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做影视解说的,配音是先读稿子然后再剪辑?情绪怎么处理?

成都强强


你好我是一位影视爱好者,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关于这个视频解说的二次原创配音应该是先读稿子还是先剪辑的问题?情绪方面应该怎么处理?听起来挺难已完成的工作,下面我以自己掌握的技巧知识详细的给你分析一下。

1 了解电影内容

了解电影内容


所谓的了解电影内容实际就是完整的看一遍需要解说的电影素材,从中找到电影中的核心内容,经过自己的梳理排序完成一部新的二次原创的作品,取之电影的精华部分充分压缩到自己几分钟的解说当中去。逻辑条理要清晰,

2 整理解说素材

解说素材整理

第二步就是整理自己要解说的文字内容,配合自己需要的电影情节,字数的控制·内容不能枯燥乏味像个机器人一样的解说,要加上自己的独特风格整理出一套文案。

3 情绪控制与配音

情绪控制与配音

这一步非常重要,一部好的作品是少不了一个完美的配音,将自己的情绪控制的淋漓尽致,融入到电影中,再空暇之中再加上自己的搞笑段子,速度可快可慢,掌握好情绪与电影情节的同步化很重要。

4 最终剪辑

也是最后的一步,将自己前面整理好的素材全部导入到premiere剪辑软件中,进行完美的对接深度剪切,达到一个属于你自己风格的二次原创作品。


航仔撩电影


大家好,我是影视天涯君,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做影视解说,配音是先读稿子然后再剪辑?

答案是肯定的,先读稿子(配音),然后再剪辑。如果先剪辑再配音的话,会造成画音不同步。

影视解说制作步骤:找电影素材→看电影→写解说稿→配音→剪辑→加字幕→加LOGO。

个人感觉,想要做好影视解说,稿子是重中之重,稿子越好视频效果越好;其次是配音,刚开始做的话,可以分段进行录制,然后将小段合成,最后用AU进行优化,也就是说进行降噪、压限、删除空白、加效果等。

情绪怎么处理?

标准答案是: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表达。(PS:这句就跟没说一样·····)

结合电影和稿子,弄明白这部电影蕴含的感情是什么?想要表达什么?然后根据感情基调来调整说话的语调。

比如开头介绍通篇剧情时,可以用自然平淡点的语气,因为这只是单纯的来叙述一件事。

比如某一场景比较悲伤,读到这一段的时候可以稍微平稳一点、低沉一点。

比如某一场景比较欢快,这一段可以稍微高亢一点。


影视天涯君


你好,我是小六说电影。很高兴回答您这个问题,我也是一个影视领域的新人,刚开始影视作品也不是很理想,但是随着不断的学习尝试,摸索前进,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有兴趣的话大家也可以去我的头条上看一下。现在,我把我自己的一些心得毫无保留的分享出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您提第一个问题,配音时先读稿子然后再剪辑吗,答案是肯定的。要做好影视解说,我认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认真寻找片源。做自媒体的影视解说领域,并不是所有的影片都适合拿来解说。首先是片子一定要画质清晰,一般年代较久远的片子不建议使用;其次是影片已经公开播放,这个很重要,否则有可能会涉及版权问题;最后片子一定要热,要有热点、热度,这样头条才会去推送,才会实现价值,带来收益。在寻找好要解说的片子以后,认真地研究片子,从头至尾观看一遍,抓住主要线索,形成自己的解说思路。

2.根据自己的解说思路和看片的收获,整理形成一篇3000字左右的解说文案。这个非常重要,影视解说最核心最主要的就是解说词的出彩,解说内容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特点,能抓住片子的主要线索,思路清晰带领观众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了解该部电影。这个是影视解说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所以在这一方面可以多花一些时间多下一些功夫。

3.配音及音频处理。我的建议是,将影片按照情节发展或者是场景大致的剪出来一个20分钟左右的解说对象,再将其分段解说,这样可以保证能分段录制,不至于因为某个点没录好就整段删除,浪费时间精力。如果有没有录制好的地方,也可以按照片段将其删除,重新录制。接着就是录制完成以后要进行一个降噪处理。这个可以推荐大家用AU音频处理软件,这也比较好学,电脑上面就可以下载。这块儿一定要处理,否则原声音带有噪音,给观众的视听感受是很不好的,长期以往不利于增长粉丝。

