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養孩子的成本並不高,提倡多生幾個,真相是什麼?

多個子女好,還是一個孩子好?

最近俞敏洪又火了,因為他在直播中有個觀點是:把孩子帶大的話,成本並不是那麼高,第一個孩子用舊的東西,第二個孩子照樣用,所以我鼓勵大家生孩子。很可惜,我自己只有兩個孩子,我甚至覺得要有四五個孩子就會更好。

俞敏洪:養孩子的成本並不高,提倡多生幾個,真相是什麼?


多生幾個孩子和只生一個孩子,真的猶如俞敏洪說的那般簡單嗎?

最近電視劇《安家》熱播,其中孫儷飾演的房似錦出生在一個多子女的家庭,他們老家在山村,父母生了5個孩子,她是老四。一出生因為她是女孩,父母把她丟在了井裡,她命大沒有被淹死,所以她身份證上的名字是房四井,而並非房似錦。

在她成長的過程中,九年義務教育她比別人多上了三年,因為上初中之後,父母就老是逼迫她去打工,掙錢養家,她經常是上一段時間的學就被迫終止,然後老師來家裡做工作,她又去上學。

她考上了最好的高中,父母卻讓她去打工,最後爺爺供她上了高中。而爺爺說的那句話是:“上完高中咱就真的不上了!”因為爺爺也沒有錢供她上學了,而且她那個暑假還要自己打工去賺不足的學費。

後來她考上了江海大學,可是因為父母的阻撓卻未能真正的讀大學,只能買了張假文憑來找工作。後來因為文憑造假差點影響了工作。

俞敏洪:養孩子的成本並不高,提倡多生幾個,真相是什麼?


我們再來看工作和生活中的房似錦,她工作很拼命,恨不得拿下每一筆單子,而恰恰因為她沒有經歷過系統的大學生活,她的眼界和許姑姑是無法比的,她之所以比門店其他員工更優秀,是因為她勤奮和努力。

同時,任何時候她整個人是緊張和壓抑的。黑色的職業裝,不苟言笑。當大家都嬉鬧唱歌的時候,她還不如過的非常不如意的樓山關。

俞敏洪:養孩子的成本並不高,提倡多生幾個,真相是什麼?


我們再來看朱閃閃,一個在弄堂里長大的女孩子,因為從小父母的呵護,一直都天真可愛的像個公主一樣。即便她只能住在壁櫥裡,被王子嘲笑是壁櫥公主,也依然樂樂呵呵的。

她非常非常的樂觀,即便兩年沒有開過單,她依然是同事們的開心果。當同事被撬單傷心的時候,她不會打擊,而是用自己的舞蹈和歌聲安慰,讓同事重新振作起來。

她最初來房產中介,並非是為了買房子去賺錢,而是想要找一個金龜婿,對於這點小心思她沒有隱瞞,而是很直接的表達了出來。

俞敏洪:養孩子的成本並不高,提倡多生幾個,真相是什麼?


但是她真的就是一個貪慕虛榮不擇手段的女孩子嗎?

並非如此,她確實希望遇到王子,那個女孩子沒有一個公主夢呢?只不過有些時候王子很可能只是青蛙。

在她一次賣房子的經歷中,就遇到了人渣,恰是這次事情,讓我們看到了她的職業操守,她只是單純的想賣房子而已,雖然她曾經不是一個努力的員工,但是她不是一個不擇手段的女孩。

事後,她反思自己,調整了自己的擇偶目標,最終獲得了同事王子的求婚!

當一個家庭沒有雄厚資產的時候,到底要幾個孩子好?結果是不是一目瞭然呢?

俞敏洪:養孩子的成本並不高,提倡多生幾個,真相是什麼?


孩子需要足夠的愛

現實生活中,父母之愛子女,有些時候不會因為多就不愛某一個,但是在養育的精力方面,是真的有分別的。

房似錦是一個沒有得到過父母關愛的孩子,從小還要為自己吃飽飯發愁,所以她身上更多的是生本能的自我保護,比如她撬走同事的單子,為了拿到佣金可以勸說身為小三的知否收下對方的饋贈。而沒有考慮到可能產生的法律後果!

