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业"被妈妈炒成菜,孩子看见泣不成声,结果吃饭时真香



自从教改之后,学校对孩子们的培养就更倾向于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模式。除了语数英这些传统意义上的"主科"之外,老师还将一些动手性强、实践性强的内容搬到了课堂上和作业中。这些实践性强的作业能够以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更直接的获取知识,对孩子的动手能力要求更高,也是对父母的一种间接考验。

小学生"寒假作业"被妈妈炒成菜,孩子看见泣不成声,结果吃饭时真香


圆圆今年上三年级,放寒假的时候,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道生活实践题,让每一位小朋友回家后亲手种植一种作物,并且将作物成长的各个阶段记录下来,等到春季开学时与各位同学分享观察日记。孩子一回家就着急着跟爸爸商量买哪种作物的种子,最后决定了要种植易养活的蒜苗。圆圆对小蒜苗十分上心,一天接连几次细心观察,小蒜苗也在圆圆的精心照料下快速成长。


这天,圆圆的妈妈正做着晚饭,发现自己忘记买大葱了,正愁不知道该怎么办时,她看到了儿子种在阳台上的"作业",于是三下五除二地就择下了几株蒜苗。

晚饭时,圆圆来到阳台发现自己种的蒜苗竟然"不翼而飞",于是着急跑去问妈妈有没有看见自己的蒜苗,妈妈眼睛瞟了一眼桌上的蒜薹炒腊肉,圆圆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自己的"寒假作业"被妈妈炒成菜了,孩子一下子痛哭不已,泣不成声。


妈妈道歉也没能止住孩子的哭泣,只好安慰着说再买些种子回来重新种一次,圆圆这才肯坐下来吃晚饭。结果吃饭时发现自己种的蒜苗搭配腊肉非常好吃,含泪吃了三碗大米饭,边吃还边感叹:"这菜真香。"

其实在家长眼里看来只是一道下酒菜的蒜苗,却承载了孩子满满的爱和期待,轻易地就毁掉这份期待,容易给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作为家长,应该是扮演一个帮助孩子完成实践作业的角色,一来能够增进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二来也能减轻孩子的压力和负担。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配合孩子做实践作业呢?


1、给予孩子充分的发挥空间


家长需要参与到孩子的实践过程当中,但并不是事无巨细地都帮孩子完成。部分家长一看到孩子遇到困难就急着要动手帮忙,但实践是孩子成长的过程,只有孩子实际地参与进去了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家长应该起到辅助和引导的作用,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孩子的思考。

2、认真对待这份共同的作业


家长们往往容易忽视掉孩子的情绪,总是站在大人的高度重视上俯视孩子,认为孩子的兴趣就是三分钟热度,认为只有传统的理论作业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对于需要共同完成的实践类作业采取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甚至有些家长会觉得这类实践作业是在变相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这样的想法是十分错误的。


3、积极地和孩子沟通互动


在实践类作业中,孩子的性格特点可以通过他的行为表示出来,家长也可以趁这样一个共处的机会,与孩子多进行沟通交流,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更快的完成作业任务,还能够增加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感情。

生活实践类作业的初衷是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并在其中有所感悟和收获,对于需要家长配合的作业,其实也能够给予家长更多的启发和兴趣。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够在作业中找到自己的快乐世界,也保留下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这段美好回忆。


今日互动话题是: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完成实践作业?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