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仗义疏财,为什么柴进就不如宋江?

三叶草青青


柴进和宋江做人的差别很大!


先回答问题:同样是仗义疏财,为什么柴进就不如宋江?原因很多,就重要的是对好汉尊重不尊重,他们的差距不是一点点,而是很大。

宋江是一个很很会做人的人。

看看宋江怎么会做人的,先看宋江怎么对江湖人物。宋江在江湖上被称为“及时雨”恰恰是因为他救助过不少的绿林闲汉,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武松和李逵。

宋江送别刚刚结识的武松时一出手就是一锭十两的银子;见薛永枪棒耍得不错便以五两银子相赠;和李逵第一次见面就给了他十两银子,其慷慨大方,义气为重的行事风格在这些时候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所以,这些好汉乐意追随其后,为之效命,正是有了李逵的从天而降,宋江才从江州刽子手的鬼头刀下保住了脑袋,正是有了薛永的明察暗访,宋江才得以打破无为军,活捉黄文炳,大报冤仇。

最能体现宋江之义气的事件和金银并无瓜葛,而是那场惊心动魄的“私放晁天王”。对于宋江来说,保守政府机密,看晁盖等抢劫犯落网,是忠,给晁盖通风报信,让他们逃脱追捕,远走高飞,是义,当他走到这两条人生路线的岔路口时,他不假思索,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这一方面说明宋江重“义”胜过重“忠”,另一方面也说明黑道对于宋江的生存来说比白道更为重要。

不仅对江湖人物表现会做人,对上司和同事也表现会做人。

宋江的顶头上司,郓城县令时文彬认为自己和宋江“最好”,也就是说,宋江是时县长的第一心腹。在时县长心目中,宋江是一个至诚君子的人,是一个不肯造次杀人的人,即使宋江杀人几乎是人证物证俱全的时候,时县长仍然要极力开脱宋江,以至于不惜昧着良心冤枉无辜的唐牛儿,先把那倒霉蛋打了三五十鞭子,又用枷锁了投入大牢,最后刺配五百里外。

宋江和同事们也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年龄与他相仿的朱仝雷横是他的哥们,他们之间互相关照,互通有无,所以,当宋江犯了案时,朱仝和雷横都并不想捉他,到他家搜查只是走走过场而已,而朱仝更是帮他分析了当下形势,替他安排好了退路。年纪比宋江小的张文远是他的小弟,经常跟着宋江到他位于乌龙院的家里吃饭,这才引出了阎婆媳和张文远勾搭成奸,宋江怒杀阎婆媳这桩桃色公案。案发之后,不但县长大人和朱仝雷横两个都头帮着宋江,还有人跑到张文远跟前替宋江说情,让张文远放宋江一马,而张文远平素也得过宋江不少好处,因此最后决定不再让阎婆到州里去告,给宋江一条生路。

反过来看柴进,给人的感觉是一个永远高高在上的柴大官人。

  柴进这个人,既有钱,又有社会地位,身份超然,是前朝皇帝的嫡派子孙。这样的人,你说他想当强盗,想和一群强盗称兄道弟,有可能吗?

  柴进之所以仗义疏财,到处收留英雄好汉,并不是因为柴进讲义气,讲仁慈,或是欣赏别人的才华等等。柴进仗义疏财,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些江湖高手弄成自己的手下,然后让他们天天比武给自己看,给自己找乐子玩。

  我们来看是不是这样的

  对林冲:我们最先见识到柴进仗义疏财的时候,就是从林冲身上见识到的。林冲落难时,受到了柴进极大的帮助。柴进先是请林冲大吃大喝,又送给林冲数十两纹银。最后,哪怕林冲火烧草料场,变成通缉犯了,柴进仍丝毫不嫌弃林冲,反而亲自写信,推荐他上王伦那里谋生活。在这里,柴进对待林冲的态度,让大家见识到了什么叫做仗义疏财,什么叫做兄弟情深。从这以后,柴进仗义疏财的样子,就深深的烙印在了观众们的脑海里。

  对武松:柴进第二次出场,是和打虎英雄武松在一起。武松和林冲一样,也是出了名的好汉。可是,武松受到的待遇,却和林冲天差地别。在柴进庄子上,大家都在快乐的吃肉喝酒,就武松一个人孤零零的缩在一旁,没得到柴进的资助,连口酒都喝不上。为什么同样都是武功高强的好汉,柴进只对林冲讲义气,而不对武松讲义气呢?就是因为武松不会说好话,不会讨好柴进,不会拍柴进的马屁。所以,柴进就很不喜欢武松了。柴进养着一群会武功的好汉,是为了给自己找乐子的,而不是给自己找气的。林冲是个很会媚上的人,自然能深得柴进欢心。可武松呢?就会顶嘴,柴进当然就恨不得他快滚了。我们丝毫看不到柴进的仗义疏财。