4.精剪视频,确保音画同步。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根据配音进一步对影片进行加工,确保音画同步,给观众一个很强的节奏感。例如你讲到某个人的时候,镜头刚好就出现这个人的脸,或者讲到一个动作,刚好镜头就出现这个动作,这叫音画同步。

5.添加字幕。推荐你使用字幕自动识别,然后去对识别出来内容进行调整,切记不要出现错别字。特别提示:这个时候就不要再去动之前的剪好的片子了。因为这个时候调整画面,极易出现字幕、声音、画面不在同一频道的情况,那这样咱们之前的功夫就全白费了。所以这个顺序很重要。

综上所述,我的建议就是先录音在剪辑。

然后关于您的第二个问题情绪怎么处理,我认为一个优质的视频解说创作者,一定要保持自己解说风格的一个相对独立性。就是不管解说的影片类型是什么样的,不管是恐怖片,警匪片还是枪战片,一定要保持一个相对的稳定和独立,这样子你才可以积累批忠实粉丝,也才更加有利于咱们创作者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 这个可以到头条里面去找一些影视领域解说的大拿,看一下他们的一些解说,加强学习。

以上就是我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小六陪你看电影


做影视解说,首先需要你自己把解说稿写出来,再根据自己的稿子去剪辑视频,情绪的处理是根据你对故事的理解来发生的,比如你的解说稿好了,在解说录音的时候,有一段比较高燃的片段,你讲解的时候可以把情绪表现得高涨一点,如果你解说的片段比较无厘头,你就用搞笑诙谐的情绪解说出来就可以了。最主要的是要突出讲解的特点,对解说人设的塑造,要突出你解说的风格。




小虹说电影


电影解说是剪辑还是先配音,抖音电影解说配音软件

现如今自媒体火爆,各大自媒体平台都能看到很多很棒的电影解说视频。

尤其是抖音平台,影视解说作为一个泛娱乐领域,在抖音上非常受欢迎,面向的群众也很广,相对其他领域吸引粉丝可以说是很容易了。

抖音上影视解说百万粉丝的账号一大把,他们都是从零到有,再从有到大,只要掌握一些方法和小技巧,你也可以和他们一样。

影视解说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部电影或一段电视剧的剧情内容,参夹些吐槽的解说,不但能起到帮大家了解剧情的概况,还能起到相当好的娱乐效果。

解说一部电影只需3~5分钟,就可以了解一部电影,这样就可以过滤掉一些不喜欢的电影,经过筛选去决定是否观看。

一个完美的电影解说视频都包含哪些内容呢?

简单讲分为大量的电影片段和自己的解说配音,并且加上字幕。那么如何去做呢,我来告诉你!

1.确定选题

首先一个电影解说视频,需要选择一部你想要解说的电影,清楚他的类别,是喜剧还是动作片等等。

如果你是刚做此类型的视频,建议你先选择自己熟悉或者看过的电影,这样你了解剧情内容方便上手,自己也有兴趣去做,建议新手尽量做一个类型的电影内容,后期有经验可以尝试其他的。

2.准备文案

确定要解说的电影后,就要开始准备文案了,也就是需要自己配音的部分。可以首先简单了解一下电影的内容,再搜索一下这部电影的相关话题,或者看同行对这部电影的解说,电影讲的什么内容。

然后,写一个1000字左右的文案,可以是电影剧情介绍,也可以是自己的理解、感受,还可以加上网上别人的评价。

3.加配音和背景音乐

电影解说视频,一定要有自己的配音。录音的话,用手机的录音功能就可以,但是要保证自己的声音清晰没有杂音。之后再加上一首符合电影内容的轻音乐就十分完美了

4.添加字幕

加字幕的目的是为了更方便用户理解视频的内容,另外也会让视频显得更专业。利用上面的PR软件就看添加字幕,但如果字幕很多,使用PR就比较麻烦了,会非常慢。推荐使用Arctime这个字幕软件或者是剪映。

