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廣西老鄉來教教我三月三要做什麼嗎?

Rway


今天是陰曆三月初一了,廣西三月三壯族歌圩節就要到來。我是廣西的,但不是壯族是漢族且壯族歌圩也略知多少。三月三,要唱山歌,要做五色飯。



壯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主要聚居在廣西,因而,一九五八年廣西由省改為壯族自治區,後又把陰曆三月三定為民歌節以示慶祝,還放假慶賀。三月三歌圩節又叫歌婆節或歌舞節。每到三月三,壯族青年男女都穿上節日盛裝,打扮得漂漂亮亮,雲集到山頭曠野或竹林草坡,即興對唱山歌,互相問答而唱,有的進行男女的社交活動,選擇或會見情人。如此活動有的日夜連續舉行三天。外人叫“歌圩”,壯話叫“歡龍垌”,意為到田間去唱的歌;有的地方叫“歡窩敢”,意為出巖洞外唱的歌。過去壯人很少建寺廟,一般神像都放巖洞裡,在巖洞前辦廟會而唱歌。


三月三歌圩的由來,傳說有好幾種:一說唱歌可以樂神,可以消災除難,由此而發展為定期的歌圩。一是說,有一對青年男女自小相愛,又很會唱山歌,但受禮教束縛,無法結為夫妻而雙歡殉情了,後人為紀念這對忠貞的情侶,便在他們殉情日子聚集起來唱山歌,而逐漸形成的。再一種是有關說壯族的歌仙劉三姐的。這動人的傳說,反映了壯人對唱山歌的熱愛。

依傳統習慣,歌圩要唱三天,人們在開始前,用楓樹葉、黃花草,三月花等煮染成五顏六色的糯米飯,祭拜劉三姐。吃了這種飯,可以使人如花草樹木一樣茁壯成長,興旺安然又健康,能消災去禍避邪而得福集祥。



樹德漢碩


  三月初三是廣西少數民族的一個隆重而盛大的節日。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很多的人都己知道有三月三的這麼一個節日,從2011年開始廣西省就擁有了三月三自己的一個節日。三月三又叫對歌節。

  最為熱鬧“三月三”歌圩。有很多民眾彙集在一起唱歌、聽山歌的習俗,每場1000人至上萬人聚在一起。壯族人民稱“市”為圩,故稱“歌圩”。每年到三月三的那天,由於壯族人民十分好客,所以不管遠近的朋友都在那一天來趕歌圩。主人家接待親戚、朋友,以客人越多越榮耀。白天用蒸好的五色糯米飯、雞屎藤糖水、土產的雞、鴨肉和生魚片以及自釀的純米酒與客人同桌暢飲,大有不醉不歸之勢。傍晚,各家主、客人就在村邊的開闊地或山坡旁、小河邊依山旁水對唱山歌,山歌聲此起彼伏,聽歌唱歌者逐漸雲集,形成歌圩,有的地方對歌三天三夜才散場。青年男女通常是唱情歌,相互問答賽輸贏,通宵達旦夜以續日。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山歌的內容也日益豐富,除了談情說愛、農耕活動、天文地理、吉日慶典外,計劃生育、法律法規、時事政治等等都成了廣西壯族山歌的好素材。

每年三月三歌節活動,全廣西各地歌手雲集南寧,全國各兄弟民族和港澳同胞、外國友人也前來觀光,三月三”定為文化藝術節。每年4月中旬開始,桂林古東景區將舉辦壯族有名的三月三對歌節活動。讓遊客在耍古東,賞古東的同時,也能親身參與到壯族的傳統節日上來。與江面上“劉三姐”的對歌,傳統的拋繡球、跳竹竿舞等等。








流浪小范


三月三是廣西特有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節日。 1.唱山歌。2.吃五色糯米飯。一般這裡都是對壯族山歌。而大家吃的五色飯材料都是純天然的植物,具有清熱涼血,止洩益睡,強筋益氣的作用。


蘭蓮心


一、祭祀是壯族“三月三”的主要傳統習俗之一。傳說,壯族先民有龍母崇拜的習俗,為了祭祀龍母,壯族先民每年農曆三月三都要舉行隆重

二 “三月三”既是祭祖掃墓,也是一年一度的盛大歌圩的時節。壯族先民以山歌傳誦龍母,因此聚集形成了歌圩活動。三、吃五色糯米飯。黑、紅、黃、白、紫——五色糯米飯是壯族地區的傳統美食,因糯米飯呈多種色彩而得名。


玉石搬運工


我們這裡廣西賀州三月三,做餈粑,還有殺雞 ,還有很多釀菜。 。


努力奔跑SS999


我也是廣西的。廣西三月三就做黑米飯啊,有的地方就做五色飯。所以是廣西的三月三一定要去上黑米飯哦。


春天春天你最美


唱山歌


鄉土壯妹


我身為廣西人真慶幸有三月三這個節日,往年有假放,有各種特色吃,還有山歌聽,還可以掃墓,今年由於這疫情的影響,搞得沒假,沒山歌聽了。


落筆憂傷夢


五色糯米飯,五色糯米飯看起來很簡單,但工序卻有些複雜,製作五色糯米飯的原料是紅藍草、楓葉、紫藍草、黃飯花、糯米。因為所用的材料是純天然的植物。


愛好者you


不會游泳的就去鄉下殺土雞土鴨,打艾芭吃。可以長點膘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