  对洪教头:洪教头既然能被林冲一棒子就给秒杀,那么至少证明他的武功是大大不如武松的。可就是这么一个武功不如武松的人,却也在柴进庄子上混的风生水起。为什么?还是因为洪教头会说话,会讨好柴进,会表演精彩的武术,给柴进找乐子。后来柴进忽然发现林冲的武术表演更精彩,并且,林冲比洪教头还会讨好自己,柴进就说了:林冲你给我揍死洪教头。林冲就立刻上前,一棒子,就把洪教头打的站不起来了。

  可以看出,柴进仗义疏财的对象,其首要标准并不是你有没有才华,你讲不讲义气,柴进对所谓的好汉只能算是对自己玩具的一种喜爱而已,柴进仍然没把林冲他们当作和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

  所以,在梁山上,同样是仗义疏财型的好汉,好汉们见了宋江,都是亲切的叫他宋江哥哥。唯独见了柴进,大家永远只是冷冰冰的叫他一声:柴大官人。


中国传统文化集锦


两个同样仗义疏财,扶危救困的人,柴进的影响力之所以不如宋江,我认为,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出身决定了两人与普通人之间的亲疏远近和感情深浅不同。

柴进作为后周柴氏后裔,虽失去权力,但出身依然显赫,柴进的慷慨救困,大家也是有目共睹。但是,人们在接受柴进的帮助时,总有一种距离感。虽说距离产生美,但对柴进而言,这种距离感产生的更多是一种尊重,如同普通人和神一样。所以柴进收获的更多是仰慕、崇拜,但终究是让人望而却步。

宋江是中小地主出身,在北宋土地兼并严重的情况下,失去土地或租佃土地,广大贫苦农民和下层人民和以宋江为代表的中小地主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这个角度而言,宋江的慷慨解囊更容易在普通人中产生共鸣,在众人心中,宋江的扶危济困更像是带着兄弟之情。

2.与两人救助的群体的宣传力度不同有关。

柴进救助的更多的都是武松、林冲等落难英雄。英雄毕竟是少数人,他们对柴进的好意帮助大多铭记在心,很少大张旗鼓地把柴进的救助昭告世人,所以柴进的好人好事报道力度不足,影响力就弱。

宋江救助的更多是普通的下层人,比如李逵、尤其是阎婆惜母亲之类的人,他们把别人的好不但铭记在心,更会东家一句,西家一句地到处宣传。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经下层人民的广泛报道,宋江的形象在广度、深度上被放大了。

3.与作者的构思和设计有关。

作者施耐庵在小说中更多地想展现下层人民的反抗活动,需要有个合适的领导者,对比柴进和宋江,结合两人的出身,宋江显然更适合做农民起义的领袖,所以施耐庵有意对宋江扶危济困的形象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渲染,扩大了宋江的影响力。

总而言之,宋江的影响力超过柴进,是与他们的出身,他们与下层人民的感情,还有被救济者的宣传力度及作者的构思有关。


龍戰於野888


在《水浒传》中,我们都知道宋江仗义疏财,不管是谁遇到困难他总是竭尽所能的去帮助别人,那么柴进也仗义疏财为什么名气就没有宋江大呢?

身份

柴进:人称“小旋风”人家可是皇族后裔,地位显赫。有着属于自己的地盘,而且还实力雄厚。所以我们结合现实中的人来考虑,一般有这样尊贵身份的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总能够让人感觉到像是在施舍。

那么我们再来看宋江,宋江在上梁山以前只是个小小的押司,虽然有父亲留下的财产,但比起柴进来说,那可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不值一提,就现在来讲,他疏财,那总让人感到是倾囊相助。

就从现在来说同样两个人,一个人有一百万,但是只愿意花几百块为你解决困难,但是另外一个人只有几百块,那么他也愿意花这几百块来帮你,其中感觉我想大家都明白了。

助人时的表现

柴进身为皇族后裔,那么肯定是自视甚高,一般人是入不了他的眼。那么我们来看看他帮助过的又是什么人“武松”“林冲”“宋江”“李逵”甚至连王伦都受到过他的帮助,但是他喜欢结交好汉,又仗义疏财了为什么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呢?

