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有风情

海口有风情


水土育林

到海口已有几日。

这里也深受新冠肺炎的疫情影响。海口市卫健委的朋友告诉我,从境外进入海口的乘客,每天多达200人。对这些境外人员进行隔离,安置好他们的吃住,成为海口市卫健委最为紧迫的任务。

当下,全国都在严格防范疫情的滋生和传播。一旦发现有发热症状的人员,有可能就需要隔离诊治。没有特殊情况,人们都选择居在家里。

为了防范疫情,很多公司停业了。平日里,上班的人少了,出差的人更少了。

人类,不会被疫情吓倒,也不会总生活在恐慌里。战胜疫情,是人类生存的必选项。

上星期三,我从北京赶到海口,协助同事为公司筹建互联网医院。这一路,同机的乘客明显少于往常,但大家都戴着口罩,相互交谈,神情泰然,丝毫不担心会有被疫情感染的风险。

在北京机场,乘客登机必须通过严格的检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机场工作人员便会立即将其拦下来进行观察。还好,我通过了所有的检测,登机过程十分顺利。

几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在海口机场。出站时,我们排着队,按机场工作人员的要求,进行实名登记,再一次接受各项检查,整个过程又花费了一个多小时。

走出机场的那一刻,我感到又累又热,满头大汗。身上的衣服,也被汗水湿透了。

突然,一阵清风迎面吹来,淡淡的椰香沁人心脾。

出租车司机告诉我,在海口,最具特色的就是椰子,随处可见,四季生长。

赶到下榻宾馆,天色近晚。我问宾馆的一位工作人员:“有吃饭的餐厅吗?”

“疫情期间,我们的餐厅全关了,没有吃饭的地方。不过,可能从4月1日起,开始提供早餐。”

这位工作人员的回答令我感到迷茫:我在家里,一日三餐一般都由妻子安排好了,自己很少动脑筋。这回到海口,由于还处在疫情防治阶段,饭馆几乎都不开张。吃饭怎么解决?我一时感到莫名地不适。

妻子和女儿都打电话过来,叫我订外卖。我内心不太乐意,哪能餐餐都吃外卖,还是要想个解决的办法。

天黑了,街上的灯亮了。稀疏的车辆,在街道上穿梭。我戴着口罩,孤身在灯光下行走。不远处,有个10来平方米的小铺点还亮着灯。我竞直走了过去,这里放着很多书刊杂志。

“卖货的人哪儿去了?”我随手拿起一本杂志翻了翻,自言自语地说道。

“在啊!你要买杂志么?”

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回答,吓了我一哆嗦。

只见一位中年妇女从一个书刊架的后面走了出来。

“不买,只是想看看有没有吃的东西。”

听了这话,中年妇女弯下腰,拿出两盒方便面,“4块5毛钱一盒,你要吗?”

我点了点头,一下买了8盒方便面,吃饭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第二天一早,我赶到公司的互联网医院办公地点,推开窗,抬头远望,几朵白云下,大海一片湛蓝。星星点点的渔船,在海面上慢悠悠地滑行、摇曳。公司的同事对我说:“这里风景好,我们公司在这里筹建互联网医院,可以更好地为全国人民、为海南人民提供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

这话我信,我们互联网医院地处海口市的黄金地段,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人们来这里旅游、休养,享受独处时光。所以,这里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必定前景广阔。

但眼下,疫情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和经济复苏。

这天晚上,我从网上看到,国内的疫情日趋好转,国外的疫情却在不断蔓延,而且形势越来越严峻。

疫情迈出的死亡脚步,还在向人们逼近!

网上,一些人变得手忙脚乱,无暇思考,无暇面对自己;一些人变得歇斯底里,争分夺秒地将偏激的情绪和半生不熟的想法进行传播、推送。

做人要知足,要有高尚的情怀,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伴随着大家期盼的目光,我们的互联网医院已经接近告竣。我默默祈愿疫情早日退去,祈愿人们早日享受到我们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

新的一天开始了,柔和的椰风,湛蓝的海水,静静地映在我的眼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