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盼來複工,進城沒幾天,農民工又興起“返鄉潮”,啥原因?

新大風歌


家裡呆那麼久沒收入,去上班,要隔離14天,然後工作也不是那麼如意,還得等待期發工資,難…


ZHENXI810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在“疫情”好轉的情況下,農民工按照過往慣性思維會返回原來的工廠或餐廳務工。但是,很多人在回到原來的務工地之後又返回了戶籍了,出現了“返鄉潮”。在我所在的廣東省韶關市,也一樣出現了這種問題,我認為,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無外乎下面三個:

第一,就是原來務工的工廠或餐館在“疫情”期間關門結業了。在“疫情”期間,為了控制“疫情”,多地都出臺了相應的防控措施,要求不必要的一些企業或餐館暫停營業。這個時候,很多企業或餐館由於流動資金斷裂而不得不停產或結業了。這個時候,原本務工的農民工就只能返鄉了。

第二,就是現在很多地方都鼓勵農民工在原地就業。所謂原地就業是指鼓勵農民工在自己的居住地或戶籍地就近就業,也就是不離開自己的原來生活的範圍,就近找工廠或餐館就業。這樣一來可以解決當地企業的用工問題,二來可以讓當地農民工更好地照顧家庭,三來則可以讓全國的其他地方更好地控制“疫情”,一舉三得。

第三,就是現在很多發達地區的收入水平都陷入了增長停滯。現在像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等發達地區的工資收入增長都陷入了停滯,反觀其他原本欠發達的西部省份由於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開設了很多工廠,工資收入增長反而比較快。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農民工就情願返回家鄉務工了。

上面就是我對問題的回答,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啟發哦!


韶關那些事兒


身為一個在鄭州工作的員工,對於這樣的事情感覺最為深刻,剛來鄭州沒幾天,就碰見一個國外病毒案例,本來已經防護程度降下來,突然有查的嚴厲了起來,一些企業為了生存,不得不開源節流,通過裁員或者降薪等等節省成本的方式來降低疫情所帶來的損失。毫無疑問,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從事建築或餐飲業的農戶都被裁掉了,只好尋找新的工作。而新的工作又那麼難找,只好無奈返鄉。



這次我來鄭州也帶來了我的親弟弟,他在家沒事,以前在燒烤店工作,現在通知要到五六月份才能開工,只能找找一個工作,不僅面試在手機上而且工作也是在家工作,做了一份銷售,可憐的是工資太低,吃住都不夠?


過新年換新工作是不少農民的一種常態,往年農民返程找工作絲毫不用發愁,大把的用人單位爭搶著招人;而今年的情況格外特殊,很多企業的用工需求量總體下降,對於沒有技能與人脈資源的農民工而言,新工作真的太難找了。如此一來,如果十幾天還沒有找到合適工作的話,只好先回農村了,等過陣子再進城。


農村見聞解說家


一方面,當今社會的科技發展不斷加速,普通的體力勞動逐漸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留給農民工的工作崗位越來越少,讓很多人不得不放棄打工選擇回老家。

農民進城務工的熱潮起源於上世紀90年代,那時候的農村工廠少、工作難找,待在家裡只有務農。與之相反,當時的大城市飛速崛起,企業工廠越來越多,產生呢個的工作崗位也隨之增長。進城務工不僅能夠找到不錯的工作,還可以獲取豐厚的報酬,讓家人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近年,我國經濟持續增長,二三線的城市開始崛起,城鄉差距逐漸縮小。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合適的工作,有了這樣的選擇,農民工們不再一頭扎進大城市,很多人選擇回鄉創業或在家鄉附近的省會城市就業。

另一方面,父輩的時代逐漸過去,新生代成為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年青一代的農村孩子不再像父輩那樣追求簡單的工資報酬,他們更注重未來發展。很多大學畢業的孩子,最初選擇留在城裡工作,有了足夠的經驗累積就會選擇回家創業。

還有很多普通農民子弟,在城裡務工的過程中也會不斷累積經驗尋找商機。與父輩們缺少文化知識只能進工廠、去工地相比,新生代農民工在打工時有了更多的就業選擇,他們也更注重職業發展和自我價值體現。

最後,來自國家方面的宏觀調控。就業是民生之本,當前我國就業形勢正由傳統民生升級為宏觀調控,各級政府都在抓緊,針對不同就業群體,精準施策,確保老百姓能夠過上安穩的生活!