制作一个抖音电影解说类视频的流程大概讲解完了,大家在开始做电影解说之前,一定要确定是否真的热爱看电影,是否喜欢做电影解说这个事。


努力的Lorri


做影视解说的话,先选好自己想解说的电影或者电视剧,最好是先看完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然后把大概的内容些下来,然后根据自己的语言来将剧情解说词写好。

建议先读完稿子,然后再进行剪辑,这样比较方便后期控制好相应的时间,同时也方便修改画面,每一句解说对应相应的一个剧情,这人可以给观看者提供更好的体验;相反进行的话会导致时间还有解说内容不符,后期又得重新把视频剪辑一遍,还会让你失优质作品的好评。

对于情绪的话,其实也不用带上太多的语气,以叙述的方式就可以了,然后加上自己的配乐,主要根据影片来选,营造一个好的氛围,这样不会显得作品枯燥乏味,观众也不会产生精神上的疲劳。


M电影剪辑


我来回答啦!题主问了两个问题,限定在影视解说领域,那么我就您提出的两个问题分别做出回答。

首先,您既然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想您一定是对影视解说有一定的兴趣,又或者您有意向做这方面的工作、副业,那么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影视解说的相关基本知识。


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电影解说能够更好的满足读者。

制作一个电影解说视频,是不是很难呢?很多新人可能会感觉根本无从下手。

其实不管是大咖还是新手,在刚开始制作电影解说的时候,如果没有人指导方向,很容易遇到问题,走很多弯路,浪费时间。其实,任何看似复杂的事情,只要经过拆分,然后分步骤执行,就会变得非常简单了。

一个完美的电影解说视频都包含哪些内容呢?简单来说,可以分成3个部分:

大量的电影片段、自己的配音、字幕。

也就是说,把电影中的精彩片段提取出来,然后加上自己的解说配音,添加好字幕,即可。

  • 1.确定选题

想做出一个电影解说视频,首先得确定这个视频要解说哪一部电影。

前期解说建议先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影或是特别熟悉的,更容易上手,自己也更有兴趣来完成这个解说。建议新手在前期的时候,尽量朝一个类型的电影去做内容,后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权重之后,就可以往更多的领域去尝试。


  • 2.准备文案

确定要解说的电影后,就要开始准备文案了,也就是需要自己配音的部分。可以首先简单了解一下电影的内容,再搜索一下这部电影的相关话题,或者看同行对这部电影的解说,电影讲的什么内容。

把这个表达过程记录下来,就是一个很精彩的文案了。

如果实在不会写文案,可以多去看看豆瓣、时光网的影评,也许会带给你灵感。


  • 3 录音
下面我针对题主的问题着重讲一下配音的问题。

就是看着你写的文案读一遍录下来,这当中不要求你声音多甜美,也不用你达到新闻联播那种水平的普通话,就是别叽里咕噜半天,别人一个字没听清就行了!

如果你学过播音那就无所谓了,没学过那就要慢慢练习了,刚开始肯定时常口胡读错,不是稀里哗啦全部一口气读完就行了,要考虑观众的感受,这当中节奏蛮重要的。

提醒一下大家不建议一次性录太长,万一一错或者出点其它问题又得重录,很浪费时间。这一步刚开始不熟练肯定很费时间,短短3000千字的文案可能就要录制好几个小时。

这里说几个问题:录语音需不需要声卡,前面我就说过了这不是录歌,仅仅只是录制个清晰朗读声而已,所以根本不需要声卡。


还有就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配音。录音的话,用手机的录音功能就可以完成,但是要保证自己的声音清晰无杂音。根据自己的文案录制,要注意不要离麦克风太近,否则就会导致喷麦。

一般建议使用自己的声音,不要感觉自己的声音不好听,每个人的声音都是有自己的特点的。

还有些人觉得自己的声音不好听就用后期软件把自己的声音加速,让自己的声音完全变样。这个我极其不推荐。用原音最好,难说你的原音就成了你的一大风格呢?


