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高产增甜有诀窍,"六脉神剑"不可少


桑葚高产增甜有诀窍,

桑葚,水果界"黑黄金",目前市场需求量很大,优质的桑葚果供不应求,高产与增甜是目前市场的第一需求。要做到高产与增甜,这六个方面工作必须做好:建棚、控温、选苗、定植、修剪、肥水。也叫桑葚高产增甜管理的"六脉神剑"。

A、桑葚文化

我国古代蚕桑农业源远流长,蚕桑文化也大有传承,开国领袖毛泽东少年时代写给父亲的言志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主席提到的"桑梓地"指代的是家乡,桑树自古就被视为家乡的标志。

桑葚高产增甜有诀窍,

少年毛泽东

宋朝张俞《蚕妇》里写到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充分表达了种桑养蚕的艰难和底层百姓的凄惨生活。现如今,养蚕、抽丝、织布再也不是劳动人民的生活方式,而"种桑采葚"却变成市民的时尚生活

B、市场供不应求

桑葚也叫葚梅或紫葚,是桑树上结的果实。桑葚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锌、铁、硒等微量元素和纤维素。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所以被誉为水果界的"黑黄金"目前,市场对桑葚果的需求量非常大,基本属于供不应求。

C、市场需求催生规模种植

自古桑树都是野生种植,产量低,周期长品质差,不能跟上时代的节拍,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近代,为了高产和提高品质,开始采用塑料大棚保护地栽培的模式。如何让桑葚高产,增加含糖量。做好以下六点,俗称"六脉神剑"很重要。

桑葚高产增甜有诀窍,

桑葚供不应求

一、选址建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址大于种植。

1、选址:因为桑葚喜欢选地势平坦,偏湿润,温度适宜的环境,所以棚址的选择,一定要向阳,避风,地势平坦。确保沥水性,既能保持湿润,又不能低洼积水。地势走向一定要选择东西长,南北窄,便于采光与管理。

2、建棚:桑葚大棚以东西方向长度60米、南北方向宽10米为最好,后墙的高度保持在2.8米为宜,大棚主拱圈的高3.8米,前沿墙高度为1米,后墙的厚度应为60厘米,大棚的骨架最好用双层镀锌钢管,有韧性不易受风力影响变形而垮棚,为了确保安全与稳定,有利于托住薄膜,东西方向要拉上钢丝,钢丝间隔30厘米。南北方向要捆绑6厘米粗的竹竿,间距要保持60厘米左右。扣棚时棚面要覆盖无滴长寿膜,覆膜结束后,先盖上5厘米厚的草帘或保温被。闷棚5-7天才可以使用。

桑葚高产增甜有诀窍,

选择向阳背风场地

二、控制棚温,"只要温度,不要风度",控温是促进苗木生长的最有效手段

塑料大棚栽培桑葚,控制温度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所以,根据气候条件的变化,一般大棚覆膜时间在12月中下旬为最合适,早了,温度达不到要求,晚了,没有足够的控温时间。覆膜最好选择天气晴朗无风时进行。这样便于作业,铺设的薄膜平整无皱褶。薄膜要分为上下两大块,上面的薄膜宽度3米,下面的宽度为9米,两块薄膜重叠覆盖至少在30厘米左右,这样才能便于大棚内通风降温和排湿使用。大棚覆膜后一定要闷棚5-7天。从第7天开始,揭开草帘升温,第一周,白天控制温度在15℃左右,晚上温度控制在2-5℃之间。第二周,白天把温度逐渐拉升至20℃左右,中午棚温高的时侯可以选择通风降温,晚上温度控制在6-8℃之间。第三周,白天温度控制在25℃左右,晚上保持在8-10℃之间,从桑葚幼果时期到果实成熟时期,白天的温度控制在26-28℃左右,晚上控制在12-15℃之间。大棚内的湿度从升温开始到幼果出现,控制在60%左右为最好,湿度过大,可以通过覆盖地膜和通顶风的方式降低湿度。桑葚果实由白转红时,室内湿度要保持在40%左右,最高湿度不能超过50%。湿度过高容易引起白果病的发生,反之湿度过低,会导致大量落果,造成减产。所以,在果实转红到采收期,掌握好室内稳定的湿度和温度至关重要。

桑葚高产增甜有诀窍,

温度、湿度测量表

三、选择幼苗,选苗如选人,选对事半功倍,选错了吃苦受累

要想桑葚果实稳产、高产,又能增加甜分,选择幼苗特别重要,这就如同,老板选工人一样,选择一个好工人可以让你省心省力。选错了工人会让你费心费力,甚至吃苦受累,造成损失。桑葚幼苗一定要选择品相好,活力强的幼苗,一般有三个标准:

1、看枝丫,枝桠圆润光泽,水分充足,有明显汁液。

2、看牙胞,丫胞饱满,每个丫头都凸出枝干,呈明显活力。

3、看根须,"根正才能苗红",健康的桑葚幼苗一般为根须健壮饱满,分蘖较多,没有明显干瘪现象。符合这三点就是健康的桑葚幼苗。

桑葚高产增甜有诀窍,

幼苗选择有讲究

四、苗木定植,"无规矩不成方圆",合理密植,有利高产

为了便于采光,桑葚幼苗在大棚内要按照南北方向栽植,东西方向定植为行距,每行之间距离为2米,南北方向为株距,株距在1.5米左右。每亩地(667平方米)栽植222株幼苗为最佳。切记过密,影响通风和光照,造成减产。栽植前顺行挖深50厘米、宽80厘米的定植沟,或挖60厘米见方的定植穴。定植沟内预先施入腐熟的农家肥,与沟内泥土拌匀填平,灌水,沉实方可栽植幼苗。栽植时间分春、夏两季,春季的栽植时间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左右,夏季栽植时间在6月上旬左右;春季栽植时要选择杆粗1厘米以上、杆高1.2米以上大苗定植,夏季栽植要选择二年生或三年生的大苗定植。定植后将土踏实,确保"不跑风",然后浇水2-3次,等到苗木发芽后,每亩地穴施尿素20公斤左右,靠近根部挖穴定施。经夏、秋生长,冬季便可扣棚保温。

桑葚高产增甜有诀窍,

合理密植

五、整枝修剪,"玉不琢不成器",合理整枝,疏密有致,确保高产

1.由于桑葚生长速度比较快,自古民间农谚有云:"桑葚苗长的快,日长一寸,夜长一筷"。另外,桑葚苗成枝力强、枝条细软、树势容易开张散形,树形非常适合采用主干型整形的方式获得高产。一年生的桑葚苗栽植后要在主干80厘米处短截,便于分蘖新枝,多分蘖新枝。当主干顶枝长到50厘米时留40厘米左右进行摘心,用这种方法可以连续摘心2-3次,当年可以在主干上着生出20个左右的斜生结果枝。如果栽的是二年生大苗,要在中心干1.2米处进行短截,其他的分枝全部留足5厘米左右的短枝重新修剪。修剪结束后15天左右,当新的芽萌长出以后,一定要及时疏芽,每个短枝留下2-3个侧下芽,不可多留,抹除背上的直立新芽。对中干上发出的新芽尽量保留,密度过大部分可以疏除。当主干上的新梢长到50厘米左右时,可以留下40厘米左右进行摘心,可以摘心2-3次,这样非常便于果枝生长。11月份,植株落叶后,要选择好时机进行冬剪,冬季修剪时量要轻,只可以剪去枝条顶部20厘米左右,其他地方不宜修剪。目的是防止冬季水分抽干。冬季剪枝时对内膛5厘米细弱枝条全部疏除。

桑葚高产增甜有诀窍,

合理留牙

2.第二年果实采收以后后,还要及时进行夏季修剪,夏季修剪采用保主干的方式,将主干上所有的结果枝一律留短桩短截,在短桩上,重新培养新的结果枝。主干枝要在1.5米处缩剪,一个月以后进行二次修剪,主要疏除部分直立枝、过密枝和内膛细弱小枝,每株苗围绕树干分布均匀的健壮结果枝只需要培养出20-30个即可。以后每年修剪都要参考这个标准进行,不可过密,过密会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桑葚高产增甜有诀窍,

修枝整叉,合理选择

六、肥水管理,"肥水,植物生长之根本",合理管理,增产、增甜

要想桑葚结果早、产量高,达到连年高产、稳产,果大质优。加强肥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肥水管理,也是增加桑葚糖分的最关键的举措。在整个生长期,桑葚对水分需求特别敏感,一旦出现干旱现象,新梢立即停止生长,目的是确保主干水分充足,这是桑葚神奇的"自救功能"。所以从苗木定植以后就要加强肥水的供应,要保持土壤湿润不积水的状态,一般每年浇水4-6次,干旱季节可以视情况增加浇灌次数。在冬季来临之前,一定要浇透过冬水,防止枝条水分抽干。桑葚一般是比较耐瘠薄的植物,但是,肥水供应充足,更能发挥其高产优质的特性,所以在树落叶前一次性施足基肥。这样的方法也是增加桑葚糖分的有效措施。

桑葚高产增甜有诀窍,

结束语:

以上的六种方法就是桑葚高产、增甜的"六脉神剑"做好了这六点一定会让你的桑葚获得大丰收。

我是牛哥,我是新农民,带你了解不一样的新农村。

桑葚高产增甜有诀窍,


参考资料:《农业科技》 《古诗学习网》 《山川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