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賈府的丫頭為什麼都不願意出去?

每天讀名著


俗語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句話同樣適用於《紅樓夢》中人。

《紅樓夢》中人,已經習慣了各自的生活,做出巨大的改變,恐怕一時還習慣不了。

《紅樓夢》中人,從小懂事起就生活在了寧榮二府以及大觀園,已經習慣了,都有了一定的依靠,長大了的時候,又都練就了一雙富貴勢利眼兒,突然遠離這種生活,還真就不習慣呢。

小紅是個例外,史湘雲是個例外……她們已經成人,經受過生活的磨難,求生生存能力強,承受得住生活的壓力。

丫頭們不願出去,一是年齡小一是無依無靠一是生存能力弱,為什麼要出去呢?換作我,也不出去。可有時,由不得自己啊……


三月樂雨


初讀紅樓時,大概有一點會讓人覺得很奇怪。就是為什麼《紅樓夢》當中那麼多的女孩子寧願死在賈府,也不願意被趕出去。

按照平常看的古裝劇,劇中的丫頭都想盡辦法離開剝削和壓迫,去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按照我們今天的想法來看,這種選擇似乎更加複合現代人的追求方式。也對,誰會願意去伺候人呢?而且那個時代又那麼黑暗。

仔細想來,不過兩點。

賈府的生活更加自在

雖然賈府也有壓迫,但是那種壓迫只是針對於最底層做粗活的丫頭。像襲人,麝月,晴雯等人。過得好不快活,每天的生活幾乎就是陪主子各種玩。而且要是幸運,剛好能碰上一個性格好,愛惜自己的主子 。

寶玉對身邊的襲人十分信任。對晴雯十分寵愛,寵愛到晴雯可以和寶玉使小性子,發脾氣。還有黛玉身邊的紫娟,黛玉時常和紫娟同床而眠,這是多好的交情。黛玉什麼心事紫娟都知道,黛玉可以說是把紫娟當成一個朋友看。這樣的主僕方式,不僅吃穿不愁,還十分有尊嚴,這種生活誰不向往呢?

而且如果攤上一個像賈寶玉那樣多情的主子,沒準兒還有機會成為姨娘。比如襲人就是寶玉的貼身丫頭,也是王夫人內定賈寶玉的妾室。襲人本來是窮苦人家的孩子,因為沒錢才別賣到賈府做了丫鬟,如果成為了姨娘,那就是飛上枝頭當了鳳凰,一家老小全都受益。

襲人可以這樣,別的丫頭也可以這樣。這個位置就是丫鬟奮鬥的最高級。邢夫人勸鴛鴦:你過了門,過個一年半載,生個小子,就跟我比肩了。

可以看出來,一旦成為姨娘,那就半個主子。作為底層的窮苦人,誰不想提高階層呢。與其在底層辛苦操勞一輩子,倒不如到大戶人家裡試試運氣。

而且從大戶人家出來的姑娘往往更受歡迎。有一句俗語“寧娶富家奴,不找貧家女”。因為富家奴的眼界遠比窮家女要高。人脈也遠遠超過於普通人家。

所以在那個年代,把女兒送去大戶人家當丫鬟,算是一種變相的鍍金方式。

潛規則

以前提到過寶玉的丫頭碧痕和襲人,曾經和寶玉發生過魚水之歡。而且賈寶玉還邀請過晴雯和自己一起共浴,但是被幹淨,瀟灑的晴雯拒絕了。

不說寶玉,賈璉,賈蓉之輩。他們身邊的丫頭有幾個能得玉全之身。況且,在那個時代,丫頭陪主子這是一個職責。沒有願意不願意之說。

金釧因為和賈寶玉有些曖昧,而被王夫人下令趕出去,導致金釧自殺。

其實丫鬟陪著睡是可以,但是絕對不能主動去勾引,要是勾引就是狐媚是妖精要被趕出去。

一旦被趕出去,民眾就會感覺這個丫頭性情不好,會勾搭人,品質不行。這在古代就是犯了“七出”之罪。是淫婦,是娼婦,絕對沒有婆家要。

不僅嫁不出去,還要揹負的一輩子的罵名。甚至還會給自己的父母臉面上抹黑。所以金釧自殺其實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這種行為不僅向大家證實自己是清白的,還可以讓自己的父母自在生活,不用受人指點。