尽量多融入自己的个性化的元素,不要单纯的机械式解说,融入自己的情感、个人特色,让用户喜欢你、信任你,感觉你好玩、有趣,不仅能帮你更好的获得平台的广告收益,更有利用后期的多元化变现盈利。


  • 4.后期剪辑加字幕

我们认真看过电影之后,对电影的情节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根据文案配音的内容剪辑相应的片段,和配音对照起来,把没用的内容裁剪掉。

剪辑视频的工具有很多,如果想要长期坚持做电影剪辑的话,我建议大家可以花费一点时间学习一下PR(一款视频剪辑软件,全名是:Adobe Premiere)的使用方法,PR的功能比其他软件都要强大,并且兼容性比较好。


总结:视频解说配音很重要,要用你的声音把观众带入剧情,在配音的时候要保证音频质量,不要出现杂音,避免带来差的观看体验。在视频中插入与剧情相符的背景音乐,更有带入感。


码字不易,您的一个关注是我不懈的动力,点赞并回复我,在评论区留言加入讨论吧。


漫漫人生长夜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肯定是先读稿子,再配背景音乐,最后在进行剪辑;


1、看电影


做影视解说,你要先把整个影片多看几遍,梳理一下故事剧情,给自己要做的片子一个定位,是劲爆的还是搞笑的,恐怖的合适科幻的;


2、写稿子


定好电影的大感觉后,在结合自己的人设,写影视解说的文案,一定不能为了迎合电影的定位而修改了自己的人设,也就是你自己解说风格,例如你是喜剧解说,恐怖片也要写出喜剧的感觉来;


3、配音和配乐


配音的话要把控好自己解说的节奏,情绪的话根据影片的节奏来,该高就高,该低就低,适当的留白也是可以的;

配乐的话,是一个加分项也是特别容易扣分的地方,一定要慎重选择和自己解说片子风格相符的背景音乐,选好音乐会让你的片子在上一个档次;


4、剪辑


最后在剪辑,根据配音和配乐来剪辑,会让你的片子节奏感特别棒;


5、包装


可以适当的加一些简单的包装,片头片尾什么的,让自己解说的视频,有个统一的感觉,大感觉上会舒服好多。


鲸鱼影像馆


你好,我是As电影剪辑,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噢

配音是先读稿子然后再剪辑?情绪怎么处理?

先回答这个问题,一般整部解说电影是根据你的稿子的录音走的,根据你的稿子的音频走到哪,一般画面就会跟到那个画面,更好的让观众去理解这个画面。

一般稿子的音频肯定不可能一口气录完的,哪些是重点,就在重点上面花点功夫去多录几遍,多听,直到你觉得ok为止,最后实在不行的话,可以通过PR或者Au后期修改音频的音调,不过那就需要你其余几段音频都是这个声音了,科科。

另外讲一个关于制作一个解说视频步骤

  1. 阅片

这点相信很多人肯定都知道了, 一定要观看完整部电影,这部电影的“大致概括、以及你对这部电影理解、剧情流向”,通过以上三点去进行第二步骤。

2.写稿子

写一篇大约5分钟的电影稿子,根据每个人的语速不同,大约在2000-3000字左右,稿子一般就是先“自我介绍、介绍什么类型什么样的电影、故事的剧情走向(包括介绍男女主角以及她身边的人的话)、你对这部电影的总结”,如果你是那些比较倾向搞笑的电影,可以适当插入一些网络比较流行的视频小片段增加你的视频的趣味性。

3.录音

录音一般是分段去录制,一般人总会读错,或者觉得自己录音录得不太好这个时候就需要你辛苦一点,多录制几次了,这个用手机录制也行,如果是笔记本电脑录制也行(记得降噪),总之录制的方法太多了,自己觉得怎么样舒服就怎么录制,没特别多要求,就是最后成片的时候不要有噪音就对了。

