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通史(三)


一、從印度版春秋戰國到逐步統一的難陀王朝

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前五世紀,在中國經歷春秋戰國的同時,印度也開始了從小邦林立到統一政治國家的進程,初步形成了十六國,隨著進一步的兼併,北印度形成了四國爭雄的局面,後其中摩揭陀統一了恆河流域,建立了後來孔雀王朝時著名的華氏城。但這個國家數任國王都是弒逆者登位,王國很快被難陀王朝取代。難陀王朝創立者據說出生卑微,但很有能力,曾一統印度北部並向南印度擴展,但在公元前321年,被孔雀王朝取代。

另,在這一時期,思想上也出現了印度版的“百家爭鳴”,宗教思想派別眾多,主要分可分為:吠舍信仰(婆羅門教為主);佛教哦和耆那教(崇尚苦修);異端和外道(不信佛或者婆羅門教)。最終佛教和耆那教佔了上風,兩教信徒迅速增加,摩揭陀的兩任國王都是其庇護者,孔雀王朝的開創者晚年出家為耆那教苦行者,活活餓死結束餘生。印度的宗教實際上與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交織在一起,這場思想和宗教領域的鬥爭,實際上是政治鬥爭和經濟鬥爭的延續。社會大動盪和分化,使得原有格局發生變化,一些非婆羅門種姓,有其是剎帝利和從事手工業的吠舍種姓擁有了相當強的經濟實力,但在社會生活中受到婆羅門的排斥,雙方衝突在所難免。因此反對種姓制度的根源吠舍信仰的婆羅門教,要求脫離創立新的教派,比如耆那教強調不殺生到極端,從事農耕會殺死地上的生物,所以他們大多從事商業和貿易等手工業,發展成了富甲一方的商賈,如塔塔財團,其祖上就有深深的耆那教烙印。

二、孔雀王朝

在摩羯陀在恆河附近吞併各邦時,波斯興起,公元前518年,將西北印度納入了波斯帝國的行省,波斯文化、文字、思想、藝術等傳入印度。公元前334年馬其頓的亞歷山大開始東征,在公元前327到325年間亞歷山大的部隊在印度西北部征伐、撤退,被成為“亞歷山大入印”。雖然時間很短,但是對印度歷史進程也產生了很大的印象,促進了與希臘文化的交流的同時,也摧毀了現有的印度政治格局,打垮了西北印度的諸多小王國,而希臘人撤離留下的政治空白,為孔雀王朝立國提供了機會,也為大一統創造了條件。

旃陀羅笈多是孔雀王朝的創立者,出身貧困,家族替難陀王室養孔雀,屬於吠舍種姓。他利用亞歷山大撤離造成的權利真空,蓄積力量,逐步蠶食難陀王朝,最終在公元前321年打敗對手,時年約25歲。後其逐步統一了整個北印度,其兒子頻頭娑羅將領土擴大到了整個次大陸(除了東海岸的羯陵伽),孫子阿育王在此基礎上最終統一了印度全境,建立中央集權的帝國體制。作為印度歷史上著名的帝王,阿育王統治了約40年,但隨著他的逝去,孔雀王朝迅速衰落,勉強維持50年後,這個幅員遼闊的大一統帝國分崩離析了。


畫外:其實這一演進過程和中國的很像,分久必合,可是維持幅員遼闊和人口眾多的帝國在當時的條件下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在中國秦漢剛大一統時期,分離勢力是非常強的,傳統思想還是認為分封為主流,比如項羽代表的舊貴族家族勢力,但最終經過漢朝數代皇帝的努力維持,為社會灌注了大一統思想,建立了較為頑強了中央集權體制,所以才能經過東漢末年、三國爭雄後再一次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