紅樓的千紅一哭,其實不單指紅樓中女孩兒悲慘的命運,也是對那個時代女孩兒命運的嘆息。





煜熺品紅樓


賈府的丫頭確實都不願出去,書中寫得很清楚。

比如襲人,她母親和她哥哥打算贖她出去,她在家裡哭鬧了一場,讓她母兄二人再也不要起贖她的念頭。

一開始她母兄是很疑惑不解的,哪有心甘情願當奴才的。後來寶玉來看襲人,當著母兄的面,二人親近異常,家人才恍然大悟,從此死了贖她的心。

襲人不願出去,原因很簡單,一是她在怡紅院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吃得好穿的好,又有小丫頭使喚,是典型的二層主子。而且她是很有成為寶玉的妾,這比嫁到窮人家強多了。
晴雯也是死活不願意出去的。

有一次她和寶玉吵架,寶玉說要回太太攆她出去。她說就是一頭碰死了,也不出這個門。

晴雯是一個身世可憐的女孩子。從小被賣給賴大家當丫頭。後來賈母見了,很喜歡,賴嬤嬤就把她送給了賈母。 賈母又把她派給寶玉。

在怡紅院,她過得也是非常快樂的。出了和襲人有點衝突,其他的時候都順心如意。

而如果出去了,下場則很悲慘。她後來被王夫人攆出去,在表哥家悲慘死去就是明證。
被王夫人攆走的金釧和司棋乾脆跳井的跳井,撞牆的撞牆,也是“不留在賈家毋寧死!”

她們為何死活不願意出去,從表面上看是貪圖賈府舒適安逸的生活,以及賈府的主人待下人寬厚,不朝打暮罵,實際上是因為出去後實在是沒有活路。

芳官她們一夥小戲子也曾經被放出去,但是多半都不願意出去,有的是沒有親人,有的是親人貧困潦倒,就算她們去投奔了,還是難免被賣的結果。

相比之下,賈府算是她們的安樂窩了!

所以《紅樓夢》之所以是一部悲劇小說就在於它背後的故事!


凡眼看紅樓


一些姑娘之所以死都不願意離開賈府,是因為在賈府裡不僅能過上勝過普通人家的好日子,還能幫助自己家裡擺脫貧困。

這個方面最典型的莫過於襲人了。

襲人從小因為家裡困難被賣進賈府,先後侍侯過賈母、史湘雲和賈寶玉,並且和賈寶玉有了雲雨之事,最終是被王夫人看中。在紅樓夢前80回裡,她應該算是丫鬟中混得風生水起的人物。她的母親和哥哥也沾了她的光,在賈府邊上安了家,過上了好日子。

紅樓夢第19回,賈探春省親之後,襲人被母親接回家過節。襲人被母親接回家之後,母親和哥哥商量要把她贖出來。聽到這個想法後,襲人哭訴了一番話:“如今幸而賣到這個地方,吃穿和主子一樣,也不朝打暮罵。況且如今爹雖沒了,你們卻又整理的家成業就,復了元氣。若果然還艱難,把我贖出來,再多掏澄幾個錢,也還罷了,其實又不難了。這會子又贖我作什麼?權當我死了,再不必起贖我的念頭!”這段話透露了一個重要的信息:襲人家裡恢復了元氣。

為什麼能在她父親死後反而恢復了元氣呢?這裡有一個潛在的含義,是依靠了襲人。為什麼這麼說?書中其實有一個細節,好多人都忽略了。

史湘雲在給賈寶玉梳辮子時,發現頭上原來有4顆一模一樣的珠子,竟被人換了1顆。林黛玉暗指是襲人,惹得襲人相當不高興,回怡紅院後對賈寶玉發了一次火。這其實是暗寫襲人家裡恢復元氣的真正原因,是靠著襲人接濟的。

