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應該怎麼看 第三篇


電影應該怎麼看 第三篇||《認識電影》之剪輯

《殺死比爾》


概念:

“剪輯”這個詞可以分開來看,“剪”是把多餘的素材減掉,“輯”意為聚集,是把有用的素材按一定的邏輯連接起來。

電影的基本單位是鏡頭,通過剪輯,可以把大量鏡頭進行有機結合,可以壓縮或拉伸時空,從而形成一部結構合理、主題明確、富有藝術感染力的影像作品。

要講剪輯的發展,就必須先講電影史,下來就通過五個電影史時期來了解剪輯。

這五個時期分別是:

1.盧米埃爾時期(段落鏡頭)19世紀90年代末

2.梅里愛時期(連續性剪輯)20世紀初

3.格里菲斯時期(古典剪輯)20世紀10-20年代

4.愛森斯坦時期(蒙太奇理論)20世紀20年代

5.巴贊時期(長鏡頭理論)20世紀50年代

盧米埃爾時期(段落鏡頭)

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是電影的發明人,如果你去看他們的作品,例如《工廠大門》和《火車進站》,你會很不服氣,這樣的電影你用手機也能拍得比他們好。

沒錯,早期的電影就是這麼簡陋,當時的攝影機是固定在一個點的,從頭拍到尾, 像我們平時用手機錄視頻一樣,沒有剪輯的觀念


電影應該怎麼看 第三篇||《認識電影》之剪輯

《工廠大門》


梅里愛時期(連續性剪輯)

20世紀初,出現了剪輯的觀念。電影人發現,如果只拍一個動作的開始和結束,觀眾會自行腦補中間的部分,例如先拍一個人在起點上車的鏡頭,緊接著拍這個人在終點下車的鏡頭,觀眾就會自行腦補這個人坐車的過程,這樣的發現促進了電影的發展。這個時期的剪輯主要是為了使故事連貫,所以稱為連續性剪輯

梅里愛原來是一個魔術師,後來轉行拍電影,對電影分拍攝方式進行了很多突破,發明了很多電影特技,通過對不同鏡頭的剪接、重疊、換背景等方式,創造了很多魔術一般的效果,他的代表作有《月球旅行記》,是最早的科幻片。

電影應該怎麼看 第三篇||《認識電影》之剪輯

《月球旅行記》用佈景和剪輯創造了很多特效


近幾年火起來的短視頻,一開始大家發佈的是沒有剪輯過的視頻,後來就開始出現很多特效剪輯視頻,很像電影史的重演。那些看起來很厲害的特效短視頻,其實一百年梅里愛就在玩了。

格里菲斯時期(古典剪輯)

美國導演格里菲斯被譽為電影之父,是對電影藝術做出最多貢獻的人,沒有之一。如果把電影鏡頭比喻成一種新的語言,格里菲斯就是為這種語言制定基本語法的人,他的剪輯語法被稱為古典剪輯(classical cutting)。

格里菲斯之前的電影剪輯強調的是時空的連續性,用的是固定的鏡頭。格里菲斯的剪輯強調的是戲劇性和情感,他把場景分割成全景、近景、特寫等不同景別,通過不同鏡頭的組接來製造氣氛、節奏,達到強烈的視覺和戲劇效果。(不同景別鏡頭的情感效果可以看前面的鏡頭篇)

格里菲斯也是第一個讓攝影機運動起來的人,他通過把攝影機綁在卡車上拍攝來製造動感。

電影應該怎麼看 第三篇||《認識電影》之剪輯

今天的電影通過多個攝像機拍攝不同景別、角度的畫面,方便後期剪輯


今天的很多電影還是在用格里菲斯的方式拍攝的,古典剪輯是一種符合心理規律的剪輯方式,觀眾比較容易接受。

一般好萊塢電影約1000個鏡頭,動作片平均2000個鏡頭,一般每個鏡頭5-8秒,驚悚片則2-4秒。鏡頭的越多、越短的電影,節奏就越快。格里菲斯最著名的是他的“最後一分鐘營救”,也叫做平行蒙太奇,他將不同地點的動作交替切入,從而製造出一種時空的張力,例如一段警察追小偷的戲,一會是小偷跑的鏡頭,一會是警察追的鏡頭,交替切入,越到高潮鏡頭的切換速度就越快,從而製造出一種緊張感。

剪輯除了可以營造氣氛,還能夠打破現實中時空的限制,重新排列時空,導演可以在鏡頭中插入“過去”的鏡頭,還能插入“未來”的鏡頭,可以倒序拍故事(例如《記憶碎片》),也可以打碎時間線(例如《瘋狂的石頭》),也可以將不同時空的故事拼到一起(例如《雲圖》),還可以將頭尾相連形成一種循環結構(例如《恐怖遊輪》)。

