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迫击炮爆炸威力和抗战影视剧中的一样吗?

891536008


单就迫击炮而言,抗战影视剧中的爆炸威力并没有被神化和夸大,与现实作战效果基本一致。



比如,在《亮剑》第一集的苍云岭战斗中,柱子在仅剩两发迫击炮弹且第一发远弹未中的情况下,仅用一发迫击炮弹就打掉了坂田联队的指挥部。对此,有些网友认为这一情节似有神剧之嫌。



其实不然。剧中柱子所使用的迫击炮,系50兵工厂出品的1930式60mm迫击炮,该炮最大射程为1000米,有效杀伤半径为12米。柱子打出的两炮,是在李云龙率领全团向前推进500米占据有利射击阵位的情况下完成的,实际射击距离在500米上下,当年八路军配备的30式60mm迫炮完全可以够得到。



而且,从剧情看,被端掉的日军指挥部是一处仅仅经过简易构工伪装的野战指挥所,既没有防护层,也没有掩蔽部,由木桩、帐篷和伪装网临时搭建而成,根本不具备防炮功能。骄横的坂田联队在明知八路军有迫击炮的情况下,竟敢把指挥部开设在距敌前沿一千米的正斜面山梁上,不被一炮端掉才怪!



此处情节与历史上的黄土岭战斗如出一辙。1939年11月7日,进山扫荡的日军华北方面军第二混成旅团遭到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的包围伏击,第1团团长陈正湘调来迫击炮对一处疑似日军指挥所的院落实施射击。



据战史记载,当年迫击炮的射击距离为800米,经过3发试射,第4发弹准确命中院内房屋。经清查战果及走访当地老乡,命中房屋的这发炮弹共计炸死炸伤日军12人,其中就包括号称“名将之花”的中将旅团长阿部规秀。



当年击毙阿部规秀的迫击炮为82mm口径,其威力自然会大于《亮剑》剧中的60mm迫击炮,如果柱子的这一炮打出超过黄土岭战斗击毙阿部规秀的威力,则难逃神剧之嫌。



然而事实上,《亮剑》剧组并没有夸大柱子这门炮的射击威力。首先,从射程上看,柱子打出的两发炮弹,包括摧毁坂田指挥部的这发弹,都是在500米左右距离上发射的,远小于击毙阿部规秀时的800米。其次,从威力上看,《亮剑》剧中打掉坂田指挥所的这一炮,当场炸死4人,包括一个大佐、两个中佐和一个少佐。战史中击毙阿部规秀的这一炮,炸死炸伤12名日军,当场炸死人数虽有可能少于4人,但这一炮是在击穿房顶落入堂屋之后爆炸的,炮弹威力有所减弱;而《亮剑》剧中击毙坂田信哲的这一炮,是在近乎毫无遮挡的情况下直接命中的,必然产生较大威力。

也许有人对柱子的实战表现提出质疑,认为一个八路军小战士的操炮技术不应该如此神奇。其实,像柱子这样的神炮手在我军历史上不乏其人。早在红军长征时期的安顺场战斗中,炮兵连长赵章成用全方面军仅存的3发炮弹逐一摧毁了对岸守敌川军的3个机枪火力点,迫使敌弃河溃逃。



实战中,赵章成所使用的迫击炮是一门只有炮管没有炮架的“光杆”炮,只能一手扶炮一手装填,全凭目测距离和经验技术实施简易射击,其难度要远远大于《亮剑》里的柱子。


慕什塔戈


常见的迫击炮口径有60、82、100、120、160毫米等!这里我们就拿常见的60毫米迫击炮弹举例,迫击炮的威力大小其实大家可以参考手雷和榴弹,发射方式不同,且装药量也不一样,威力也是不同的,迫击炮属于曲射武器,常用于打击中近距离目标,也因其装药量相对手雷要大,所以威力也是高出不少,但其与手雷杀伤原理基本相同,都是破片杀伤,大家可以把他理解为大个的手榴弹!63式60毫米迫击炮弹重1.32公斤,装药100克,杀伤半径15米。更长的PP93式60毫米远程迫击炮,弹重2.18公斤,使用钢珠榴弹杀伤半径20米,普通榴弹杀伤半径17.18米。不同型号不同口径的迫击炮杀伤半径也是不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