其實晴雯死後,留下了說不清道不明的三四百金,也從側面說明襲人是能從怡紅院裡變出銀子的。當然方法渠道會很多,襲人讓人給晴雯送東西,就是買通了宋媽,往自家裡送東西,除了這種方法還會有其它方式。但無論是哪種方式,必須有一個基本的條件:自家需要離賈府近一些。襲人家裡離賈府有多近?只有250米!紅樓夢書中對這段距離是這樣描述的。

賈寶玉被賈珍請去看戲,百無聊賴之際,抓住了茗煙與萬兒的雲雨之事,茗煙被逼帶著賈寶玉偷偷去襲人家。書中在此清楚地寫道:“幸而襲人家不遠,不過半里路程,展眼已到門前。” 半里也就是250米。這麼短的距離,說句開玩笑的話,襲人都可以趁著上廁所的時間跑回家。

事實上,不僅襲人家在賈府旁邊,賈府周圍已被僕人家裡、親戚所包圍。他們圍繞賈府形成一個“特區”,成為一種特別的“小社會”,依靠著賈府生活著。怡紅院的晴雯,哥哥嫂子和襲人家裡一樣住在附近;劉姥姥第一次進賈府,找周瑞家的住所,也在賈府邊上;甚至清虛觀、水月庵等廟觀等都離賈府不遠。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賈府最終沒落,都是襲人這種不願意離開賈府,而讓家人投靠賈府周邊,偷挖賈府牆角導致的。“蛀蟲”們一旦找到自己生存的土壤,自然不會輕易的放棄,所以一些姑娘們就會死也不願意離開賈府。


小涵讀書


在二百多年前《紅樓夢》的創作年代,中國是封建等級制度社會,丫鬟們是人口買賣制度下失去人身自由的奴僕,作為主人們物質財產的一部分奴僕們也可以被轉賣,比如香菱,薛姨媽曾經對夏金桂賭氣說要將她轉賣。

尤其賣了“死契”的奴僕需要終身為奴。奴僕們的婚姻由主人指定,奴僕與奴僕婚配所生下來的子女稱為“家生子”,“家生子”生而為奴終身都由主人們支配,比如彩霞作為“家生子”又被鳳姐指給奴僕下人旺兒的兒子為妻。

在這種封建制度之下,作為年輕的女性奴僕~丫頭們唯一的晉升通道便是在沒有“配小子”即被主人指定嫁給年輕的男性奴僕之前,被主子老少爺們看中,並且有爺們的正妻的同意後,被主子爺們納為妾室,比如趙姨娘,被賈政老爺納為妾室。

另外爺們的父母和長輩也可以將屬於自己支配的丫頭賞給兒孫們為妾室,比如秋桐,賈赦將她賞給了兒子賈璉。少爺們成親之後,妾室由正妻統一管理,並且由丫頭晉升妾室雖為“半奴半主”仍然可以因為各種原因被轉賣、或者被放出去,比如賈璉在成親之前的“兩個”屋裡人就都被鳳姐放出去了。

妾室所生的子女為“庶子”“庶女”,身份低於正妻所生的“嫡子”“嫡女”。“庶子”“庶女”因為完全擁有主人的身份,“庶子”“庶女”在等級上是高於其奴僕丫鬟出身親生母親的,比如趙姨娘的子女賈環和賈探春的地位就比“半奴”的親孃要高。甚至“庶子”“庶女”們從出生開始就可以由沒有生育子女的正妻正式撫養,由正妻扶養之後的丫頭妾室等所生的子女,其身份也可以轉變為“嫡子”“嫡女”因此獲得更高的地位。

被賣“死契”的丫頭和“家生子”也可能由主子的恩典被放出去成為“自由人”,嫁給非奴僕的平民為妻,比如襲人晴雯和茜雪金釧兒等最都是被賈府放出去的。

那麼,為什麼有的丫頭被放出去成為“自由人”之後,能嫁入平民人家過上夫妻相守平等安穩、和睦相處,甚至是相對幸福如足的日子,比如茜雪襲人等。有些丫頭被放出去之後,卻呼天喊地、要死要活、痛苦不堪以致一心求死,比如金釧兒晴雯。