電影應該怎麼看 第三篇||《認識電影》之剪輯

《雲圖》通過交叉剪輯手法,講述六個不同時代的故事,來表達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有關聯的


法國導演戈達爾曾說過:“電影始於格里菲斯。”正是格里菲斯確立了電影的語法,才把電影變成一種藝術。

愛森斯坦時期(蒙太奇理論)

蒙太奇(Montage)在法語是“剪輯”的意思,但今天你可以把蒙太奇理解成藝術性的剪輯

蘇聯的蒙太奇理論誕生於俄國十月革命之後,蘇聯政府需要把電影作為政治宣傳工具,但當時蘇聯太落後無法生產膠捲,於是蘇聯電影人就開始研究外國電影的剪輯,還創立了第一個電影學院。

蘇聯蒙太奇學派的核心觀點是兩個鏡頭並列在一起會產生新的意義。簡單來說就是1+1>2。例如一碗湯的鏡頭加上一個面無表情的男子的鏡頭,觀眾會覺那個男子此時感到很飢餓,如果面無表情男子鏡頭前面加上是一個老人死去的鏡頭,觀眾會覺得那個男子的感受是悲傷,如果前面加上的是一個性感美女的鏡頭,觀眾就會覺得那個男子的此時很“飢渴”。

電影應該怎麼看 第三篇||《認識電影》之剪輯

把蒙太奇理論發揚光大的是愛森斯坦,他提出了五種蒙太奇理論,即:

(a)理性蒙太奇:即上面的例子,兩個毫無關聯性的畫面連到一起,在觀眾心中產生第三個想法。

(b)長度蒙太奇:隨著氣氛越來越緊張,鏡頭的長度越來越短。很多高潮戲都是這種手法剪輯。

(c)節奏蒙太奇:配合音樂的節奏和畫面的動作來剪輯。可以去看一些電影預告片或是電影精彩瞬間混剪,很多都是用節奏蒙太奇手法剪出來的,隨著音樂的節奏踩點剪輯。

(d)調性蒙太奇:將兩個或多個色調、主題相似的畫面剪輯起來,從而達到強化電影情感或心理含義。例如一場戰爭戲,把某一方士兵死亡的幾個鏡頭拼接起來,從而渲染一種悲壯的氣氛。

電影應該怎麼看 第三篇||《認識電影》之剪輯

《和莎莫的500天》通過前後兩組蒙太奇來表現男主戀愛前後對summer態度的變化


(e)諧調蒙太奇:(又譯為泛音蒙太奇)是長度蒙太奇、節奏蒙太奇、調性蒙太奇三種手法的結合使用。

巴贊時期(長鏡頭理論)

跟上面提到的影人不一樣,巴贊不是一個導演,而是一個理論家、評論家,對電影提出了很多有建設性的批評。

巴贊反對剪輯對現實的過度扭曲,他認為,剪輯師代替觀眾做選擇,替觀眾決定把注意力放在哪裡,這樣的電影太自我中心了,是在操縱觀眾,觀眾接收到的是導演灌輸的思想而不是自己獨立思考得出來的。

巴贊認為長鏡頭的運用能最大限度保持空間的客觀真實的連續性,而大景深(鏡頭虛化少)的鏡頭保留了這個場景的所有細節,能夠讓觀眾自己選擇觀看的內容和重點,而不是被動接受導演強加給觀眾的東西。

電影應該怎麼看 第三篇||《認識電影》之剪輯

左圖為大景深,信息多,右圖為小景深,信息少


在巴贊眼中,電影史上的技術革新(有聲技術、彩色電影、寬銀幕……),都在使電影更接近現實,但巴贊也不贊同電影絕對的寫實(這樣就跟監控攝像頭的錄像一樣了),他認為,電影應該是介於混亂的現實和藝術想象之間的一個有序的人工化世界。

怎麼理解呢?引用我在另一篇文章《什麼是好電影?》的話:好的(現實題材)電影,應該是現實的倒模,真實地反映現實社會。電影跟現實社會的關係就像地球模型跟地球的關係一樣,地球模型不是地球,但可以反映出地球的樣子。

長鏡頭和蒙太奇這兩種手法各有千秋。

長鏡頭能製造一種沉浸體驗感,一般用於藝術電影,國內喜歡用長鏡頭的導演有畢贛,可以去看一下他的《路邊野餐》,有長達42分鐘的長鏡頭。

蒙太奇凌厲的剪輯能緊緊抓住觀眾的注意力,一般用於商業電影,可以看吳宇森拍的電影,例如《英雄本色》、《變臉》等,國外的可以看昆汀的電影。

電影應該怎麼看 第三篇||《認識電影》之剪輯

吳宇森的暴力美學塑造了自己獨特的電影風格


總之,採用什麼樣的剪輯方式,取決於電影自身的需要,而不是單純為了炫技,技術和內容不能本末倒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