這一切其實都來自於小時候生命本能沒有被滿足而帶來的生存恐懼,所以吃飯的時候她可以一口氣一杯豆漿,兩口一個包子,甚至吃麵條都不帶咀嚼的,她拼命的趕時間,去賺錢,拼命的想讓自己吃飽,因為她知道人餓三五天不會死,但是那種餓的滋味很難受。

俞敏洪:養孩子的成本並不高,提倡多生幾個,真相是什麼?


因為缺愛,房似錦是一個不敢愛的人,她對愛情都不奢望,認為自己根本不配得到愛。這和朱閃閃可謂是天壤之別。

朱閃閃很可能是上海趕上計劃生育的那部分人,她父母只有她一個孩子,雖然他們家很小,她只能住在壁櫥裡,可是因為只有一個孩子,父母會把所有的關愛都給她一個人,她看似沒有事業心,還吵嚷著非要找個富二代,但是她父母所給她關愛的富足,足以讓她自信的認為自己的美麗足以配得上更好的男人。

這份自信也可以讓她在面對渣男的時候勇敢的去拒絕,包括遇到真愛時候調整自己非要對方是上海戶口不可的期待。

因為從小得到了足夠的關愛,她對於別人是善意的,是體貼的。當房似錦鬧肚子不能來單位的時候,她把傳單上專門寫了自己的電話,只是怕打電話的人吵到休息的房似錦,並且把來電做了詳細的筆記給房似錦準備好。

也許女強人真的很不錯,但是作為女人我更喜歡朱閃閃,這個因為父母足夠的愛,善良而肆意做自己的女孩。

俞敏洪:養孩子的成本並不高,提倡多生幾個,真相是什麼?


一個家庭什麼樣的情況下可以要孩子,又可以要幾個孩子呢?

對於這個問題,李玫瑾教授曾經給了以下三個建議:

1. 是否有足夠的時間來陪伴孩子成長

如果夫妻二人亟須掙錢或者認為事業很重要,如果母親沒有時間親自哺乳,那麼最好暫時不要生孩子。否則,極有可能錢掙來時,孩子已成敗家子,事業做大時,孩子已成陌路人。

生一個都難自己去撫養,就不要考慮再生一個練小號了!

俞敏洪:養孩子的成本並不高,提倡多生幾個,真相是什麼?


2. 是否有足夠的耐心來陪伴孩子?

現在社會有很多為父母生孩子的小夫妻,孩子生了,就打包給父母快遞回去了。

如果一對夫妻還需要別人的關心,卻不願意關心一個吃喝拉撒都要人幫忙的嬰兒;如果夫妻二人對生活瑣事沒有耐心也極不情願做這類事時,那麼最好不要選擇當父親或母親。

在孩子12歲之前,依戀現象一直存在。依戀現象與年齡成反比,年齡越小越重要。父母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力與心理控制力,不在父母掙錢有多少,也不在父母多有知識,更不在父母的事業有多成功,只在你為他生命的初期付出的辛苦有多少,你在他依戀時期的陪伴時間有多少。

照顧一個孩子都難,照顧多個孩子就更難了。

一個提倡大家多生孩子的人,要麼是沒有自己帶過孩子,要麼是極其喜歡孩子,並且有能力帶好孩子,一切都要以自己的實際情況去考慮。

俞敏洪:養孩子的成本並不高,提倡多生幾個,真相是什麼?


3. 是否知道孩子心理發展的幾個基本階段,每個階段需要父母來做些什麼

心理撫育的內容哪些在先,哪些隨後,哪些是基礎性的心理撫育,哪些是一生的心理撫育?如果完全不知道,有無學習的興趣?如果沒有或沒時間,也不願意學習,就不要撞大運了。

孩子出生後並不會自然長大,也不會自然懂事,他們需要父母很大的精力來引導和教育,一旦父母沒有注意,電視,網絡就會來幫助我們教育孩子的,當孩子青春期出現問題的時候,往往已經錯過了最佳的心理撫育期,很多問題都將很難解決。

對於到底要生幾個孩子,你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