性格決定命運,心態決定生死。

賈府官宦世家豪門生活安逸奢華,丫頭們的生活水準也遠高於一般平民的,比如劉姥姥們。非但如此,賈府的下人奴僕們在一般平民面前有著十足的優越感。如果奴僕下人們進入管理層,比如王夫人陪房周瑞家的可以比平民劉姥姥們有更好的物質生活水準、更高的社會地位、同時也會蕕得在平民社會中更強的社會生活競爭能力,比如周瑞家的平民女婿冷子興就很粘了些在賈府做下人奴僕的丈人丈母孃周瑞夫妻的光。

總之,因為這些各種好處都是奴僕丫頭們必須要留在賈府這樣的官宦世家豪門封建統治階級的體制內部,才能爭取獲得的優勢。

丫頭金釧兒在十年如一日的服待之後,做到了榮國府當家太太王夫人的貼身大丫頭,距離周瑞家的這種進入內部管理利益階層的奴僕位置已經只有一步之遙了,卻在這個時候“因為打壞了王夫人的一件東西”被放出去。做了“自由人”的金釧兒,之後最好的結局也就是做一個極普通的平民之妻,物質生活質量的大幅下降和社會地位改變的前景帶來的心態落差,是已經做到太太王夫人貼身大丫頭的金釧兒所不能承受的打擊。

同樣,由賈母親自指派給寶玉的貼身大丫頭晴雯姐姐,原本距離成為寶玉妾室的“半主”地位也是隻差一些時間等待了。大觀園最拔尖得勢的大丫頭晴雯被王夫人放出去,就是重歸之前的“自由人”平民生活,面臨著要嫁給平民為妻的前途,晴雯姐姐寧死也不願意面對。物質生活質量的重返貧寒的過去、社會地位的重回自由的平民之妻,做“自由人”對於晴雯姐姐來說就是從高貴的豪門官家“準姨娘”重新做回“賤民”之家。

所謂“寧為英雄妾,不為凡人妻。”,就是寧願做封建統治者們家裡養的一條“寵物狗”,也不做平賤自由民這樣的一條無主的“流浪狗”。

所謂,晴雯姐姐們有人格平等自由思想萌芽根本就是廢話,晴雯姐姐們一旦不能給封建豪門家裡當“寵物狗”就寧願死也不要“自由”。所謂晴雯姐姐們最少“奴性”就是屁話,因為晴雯姐姐們至死心中想要的都是要做賈府的奴僕,放出去做自由便唯有一死表“忠心”。

倒是茜雪襲人們雖然無奈,卻也接受了被放出去重獲“自由”的現實,平平安安的做了比豪門奴僕丫頭們更為下賤的“賤民”之妻。





阿丹151014015


《紅樓夢》中的賈府,類似於當今社會的大公司。如果說各個主子是部門經理的話,丫頭小廝就是基層員工。

所以,小丫頭們不想離開的原因就好理解了。

考慮當時的社會現實,曾經富有家族落敗之後也只有委曲求全,尤二姐寧願為妾也不嫁與張華為正妻。小康之家更是風雨飄搖,一個災荒之年就有可能無法度日進而賣兒賣女,襲人就是這樣被賣入賈府的。更何況這些出身更低微的小丫頭,出去之後無外乎嫁人或者再次為奴,這兩種選擇都是可見的深淵。

而小丫頭在賈府,遇到好的部門,好的領導,員工們當然捨不得離開,尤其是大觀園裡的怡紅院,那可是董事長賈母與總經理王夫人重點關心的對象,寶玉又待下人好,自然待遇不差,生活環境優渥,說不定有機會榮升為主子的侍妾,一步變為部門主管,改變出身階級,襲人晴雯都屬於這一行列。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丫頭都想待著一直不出去。一是不得勢的丫頭,二是有自己人生規劃的丫頭,春燕、小紅等就是如此,因為在賈府待過的小丫頭,猶如在華為、三星等公司待過的職員,走出去履歷都不一樣,即使小丫頭嫁人也會被高看一眼。沒有進來的柳五兒就是想以怡紅院作為職業生涯的跳板而未實施成功。

