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有朋說|我的夢想是“賺夠幾個億,然後混吃等死”這話你信嗎?

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面的解剖我自己——魯迅


蘇有朋說|我的夢想是“賺夠幾個億,然後混吃等死”這話你信嗎?

我想有很多很多的錢,非常有安全感,然後無所事事的生活。有多少人,都有這樣的夢想,所以都在拼命努力的生活著。多年前,我以為,拼命賺錢只是為了可以有權利無所事事的活著。

有一次,我看到臺灣有一個娛樂節目裡,知名明星蘇有朋接受主持人訪問,主持人問蘇有朋有什麼人生追求?他說:賺夠幾個億,然後混吃等死。

這當然是開玩笑說的。多年後,我明白無論是蘇有朋,還是我們每個人,會繼續堅持工作賺錢,並不只是我們沒能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而是我們都有夢想和追求優秀的天性。

我不相信,就算我們真的有很多錢了,就可以忍受無所事事的過下半生。也不信蘇有朋這種大腕明星會停步。果然,最近幾年,蘇有朋不只滿足演戲,已經開始自己當導演了。看吧,人都是夠能折騰的。

你看,人是多麼有趣,常常是“沒事想折騰,一累就哼哼”。

我們所謂的混吃等死,前提也是足夠多的錢。我們的抱怨也不過是過生活的撒嬌,也是對自己撒嬌。

我這個人,夢想就是沒事寫寫東西,錢夠花,到處走走,不愁吃喝,時間自由。看著不過分的想法,其實是足夠奢侈的。因為想要自由的前提,也必須是付出極大的努力的,還必須做到足夠的自律。那些你看著足夠自由、足夠富有的人,卻沒有想過他們曾經為此付出過多少艱辛。

蘇有朋說|我的夢想是“賺夠幾個億,然後混吃等死”這話你信嗎?


蘇有朋說|我的夢想是“賺夠幾個億,然後混吃等死”這話你信嗎?

給大家說個有趣的小故事。

有一次我去一家著名的裝修公司,拜訪我的前同事小暖。因為我幫她完成了不少的單,她準備請我吃飯,順便談談新的訂單。

結果等我到了那以後,碰到了他們的部門經理。他一看到我,立刻打招呼:歡迎來做客哈!不對呀,你不是約了某某設計師談訂單嗎?他已經走啦,你怎麼還在這裡呀!

我有點懵,因為當天我根本沒約那位設計師。

當我跟小暖碰頭後,問她:我不是約了你了嗎?怎麼會變成別的設計師也約我了。

小暖想了想,明白過來,直接告訴我答案。

其實他們單位有一個談單假條制度。可以名正言順翹班。

他們常常打著見市場業務員的名義出門。至於我呢?是他們公司最主力的業務員之一,乾脆就拿我當藉口,而且都比較熟,他們打著我的幌子次數最多。

我忍不住笑了。

因為這事,我和小暖回憶起在前單位工作的經歷。

蘇有朋說|我的夢想是“賺夠幾個億,然後混吃等死”這話你信嗎?

小暖畢業於哈工大技術系,她說:“最大的夢想就是有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輕輕鬆鬆,還能賺到很多錢。”

我當時在旁邊附和:“我也是,希望工作強度沒那麼大,約約客戶,談談單,收入可以自己控制,而且多賺錢,就來到這了。”

結果我們發現這個工作並不輕鬆,天天跑市場,天天約客戶,很多大的客戶人人爭著搶,每個月競爭都很激烈。我們常常跑斷腿,下班時間都沒有早於晚上8點,籤一單非常不容易。

那時候我和小暖,其實是競爭關係,大家都年輕,誰也不甘心認輸。領導要求我們7點開早會,我們6點30就到,領導要求每個月最少籤10單,我們就約談最少60個客戶,每個月成交的都不少於20單。

就這麼競爭著,明爭暗鬥真的好累。有很多時候,我們的客戶還有可能是同一人,我們私下裡都在暗自較勁。

就這樣,我們在一起較勁了2年。

但是小暖隨著跟設計師接觸加深,她逐漸喜歡上了做設計,就這樣,她就從市場轉了設計。由於之前已經練就了口才能力和吃苦的勁頭,她很快就上了手,1年左右就成功轉型設計師。

她做了2年的設計後,由於設計的思路清奇,口才又好,被現在這個有名氣的設計公司挖了去。原本他們也想挖我,老闆挽留我,讓我坐上了市場經理的位置,我管理了整個市場部,差不多有60幾個人。

而這幾個時候,我也有了談判的資本,我要求,每週坐班3天,其餘時間我可以自由安排。約設計師,或者做自己的事情,只要保證完成好工作,帶領好團隊。

老闆同意了。

於是,正如我們期望的。小暖成了一個有知名度的大設計師,她通過這幾年積累的市場部的人脈,及專業的設計技能,收入翻了好幾倍,根本不愁缺訂單。還可以隨時約談客戶和市場業務員。很多時候,只是趁機出來玩。就算他們總監發現了,但他的業績在那擺著,也不會把他怎麼樣。對於她這樣的主力干將,忙裡偷閒也無傷大雅。

而我,成為了一個有足夠自由的管理者。還有更多的時間,做做自己的事情,現在我還養成了寫作的好習慣。如果有朝一日,我可以成為專職作家,那麼我就完全可以辭職了。

說到底,我們的輕鬆,我們的舒服,我們的自由,都是我們通過努力後自己爭取到的。

蘇有朋說|我的夢想是“賺夠幾個億,然後混吃等死”這話你信嗎?


