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禽霍乱怎么办?


得了禽霍乱怎么办?


得了禽霍乱怎么办?


得了禽霍乱怎么办?


得了禽霍乱怎么办?


得了禽霍乱怎么办?


得了禽霍乱怎么办?

一、流行特点

各种禽类包括鸡、鸭、鹅和火鸡均能感染本病,但鹅易感性较差。雏鸡对本病有一定的抵抗力,发病较少,3~4月龄的鸡和成年鸡较易感染发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外伤感染发病。病鸡和带菌鸡及被污染的用具、饲料、饮水是主要的传染源。鸡舍不洁、潮湿拥挤、气候突变、饲养失调、长途运输和患寄生虫病等均可诱发本病流行。

二、临床症状

1、最急性型:常见于流行初期,在鸡群中突然发现死亡,以产蛋高的鸡最常见。病鸡无前驱症状,晚间一切正常,吃得很饱,次日发病死在鸡舍内。病程短者数分钟,长者也不过数小时。

2、急性型:此型最为常见,病鸡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缩颈闭眼,不愿走动,离群呆立。病鸡常见腹泻,排出黄色、灰白色或绿色的稀粪。体温升高到43~44℃,减食或不食,渴欲增加。呼吸困难,张口吸气时发出“咯咯”声,口、鼻分泌物增加。鸡冠和肉髯变为青紫色,有的病鸡肉髯肿胀,有热痛感。产蛋鸡停止产蛋。最后发生衰竭,昏迷而死亡,病程短的约半天,长的1~3天。

3、慢性型:由急性病例转变而来,多见于流行后期。病鸡鼻孔有黏性分泌物流出,鼻窦肿大,喉头积有分泌物而影响呼吸。经常腹泻,逐渐消瘦,贫血,精神委顿,鸡冠苍白。有些病鸡一侧或两侧肉髯显著肿大,随后可能有脓性干酪样物质,或干结、坏死、脱落。有的病鸡表现为关节肿大、疼痛、脚趾麻痹、跛行。

三、病理变化

1、最急性型:死亡的病鸡无特殊病变,有时只能看见心外膜有少许出血点,肝脏有少量针尖大灰黄色坏死点。

2、急性型:肝脏的病变具有特征性,肝脏稍肿,质变脆,呈棕色或黄棕色,肝表面散布有许多灰白色针头大的坏死点。病鸡的腹膜、皮下组织及腹部脂肪常见小点出血。心包变厚,心包内积有多量不透明淡黄色液体,有的含纤维素絮状液体,心外膜、心冠脂肪出血尤为明显。肺有充血或出血点。脾脏一般不见明显变化,或稍微肿大,质地较柔软。肌胃出血显著,肠道尤其是十二指肠呈卡他性和出血性肠炎,肠内容物含有血液。

3、慢性型:除见到急性病例的病变外,鼻腔、上呼吸道内积有黏稠分泌物,腿和翅膀等部位关节肿大、有炎性渗出物和干酪样坏死,肉髯肿胀,生长缓慢。

四、诊断

根据病鸡流行病学、剖检特征、临床症状可以初步诊断,确诊须由实验室诊断。取病鸡血涂片,肝脾触片经美蓝、瑞氏或姬姆萨染色,如见到大量两极浓染的短小杆菌,有助于诊断。进一步的诊断须经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生化反应。


五、防治

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本病的发生常常是受到某些应激因素的影响,使机体抵抗力降低的结果。因此,预防的关键是搞好平时的饲养管理工作,保持鸡舍环境清洁卫生,通风良好,定时清粪消毒。

鸡群发病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应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有效药物全群给药。

常用的药物有磺胺、氟苯尼考、甲砜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 对于本病常发地区或鸡场,药物治疗效果日渐降低,很难得到有效控制,可考虑应用疫苗进行预防,由于疫苗免疫期短,防治效果不十分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