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你是美食家吗?

吃货中的大咖


美食家不是职业,没有考核制度,因此很难界定,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须有对后世影响的菜因一个人而得名或流传的一定可以称得上是美食家了,比如:苏东坡,一块“东坡肉”足以说明问题;或者有食单传世者,如:元代大画家倪瓒,著有《画林堂饮食制度》,或者清代的袁枚,他的《随园食单》对后世影响大;或是宋代诗人陆游,身后留下了百篇与饮食相关的诗作。

近代的如知堂老人,梁实秋,唐鲁孙等都有与美食相关的著述。

当代的美食家,汪曾祺、蔡澜、沈宏非,陈晓卿、潮汕美食家张新民、顺德美食家廖锡祥等,都影响力不凡。

美食家有两种,一是自己创制菜品,如苏东坡;大多数是与文献相关,袁枚、李渔属此类。

美食家必须对吃充满热情,既愿意去寻食,也愿意自己琢磨,还愿意写一些美食感受,或是研究食典文献。

我仍在研究美食的路上,四处寻味,随时记述美食与感受,研究古代食单,自己不但操持一日三餐,还自己创制菜品。如图:白汁鱼片、煨鲈鱼、妙味鸡、花椒鸡,还有很多日常中琢磨的菜,都受家人和朋友们喜欢。

有时还为一个地方创一道菜,比如“许村花椒鸡”,把这一道菜的由来贴此供大家一观:

    许村的花椒树随处可见,村子里,山坡上,田野间……

    山西人厨房的佐料中花椒极为重要,花椒粒,花椒面,花椒水,用处不同。

    花椒原产于中国,于山陵地带生长,许村的花椒历史久远,伴随了许村人世代繁衍。在许村的花椒树旁走过时总有烹椒的冲动。

    许村,在十年的艺术节推动下已经成为了山西太行山一带的文化艺术村,吸引游人而至,游太行山石,观赏许村国际艺术公社,品尝乡间美食。山西的原生态饮食自古多以面食为主,果蔬为辅,肉类为点缀的饮食结构。而今,许村要面对外来的游客,用饭食招待宾朋时难免略有囧况,因为与城市中以肉食为主的人们的饮食习惯是有差异的。如何应对这种变化是许村做民俗接待的村民应该考虑的。

    2019年第五届许村国际艺术节开幕当日,我打算为许村献一道菜------许村花椒鸡。                    

   许村的山地鸡,鲜野山椒,都是极好的食材,城里难觅!花椒量要大,味才能足。花椒是主语。

    柴火生起,铁锅架上,起油煸花椒,待香味溢出时将斩件腌制的鸡块与椒同炒,加水,久火慢炖间椒味入鸡肉中与蛋白质相合,香气满院。赴宴的客人一进院门皆啧啧道:真香。

    待肉熟汤浓时,盛鸡入盆。锅中放底油,小火煸香另外的花椒,将其覆于鸡上,即成。

    土鸡生长期长,肉质偏硬,须长时间煨炖,约一个半小时余。食有嚼劲,椒香味深邃。

    席上有来自顺德的朋友,品尝后都称赞花椒鸡之妙。顺德人味觉鉴赏力极高,能得顺德的朋友肯定,此菜成矣!

    炖鸡之椒与油椒之香与鸡相合产不同的椒香味,一内一外作用于鸡,先有椒香入口,再品是混合了花椒的肉香,而后绵长味久的麻香。

    许村花椒鸡,食之令人回味。

                 ------之豐 2019.7.31

                                      於 许村

注:欲知烹鸡之法请询老街的高彦苹与彦兵农家乐,我在这两家都授过花椒鸡的做法。

但对于花椒鸡是否能成为许村人或是农家乐餐桌上的菜我并不乐观,我是山西人,了解其饮食生态,饮食不过充饥而已,惰于烹调,乏于品味。若依旧如此,这么好的食材便可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