工業互聯網


我們村上回來幾個在工地上幹活的,在家的時候叫去過去沒幾天,說年齡大了,又給車費送回來了。是生意不好呢,還是真給退回來呢,現在的年輕人又有幾個願意到工地上幹活的呢


人生路2468


如今大多數人都只是看到了農村人不斷來城裡打工的一面,其實還有更多的城裡農民工選擇放棄城裡的工作回到自己的老家去。不過其實這種狀態就像是年輕人去大城市拼搏一樣,有人來有人走,來的人滿懷期待,走的人可能也會戀戀不捨吧。不過不管是來或者走,都是處於對自己生活的負責嘛,而且回家鄉也不見得就是一件壞事。



要知道現在社會的科技發展是越來越快,一些普通崗位的工作已經漸漸被智能所取代,只有在工地,廠裡這種吃力氣活上面,才會需要大量的人力的。而即使是在工地,工廠,那也是需要一些專業技巧才能上崗的,如果是說完全都不懂,那肯定不會要的,之前也說過,很多工廠高薪招不到人,很多農民卻又是找不到工作,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一些沒有專業技術的農民想找個工作也是沒有那麼容易的。



想要在城裡工作,那首先肯定是需要有一個能夠住宿的地方,而有些地方又不包住,只能是在外面住房子,但是畢竟工資就這麼點,想要在解決完柴米油鹽之外還能有餘錢存的話,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這樣的打工絕對不會是農民的長久之計,自然是越早脫離越好了。其實不止是這些農民工生活窘迫,在外拼搏的年輕人們,比他們也好不到哪去。雖然外邊看起來有一份體面的工作,穿著乾乾淨淨的,但是其實工資可能還沒有這些農民工高,每天照樣也是想著如果度過這柴米油鹽的日子。

雖然如今農村大部分都是出現了“空城”的跡象,但其實大部分出去的農民都是一些沒有文化,也沒有資本的一些老人,而剩下在農村的除了做不了事的老人小孩之外,還是有著不少養殖戶和種植戶的。有些農民工在外面打了幾年工存了一點小積蓄之後,也是會想著回去自己養殖或者種植一點東西,雖然可能賺的錢跟打工差不多,但是起碼自己能夠過得自由而且舒適一點嘛。


安心找房網


沒辦法,所在企業沒法生存倒閉了,其他企業也不招人,只能回家了。而且家裡人流少,哪有大城市人流量大的嚇人,同過個樓梯都會中招,太危險了,還是回老家吧!


安全蟻工


最關鍵的是普通人沒有消費能力,沒有錢消費。哪裡來的內需?沒有了需求,工廠就沒有了訂單。需要的人就少了。


趨勢4607


這不,前些日子我們當地的客運開始恢復了通車營運,一些年前返鄉的農民工也紛紛踏上了回城務工的。可昨天,有部分農民工卻又陸續返鄉,這進城才沒幾天,為什麼又回來了呢?

鄰居二哥一直在外打工,可從年前回農村老家過春節,被疫情隔在家裡一個多月,二哥是心急如焚吶,因為他原來打工的單位早已復工,通過他們單位的微信群,可以看出,其中有不少工友已經返回工廠。當然,也有一部分像他一樣,當地客運沒有恢復,無法出行的工友,呆在家中等候客運營運。這客車剛一通,早已辦理好健康通行卡的二哥就預定了車票,返回打工的城市。

