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家電話賣家,“你房子要被中介吃差價100萬”


要不是一個提醒電話,大山(化名)怎麼都不會想到,房子被中介多賣了近100萬而自己毫不知情。


“城裡套路多,真想回農村。”大山苦笑著說,2個月前,他掛牌一天就賣掉了自己的房子,滿心歡喜,等著收錢後換房,結果發現當時買家所謂的要等8月份社保滿5年才做資金監管然後過戶完全就是個騙局,自己可能成為了傳說中的二手買賣中ABC單中的“A”。


這一切要從一個主體可更名協議開始,切記切記,以後大家賣房時候一定不要隨便籤這個可更名協議,它會讓你在未來的交易中非常非常被動,成為一棵不被人知道的韭菜。


01

上午掛牌,晚上就簽約


去年年底開始,大山就琢磨著把房子整合下,他在太古城附近上班,覺得周邊環境很好,就想把手裡的兩套房子都賣了,然後在後海換個大點的房子自住,孩子上學的學位也會好點。


大山現在住的樓盤位於赤灣,學位很一般,是赤灣小學,最近被南二外掛牌,但是大山並沒有看好這學校未來的發展。下決心換房之後,1月5日那天上午11點左右,大山決定把自己的房子掛出去,他的房子89平,當年贈送很大,可以做四房。


赤灣目前都還是比較偏僻的地方,而大山的房子在赤灣深處,這裡的大品牌中介不多,樓下只有一家小中介,除此外,最近的品牌中介都有2公里。為了圖方便,大山就直接在樓下掛牌了。當時中介告訴他掛牌價有高有低,高的750萬都有,低的也有不到700萬的。大山想了下,覺得太高了成交不了,而且他當時查了評估價,評估機構對這個區域的房子評價比較保守,評估價還低於這個掛牌價,大山又想自己2015年以485萬買下的,感覺現在回報已經超出預期,就說掛個690萬吧。


沒有想到,當天下午,就有中介就打來電話說,有買家675萬要買這套房子,希望大山去談下價格籤合同。大山當時還以為開玩笑,心想怎麼可能這麼快,他以前賣過一套房子,差不多用了一年時間。


半信半疑的大山還是去了,現場果然有個買家C先生(化名),雙方談價到666萬,大山覺得這個價格也可以接受,就答應了。隨後,這位C先生說,自己在深圳的社保還沒有滿5年,但是很喜歡這套房子,可否等社保滿了後,晚些再做資金監管。大山問多晚,對方說7、8月份。


大山另外一套要賣的房子羅湖,大山也掛了牌,因為兒子今年要報名上羅湖那邊的小學,大山計劃等報名成功後就把房子賣掉,差不多也是9月份過戶拿到錢,然後和這套房子的錢合在一起,在後海換個稍大的房子自住。所以,他對資金的要求沒有那麼著急,於是就答應了可以延期到9月1日前做資金監管。


但是,這個時候,C先生又說,因為社保到8月份才滿5年,他的哥哥可能社保先滿,也許會用哥哥的名字儘早來買,這樣可以更早做資金監管,可否籤一個可更名協議。


大山當時心想,好像也有道理,沒多想就答應了。


但是,他當時沒有仔細看懂這個可更名協議,因為所有的秘密就在這個可更名協議裡面。


小心||買家電話賣家,“你房子要被中介吃差價100萬”

(雙方的可更名協議。)


02

買家讓人電話大山:你的房子被ABC了


大山簽完買賣合同後,收了20萬定金,他覺得5%左右的定金還是不錯的了,房子那麼快搞定,也覺得欣喜的,安穩的過了一個居家隔離的疫情期。


但是很快,這種欣喜就被打破了。


3月中下旬,大山接到電話,說買家C先生想提前交易,請大山在本週一(3月23日)帶上公證委託證明的資料,中介帶他去做公證委託,但是到了那天早上,中介說C先生有事來不了,下次再做公證。大山聽到,也沒想那麼多,就想等等也沒關係。


但是就在那天下午,大山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跟他說,他朋友H小姐以760萬的總價買下了大山的房子,本來資金監管是3成首付給銀行,但是中介說,有94萬現金要打給賣家賬戶。H小姐略懂房地產,發現這個要打94萬的賬戶其實也不是賣家的名字,覺得這樣操作肯定有問題,就拒絕了。後來H小姐找關係查到大山電話,讓他來提醒大山可能被騙了。


一聽說這個H小姐是760萬的總價買自己的房子,大山當場就懵了,明明自己年前合同上才666萬,短短2個月疫情期間,中介賣出去的價格多了94萬。


掛掉電話,大山去諮詢自己的一位對地產交易比較瞭解的朋友,朋友說,大山可能遇到了傳說中的ABC單,中介和買家能做到這一點,主要是因為大山和買家簽訂的那個可更名協議以及延長了資金監管的時間。


所謂ABC,這裡給大家解釋下,這種做法原型來自於香港的一手房市場,後來在90年代海南樓市泡沫中也出現過,但是現在主要用於二手房交易,早年市場不規範沒有限購限售的時候,這種做法在中介圈子裡很流行,很多深圳的早期炒家都知道這招。


