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廣告中高配版的生活,誤導了你的人生


高配版的生活,到底對你的人生有多重要?

讓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高配版的人生:

對於小孩子來說,是名校、外教和遊學;

對於女人來說,是LV、Dior、Lamer;

對於男人來說,是上財富排行榜、擁有一切外界羨慕的成功人士該有的;

……

別被廣告中高配版的生活,誤導了你的人生

不知道有多少人高配版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

我待過的一家英語培訓學校裡,由於大部分老師都有留洋的經歷,再加上家境也好,因此大家有時一塊聊天時,我經常能遇到同事們脫口而出的英文名詞,或是某個品牌名,大多情況下,我是聽不懂的。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很多品牌有翻譯版和原版,而對於外語甚好的同事來說,人家當然很不屑翻譯版,甚至有時候我不在意間說出翻譯版,人家也會糾正我。至於同事經常曬的那些大牌,我也只能感慨一句:家境不一樣的孩子的確消費觀不一樣。

但是不是所有的同事都留過洋或家境甚好,有些人也來自於祖國偏遠地方,剛剛畢業手頭也不寬裕,但有人也會用刷信用卡或花唄的方式,來給自己添置一些高檔物品,當然,代價也許是幾個月的方便麵。

每個人選擇什麼樣的生活無可厚非。其實我認為,不是每個人都必須要走高配版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要被環境以及廣告誤導。如果你確實有這個條件,擁有也無妨;但是如果你需要下降自己的生活水準來擁有這些,那麼不要也罷。

包括這家培訓學校的女老闆,也是一個高配版生活的擁躉者,她聲稱,自己經常拿海藍之謎擦腳。

好吧,海藍之謎也許讓你的生活上了一個檔次,但這世上很多東西,並不是你砸錢就能擁有的,比如美德、品行、氣質、內在修養等,不要相信廣告宣傳,你買了這件產品,“從此你就擁有了精緻的生活”,省省吧。

別被廣告中高配版的生活,誤導了你的人生

有些工作必須得有高配版,我承認。比如,奢侈品牌的銷售員。

以前客戶單位有個趙阿姨,她女兒就是某汽車奢侈品牌銷售,講起來年薪幾十萬是不假,可是壓根存不下錢,甚至錢都不夠花。因為這品牌對於銷售人員著裝有著嚴格規定,必須去全市最高級的商場德基購買。

趙阿姨抬起自己的腳,她的腳上穿了一雙看似普通的布鞋,趙阿姨說,你猜多少錢?四千塊。

我心想,這雙鞋也沒看出來有多好。後來我試穿了一下,鞋底很硬,走起路來很不舒服。

趙阿姨說,沒辦法,女兒現在不穿了,四千塊我覺得可惜,只能我來穿。

說真的,我覺得連街邊10元一雙的北京布鞋都比它舒服自在。

對趙阿姨女兒來說,買四千塊的布鞋,那不是對奢華的慾望,那只是她能在行業站穩腳跟的高需。

我對於此事感慨是,

普通人家的孩子別說努力改命了,連從事跨越階層的工作都那麼費力。

別被廣告中高配版的生活,誤導了你的人生

最近各種海歸的歸國表現也紛紛刷了屏,各種公主病的表現也上了熱搜。

是啊,這些海歸,多半是擁有高配版人生的,從小成績優秀或是家境優越,年紀輕輕去了外國,現在不管什麼目的,跑了回來,還真把自己當公主了,各種花式作死。平常你在社交賬號上曬一切咱都忍了,疫情之下你還好意思顯擺,難怪觸動了國人的震怒。要知道,我們國內目前已經基本穩定了,這是全國人民辛苦的努力成果,這時候你們跑回來已經給國家添知了,還好意思各種磨人,還真把自己當根蔥呢。

“豌豆公主”最起碼還有點自知之名,她還真給自己取了個太適合自己的網名。都不喝水壺燒的水,要喝礦泉水,還好意思報警。

高學歷≠高素質,高收入≠高素質,光是擁有物質上的高配版,素質還遠遠達不到,難怪人家說,培養一個貴族至少需要三代的努力。

看完了近期各種海歸的表現,不知大家印象如何?反正我是對這一群體表示遺憾,雖然我也知道,這僅僅只代表了少部分人,但損害的是整體形象。

別被廣告中高配版的生活,誤導了你的人生

在這個網絡年代,往往別人的生活方式,也在觸動我們的神經。

朋友圈裡,總有人在曬海外旅遊照片。今天這個朋友曬,明天那個朋友曬,總讓我們有種錯覺,我的朋友圈裡大家都在享受人生,都有擁有高配版人生。

其實,全國還有95%的人沒有護照;(數據來源:彭博社)

不要以為只有你自己賺錢少,全國還有73%的人,工作十年月薪都沒有過萬;(數據來源:《2019國人工資報告》)

不要以為,就你沒有考上985,全國只有4%的人上過本科;(數據來源:搜狐網)

別被朋友圈的健身照矇蔽了,全國有一億人在假裝健身;(數據來源:微博雨花發佈)

去年,全國有10萬媽媽在線尋求過心理疏導,八成媽媽每天都想打孩子;(數據來源:微博每日經濟新聞)

去年總感覺朋友圈也被電影票刷了屏,其實去年平均每人在電影票的花費上才44元;(數據來源:微博中經新緯)

……

別被廣告中高配版的生活,誤導了你的人生

其實很多事,信息發達時代讓我們有了錯覺,今天A朋友買了一個名牌包,明天B朋友買了一套高檔化妝品,C朋友後天去了某高檔餐廳用餐……種種這些讓我們覺得,大家都有高配版人生,只有自己是落伍的。

不要為了互聯網製造的焦慮,就逼著自己不斷消費升級。你看看這次僅僅因為遲開工一兩個月,網上有多少人在吶喊自己已經斷糧斷供了?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對於一個企業來說,現金流很重要;對於一個家庭和個人來說,現金儲備也非常重要。

其實大家想想,是不是有些朋友很少甚至從來不發朋友圈?這些消失在朋友圈的人,他們在過著一種什麼樣的生活?也許高配,也許標配,也許低配,但是人家有一個共同的特徵:低調,不喜歡曬自己的生活。

而那些整天喜歡曬自己生活的,多半是高調的,我們不要被這些高調的朋友影響了自己的判斷,太多的素質方面的高配,真的不是錢能夠買的到的。

別讓廣告中宣傳的高配版生活,誤導了你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