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注册微信公众号了——从今天开始我的写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两天我终于注册了一个微信公众号——时光刻录仪。大概一年前我就有了注册微信公众号的想法,但是一直拖着,下不了决心。我反复地在心里纠结和思考,到底要不要这么做?这样做的意义何在?我能坚持做下去吗?

从小我就有一个文学梦,希望自己博览群书,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我一直很奇怪,我的这个梦想源于何处,我的父母都是文盲,大字不识一箩筐,村里也没有学识渊博的人。难道是源于从未谋面的妈妈的爷爷?妈妈的爷爷是一个教书先生,但因为去世得早,他唯一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外公都不识字。小时候,妈妈经常和我讲她爷爷到各处教书的趣事,当然,她是从她奶奶那里听来的。那时的我能接触到的文字除了语文和数学课本,就是妈妈每年一次去邻村做面条时包面条用的旧报纸。每次吃完一包面条,我都会把那张来之不易的两个巴掌大的旧报纸收起来,抚平,一个字一个字的认真看。但这些文字基本上都是掐头去尾的,每回都看得意犹未尽。唉,要是有一张完整的报纸摆在我面前该多好。

后来去镇上读小学六年级,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个同学的抽屉里发现两本课外书——《刘胡兰》和《杨门女将——穆桂英》,我拿来如饥似渴的读了两遍。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阅读课本以外的书。我被书中的人物和书里描绘的世界深深吸引,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一次意识到世界如此之大,历史如此浩瀚,而我如此渺小。渺小的我要想了解这个世界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书可以带我自由翱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但是,非常遗憾,读完这两本书后,我的世界又是除了课本就没其他的书可读了。镇上没有书店,直到现在也没有。离我家步行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到的一个大一点的城市——A市——有一家书店。假期有时跟着妈妈背着农产品去A市卖,有几次从那家书店前面路过,从街上望进去,屋内好几个粗笨的柜台靠墙围成一个“U”字形,一个售货员站在里面。至今我仍清楚的记得,那个售货员是个大姐姐,身材苗条,面容清秀,长长的头发在脑后扎成一个马尾。从见到她的第一眼开始,她就成了我的偶像,我渴望长大后能拥有一份她那样的工作,这样就有看不完的书了。我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这个理想呢?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努力读书,在每次考试中都取得优秀的成绩。自从意识到只有用功读书才能让我以后有书可读,已经是一名初中生的我像换了个人似的,变得异常勤奋,对待学校的功课不再像以前那样应付了事。我不仅上课认真听课,课后也抓紧时间学习,同学们睡午觉和课间歇息的时间我都用来温习功课。初中三年,我成绩一直在年级名列前茅,初中毕业被保送到市里面最好的高中。

进入高中后,每周就周日下午休息半天。偶尔我会和同学上街买学习资料什么的,每次看到货架上的各种文学书籍,我都会咽口水,要是这些书都属于我该多好,要是我有时间阅读这些书该多好。可是不行啊,首先囊中羞涩,要是买书了,肚子就得挨饿了;其次那时的我学习任务重,根本就没时间看这些“闲书”。虽然如此,有一次我还是忍不住买了一本“闲书”——《撒切尔夫人传》。这是我人生中拥有的第一本与功课无关的书籍,那种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达,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只可惜,这本书现在已经找不到了,也不知道遗失在了迂回曲折的人生河流中的的哪个拐角处。

高考结束后,我生病了,妈妈带我到A市看病,我大胆的提出要去书店买书,妈妈爽快的答应了。我买了自己向往已久的三本书——《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背着三本厚厚的书,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回到家,废寝忘食的读着。

可是从步入大学校园开始,我对书籍的热情戛然而止,偶尔从宿舍门口的租书店租一本书来看,都觉得无聊至极。很快大学毕业了,上班了,成家了,然后成了一名母亲,生活忙忙碌碌而又顺理成章。放眼望去,大家不都这样吗?生活不就是这样吗?

十年时间匆匆而过,蓦然回首,除了头上开始冒出的白发、爬到眼角的细纹和越来越虚弱的身体,岁月什么也没给我留下。究竟是什么东西消耗了我读书的激情?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故障?那个把不完整的泛黄的旧报纸都收集起来认真阅读的女孩去哪里了?那个如饥似渴的读《刘胡兰》和《杨门女将——穆桂英》的女孩去哪里了?那个梦想成为书店工作人员的女孩去哪里了?那个为拥有人生第一本课外书籍而激动的女孩去哪里了?那个背着三本厚厚的古典名著翻越两个小时崎岖山路才到家的女孩又去哪里了?那个女孩对书的渴望,犹如干涸裂开的大地对雨水的渴望。我要重拾这份渴望,我要重拾我的文学梦。我已经浪费太多的时间,再也耽搁不起了,必须马上付诸实践。于是我从网上不停地买书,空余时间基本上都被这些书占据了。干涸裂开的大地贪婪的吸收着从书里洒下的雨露,扬起一阵阵尘土。

读着读着,突然很羡慕这些书的作者,要是我也能写出让别人感兴趣的文字,要是我也能写出对别人有用的书该多好啊。说干就干,每天都流出一段时间,任思绪自由的翱翔,我负责做一名忠实的记录员。但一直没有勇气创建一个公众号。最主要的原因,我不知道我的公众号的主题该如何定位,因为我不知道我擅长写哪方面的文章。这两天,我突然想明白了,这个公众号的定位也不是突然某一天就会自己蹦出来,很有可能是一个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然后发生质变的过程。如果我一直在原地徘徊,不付诸实践,不踏出第一步,我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我擅长写哪方面的文章,可能永远都找不到自己的定位。要不暂且把我的公众号的名字取为时光刻录仪,刻录下我一路走来的印迹,刻录下经由我的眼睛看到的大千世界、众生百态。虽然这个定位不鲜明,也不独特,但对于我来说,却是一次历史性的跨越。

虽然一切都如此青涩,我知道多年后我会感谢今天勇敢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