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瀟灑前半生,遭罪後半生”,現實是這樣嗎?真相很殘酷

導語:

“丁克”,想必大家對這個詞並不陌生,意思是指那些具備生育能力,但是依然不選擇要孩子的夫妻。上世紀80年代,在中國掀起了第一批丁克潮流,讓一部分人紛紛加入了丁克的大潮當中,如今40年已過,他們過的怎麼樣了呢?

可能一部分人會認為:“唉,早知道我也當個丁克了。大女兒要結婚,二兒子要買房,哪一項都是心病,都需要用錢,還不如人家丁克,兩口子好好的過一輩子,沒有那麼多煩心事。”

“丁克瀟灑前半生,遭罪後半生”,現實是這樣嗎?真相很殘酷

當然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再苦再累還是有個自己的孩子好。別看他們丁克早年那麼瀟灑,到了晚年就知道後悔了,連個陪伴的人都沒有,這一生過著還有什麼意思,真是瀟灑前半生,遭罪後半生。”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也有自己的觀點,那事實到底是怎麼樣的呢?接下來我們看一個過來人的案例,真相也是十分殘酷。

劉阿姨就是當年丁克大潮當中的一員,自己是高中教師,丈夫也是某領域的專家,兩人都是知識分子,所以也趕了趕時尚,追了追潮流,一者是為了維護兩人的二人世界,二者也是害怕要孩子麻煩,所以便選擇了丁克。

“丁克瀟灑前半生,遭罪後半生”,現實是這樣嗎?真相很殘酷

一開始的時候,夫妻倆的這個決定,可是遭到了雙方父母的強烈反對,甚至還受到了很多親戚的冷眼,但兩個人就是鐵了心的要丁克,任何人也無法阻攔。頭些年的時候,這二人過的的確是不錯,當別人都在為了生孩子養孩子,忙的愁的焦頭爛額時,這兩個人一放假,便直接出去旅遊,到處遊玩,可謂是羨煞旁人。

“丁克瀟灑前半生,遭罪後半生”,現實是這樣嗎?真相很殘酷

可是如今,轉眼間兩個人也都已經70歲左右,卻是為當初的決定後悔不已。逢年過節,別人都有孩子回家陪父母,有孫子叫聲爺爺奶奶,可是自己家中,就只有另一半互相陪伴。尤其是劉阿姨的心裡更是不好受,眼看老伴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真的害怕到了自己一個人的那一天可怎麼生活。

所以逢人便是訴說:“哎,當時不知道怎麼想的,如果時光能重來,不管再累再難,我絕對會選擇要一個孩子。”聽完劉阿姨的心裡話,也是讓人一陣唏噓,的確是,選擇丁克有很多優勢,尤其是以下幾個方面,也確實特別吸引人。

1.可以節省更多的精力,追求自己的自由

結婚後選擇不要孩子,可以節省很多精力,讓自己的生活更自由,不用為了孩子而讓自己受到牽絆。

2.可以攢下更多的財富,享受生活的美好

有時候養孩子的花費,比大人的吃穿住行還多,如果不要孩子的話,這部分開支就可以省去,用來享受美好的生活再合適不過了。

3.可以避免養娃的責任,更加投入的工作

有了孩子之後,總是要捨去一部分工作的時間和精力來照顧孩子,特別是母親,所以如果沒有孩子,就不用承擔照顧孩子的責任,無娃一身輕,工作起來也更投入。

“丁克瀟灑前半生,遭罪後半生”,現實是這樣嗎?真相很殘酷

4.可以避免生育的痛苦,讓自己免去煩惱

生娃的過程想必很多人都會聽說過,比如像什麼宮縮,開十指,手剝胎盤等等,聽著就會感覺好害怕。如果選擇丁克一族,那麼女性往往可以免去生娃的痛苦,更是不會有因生娃留下的後遺症而感到煩惱。

但是我們在看到丁克一族好處的同時,也千萬不能忽略他的另一面。一般情況下,早些年選擇丁克的人,到了晚年往往會面臨這三個問題,很有可能會讓人陷入後悔。


“丁克瀟灑前半生,遭罪後半生”,現實是這樣嗎?真相很殘酷


•晚年孤獨,無人陪伴

首先就是孤獨的問題,選擇丁克,沒有子女在旁邊陪伴,到了晚年肯定會孤獨淒涼,特別是如果另一半身體又不好時,更是會感覺到很無助。別人家都有兒女陪著,而自己只有老伴,或者是門口的那條大黃狗相伴,看著著實淒涼孤單。

•沒人照顧,養老困難

再者說,丁克一族的人到了晚年之後,可能會面臨養老困難。如果身體不舒服,生病住院連個陪同的簽字的人都沒有,臥床起不來時,連個端水喂藥的都沒有,如果早年再沒有積蓄,那晚年真的是生活不保,讓人擔心。

•忍受壓力,不被認可

當然,除了孤獨和沒人照顧這兩點之外,選擇丁克的人,一般情況下還忍受著非常大的輿論壓力。中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比較傳統的國家,傳宗接代,傳承香火的觀念比較重。如果一個家庭選擇丁克,很有可能會面臨親戚或者長輩的異樣眼光,需要承受巨大的壓力。

就從以上三個方面來看,選擇丁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們在看待問題時,一定要考慮全面,從問題的正反兩方面進行思考,理智的做出選擇,千萬不要盲目下決定。最後希望每個即將要選擇丁克的人,都能夠理智的思考一下,不要只站在目前的現狀看,而是要長久多方面考慮。生娃這件事,沒有正確與不正確之分,只有將來後悔與不後悔兩種情況。

你會贊同自己的孩子將來選擇丁克嗎?你認為丁克選擇不要孩子最主要的原因會是什麼呢?歡迎下方評論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