總之,人往高處走,在沒有更好的奔頭之前,大家都是選擇一個更舒適的環境裡待著,無論古代的奴僕,還是現在的都市白領們。




北望大坡灘


賈府裡,主子的貼身丫頭都不願意出府,因為她們屬於二層主子,平時也是吃香的喝辣的,穿著綾羅綢緞,帶著滿頭珠翠。不僅如此,還有權力,可以對小丫頭,老婆子頤指氣使。若是那些坐著粗使活計的下層丫頭,估計還是願意出府的。

賈府的丫頭有兩個來源,一個是家生子,就像鴛鴦,紫鵑下紅,春燕,司棋等人,他們一大家子都在賈府。她們的親戚們,也是賈府的下人。另一個來源是外面買來的。例如晴雯,芳官等小戲子。家生子和外來戶都不愛出賈府,原因是在外面還不如在賈府。



第一,她們見識了賈府的富貴,受不了普通人拮据的生活。

賈府丫頭們的吃穿用度與小姐差不多,比一般家庭的小姐還好。如果能留在府裡給少爺當小妾就是半個主子。一生都生活在錦繡堆裡,少不得榮華富貴。

如果離開主子,只能被配給賈府的小廝,生下孩子還是奴才。

例如彩霞,那麼優秀的一個丫頭,離開王夫人後,被指婚給一個混賬小子,一輩子都完了。可以想象,彩霞和一個好吃懶做,連賭帶嫖的丈夫過日子,會是一個什麼情景。

丫頭們,有幾個人能像周瑞女兒那樣,在外面找一個商人結婚,不再做奴才!

外面買來的丫頭,更不愛出府,出去了也沒有親人,只能由乾孃把她們當成搖錢樹賣了。



第二,賈府主子身邊的丫頭們,比那些婆子,媳婦尊貴些。

丫頭們能貼身服侍主子,媳婦,婆子則不能。秋紋敢蠻橫的搶奪婆子手中的熱水,婆子只能乖乖的獻上。王夫人讓玉釧給寶玉送荷葉羹,玉釧兒嫌熱,便令一個婆子來。

將湯飯等類放在一個捧盒裡,命她端了跟著,她兩個卻空著手走。一直到了怡紅院門內,玉釧兒方接了過來,同鶯兒進入寶玉房中。

司棋想吃雞蛋羹就吩咐小丫頭去要,廚娘不滿,司棋就帶人砸了小廚房。廚娘也不敢怎麼樣,還是做好雞蛋羹給送去。

丫頭可以指揮婆子做粗話,髒活,累活。如果丫頭出去了,配個小廝,生了孩子。她們就成了媳婦,婆子,就得受大丫頭的使喚。她們自然不會出去。



第三,丫頭們期待攀上枝頭做鳳凰。

襲人是最典型的例子。襲人家條件好了,就想把襲人贖出去,不再當奴才伺候人了,可是襲人死活不回家。襲人想給寶玉做妾,成為賈府的半個主子。襲人看不上外頭小門小戶的少爺。

第四,賈府丫頭的工作輕鬆,待遇豐厚。

一個賈寶玉有大小16個丫頭伺候,這些人都有什麼事情可幹?她們除了乾點活計外,就是遊戲玩耍。她們的吃穿住,賈府全包,每月有一兩銀子或者一吊錢,或者500前的工資。連掃地的小丫頭都插花戴銀的。逢年過節的主子還有賞賜。晴雯死了,留下的釵環首飾有三四百金。如果離開主子,她們哪裡來這些收入。

賈府是公爵府,賈府的丫頭也水漲船高,她們大多不願離開賈府這個溫柔富貴窩。


潤楊閬苑


《紅樓夢》中賈府的那些丫鬟,尤其是大丫鬟,多數是不想走的,這從第七十四回抄檢大觀園時眾丫鬟的表現就可看出,這是為什麼呢?

