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安天大会上,三清竟然要拜如来,就连寿星也敢羞辱太上老君,这是作者笔误吗?

囿山绿城


让三清低头的不是玉皇大帝,也不是如来佛祖,是天道!安天大会就是玉皇大帝借天道大势压三清一头!从封神开始天庭的壮大,再到西游佛教崛起,道教一家独大被打破,三足鼎立大势已成,不可阻挡!

西游的故事大家都了然于心,佛教的势力和中土道教比差的还很远,而玉皇大帝这个三界老大坐的也不踏实!玉皇大帝坐下无人可用,通过封神大劫才拉了一批三教弟子,但是也是出工不出力,一个个小山头,虽然名义上是三界共主,但是九大天尊有几个听他的?玉皇大帝这个天庭之主当的也憋屈啊!佛教也是,封神大劫中拐走了一批人才,才算充实了家底,但是还是远离人间核心地带中土,佛教也想取得和道教一样的地位啊,佛教四大菩萨都是封神大战拐跑的,几大佛祖也不完全同心,所以如来和玉皇大帝是一拍即合!

两方各有想法,用安天大会来宣扬实力!孙悟空都大闹天宫了,都打上门了,三清四御还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玉帝也只得去请如来佛祖!佛祖心里能没有数,这猴杀不得“那厮乃花果山产的一妖猴,罪恶滔天,不可名状,概天神将,俱莫能降伏;”罪恶滔天还不直接打入阿鼻地狱?还安排一场说走就走的赎罪之旅?其实还是畏惧悟空后面的女娲娘娘!(这个在其他回答里我分析过,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处置好悟空,佛祖就要走,玉帝派人喊住,要给佛祖庆功,名为庆功,实际是秀肌肉,你们三清四御不是不给我面子吗,我看你们敢不敢当众藐视天庭?佛祖也想借此机会增添自己的声望,一拍即合!因为玉皇大帝毕竟是鸿钧钦点三界共主,就算三清四御不给玉皇大帝面子,也要给背后的鸿钧面子!玉皇大帝就是要借此机会,站住道理,强压三清四御一头,三清四御也只有吃个哑巴亏!

西游世界中,佛教的崛起已经是不可阻挡,道家众仙也只能顺应天道!但绝不代表如来就高了三清一头,毕竟是玉帝设宴,如来是宴会主角,这场宴会代表着天庭!


雪流星落


如来因制服孙悟空有功,玉皇大帝特地举办了安天大会答谢,宴请了“三清”,“四御”、“五方五老”等一众大神。不管是地位还是实力,“三清”都远高于“五方五老”,在安天大会上,太上老君为何要拜如来?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玉皇大帝的实力等同于“四御”,如果他亲自动手,制服孙悟空是轻而易举的事,为何要宣旨如来?且如来也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玉帝有必要兴师动众为他举办这么一场盛大的宴会?

我们知道,《西游记》中佛、道两教并存,道教实力更强,但佛教后来居上且有超过之势。玉帝作为三界主宰,当然希望他们互相制衡,有利于统治。

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以李靖、哪吒为首的天兵天将竟对他束手无策。好不容易二郎神出手将其抓住,太上老君却又让他从炼丹炉跑掉。而以太上老君的实力,要杀死孙悟空是极其简单的事,玉帝隐约感觉到太上老君在放水,却又不敢明说。

玉帝知道到了抬高一下佛教地位的时候,于是他下旨宣调西天如来出马,很快制服了孙悟空。玉帝特意为如来举办这场安天大会,给足了其面子。

太上老君自然明白玉帝的同意,但其一贯主张“无为”,依然保持低调,且有玉帝在旁,所以面对安天大会的主角如来,即使地位和实力比他高,仍以“拜礼”相见。

至于南极仙翁,也知道玉帝的用意,顺势拍一下如来的马屁,但绝无羞辱师伯太上老君之意。

坚持原创,我是烟斗的传说,欢迎交流关注。


烟斗的传说


在中国神话体系中,道教早于佛教,道教是中土宗教,佛教是外来宗教。天庭是以道教神仙为班底组建的三界最高管理机构。在西游记中,道祖太上老君亲口告诉观音:"我当年曾化胡为佛"。因此,道教无论在地位、资历、实力方面都强于佛教。

也就是说,道祖太上老君乃佛、道共同的祖宗,他开天辟地,住在最高层的三十三层离恨天兜率宫,手握无数超级法宝,来到灵霄宝殿时玉帝要起身迎接。可以这么认为,太上老君乃三界第一仙,其地位之高无人可比。



可是,在安天大会上,玉帝为答谢如来佛祖降伏妖猴,传旨千真万圣前来赴宴。原文:不一时,那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五跂真君、五斗星君、三官四圣、九曜真君、左辅、右弼、天王、哪吒,玄虚一应灵通,对对旌旗,双双幡盖,都捧着明珠异宝,寿果奇花,向佛前拜献曰:"感如来无量法力,收伏妖猴。蒙大天尊设宴呼唤,我等皆来陈谢。"


