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行業在疫情下活著,到底有多難?

影視行業在疫情下活著有多難?

先來看看今天微博上新浪廣東官方發佈的一組數據:

影視行業在疫情下活著,到底有多難?

疫情爆發至今,不少影視公司和影視工作室由於自有資金匱乏、現金流緊張而陷入困境。長時間週期的沒有項目,亦或是項目不能正常進行,不少影視公司都在疫情的殘酷篩選下倒閉了。相較而言之,這樣的環境下,那些在疫情中依舊直立的影視公司,可以說是十分難得了。

影視行業在疫情下活著,到底有多難?

以萬達為例,萬達電影發佈的2019年度業績快報顯示,萬達電影全年營業收入155.99億元,同比減少4.22%;營業利潤-44.61億元,同比大幅下降278.65%;利潤總額-44.98億元,同比下降278.52%;,同比驟降324.5%。2019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7.2億元,也就意味著虧損47.2億元。

影視行業在疫情下活著,到底有多難?

萬達還於今年宣佈一則髮型債務類融資工具的議案公告。此次20億債務類融資工具包括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債權融資計劃、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包括但不限於短期融資券、超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資產證券化產品(含資產支持專項計劃、資產支持票據等)以及公司債券等。

影視行業在疫情下活著,到底有多難?

同為影視巨頭的華策影視同樣轉盈為虧,淨利潤-12.95億元,而憑藉《哪吒》狂攬50億票房的光線的營業雖不至於虧損,利潤也遠不如上年。

影視行業在疫情下活著,到底有多難?

華策影視2019財報


影視行業在疫情下活著,到底有多難?

光線影業2019財報

如果說這樣的財報數據代表行業寒冬的普遍虧損,那麼2020年3月萬達電影官方發佈的公告則讓不少業內人士紛紛好奇,以萬達為首的影視公司們能否從這場虧損中實現“翻身農奴把歌唱”。

在復產復工的號召和國家的多項政策扶持下,由於疫情而產生的行業受創如果能夠被今年下半年甚至是2021年的市場回暖帶回來,影視行業的發展或許不至於“被倒退”的太厲害。

影視行業在疫情下活著,到底有多難?

對影視行業來說,最慘的可能是放映端--影院這一環的從業者

今年由於疫情而導致的全國影院停擺,可是非典時期都未曾出現的“活久見”了。

有業內人士分析:“對大影院而言,此次疫情帶來的經濟損失可能在全年收入的20%左右,對一些三四五線城市的中小影院來說,應該在30%左右。”不像橫店、萬達等大型集團擁有龐大的產業鏈支撐,除了幾部上線網絡播出另闢蹊徑的影片之外,他們面臨的是困在家中的龐大消費群體,以及昂貴的場地租金、人員成本及設備維持費用。要知道,黃金地段的影院光是月租就是上百萬的支出。

影視行業在疫情下活著,到底有多難?

(來自新京報)

從前一陣的影院賣品外送,到近期的影院陸續恢復營業,再到國家電影局組織中影、華夏兩家國營發行公司復映老片,影院的復工之路也註定將走的漫長而艱難。

影視行業在疫情下活著,到底有多難?


影視行業在疫情下活著,到底有多難?


影視行業在疫情下活著,到底有多難?

今日貓眼專業版新上線的影院復工率板塊顯示,今日復工影院為495家,復工率僅為4.36%。

影視行業在疫情下活著,到底有多難?

前幾天還有數據顯示,疫情進一步轉好後,影院端有可能會迎來報復性消費。然而不得不承認,對影院來說,這樣的收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也只能是彌補疫情時期的利潤虧損

影視行業在疫情下活著,到底有多難?

影視行業復工之路,道阻且長。願這場戰“疫”早日結束,我們一同期待影視行業更好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