給大家抄一段網絡解釋,就不自己打字了:所謂ABC就是在二手交易過程中,賣家是角色A,炒房客角色為B,真實買方角色為C。舉個例子,深圳炒房客B對某小區比較熟悉,物色到賣家A的房子明顯低於市價,就先用20萬定金籤居間合同,定下A的市價500萬的房子,但不網籤拖著。然後炒客B找到下家C。B把房子以600萬賣給C,讓C直接和A籤網籤(注意這句)走正常交易流程,讓C把差價100萬額外支付給B(再注意這句)。這裡面C最終用600萬買下A的房子,A只拿到500萬,B用20萬定金空手套白狼賺到100萬。


ABC屬於違規操作,但是因為利潤高,週期短,幾個月的時間賺取百分之幾百的利潤,而且很難被發現,還可以不限購不限貸,所以雖然查得嚴格但是一直還有人在如此做。


另外,呆呆補充下,這裡面的B,有時候也可以是中介公司自己,中介利用信息不對稱,找朋友或者同事先假扮B,找到真正的C後就從中獲利。


大山這個事件裡面,如果和H小姐的交易完成,2個月的時間,那個所謂的“B”就可以多賺接近100萬。


03

中介不承認ABC單,買家連一個月社保都沒交

獲悉自己可能是被ABC後,大山驚出了一身冷汗,還好熱心的H小姐告知情況,而且是在簽下全權委託公證書之前獲悉,不然辦完全權委託這個公證後,他以後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房子被怎麼賣掉,多少錢賣的。


回來,大山找朋友查了下自己的買家C先生,然後發現他是一位上海的經紀人,還在安居客上有掛出自己的職業信息。最主要是,當大山找關係查對方在深圳的社保是否8月份滿5年時候,發現他在深圳之前沒有任何社保繳費記錄,一個月都沒有交過。也就是說,他之前所謂的5年社保今年7、8月份可以滿完全就是謊言。但是當大山去問的時候,C先生一本正經地請大山按照合約辦事,而且指責大山是因為房價漲了想毀約。


小心||買家電話賣家,“你房子要被中介吃差價100萬”

(大山查到的原買家資料。)


憤怒的大山去質問中介,中介完全是一副不知情的語氣,說和他們無關,他們只是協助買家,根絕買家提出的要求讓賣家籤的可更名協議。大山又質問為何可更名協議裡的丙方一直是空白,中介說那也是買家的問題,是買家和大山協商的,和中介無關。至於買家根本沒有繳納社保這事,中介回覆說不清楚。


現在的大山,已經決定去找律師和房地產經紀協會去解決這件事情,他說自己得知了真相,就絕對不會讓這些人得逞,同時也希望更多人的知道市場上依然有這樣的操作。


提醒


如何避免二手交易中被ABC


賣家注意事項:

1、所謂對方社保即將繳滿這種藉口,一定要對方打印自己的社保清單,確認社保滿5年的時間是否就差幾個月,所謂對方的親戚朋友社保可以更早繳滿的說法,要把親戚名字寫在裡面,最好也一定要求看親戚社保清單;


2、堅決不簽訂丙方為空白的可更名協議,你以為自己是在幫人,實際你被套路了,明顯價格報低了,在幫人數錢,那個丙方,不過是對方利用資金監管拖延的時間招來的市場買家。如果一定要籤,要備註,如果得悉房子被以更高價格賣掉,是有多出部分的收益歸自己。


總之,千萬不要去籤那種丙方為空白的可更名協議,切記切記。


3、不要輕易做全權委託,只要做了這個委託,基本你和買家的見面只有過戶時候的那幾十秒,你根本來不及認識你最終的買家是誰,多少錢賣出去的。


4、資金監管時候自己一定要在場,不要什麼都委託給中介。


5、其實呆呆一直想說,中原、鏈家在深圳這麼多年,交易流程還是要規範很多,賣房買房都儘量的找大品牌中介,基本不會遇到這樣的事情,而且遇到後,找總部投訴會有效果,一些小中介裡面各種貓膩無法監管。


買家注意事項:

1、買家在買房過程中,主要按照流程走就好了,所有的錢都給銀行做資金監管,不要信一些中介的話,打給私人賬戶。


鄭重提醒下,不要以為事不關己就高高掛起,事實上,你能成為“C”,大概率是因為你是那個韭菜,被高價收割了,多出的錢是你的錢,記得不要配合。


2、買房時候,不要聽風就是雨,赤灣那個區域聽說就是有炒家在炒,導致近期成交和價格都在上漲,小心不要追高。


遇到ABC單怎麼保證自己利益

有業內人士告訴呆呆,只要賣家簽了更名協議和全權委託書,而且給了很長的資金監管時間,那麼這個操作空間就是賣家給讓出來了。


所以賣家在籤合同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不要被套路。


但是如果已經被ABC單套路了該怎麼辦呢?就像這個事件裡,因為和H小姐的交易未成,根據合約,目前第一任買家C先生還沒有違約行為,而且第二任買家H小姐雖然告知了大山,但是H小姐不出面作證的話,大山現在要求毀約,屬於違約,必須雙倍返還20萬定金的。


呆呆也諮詢了律師,律師表示,目前從法律層面上來看,沒有證據證據“B”違約,雙方約定的資金監管時間未到,如果大山提前提出來不執行,那就是大山先違約,需要賠償。除非是到了約定時間無法執行,那時才可以提出來解約。


該律師也一再提醒,賣房子時候一定不要簽訂主體可更名協議,會把自己置入一個非常不利的境地。


也有業內人士告訴呆呆,可以先去房地產經紀協會投訴,或者找中介協商解決,實在不行最後才走訴訟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