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畫魔改琴曲:年輕人這麼“玩”古琴

​身穿唐代服飾

手持笛簫,彈撥琴箏

彷彿畫中人在演奏

……

古畫魔改琴曲:年輕人這麼“玩”古琴

一個名為自得琴社的古琴琴社成為“網紅音樂博主”,他們在線推出的卷軸古畫形式《長安十二時辰幻想曲》《梨花頌》等多個演奏視頻走紅,因視覺效果驚豔、演奏宛如天籟而被網友關注。

其中一首《長安十二時辰幻想曲》復原了唐代妝發造型,融合了古琴、古箏、琵琶、笛簫、打擊樂等多種器樂形式,在微博點擊量超過300萬次,在youtube播放量達到了127.6萬。

連小說原著作者馬伯庸也點贊轉發,“這個真好聽,氣場也足!”

古畫魔改琴曲:年輕人這麼“玩”古琴

他們來自上海,一群80後與90後的青年琴師組成的“自得琴社”,靠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用音樂會、講座、教學、網絡視頻等形式推廣古琴。

他們,有著怎樣的故事?


1

“不務正業”

唐彬,85後,高中時因《英雄》入了古琴的圈,一彈就是十幾年。做過攝影師、當過廣告人,抱著一腔熱血前去,卻帶著滿心遺憾回來。

古畫魔改琴曲:年輕人這麼“玩”古琴

2014年,唐彬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們組建了自得琴社,團隊的成員大多是80和90後,來自各行各業,懷揣著對傳統樂器的熱愛而聚集在一起。

他們富有創意和活力,敢想敢幹,致力於“讓古琴藝術步入大眾生活”

古畫魔改琴曲:年輕人這麼“玩”古琴

2019年,唐彬請來一些朋友為他們做古代服飾的復原,他們自己做策劃、運營,改編並拍攝了幾支國風視頻,包括

《醉醉魚,唱唱晚》《牡丹亭》《枉凝眉》《空山鳥語》等。

除此之外,他們也大膽嘗試將動漫、手遊、影視曲目與國樂相結合,推出了《長安十二時辰幻想曲》《陳情令》《哆啦A夢》等別具一格的視頻。

古畫魔改琴曲:年輕人這麼“玩”古琴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他們將視頻發佈在國內外各大網絡平臺上,沒想到短短時間內總體播放量就突破了5000萬

更讓人驚訝的是,古箏版《左手指月》僅在youtube就有上千萬的播放量,這遠遠超出了唐彬的預期。

“入不敷出是肯定的,如果按照人力來算,一條視頻的成本估算要十幾萬。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大家一起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作品上線之後還能獲得很多讚譽和喜愛,這才是我們最開心的地方。”

白無瑕是火遍抖音的《左手指月》視頻中彈奏古琴的姑娘,在琴社裡負責教學與運營工作

古畫魔改琴曲:年輕人這麼“玩”古琴

她本科學的是材料學,後來轉到歷史系,作為二次元妹子,喜歡打手遊、看動漫,由對遊戲配樂的關注而開始學古琴,之後一發不可收拾。

一言總結之,不喜歡歷史的材料生不是好琴手。

葉力嘉也是琴社的古琴老師,營養學出身,擅長打擊樂;

屠化冰是竹笛青年演奏家,通曉十幾種吹奏樂器,曾為《王者榮耀》配樂;

陳曦是上海音樂學院打擊樂的在讀研究生,在視頻中負責演奏巫毒鼓;

殷屹浩楠是琴社的“吉祥物”,視頻的搞笑擔當,大學學的中藥,結果沒當成大夫,來到琴社彈古琴,日常就是“戲精”上身……

古畫魔改琴曲:年輕人這麼“玩”古琴

自得琴社的成員們

這麼一群“不務正業”的年輕人“玩”起古琴來,竟是出奇的認真。


2

兢兢業業

《長安十二時辰幻想曲》是自得樂隊改編最火的一個作品,曲子分為五個部分,前兩部分取自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的主題曲和插曲,後三個部分為唐彬原創。

在觀看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時,唐彬發現劇中有很多打鬥的場景和危機四伏的緊張時刻,於是,他在第三節加入了一段描寫戰爭的音樂,鼓聲密集,節奏緊促,展現了打仗時“箭在弦上”的緊迫感

而在第四節,則可以聽出明顯的西域特色,這一節展示了打完勝仗的戰士們在街邊小酒館喝酒、和胡姬們一起跳舞的場景,體現了唐朝包羅萬象、海乃百川的開放文化

古畫魔改琴曲:年輕人這麼“玩”古琴

為了慶祝澳門迴歸20週年,自得琴社去年12月推出了身穿宋朝復原服飾演奏器樂版《七子之歌》的視頻,將回歸的喜悅通過悠揚的曲調表現得淋漓盡致。

選擇宋朝服飾,使他們深思熟慮的考慮——南宋末年皇權傾覆之際,幾十萬南宋軍民無奈兵敗,乘船從福建來到澳門,並在這裡定居下來,以捕魚與務農為生,並逐漸形成了村落。

這樣的設計,他們覺得有追根溯源的紀念意義。

唐彬至今記得,自得琴社的第一次演出是在上海一個廢棄屠宰場改造的創意工廠。

古畫魔改琴曲:年輕人這麼“玩”古琴

排練日常

從煙火氣滿滿的屠宰牲畜到不食人間煙火的古典樂演出,強烈的衝擊感讓他有了更深刻的感受:“想讓那些舊的、好的東西在這個時代重活一次。”

屠宰場可以做到,傳統樂器也可以做到。


3

南京的琴

琴樂是中國歷史上淵源最為久遠而又持續不斷的一種器樂形式,其可考證的歷史有三千年之久,“高山流水”、“焚琴煮鶴”、“對牛彈琴”等著名成語都和琴關係密切。

古畫魔改琴曲:年輕人這麼“玩”古琴

歷史上的南京,長期以來就是中國文化中心之一,留下了不少名士琴家的蹤跡及軼聞,2008年中國古琴藝術(金陵琴派)入選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18年在青島舉行的上合峰會上,一床古琴被作為國禮贈送給俄羅斯總統普京。

這床古琴的斫制者,是著名琴家廣陵、諸城兩派傳人茅毅。而這床作為國禮的古琴,是他根據北宋蘇軾監製的古琴“玉澗流泉琴”拓片為模板製作的,而琴的音色則是根據家傳的一床名為“松雪”的古琴調製。

古畫魔改琴曲:年輕人這麼“玩”古琴

茅毅

金陵撫琴人裡也有年輕人的身影。

中國古琴藝術金陵琴派市級非遺傳承人李學翠就是一個“80後”。

古畫魔改琴曲:年輕人這麼“玩”古琴

李學翠

她從小開始學琴,曾師從多位名家。

“像孔孟所倡導的那樣,‘正心誠念’是學好古琴的關鍵之一。雖然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卻少有人是真正在學琴的——不僅是作為一種技藝,更是一種文化。現在,一講到學琴立刻就問‘幾級了?’‘參加過哪些比賽?都獲得了什麼獎?’”李學翠覺得,學琴還是應該順從本心,

“喜歡才去彈,有情可抒最重要。”

2019年12月14日,全國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古琴基地”揭牌儀式暨 “古琴藝術的當代傳承”專題研討活動,在東南大學九龍湖校區舉行。

古畫魔改琴曲:年輕人這麼“玩”古琴

來自全國古琴界的百餘位傳承人、教學名家、愛好者匯聚一堂,這是全國首個入駐高校的古琴藝術傳承基地。

可以想見,未來撫琴的年輕人會越來越多。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