蘇有朋說|我的夢想是“賺夠幾個億,然後混吃等死”這話你信嗎?

人的天性就是好逸惡勞的。但也有人是為了追逐成功,變得更優秀的天性。

有一次,有一個非常大的訂單,對方是知名企業的總經理。這一單,我親自去跟他談,並保證一定會給他匹配最優勢的設計師。在他的辦公室裡,我發現他的助理工作明顯心不在焉,還連續哈氣,一看就是沒有好好休息,工作又很不在狀態的樣子。

過了一段時間,跟那位老總再次碰頭,發現他換了助理。閒聊時,我問到了之前那個小助理。這個老總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

他說,不知道是不是他這個70後跟這個新生代代溝太大了。他叮囑很多次小助理,你的形象不錯,如果想要更好的發展,就應該專心業務,拓展語種。結果小助理說:“每天上班真的很累,我沒有那麼大野心,只想每個月有個4000多就足夠了,下班還有時間出去做自己的事”。

蘇有朋說|我的夢想是“賺夠幾個億,然後混吃等死”這話你信嗎?

我樂了,我說:“所以你把他炒魷魚啦?”

他搖頭。

原來他還在猶豫要不要給這個年輕人更多機會,到其他崗位磨練下。他自己主動辭職了。理由是:不喜歡一天到晚安排行程安排會議聯絡客戶,感覺太無聊。

這個小助理讓這個70年代的總經理印象深刻。他不明白現在的年輕人的追求是什麼。所以他回人力資源部,拿到他的簡歷看,他已經換了5家公司了。

看來,這個年輕人始終沒找到他認為的輕輕鬆鬆舒舒服服,可以拿少數的錢混日子的工作。

其實,如果他把本職工作做好、本可以過渡到輕鬆一點的崗位。但是頻繁跳槽,每份工作都沒能積累起經驗能力,沒有底氣和資本,到哪裡也做不長。

除非是什麼“二代”或者有過硬的關係安排進單位謀閒差。在這個世界上,舒服輕鬆的工作根本不是找來的,而是靠自己的努力一點一點換取來的。年輕時的迷茫,只是懶惰和貪心。又想拿得多,又想要舒服。

我們還這麼年輕,卻只想要輕輕鬆鬆,舒舒服服,荒廢的卻只是自己。

蘇有朋說|我的夢想是“賺夠幾個億,然後混吃等死”這話你信嗎?


蘇有朋說|我的夢想是“賺夠幾個億,然後混吃等死”這話你信嗎?

很多人一直想要追求自由?卻從未思考過該怎樣自由、自由為何物?

我原來理解的自由是可以不按規矩辦事,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去哪裡就去那裡,喜歡什麼樣的人,就去和什麼樣的人相處。

慢慢的我明白了這樣的自由是需要“財務自由”為前提去支撐的。但是實現財務自由,就必須擺脫身體想要自由,思想想要自由的想法。想要達到想去哪裡抬腳就去,想睡到幾點就幾點起床的任性,想達到不被任何元素限制:財務,環境,精神——這樣極致的生活。前提是你有能力為自己創造了這樣的生活。

而成功的人,必須要有足夠的自律。自律兩個字,做起來談何容易?所以,我真正理解了,做好自律,才是最高級的自由。做好自律才是自己通往自由之路的先決條件連自己都管理不好的人,談何自由?

蘇有朋說|我的夢想是“賺夠幾個億,然後混吃等死”這話你信嗎?


蘇有朋說|我的夢想是“賺夠幾個億,然後混吃等死”這話你信嗎?

那麼,什麼是真正的自律呢?

