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看青島——青島的機會


換個角度看青島——青島的機會

上次說到青島的核心增長極西海岸新區增長速度放緩,2019年GDP增長5.7%,甚至達不到青島的平均水平,擔不起青島核心增長極的重擔了?其實不然,雖然受第二產業負增長的影響,西海岸的速度放緩了,但是新區仍是青島最開放、最有活力的區域。

區域機會

西海岸新區幾年來引進的投資並不都是虛的,還有有很多產業紮根新區。影視產業欣欣向榮,例如《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一出好戲》等在東方影都拍攝製作。


換個角度看青島——青島的機會

會展經濟發展蓬勃,中鐵世界博覽城舉辦多個國家級和國際級會議。

還有很多產業在經過幾年的沉澱後開始迸發活力,畢竟嚴格意義上講西海岸新區是個成立不到6年,比起上海浦東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來說,它還只是個年輕人。落地的產業也需要適應土壤,才能蓬勃成長,現在落下的種子已經發芽了幾顆,但是土裡還孕育著無數的種子在等待雨季的到來。西海岸不會衰落,它是青島的危,同樣也是青島的機會。

青島三灣三城發展,主城區發展飽和,西海岸新區經濟總量位列國家新區第三,僅次於上海浦東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已成龐然大物。而北岸城區的發展卻進度緩慢。北岸這塊短板不盡快補上,青島海灣型大都市就無法“合龍”。


換個角度看青島——青島的機會


而且城陽近期頻頻有政策利好傳來,共有產權人才房、城陽區人才引進政策、千萬消費紅包、網傳變相取消限購等等,相比較前幾年“規規矩矩”的城陽,2020年的城陽有些躁動。聯想去年取消紅島經濟區,劃入高新區等動作,我覺得城陽在憋大招,也許後續還會有更多驚喜發生。

產業機會

青島的會展業雖然剛剛起步,但卻很有亮點,迸發出相當強的活力。據不完全統計,青島2019年已經舉辦300餘次會展,規劃到2022年,當年舉辦有影響的展覽、會議、節慶活動超過400個。目前展覽業的產業帶動係數為1:9,預計明年會展直接收入達到50億元,經濟增加值400億元,雖然距離旅遊經濟還有一定距離嗎,但是發展勢頭卻更好、更強。另一方面,會展帶來的文化衝擊讓青島文化更豐富,更能吸引外部人才。跨國領導人峰會、亞洲博鰲論壇、上合組織國家投資貿易博覽會、全球(青島)創投風投大會、創意青島大會、獨角獸企業500強大會、人工智能產業共同體等會議在青島接連舉辦。


換個角度看青島——青島的機會


人口機會

通過不斷引進大學來吸納人口及高素質勞動力。青島之前有高校25所,在校大學生34.6萬人,遠低於濟南的52所,2018年-2019年青島政府大力引入高校30餘所,基本上實現了50所的目標。學校帶來的不僅是直接的消費增加150億元,還有人才積累的力量。康復大學、外經濟貿易大學青島國際校區、復旦大學青島研究院、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島校區、中國海洋大學西海岸校區、中科院青島教科園、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等等。


換個角度看青島——青島的機會

撰文不易,日拱一卒,希望大家多多點擊下方平臺推送的廣告,此為賬號全部收入來源,感謝支持,望大家萬事順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