那么我们来看他对林冲的帮助,林冲因为高俅陷害而发配沧州时认识了柴进,对于林冲柴进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热情,对于他的帮助更像是以他来压压洪教头的威风,文中有这样一段:

柴进乃言:“二位教头比试,非比其他,这锭银子,权为利物;若是赢的,便将此银子去。”柴进心中只要林冲把出本事来,故意将银子丢在地下。

这对于林冲曾经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无疑是种侮辱,但处于当时的环境下,林冲也不得不来为那锭银子而折腰。有了这样的经历,即使是帮助了他,林冲还会在心里感谢他吗?

从他结交好汉来说,我并不认为是真心的帮助,而是为了自己。不客气的说是为了拉拢人心,为了增加自己在江湖中的名气。

在这里,宋江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我们都知道他帮助武松的那一段,宋江不但给武松银子,还给他做衣服,陪着他同吃同住,这哪里是帮助他,这分明就是把他当亲兄弟啊!把武松那是感动的一把鼻涕一把泪。

宋江仗义疏财,那是用真心在帮,我们且不论其中有没有目的性,那么就凭他这个能把人家当亲兄弟一样的帮,这样一来与柴进的比较就大了。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认为宋江仗义疏财是“及时雨”因为他总是“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这样也才有了梁山好汉都拿他当大哥,愿意臣服与他。


燕子的涛宝


这其实跟网上流传的一个案例一样,“假如有两个男人追你,一个是身家百万,愿意给你花几万块钱买包包;另一个全部身家只有一万,他愿意把一万块钱全部给你。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也许有人会选百万身家的男人,但是另一个虽然穷,却更得人心。

回到正题,同样是仗义疏财,柴进不如宋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柴进比宋江有钱,而且输财是有目的(宋江的目的更加大,只不过藏得比较深)。林冲发配沧州的时候,为了免去一百杀威棒,在沧州牢营借柴进要10两银子。柴进虽然借钱给林冲,却任由他手下的洪教头刁难林冲,还要林冲跟洪教头比试武艺,借林冲之手打压一下洪教头,目的太明显了。林冲虽然借到这个钱,但心里肯定很不爽。

2.宋江输财豪爽且走心。宋江跟戴宗在酒楼喝酒的时候,李逵跑来找戴宗要钱去赌,宋江不问缘由就直接给了10两银子。李逵拿了银子,本想赢了钱以后还给宋江,没想全输了。输了以后面子上挂不住,就打算去抢张顺的鱼给宋江吃,结果却差点被张顺淹死在湖里。这时宋江又出面救了李逵,而且也没有怪罪李逵,反到还夸了李逵几句,彻底把李逵收买了。

以上仅代表我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小旺读书


我认为宋江的仗义疏财,固然是好,但是有着个人目的,其中不乏“造势”和“作秀”的成份。宋江作为一个不入品秩的文书,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升官发财,从他的浔阳楼题反诗就可以看出其野心。因此,他仗义疏财,广结天下豪杰,为的是日后好为他所用,实现他的政治野心。正因为如此,他在仗义疏财的同时,才十分张扬,博得个“及时雨”的美称。

而柴进作为一个富贵人家的主人,没有什么政治野心,只想平平安安地过他的富足生活,不想惹是生非。他的仗义疏财,十分低调,而且是非常实在,非常解厄济困的。

正因为如此,他的仗义疏财在江湖上的名气也就不如宋江了。


零仃洋


其一,出身。柴进彼时虽没有做官,但是他是大周柴世宗的子孙,陈桥让位给赵匡胤后,赵匡胤赐给柴进丹书铁券,又是个大财主,地位远远要高于普通人;宋江在郓城做押司,押司为吏,并不是官,是归官驱使的人,地位不高,只是比普通人略体面一些。我们一般在与人接触时,往往地位较高的人我们会敬而远之,对与自己地位差不多而且还体面的人接触起来更容易,所以书中人物都管柴进叫“柴大官人”而对宋江都叫哥哥。其二,对待朋友的态度。以武松为例,武松打人,以为那人被打死了,为逃官司,跑到了柴进家,柴进不喜欢武松,对武松是一般接纳管待,后来对他更家怠慢,后来宋江来柴府投奔,遇到武松,即使武松冲撞了他,他也不顾忌,与武松兄弟相称,吃住皆在一起,一连十数日,直接提高了武松在柴进家的地位,同时临别之际还非要给金银,可见,柴进虽也爱结交朋友,但是不似宋江这样推心置腹,那朋友当兄弟。其三,恩情。柴进和宋江都是对许多英雄好汉有活命的恩情,然而,英雄投奔柴进是因为其有丹书铁券,虽然对人有庇护之情,但是对自身也没有什么损坏,宋江则不一样,晁盖等人坏事后,济州何涛前来抓捕,宋江冒着杀头的危险,前往东溪村报信,这样的换命交情自然更高一些。


