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驴友指南:从士人到僧侣,古人如何游遍千山万水?

天天开心68797


司马迁肯定算古人,也算士人。他从长安出发,一路南行,游山玩水到衡阳,然后,到达武夷山,北上到山东曲阜,继续北上,可能到了山海关,回到长安(以上仅凭记忆,可能有小的出入、遗漏,大体不会太错)。这一趟,如果称得上“游遍千山万水”,他大约就是中国第一个“驴友”了。

司马迁如何游的,他在《太史公自序》里说了,目的是寻找历史遗迹,寻找古人踪影。那当然是不可能的,真实的目的,好玩儿,游山玩水,谁不喜欢呢。他当时20岁左右,精力充沛,身体强健,跑出去玩一趟,完全可以理解。

古也好,今也罢。游山玩水需要路费,需要时间,还需要不承担心理压力。这些,贫穷人家的子弟做不到。就算有时间,有路费,父母在家累得半死,自己跑出去玩,那心理压力是受不了的。若没有路费,身无分文,谁敢往外跑?会饿死在外面的,父母不放,自己也不敢。

司马迁的父亲当时是史官,年薪大约600担或800担水平,相当于州府一级的行政长官,比县令高一个级别。当时,比如衙役,相当于现在的保安或者警察,年薪才100担或者更少。这样一比较,司马迁就是富家子弟,就有钱有时间有心情游山玩水。也许,到了一个县,一个州府,长官正好是他父亲的朋友什么的,照顾几顿,送些银两,玩一趟回家,还赚一大笔也不一定。

别看游记呀,山水呀写得体面,查一查,有条件有资格游山玩水的,只有官僚成员,富豪也不会去干,花自己的钱不舍得。


通用汉语研推


陆游丶徐霞客`徒步走遍万水千山丶构思诗意写作千年古诗丶很多时候讨饭丶借宿农舍苦啊


穌利呼



用户南山蜂友


相当于现在的穷游。

当然也有富游的,那都是达官贵人,否则强盗就杀死你了。


诸葛暗亮


古人确实有旅行家一说,但多数是为了写书、做事、会友,兼顾旅游。例子就不举了,历朝历代,有很多。但像今天人们这种单纯地游山玩水,游手好闲,没听说过。


寻找青岛记忆


古代贫困,世道不太平!僧侣,乞丐靠讨要可以行走江湖。

侠士靠卖艺闯江湖。

官员、富人带着随从游山玩水。

一般人,生意人少出远门,因为一不留神就成了路神!


欲将心事付瑶琴180


可能这个回答你不满意

但事实如此,

靠双腿,游遍千山万水!


登山的蜗牛


化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