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選組剛被改編就吃了敗仗,派其去守衛甲府城是巧合還是陰謀?

在鳥羽伏見之戰結束後,幕府軍算是元氣大傷,不過這個時候政府軍要是說自己能穩贏幕府,顯然也是不現實的。畢竟德川幕府統治了日本兩百六十多年,哪是那麼容易被推翻的?不過面對咄咄逼人的政府軍,幕府軍這邊也將新選組進行了改編,將其改編為甲陽鎮撫隊,並派其去佔據甲府城與政府軍作戰。為此,勝海舟還給予了新選組一批武器裝備和資金,甚至於告訴近藤勇,如果能夠取勝就將甲府城封給近藤勇。但是近藤勇根本不知道,這實際上就是勝海舟的一個陰謀。

一、甲陽鎮撫隊

在鳥羽伏見之戰結束後的新選組可謂傷亡慘重,近藤勇和土方歲三有感於鳥羽伏見之戰的慘痛損失和教訓,開始對新選組進行大幅度的軍事改革,著手使用火槍和將甲冑更換為西式軍服,以便於更好的與政府軍作戰。但是眼下的關鍵問題是,新選組的人員已經下到了70人左右(就這還是土方歲三招募了新人的結果),兵力不足的同時,人員素質和指揮結構也出現了問題。這是之前對叛組成員的懲罰所造成的,可以說現在的新選組,也是一地雞毛的狀態。

新選組剛被改編就吃了敗仗,派其去守衛甲府城是巧合還是陰謀?

不過雖然是一地雞毛,但是江戶城這邊也沒好哪去,在鳥羽伏見之戰率先跑路的德川慶喜此時如同驚弓之鳥,在大阪也是倉皇而逃。仗還沒怎麼打,總大將也先跑了,這對於幕府軍的士氣是一個較大的打擊。當然了,德川慶喜自己也是鬥志低迷,因為他已經被明治政府定為了“朝敵國賊”,這對於一直信奉水戶學說的德川慶喜而言可是個不小的打擊。尤其是在鳥羽伏見之戰裡,看到了政府軍高舉錦旗這一點,更是讓他內心驚恐不定。(但他不知道的是,那錦旗其實是偽造的,全是大久保利通的壞主意)

也是這個時候,政府軍開始對幕府軍展開了進攻,而新選組也在2月28日得到了陸軍總裁勝海舟的命令。命令上要求新選組在接收了補員給他們的兵力之後,整體改組為甲陽鎮撫隊,並且命令他們去佔據甲府城阻擊政府軍。而補充給他們的士兵,是來自幕府軍和各藩國的散兵約有200人左右,加上新選組的70人,對外號稱有300人。當然了,這號稱與否好像沒有用,因為人數也就那些,撐死了比政府軍的一個步兵中隊人多,實在是聊勝於無。

新選組剛被改編就吃了敗仗,派其去守衛甲府城是巧合還是陰謀?

當然了,幕府軍這邊也不是空給一個名頭那麼簡單。作為命令的制訂者,勝海舟給了新選組300支法制前裝火槍(也有說法認為是給了500支),另外還配發了兩門法國製造的4磅山炮,並給了一筆5000兩的鉅款當做軍資。而為了讓新選組開開心心的去甲府城迎戰,勝海舟還表示幕府決定封近藤勇為大名,甲府城以後就是他的封地。聞聽此事的近藤勇果然心動,在和土方歲三整編了甲陽鎮撫隊之後,立刻向甲府城進軍去了。

二、勝海舟的陰謀

3月1日,甲陽鎮撫隊離開了江戶城向西開進,近藤勇等人固然是開開心心,勝海舟的心情也是不錯,或者說這正是他所期望的局面。因為勝海舟這個人其實根本不是幕府軍的,他其實是倒幕派的,只不過他一直裝的很好,沒有人發現他其實不忠於幕府。(確實沒發現,否則的話勝海舟應該被天誅之後,身首異處了)本來他都已經賦閒在家了,這次出任陸軍總裁,其實是德川慶喜手上實在沒有什麼人才了,因此才把這位老兄請出來主事。

新選組剛被改編就吃了敗仗,派其去守衛甲府城是巧合還是陰謀?

可把這勝海舟請出來,可真不是什麼好事。可這勝海舟雖然說不主張政府軍和幕府軍打內戰,但這完全是處於他擔心內戰會造成日本的分裂,以及英國支持的政府軍和法國支持的幕府軍會打的不可開交,最終導致英法兩國的過分介入。但我們也可以反過來認為,如果幕府軍的精神領袖德川慶喜決定不打了,那麼這場內戰的烈度就可以大大降低,甚至於可能是讓幕府軍瞬間放棄抵抗。

那樣的話,勝海舟所擔心的情況一樣不會發生。

所以說勝海舟的目的就在於,更好的進行停戰議和的準備。而為了這個準備工作,他就必須先把江戶城裡的主戰派都支出去。否則的話,如果主戰派都在江戶城裡,他就不光是沒辦法勸說德川慶喜投降那麼簡單了。而是有可能被揮舞著刀劍的主戰派,從自己的宅邸裡拖出去給天誅了。尤其是此時小慄忠順也在江戶城裡的時候,那勝海舟就更是要小心謹慎了。因為小慄忠順同樣是留過洋的人,不僅見識淵博更是深得軍心。如果激怒了小慄忠順,那麼保不齊小慄忠順會做點什麼。

新選組剛被改編就吃了敗仗,派其去守衛甲府城是巧合還是陰謀?

