到目的了,就很好。”


6


所謂醫者,

妙手仁心。

這世上缺迴天的妙手,

更缺無畏的仁心。

鍾南山二者兼具,

所以,舉國敬仰。


有網友說,

媽媽本來有點為疫情恐慌,

但在電視裡看到鍾南山,

就跟她爸說:

看到鍾南山,

我心裡就踏實了。

她爸說:我也是。


老百姓不會太多溢美之詞,

這句

“看到你,我心裡就踏實”,

就是最大的讚美和信任。

而鍾先生,

也配得上這讚美,這信任。


你的作文人物素材庫新增了嗎?鍾南山!一位全民偶像



你的作文人物素材庫新增了嗎?鍾南山!一位全民偶像



你的作文人物素材庫新增了嗎?鍾南山!一位全民偶像



你的作文人物素材庫新增了嗎?鍾南山!一位全民偶像



你的作文人物素材庫新增了嗎?鍾南山!一位全民偶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