村裡人那些原本也在外打工的鄉親們也待不住了,這閒著一天可就少賺二三百元呢,擱誰身上,誰能在家呆住了啊。於是,不少人準備好行囊,也結伴踏上打工的行程。這不,剛一起出去沒幾天的柱子他們5人昨天下午又回來了。家人問起原因,柱子說,還是等等吧,現在出去可不划算了。

原來,柱子他們5人從開始出去打工這幾年,都是一起作伴,找的是工地上的工作。也就是到大城市的建築工地幹活,有時候今年在這個工地,明年可能就換了人家,到別的工地打工,不像鄰居二哥,總是固定在工廠裡,操作機器,屬於那種流水作業。相比較於柱子他們,二哥的工作相對輕鬆,雖然賺錢稍微少一點,但比較穩定,何況工廠還提供食宿。

而柱子他們下車後,得自己租房住。找到原來的房東,可那小區有規定,租房可以,需要先到指定的酒店隔離14天,費用自理。本來5人出來的時候,每個人也就帶了兩三千元,本打算先租下房子,再找工作。5個人住在一起,吃住省著點,等找到工作就寬裕了。可沒成想,這一來需要先隔離,而且算下來,每個人14天的隔離費就得小5000元,這身上帶的錢根本不夠隔離費。於是,柱子他們一商量,還是買上回家的車票,又扛著行李回來了。

本來也想出去打工的村民,看到柱子他們這種情況,那些事先沒有聯繫好單位的那部分人,也徹底打消了近期外出打工的打算,還是安心在農村老家住一段時間,等外部環境恢復正常,才出去也不遲,畢竟沒有目標,這來回折騰一次,沒個千八百的也不夠。到時候別錢沒賺著,還得貼上一筆開銷。

不是有句話說“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嘛,其實這句話用到當前的農民工身上也是一樣。你想出去打工,就得先做好準備工作,比如說在家的時候,就聯繫好打工的企業,到了所在的城市,有用工單位去接站。這樣就不至於像柱子他們白跑一趟的情況了,不是嘛。


建行漸遠


前不久剛復工,進城沒幾天,為什麼農民工有掀起了一股返鄉狂潮?

反鄉狂潮?首先我可以非常肯定的告訴大家每年的這個時候,大概在清明節前後,確實有不少農民工反鄉,但是這絕對不像題主所說的那樣是大規模的返鄉狂潮,只是有小部分農民工會陸續的返鄉。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清明節祭祀祖先,在我們農村的傳統文化中可是一等一的大事,無論你身居何位,清明節的時候都必須回來祭祀自家的祖先,否則這就是忘本。俗話說:吃水不忘挖井人,傻子都知道自己姓啥。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祖先都不願意去祭拜的話,那麼這個人活著可能都不如一個傻子明白。

既然清明節祭祀祖先是這麼重要的事情,那麼為什麼只有一部分農民工返鄉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比如說家裡有三四個兄弟的,老大可以幫老小帶做清明,反過來老小也可以幫老大帶做清明,只要家裡有個能主事男人就行。大家都是外出務工,來回一趟不容易,所以有些事情能帶勞的就儘可能不回去。但是如果家裡只有一個兄弟的話,清明節就必須得回去,這不僅僅是在做給後人們看,更重要的是對自己心靈的一種安慰。

二、眾所周知清明節是我們農村人安排春種農忙的時節,春種一顆粟秋收萬顆子,村裡的家家戶戶都在忙著下地種田。所以每逢這個時節有不少農民工都會返鄉幫忙,比如說我父親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每年的清明節他都要回家幫忙種地,這一忙就是大半個月。

近些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我們村裡種田的人是越來越少,所以每年的清明節父親也很少會回來,就算工地上那段時間沒有活父親也很少回來。父親說:來回一趟不容易,作為最普通的農民工我們能省一點就絕不浪費。

綜上所述:近期農民工的返鄉狂潮並不像題主所說的那樣誇張,作為普普通通的農民工大家來回一趟都不容易。所有人的心裡都清楚,全家老小都指望著他來生活,所以能省的地方咱絕不浪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