其中最有可能的一種情況是什麼呢?小慄忠順對勝海舟不滿到了極點,遂找到同樣主張與政府軍戰鬥到底的新選組,然後新選組的成員就會舉著刀衝進勝海舟的宅邸,緊接著就是把勝海舟腦袋砍下來高掛城門樓上。在考慮這個新選組在經過了鳥羽伏見之戰後,也算是名聲大噪,可以說是許多主戰派武士的象徵。所以無論是為了自己的小命著想,還是為了自己的議和大計考慮,勝海舟都必須把新選組給支出江戶城。而他作為幕府軍陸軍總裁下達給新選組的命令,本質上就是為了支走新選組罷了。

三、勝海舟的小動作

但話又說回來,他給近藤勇的命令也是暗藏禍心,如果說句不好聽的,勝海舟根本就是把近藤勇和新選組往死路上逼。我們先看看他給近藤勇的補員都是些什麼?一群打了敗仗,毫無鬥志的殘兵敗將,這種人能打仗呢?怕不是稍遇挫折就四散而逃了?

至於武器和軍資雖然是實打實的,可是剛剛組建的甲陽鎮撫隊真的能夠在短時間裡學會使用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更別提他還讓近藤勇率領甲陽鎮撫隊單獨西進,在毫無援軍的情況下孤身去奪取甲府城了。就算是個不懂軍事的外行也明白,這根本是個送死的命令。

新選組剛被改編就吃了敗仗,派其去守衛甲府城是巧合還是陰謀?

然後我們再看看他給近藤勇的封官許願,這本質上就是為了麻痺近藤勇。考慮近藤勇是鄉下寒酸道館的館主出身,封官許願這一招還真的是異常管用。

可以說近藤勇這次這麼賣力,在3月1日立刻率軍出發,完全就是被勝海舟這套封官許願的說辭給迷惑了。

對於世人普遍認為的,近藤勇在率領甲陽鎮撫隊於開進過程中疏忽大意,所以讓政府軍先一步佔領甲府城,這實際是站不住腳的。因為根據日本方面的實地考察,近藤勇當年率隊是以每天20公里的速度前進,考慮他這是一支拼湊出來的部隊,又未經正規訓練,那麼已經是非常快的速度了。

當然,近藤勇未能佔據甲府城的另一個原因是,甲府城的守軍在3月4日先一步投降了政府軍。那麼如果這樣看的話,未免太過巧合了,甲陽鎮撫隊都快要趕到甲府城的時候,甲府城的守軍突然投降,這未免給人一種早有預謀的味道。而且如果甲府城的守軍不甚可靠,勝海舟為什麼沒有做出警告呢?這裡就存在一個可能性,那就是勝海舟早就知道,甚至於是暗示過甲府城的守軍投降政府軍。而近藤勇率領的甲陽鎮撫隊,知道這個消息時已經是晚了,就算要撤軍也只能被政府軍追上消滅。

新選組剛被改編就吃了敗仗,派其去守衛甲府城是巧合還是陰謀?

勝海舟這一招,不可謂不毒,就算是資深老練的陰謀家也做不出這一手來。而勝海舟本人呢?早已秘密派出了山岡鐵舟帶著自己的密信前去和西鄉隆盛展開交涉,其目的就在於達成“江戶城無血開城”,確保幕府軍在德川慶喜投降之後能夠土崩瓦解。在1868年3月9日,山岡鐵舟秘密會見了西鄉隆盛,基本談妥了“江戶城無血開城”的有關事宜,而德川慶喜也基本被說服,準備向政府軍投降認輸。

只有倒黴的近藤勇和新選組還一直被矇在鼓裡,在甲州勝沼之戰裡慘遭重創後,又驚聞德川慶喜已經投降,其隨後的孤立抵抗也變得毫無價值,他本人也在1868年4月被政府軍捕獲。

結語

不得不說,近藤勇和新選組完完全全就是被老陰謀家勝海舟給坑了,好不容易改組出來的甲陽鎮撫隊也損失慘重。而隨後的“江戶無血開城”更是讓新選組飽受打擊,從此只能孤軍奮戰。勝海舟的陰謀算是得逞了,隨著德川慶喜的投降,幕府軍從此四分五裂,陷入了孤立作戰的局面。而新選組也註定走向沒落——這是隨著甲州勝沼之戰的結束而開始的,標誌性事件就是近藤勇在1868年4月25日被斬首。

參考文獻:《戊辰戰爭全史》

《新選組始末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