① 自律是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自發的變被動為主動,自覺的遵循某制度。用此制度來約束自己的思想。

自律是對一件事,不是你想不想做,而是你不得不做,每天遵守法則,由剛開始的牴觸變成習慣。

③ 自律是不受外界的環境影響,不受外界情感的支配,控制好自己的意志力一切按照自己制定的準則和制度來做事。

而要真正的自律,需要做些什麼呢?我根據自己的個人經驗,給大家分享下:

首先,明確自己的目標

你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給自己定一個明確的目標,讓慾望和動力去驅動你,而不是每天無所事事,焦慮自責。當喚醒你的是夢想,而不是目標,你就真正懂得了自律的意義。

有很多人吵著要自律,但其實他們的自律都是假的。因為他們沒有明確的目標,就沒有足夠的動力。今天看到某明星的身材好了要減肥,明天看到某個專業賺錢就想去嘗試,後臺看到哪個人說了一口流利的外語,下定決心自己也要這樣。但往往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種心態什麼事都做不好。

正如我和同事暗自較勁,就是因為我們目標明確,想做部門業績老大,誰也不想輸誰,一刻都不敢鬆懈。才能自發的做好每天6點30準時到公司,從不放棄約談每一個客戶。目標對我們自律的實施具有非凡的推動力。

其次,設定自我約束和自我準則

正如上面所提及的,真正的自律的人,都有一套屬於自己做事的制度及法則。時刻監督按照準則內的條款做事。正如公司裡有明確的規章制度一樣,自我約束也要同遵守公司的規定一樣原則。如果沒有按照自己的準則做事,一定要給自己嚴厲的懲罰機制,絕不能對自己心慈手軟。

有些人,正是沒有約束自己自律的原則。偶爾的努力會換來一時的踏實和充實,但沒幾日又會因為沒有堅持下去墮落了。所謂的間隙性的努力墮落性的混吃等死,基本就是這樣產生的。開篇我曾提到的“有錢後可以有安全感的無所事事”可不是這個概念。

磨鍊心性,提高思想與情感支配的能力

每個人的自我活動,必然會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如果自己意志力不夠,定力不足,無法使自己的心境可以達到一種可以自我約束的境界,讓就很容易打破自我約束的原則,讓外界的因素牽著走,那麼自律必然會失敗。無論何時,切記堅守自己的目標和法則,進行自我控制與完善。

就像我剛做市場那會,太多時候,我想出去放縱下自己。偶爾早點下班,少談幾個客戶,但我知道,如果隨著自己一時貪圖享受的情緒走,那麼最終結果必然會贏來業績落後的失落和沮喪,而這種沮喪的情緒往往比一時放縱帶來的快感付出的代價要強烈的多。

形成習慣,加強固化

據研究,一個人習慣養成的週期一般是22天左右,22天形成習慣後,就會發現堅持自律已經沒有那麼痛苦了。但是,這個時候,也不能完全懈怠下來,最後一個星期,才是至關重要。當你度過最後的7天,也就是滿30天后,自律就會變成一件非常輕鬆且有成就感的事。

我曾經嘗試過早上起來跑步,前幾天還算精力充沛。過了3天,就會感覺這太痛苦了,我甚至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這麼折磨自己。當我一次次暗示自己,瘦下來就會變得非常美麗時,我咬咬牙堅持了下來。三個星期過後,已經不覺得牴觸了,但是還是會有些貪戀賴床的感受,但再次客服這個心理障礙,一個月後,我已經對早起這件事習以為常,正如之前每天週末睡到8點一樣,覺得輕鬆且毫無負擔。

只有不斷磨練心性,並做到無條件的堅持,才能做到真正的自律。

與能帶給你正能量的人交往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遠離那些打擊你成長或者給你帶來消極能量的人。

負能量的打擊分為「被動打擊」和「主動打擊」。

被動打擊:試想一下,你身邊都是不思進取,每天只知道混吃等死,業績不努力,不思進取的人,他們每天有時間刷刷抖音、逛逛淘寶、聊聊八卦,每個月有一點成績就滿足。如果這樣,你沒有競爭夥伴,你還有動力去努力嗎?


主動打擊:比如你想去健身減肥,但身邊都是一些暴飲暴食,無時無刻都在吃的肥胖者。這時候,每天面對美食的誘惑,你口水直流,還有什麼抵抗力去對抗誘惑呢。更可恨的,那些人知道你減肥了,還會冷嘲熱諷:“減什麼肥啊,這也不吃,那也不吃,天天運動那麼辛苦,或者還有什麼意思”這種就是最可怕的主動打擊。或者當你奮進努力工作時,時不時的被打擊幾句:“那麼拼命幹嘛,你就那麼缺錢啊”,長期這種環境對你自我約束的動力是致命性的。

如果你身邊有類似的人,一定要遠離,哪怕付出代價,也都是值得的,長痛不如短痛。真正好的關係,是1+1>2甚至大於3的,大家一起為了同一目標努力、奮鬥,是一件非常有激情的事,一起成長,一起競爭,在這樣的氛圍和環境裡,自律就會變成順其自然且幸福的事。

蘇有朋說|我的夢想是“賺夠幾個億,然後混吃等死”這話你信嗎?




作者:果芯兒 一個行走在文字上的修行者,期望和熱愛文字的你成為朋友。會持續給果粉們帶來更多精彩的內容。歡迎大家關注、點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