一、心若安處是吾鄉:

從襲人的言行舉止,我們可以看到她對賈府很有感情,她雖然並不是家生子,但從小就被賣入賈府,賈母和賈寶玉對她一向不錯,後來王夫人也通過“二兩銀子一吊錢月例”暗許她的準姨娘地位,這讓她不自覺產生歸屬感,處處為賈府和寶玉著想,讓她出去自然是不願意的。

類似襲人的丫鬟為數不少,比如鴛鴦、晴雯等,對於身若浮萍的底層女子來說,安身立命從來都是奢望,而大觀園卻是難得的寄身之所,雖也有邢夫人這樣的刻薄主子,以及李嬤嬤這樣的猖狂老嬤嬤,但只要自己如襲人一般溫順聽話,言行小心謹慎,過日子是不成問題的。

二、宰相家奴七品官:

賈府是國公府,極其尊貴,而賈府下人的地位也水漲船高,賴大的母親賴嬤嬤是賣入賈府的女僕,他自然就是家生奴才,但他後來卻為兒子捐了一個知縣的官兒。

賈府的丫鬟們大都有做奶奶的夢想,平兒後來就如願以償,不能如願的退而求其次,當個賴嬤嬤也不錯,至少從孫子輩開始有個盼頭。

而平時這些大丫鬟衣著穿戴也堪比大戶人家奶奶小姐,劉姥姥初進賈府見到平兒“遍身綾羅,插金戴銀,花容月貌”,還錯當成王熙鳳見禮。

三、一人為奴,養活全家:

賈府的下人比一般平民有錢,甚至還出現了一些隱形富豪,比如榮府的男管家周瑞,他老婆是王夫人的陪房,他女兒後來求得自由,嫁給了古董商人冷子興。

賈府中的丫鬟待遇也是很不錯的,大丫鬟每月一兩銀子月例,小丫鬟也有五百文,書中劉姥姥曾提到一餐螃蟹宴二十多兩銀子足夠莊稼人過一年,要知道劉姥姥可是富農,對於普通人家來說,全家一年收入估計不足十兩銀子,也就是說,賈府一個大丫鬟的收入足以養活一大家人。

四、被攆則顏面全無:

大觀園中的丫鬟也有想出去的,比如林紅玉,王熙鳳對她還不錯,但她還是選擇了出去與賈芸結為夫妻,但被攆出去和自願出去是不一樣的,被攆相當於“被炒魷魚”,是很沒顏面的事情。

司棋被逐時跪求迎春救她,迎春性情軟弱不能答應,後來她老孃以此為恥,不許她跟從表弟潘又安,兩人被迫徇情而死。

不過,《紅樓夢》的女子始終是不幸的,丫鬟們也不例外,賈府雖好,終究不是長久庇護之所,儘管大家不願出去,最後也只能曲終人散、各奔前程了。

我是六甲番人,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更多精彩,敬請關注。


六甲番人


這個題目,其實並不是十分準確。大觀園裡,或者說賈府裡(包括修建大觀園之前),大部分女孩子都不願離開,但也不是沒有例外。比如茜雪,我從前曾寫文分析過,她應該是自願求去的。雖然是因為寶玉的遷怒,她覺得傷了尊嚴,但畢竟不是寶玉或者賈母或者王夫人把她“攆”出去的。

進入大觀園之後,小紅本來在怡紅院當差,失意於寶玉,又擔心與賈芸私相授收的隱秘敗露,於是在王熙鳳面前展露才華,得到王熙鳳的賞識,從而“出去”,離開大觀園。

也許有的讀者會說,小紅只是離開大觀園,而不是離開賈府,與題目所說的“出去”是有區別的。這話不錯。那麼我們就分析一下,其他女孩的“出去”,是到了哪裡去。

在現行版本中,晴雯不是賈府世僕,而是被賴嬤嬤買下、又轉送給賈母的。雖然百般不情願,她後來還是“出去”了,於是引出寶玉探晴這深具悲劇美的情節。問題是“探晴”在是哪裡探?是在晴雯的表哥多渾蟲家。多渾蟲是什麼人?是賈府的廚子。(有的版本中,晴雯的表哥叫吳貴,也還是賈府僕人)

