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车为媒缘四海

房车为媒缘四海

有缘千里来相会,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房车为媒缘四海,我更是感同身受的;于是,我似乎懂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对房车旅行、旅居,那样情有独钟;于是,我似乎懂了:房车为什么在当下,那么风靡、燎原;于是,我似乎懂了:为什么房车旅居,成为一种生活潮流与向往;于是,我似乎懂了:为什么房车旅居,成为妇孺、老少趋之若骜的一种追求;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原本应宅在家里的中老年人,成为房车旅居的主力军。

依照国人传统的活法:老了的年龄,儿孙绕膝安享晚年;这或许是“遵照”人的生命周期,冥冥中铁定的安排;于是,阿兹海默、社交能力萎缩、等功能退行性症状接踵而至,社会家庭尤其是老年化迫近的当下,孤独寂寥日甚一日,走进这个年龄段的人们;似乎到了这样的年龄,孤家寡人是约定俗成;似乎到了这个年龄孤独寂寥成为无奈的必选;然而拥有房车不到半年的时间,这些亘古不变的定律,受到了空前绝后的挑战;房车旅居生活,让孤独寂寥,不再是这个年龄段独有的特享。

在海口西秀海滩公园,有幸结识了江苏南京的王哥夫妇,他们是五零后事业有成者;热闹非凡的停车场内,来了一辆苏A、C型小额头自行房车;起初他们的到来并未引起我的关注,夜幕低垂,我们娘仨车门紧闭一心追剧《黑色名单》;咚咚车门被扣响,我颇为惊诧“可能又是安民告示似的警务提醒”,我悻悻的打开车门,一口浓重的苏南口音,向我借取水工具——地插;强烈的好奇、似懂未懂得的口音,我懵懂着到车内拿出他要借的地插,随他来到一辆山东鲁F牌照C型房车前,才从他与浓重胶东口音对话中捋出端倪:他是在为素昧平生的山东烟台车友解决用水问题,而他们只是在停车场内短暂偶遇。

萍水相逢就雪中送炭,而且还用自己的香烟作为媒介,这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翌日清晨,这位热心哥的夫人,来到我车前向我借自行车,我毫无顾忌借给了她,而她居然是为一位旅行时结识的银川人借的;两夫妻共同的借,让我对他们产生了好感,并约伴一同去三角梅共享农庄观看三角梅展,一路之上他们夫妇的热情、真情、热心助人、乐善好施的品行感染了我们;还为我们全家烹制了一桌色香味俱佳的“盛宴”。游览中对我年迈的母亲呵护有加,不亚如亲生儿女。

聊天接触中,我们才知道:随车同行的银川刘大哥夫妇,与他们也非亲非故,是萍水相逢,在张家界旅游时偶遇,从此他们两家如同兄弟姊妹一样,经常结伴而行,演绎着一桩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邂逅良缘;房车为媒,在西秀海滩我还有颇多邂逅,成就了一段段真实动人的画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