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山縣農業專家支招——2020年小麥病蟲害化學防治技術建議

2020年由於受到暖冬、厄爾尼諾現象和反厄爾尼諾現象、氣象條件適宜等因素的影響,小麥越冬病蟲基數偏高、病蟲發生形勢嚴峻複雜,預測總體中等偏重發生。特別是小麥條鏽病在冬繁區快速擴散,菌源異常豐富,威脅顯著加大;赤黴病田間菌源充足,一旦氣候適宜,極易蔓延流行;莖基腐病、紋枯病等根莖部病害蔓延加速;麥蜘蛛、穗蚜預計大發生。現就我縣主要的小麥病蟲害,科學精準化學防控分別簡述如下:

一.條鏽病

(1)防治指標:當田間平均病葉率達到0.5%~1.0%時,要組織開展大面積應急防控,做到同類區域防治全覆蓋。

(2)藥劑防治:要全面落實“帶藥偵查、打點保面”防控策略,採取“發現一點、防治一片”的預防措施,及時控制發病中心。可每畝用12.5%烯唑醇可溼性粉劑30~50克,或30%醚菌酯懸浮劑50~70毫升,或30%吡唑醚菌酯懸浮劑25~30毫升,或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60~80克,對水均勻噴霧防治。

二.赤黴病

(1)防治指標:根據防治小麥赤黴病的投入和產出情況.制定出畝產300kg、350kg、400kg不同產量水平麥田的赤黴病防治指標:即病情指數(%)分別為2.3~2.7、1.9~2.3、1.6~2.0;病穗率(%)分別為11.7~12.3、11.2~11.7、10.9~11.4。在赤黴病嚴重發生年份,防治指標可適當降低。

(2)藥劑防治:堅持“立足預防,適時用藥”不放鬆,小麥抽穗揚花期一旦遇連陰雨或連續結露、多霧天氣,立即噴藥預防;若氣候條件特別適宜,隔5~7天再噴藥1次。可每畝用430克/升戊唑醇懸浮劑15~25毫升,或25%氰烯菌酯懸浮劑100~200毫升,或25%咪鮮胺乳油60~100毫升,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克,對水均勻噴霧防治。

鹽山縣農業專家支招——2020年小麥病蟲害化學防治技術建議

三.紋枯病、莖基腐病

(1)防治指標:返青至拔節初期,田間紋枯病病株率達到10%時,進行藥劑防治。

(2)藥劑防治:可每畝用240克/升噻呋酰胺懸浮劑15~20毫升,或18.7%丙環·嘧菌酯懸乳劑30~60毫升,或250克/升丙環唑乳油30~40毫升,或10%己唑醇懸浮劑15~20毫升,對水均勻噴霧防治,兼治莖基腐病。

四.白粉病、葉鏽病

(1)防治指標:發病初期,當田間白粉病病葉率達10%或葉鏽病病葉率達5%時,白粉病重點在小麥5月份抽穗後,注意觀察中下部葉片背面,一旦達到防治指標,及時進行藥劑防治。

(2)藥劑防治:可每畝用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60~80克,或12.5%烯唑醇可溼性粉劑35~60克,或25%吡唑醚菌酯懸浮劑30~40毫升,或250克/升丙環唑乳油35~40毫升,對水均勻噴霧防治。

五.蚜蟲

(1)防治指標:當田間百穗蚜量達500頭以上時,進行藥劑防治。

(2)藥劑防治:可每畝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0~30克,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20~25毫升,或50%氟啶蟲胺腈水分散粒劑2~3克,對水均勻噴霧防治。當田間益害比達1:80~100或蚜繭蜂寄生率達30%以上時可不施藥,利用天敵控制蚜蟲。

六.紅蜘蛛

(1)防治指標:返青拔節期,平均每尺單行有蟲200頭以上時,進行藥劑防治。

(2)藥劑防治:可畝用2.5%聯苯菊酯微乳劑50~60毫升,或25%甲氰.辛硫磷EC50ml/667m2,或每畝用掃蟎淨15%乳油20—30毫升,或 20%可溼粉15—25克對水噴霧,或5%阿維菌素懸浮劑5~8毫升,對水均勻噴霧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