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摩托车大县城乡联手治“顽疾”

摩托车大县城乡联手治“顽疾”

山西阳城社会联动压降交通事故出成效

3月25日,从山西阳城交警部门获悉,该县通过近4个月对摩托车、电动车、助力车的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摩托车驾驶人的法规意识、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县城骑乘摩托车、电动车佩戴安全头盔率达到90%以上,摩托车交通秩序明显好转,涉及摩托车的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初步形成全县摩托车安全规范管理长效机制。

从2019年12月1日开始,为有效压降涉及摩托车交通事故,提升摩托车驾驶人的文明交通意识,全面推进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力度,山西阳城县部署开展了驾乘摩托车、电动车、助力车不戴安全头盔、无牌无证等集中整治行动。


山西摩托车大县城乡联手治“顽疾”

科学分析正视短板谋对策

摩托车(含汽油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以其价位低廉且灵活、便捷、快速等特点,目前在全国广大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较为普及。而阳城县因其特殊的山区丘陵地理条件,不论是在县城,还是在山区农村,摩托车的拥有和使用份额每年都在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该县拥有摩托车数量将近10万余辆,按全县现有38万人口计算,平均每户至少拥有1辆摩托车,成为当之无愧的摩托车大县。而全县注册登记摩托车仅仅只有6000余辆、有摩托车驾驶证人员16500余人。

从2009年至2019年12月底统计数据看,全县共发生一般道路交通事故2110起,死亡468人、受伤2267人;涉及到摩托车的交通事故达到1460起、死亡303人、受伤1690人。从这11年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涉及摩托车的事故不论是从事故起数、还是死亡、受伤人数,占比都超过60%,导致了全县相当多的家庭悲剧。

近年来,阳城公安交警虽然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摩托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涉及摩托车、电动车的交通事故却仍然是居高不下,已成为交通管理中最大的“痛点”。

如何有效压降事故,成为阳城公安交警的头等大事。结合日常管理掌握情况,经过调研,分析研讨,他们找到了管理的短板弱项,找到了事故的有效“降点”,就是必须从压降涉及摩托车的事故特别是死亡事故着手。


山西摩托车大县城乡联手治“顽疾”

寻求支持同心合力找出路

由于摩托车拥有者涉及面广,管理整治难度大,单靠公安交警一家定出的方案搞整治,影响力和整治的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为此,阳城公安交警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县委宣传部、县公安局党委及主要领导汇报,寻求支持。借力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契机,与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协调沟通,从县级层面推动,拟定联合整治方案,多次召开讨论会议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认为在摩托车管理和压降事故、减少损失中,安全首当其冲。最终决定以安全为要,抓住压降事故的“降点”关键,首抓骑乘摩托车戴头盔,并实行分步走、循序渐进的管理战略。于是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任组长,县公安局政委、交警大队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任副组长,县交安委成员单位负责人和各乡(镇)分管交通安全副乡(镇)长为成员的专项整治行动领导组。

出台由县文明办、交警大队联合制定的《关于开展骑乘摩托车、电动车佩戴安全头盔专项整治的方案》,对整治重点、方法措施、相关要求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煤矿和学校进行了强制性规定,要求干部职工骑乘摩托车必须戴头盔,并将此纳入文明单位考评的一项主要内容;要求家长接送学生摩托车必须戴头盔,并通过“小手拉大手”监督实施。先期在县城大范围普及并逐步向乡镇农村延伸。通过这些影响带动全社会骑乘摩托车戴头盔,压降和减少摩托车死亡交通事故。


山西摩托车大县城乡联手治“顽疾”

强化宣传营造氛围提意识

为保证整治取得效果,该县以宣传开路,积极营造氛围。收集整理了近年来发生在全县的摩托车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制作了《文明驾驶,平安出行》摩托车整治专题宣传片,在阳城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并开设摩托车整治每日曝光台。组织专门宣传小分队深入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农村、社区,充分利用宣传资料、电子显示屏、宣传窗橱、标语、展板、知识讲座、农村“大喇叭”、播放专题片以及农村“两站两员”宣传劝导等形式大力宣传摩托车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暨骑乘摩托车佩戴安全头盔的目的、意义,以案说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在“阳城公安交警”微信公众号发布专项整治相关要求、违法曝光35期,在全县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

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村(社区)纷纷响应,主动与交警部门联系,要求上门宣讲,并教育本单位职工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自觉养成佩戴安全头盔的良好养成习惯。阳泰集团伏岩山煤业、惠康超市等煤矿、商贸企业还免费向职工发放安全头盔,并将员工驾乘摩托车、电动车佩戴安全头盔纳入本单位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强力整治社会联动治顽疾


为打出声势、治出成效,全县城乡联动,全警参与,全员上阵,实行分段式管理、由内向外扩展原则,整治初期在县城设置四个集中检查点,对未戴安全头盔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为期一周的劝导告知。一周结束后在县城范围开始实行严查,动静结合,重点查处摩托车酒驾、驾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乘坐多人、闯红灯、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形成严管态势,发现一起,从严查处纠正一起,不留管理盲区和死角。各交警中队和各公安派出所也在辖区道路开展了集中整治。整治期间共查纠骑乘摩托车不戴头盔1290人次。


山西摩托车大县城乡联手治“顽疾”

同时,各级文明单位规范员工文明交通行为,积极发挥文明示范带头作用,组织文明交通志愿者深入辖区道路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通过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对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劝导和教育,引导广大交通参与者讲文明、弃陋习,共同构建和谐有序的交通环境。

集中整治的同时,公安交警还严格遵循服务上前的原则,深入推进绿色通道、“流动车管所”等便民服务举措,为群众办理摩托车注册登记、驾驶人考试、办证提供便利。目前报名参加摩托车考试376人,新上户摩托车883辆。

全方位、大力度的路面整治在防范事故方面也体现出了效果,有6起涉及摩托车、电动车的严重交通事故因驾驶人遵守交规,佩戴了安全头盔,避免了死亡的惨剧。


山西摩托车大县城乡联手治“顽疾”

目前,该县已将骑乘摩托车、电动车佩戴安全头盔整治作为常态化工作常抓不懈。下一步,他们将借助晋城市交警支队部署开展的全市集中整治“畅安2号行动”契机,在县城进一步规范提升摩托车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延伸治理农村道路摩托车管理力度,每月抽调机关和中队、派出所警力,随机组织2-4次到乡镇农村道路开展集中查纠行动,影响推动农村整治工作,压降农村道路涉及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

(记者 贺美晓 通讯员 茹忠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