這也就基本說明了問題。像晴雯、金釧兒、司棋這些女孩子,“出去”也並不是恢復自由,可以獨立自主,而是回到父母親戚的家中,仍然是賈府的奴才。並且,在內宅伺候的丫鬟,有分例,有公費醫療(柳五兒說的),有定期發放的福利(秋紋說的),有時不時的賞賜(佳蕙說的),一旦“出去”就什麼也沒有了。同樣做奴才,你是願意吃好喝好有錢掙,還是願意衣食不周?答案是很清楚的。

不光是丫鬟,連婆子,像春燕的娘,在園子裡(應該也包括賈母王夫人身邊)伺候,至少有工資,又能享受免費餐飲。所以寶玉生氣要把春燕娘攆出去,這老婆子嚇得又哭又磕頭,哀求不絕。

還有一類,不是“家生子”,而是從外面買來的,像襲人。襲人被賣,是因為家貧。後來母兄經營得法,恢復元氣,就打算把襲人贖回去。而按照賈府的“寬厚”,這計劃差一點就實現了,如果不是襲人哭鬧著堅決拒絕的話。

襲人不願意回家,是因為與寶玉的感情。與寶玉的感情,給了她升遷的希望,將來有可能成為寶玉的姨太太。而從尤二姐甘願給賈璉作二房、賈母知道了也沒有太驚奇來看,賈府的二房、姨太太,要求的條件也並不低。像花家這樣的小門小戶,能做姨太太已經是做夢也想不到的好事了,怪不得花自芳母子一看寶玉到訪,立刻“石頭落了地”,並且視為“意外之想”,喜之不盡。

在園子裡,或者在主子身邊伺候,會有豐厚的賞賜、優越的待遇、相對較高的地位。這是女孩子們不願“出去”的普遍理由。當然,也不能排除個別人,真的有愛情,不願離開愛人身邊的。不過愛情是一件奢侈品,能享受到愛情的人,還是太少了。


棲鴻看紅樓


《紅樓夢》裡賈府的丫頭為什麼都不願意出去?

  感覺這個“都”字前面加個“大”字更嚴謹一些。這也是個老問題了,我隨便說兩句吧。

  賈府的丫頭為什麼大都不願意出去?

  賈府的丫頭真想出去的,的確是很少,粗略算來,估計碰過壁後的小紅是一個,鴛鴦也曾經有過這種想法,其他的,在職丫頭基本是保留現狀,期待升級,沒有進的削尖了腦袋想著進府的,比如五兒。金釧不願出去,晴雯和芳官等人,也不願意,為什麼呢?

  賈府的丫頭地位挺高,說出去有面子。賈氏出了兩個國公,當時全天下也才八個呢,所以在京城的圈子裡,賈府還算是靠前的,看看四大家族,賈府打頭。雖然說做丫頭是服侍人的職業,可那也得分是誰家的丫頭,宰相門前七品官,門口的大爺們,都是吃得開的,更別說晴雯這樣的等級了,看看襲人回了趟花家,那陣仗,就是縮微版的貴妃省親,風光著呢。

  賈府的福利也相當不錯,包吃包住,四季換洗衣服全有,簪環首飾都有,除了每個月的固定零用錢之外,不定時的還有主子的賞賜,雖說主子眼裡不算什麼,但也值得三瓜兩棗的。如果是特別能攢錢的,基本上一個人的收入,能抵得上莊戶人家的一年了。

  在賈府可能有前途。一個女人最好的歸宿是什麼呢?找個好男人嫁了,實在嫁不到,被人納去做小星也是不錯的啊,錦衣玉食的,雖然說是半主半奴,但畢竟也是出路,生下兒女後就妥妥的享福了。

  相較而言,出府前的晴雯可以養幾寸長的指甲,吃的豆腐皮包子,喝的是頂尖好茶,可是攆出賈府後的晴雯,喝的只能是水,住的只能算是房子。別說她不能好,就是好了,真要嫁個人,也是難得很。何況當過男主子的貼身丫頭,名聲會好到哪裡去?一個名聲不好的姑娘,想有怎麼的美好未來?最多不過是碰上王短腿那樣的有情義的漢子,可是那樣的事情,終究也是靠運氣,機率不大。(文/宛如清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