这里的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他也夹杂在众仙之中,捧着宝贝,对着如来拜献。注意,这里的"拜献"是什么意思?按照文意理解,应该是跪着献上礼物,即使不是跪着,也应是鞠躬弯腰献礼,这往往是卑者向尊者所用的基本礼数。


不单如此,安天大会上还有一个插曲,更让太上老君无地自容。原文:寿星又到。见玉帝礼毕,又见如来,申谢曰:“始闻那妖猴被老君引至兜率宫锻炼,以为必致平安,不期他又反出。幸如来善伏此怪,设宴奉谢,故此闻风而来。更无他物可献,特具紫芝瑶草,碧藕金丹奉上。”

寿星是谁?当然是南极仙翁,元始天尊的大弟子,太上老君的师侄也。他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师伯狠狠贬损一通。这里的几个用词"以为"、"不期"、"幸",暗含嘲讽之意,突出了老君的无能与如来的强大,几乎可以让他所谓的师伯颜面无存。


寿星乃正宗道家弟子,他怎么敢当众侮辱自己的师长兼道祖,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再有,在后文中,太上老君大展神威,其座骑青牛精拿着金刚琢无人能敌,连如来佛祖都怕他"嚷上灵山,反遗祸于我",只好让十八罗汉用十八座金山作为买路钱。也就是说,如来佛祖实际上非常忌惮太上老君,甚至把他当作自己的前辈。

难道是作者吴承恩的笔误?否则,这种前后矛盾,不符合逻辑的情况怎会发生?小编最初也这么觉得,但想来吴承恩不应犯如此低级错误。后来又对原著仔细分析,才发现其中原因。

原著第四十四回,行者道:“那三清?”八戒道:“中间的是元始天尊,左边的是灵宝道君,右边的是太上老君。”原来,在道教中,太上老君排名竟然最未,他虽是道祖,资格最老,但却退居为三把手。按现在来说,一个人自己创建的公司,最后董事长居然不是自己,这里头必然有残酷的内部斗争,最后自然是失败者出局,退居二线。

如此,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寿星即元始天尊大弟子为何要当众嘲讽师伯,因为他们在道教早已分属不同的阵营,寿星此举是向师父表忠心,与师伯划清界限。此外,元始天尊带头向如来拜谢也有深意,暗示了道祖无能,不能降伏妖猴,所以害得道教向佛教低头,从而使老君在道教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囿山绿城


所谓安天大会只是玉帝请佛祖的局。

主是玉帝。客是佛祖。

三清四御都是陪客,进来打个招呼很正常,哪有这么上纲上线?

寿星这时候说不敢喷?王母的蟠桃没了,道祖的仙丹被祸害。天上只有寿星有仙药。

仙丹和蟠桃出来前,能嚣张一会儿是一会儿。

(纯属自己瞎猜,想知道真相就去看原著)


黑水河爵士_波隆


我个人的看法是,西游记里的佛与神是有区别的,取经是向佛而不是向神。相传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神在我国起源时期就有神的存在,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再多后来姜子牙封神。

我国古代不缺神仙,但是缺如来佛祖,如来佛祖是高于神仙的。人死后经过修行可以位列仙班,就算是和尚供奉的如来佛祖,十八罗汉,和尚圆寂后也不能成罗汉,更别说凡人,凡人只能成仙。

神仙是可以羞辱的,但佛祖不能!你可以说玉皇大帝的不是,也可以说太上老君的不是,但你能说如来佛祖的不是?[微笑]


小恩小爱


都在玩心,天上也在玩心,地上也在玩心。玩才是活着的人该做的事。玩权,玩财,玩色,玩骗,玩抢,玩偷,到最后一招,玩命。这就是众人的生活,活着的意义所在。各自好自为之吧。


你花开我就来


小说作者根据自己需要安排的情节而已。

就像现在网络神话玄幻,动不动还杀天,揍玉帝,灭如来呢!


lichen2012


《西游记》的核心主线之一,就是弘扬佛教,贬低道教。

君不见:道教诸仙都控制不住孙悟空,需要去西天搬如来做救星……

君不见:人参果树被毁,各大仙家无可奈何,佛家观音到场即可……

君不见:八戒、沙僧原本都为道家大仙,因为犯错而贬下凡间,所为的修成正果,皆是投入佛家……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所以三清拜如来,也是照此路线,绝非笔误!





艾条艾柱艾绒


西游记》的核心主线之一,就是弘扬佛教,贬低道教。

君不见:道教诸仙都控制不住孙悟空,需要去西天搬如来做救星……

君不见:人参果树被毁,各大仙家无可奈何,佛家观音到场即可……

君不见:八戒、沙僧原本都为道家大仙,因为犯错而贬下凡间,所为的修成正果,皆是投入佛家……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所以三清拜如来,也是照此路线,绝非笔误


大鹤美食日记


西游记 就是扬佛恶道的一本小说,孙悟空的师傅,还有人参果的道观,几个章节都有。当然,也有认为 西游记 是话本故事的集合,我觉得很有可能。像 水浒传 话本故事的集合就更明显了,北宋南宋时期的汴京、杭州的大城市群里的瓦肆说书人的话本故事,经作者的合成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