我爱弧圈球


老规矩,先说结论——柴进的结交好汉目的太明显,显得十分刻意、虚伪,并且带有色眼镜看人。

柴进的庄园里,从柴进到庄客,都养成了以貌取人、看重虚名等小人陋习,典型的势利眼。


林冲和武松在柴进庄上的不同际遇,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林冲被发配沧州牢城营,路过去拜访柴进的时候。坐下不久,柴进就叫手下上酒送礼。

但是庄客拿上来什么东西呢,“只见数个庄客托出一盘肉,一盘饼,温一壶酒;又一个盘子,托出一斗白米,米上放着十贯钱”。柴进面子上很过意不去,堂堂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这样的人物,怎么能拿这样的区区薄礼打发?柴进敷衍了一句“村夫不知高下”来掩饰怠慢的不好意思。

这个情节虽然不重要,却暴露出一点:柴进对待来投奔的人,并不是一视同仁的,而是戴着有色眼镜。觉得本事大、名气大的,就送给厚礼、款待一番;反之就简单打发一点儿让你夹走的味道。

可能柴进平时就这做派,所以庄客耳濡目染知道如何对待这些来混饭吃的人。

相比之下,武松的运气比林冲就差多了。因宋江过门槛时踏翻了火掀,激怒了武松,这才认得宋江和柴进。

一番详聊,原来武松在庄上已经一年多了。武松的本事原来也不小,可是在这儿就是被当做一般人对待,而且武松犯了疟疾,并没有受到一些医疗上的照应,以至于在廊头烤火驱寒。


更有意思的是,武松被激怒准备打宋江时,庄客呵斥“不得无礼!这位是大官人最相待的客官。”武松听了更窝火,发了一堆牢骚,他当初来也是客官叫的挺好,后来就怠慢了。

所以后来,武松没怎么称赞过柴进。只有晁盖、宋江、吴用、林冲、戴宗、花荣、李逵等人对柴进的赞扬不断。这些都是有一定名气的人物,更多的想武松那样的后起之秀,由于前期没什么名声,也就被忽视了。

反而是宋江,他对人至少表面上一视同仁,没有明显地瞧不起谁,所以人气最旺,“山东呼保义”的名头响彻山东、河南、江苏、江西、河北、山西一带。


这跟当今的许多公司一样,打着招聘人才的口号,却往往只重视了一些小有名气的人,而忽视了大量还没有成名的人物,这样的公司往往也容易遭遇人才流失,古今势利小人都是一般嘴脸和下场。


历史课代表张大同


好吧,柴进只是看到江湖人缺钱没饭吃,而给钱给饭吃。这也是一种帮助的方式。而宋江就不一样啦。一般人并不真看得懂水浒传,也只不过是看到打打杀杀的表面故事而已。

宋江,外号及时雨,也并不是说他有很多钱送给有急用的江湖朋友,我们知道,他不是很有钱的人,一个小师爷差不多,和土财主的出身,而且还有老父当家呢,家里的钱也不由他乱花送人。就等于是说,平常时有人需要帮助,他肯定是有帮助,但钱不多,只能解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他有文化,水平高,在极力帮人的时候,更注重为他人指引人生,从心理上解除了人们的思想困境。宋江在柴进庄上,碰到了失意的,没有前途的武松,武松当时很失落,每天用酒浇愁没有明天没有未来,不知道明天走奔何方?你一个大活人不可以天天在柴进这里等开饭,不会吗?武松的日子很难过的,碰到宋江,当他是亲兄弟一般,最重要的是为武松谋划未来的道路,第一是学好武功,第二是回家看看情况,看看大哥,没有什么事做还可以找谁找宋江的朋友。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不用作者写出来也是这样的事。我们根据古道热肠的宋江为人,可以推导出,凡是宋江的朋友,都会很珍惜宋江这位哥哥。宋江绝对不是电视上看到的那样虚伪的人物。否则人人都是傻瓜跟着他干事?如果这么理解社会,反而是不符合事实的。



爱国客家人乙乙


这简单啊,柴进的钱是自己的,选择性的资助,宋江的钱来的快,可以到处撒网的


思维杜鹃


总要分个先来后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