4.开始剪片,其实这个步骤也可以在你写稿子之前做,如果你记忆力比较好的人,就先剪片,再写稿子,总之,剪片的原则就是让你的音频所描述的片段类似就ok

5.配乐

配乐与个人解说的风格有一定关系,如果你是比较搞笑的解说去说这部电影的人,那么就用轻松愉快的音乐,如果你是比较严肃的,就选择比较紧张气氛的音乐嘛

6.成片后,就重复的观看一次片子,哪里有问题就去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总结

一般制作一个解说片子需要2天左右,根据个人的时间和能力了。


As视频剪辑分享


以我的个人习惯当然是先配音,然后根据声音叠画面了!画面和声音配合准确,而且编辑效率高.只共参考哦 -------------------- 奇怪,显然是应该写解说词,编辑画面,修改解说词,再编辑(迭代多次),最后配音,怎么会倒过来呢? -------------------- 先串好画面 只适合那种现场感非常强 大部分是同期声 串词只是过渡的节目 那种专题片对画面语言的要求相当高 所以这种情况是很少有的 而且节目宜短不宜长 超过十五分钟就很难得做好 -------------------- 不要这样子,又不是拍电影,画面语言差不多就行了,主要还是为了高效和快,早点交活,又不是制作艺术品,电视就是电视,高也高不到哪去。所以,如果片子能一次编好,或者解说词是请高人写的,象散文诗朗诵,那么当然先配音好了,但现实是,片子不可能一气呵成编好并且也不一定一次审过,朗读散文诗的机会也不是很多,所以99。9%的情况是应该先编画面后配音。 -------------------- 看你现在处在哪个阶段:A.还没动摄象机 1.确定主题 2.讨论结构,初稿 3.拍摄(可能有预想以外得好素材一定不放过) 4.粗剪(大致的顺序,结构) 5.改稿子(润色、调整结构) 6.自己找找感觉就可以先配个参考音 7.精剪 8.正式配音 9.导演制片人审定,领导审定,反复修改 10.齐活。B.刚拍完 4-10C.稿子定了 6-10D.你自己很有把握 7-10(很有把握的片子自己剪画面时完全能控制声画节奏,剪完再配音应该8,9不离10。领导看完提了意见再修改画面并重新配音也可。我们经常剪完片子拿到音棚连配带混一次搞定,节约下时间去打球) --------------------   我说说意见啊.这里我非常不同意楼上某些同志的意见.  大家都听说过"声画两张皮".它说的就是声画不对位,现场声与播音同画面不协调,甚至联系不上.变成了两张硬贴在一起的"皮".  个人觉得,不管是专题还是新闻节目,主持人都该根据编导意图把声音,画面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达到编导所要表达给观众的内容,信息!    本人坚决打击"声画两张皮"现象!主张拿串稿先播音,在组合画面. -------------------- 基本同意楼上的意见,但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二种 方法都有优缺点。主要是看你的内容及片子的用处。 -------------------- 我感觉这个就没什么可争的,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那些领导才看不出这两种的差异呢。楼上有位说的好“又不是拍电影” 目前中国的所谓专题片千万别当艺术,我还跟同事开过玩笑呢“专题片的剪辑就是排领导出场的先后顺序,你排对了,也就通过了” 当然这指的是一部分类型的片子。说白了,专题片就是配图的说明书,就像我们小时候看的小人书一样。 -----------------------与众不同是伟大的开端,随声附和是失败的起源--- -------------------- 小弟来说两句。。。这是目前国内电视节目中常见的问题啊!!我们是做电视的,画面是我们优势、是我们的根本,我个人觉得如果要是先配音,再贴画面,这是对电视节目不负责任的态度啊!这样一来,我们就等于是“有影的报纸、或是有影的电台”了,就不再是电视了!我觉得首先应该是在自己的脑子里有了一个片子大概的结构以后,开始拍,然后要用大量的时间来看素材(这是最最重要的)!这时自己的思路应该比较清晰了,然后开始按自己的思路或题纲(绝对不是解说词!)编片子,然后改,然后合成,最后配音!!否则就很可能出来的是片好稿子,是段好配音,但绝对不会是一个好片子!!!而对于新闻类的片子,质量的要求不是很高,而且时间有限,新闻更主要的作用就是交待更多的信息,这时可以采用先写稿,然后配音,再贴面画的方法。。。以上是俺的拙见。。。请各位老师指点。。。 -------------------- 我认不先配音,我也是这样做的 -------------------- 唉。。。俺也不能说先配音不好,俺有时来不及的时候也这么干,但如果时间够用,我觉得还是应该最后配音。。。俺觉得一部好的片子其实不用配音和字幕就可以打动观众的,配音和字幕是万不得已,实在不能用画面来说明情况了,才用的下下策。。。。当然特殊处理的情况除外。。。。一个电视节目,画面理所应当是为主的啊!配音和字幕都是辅助画面,为画面服务的。。。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我认为不专题片应该最后配音。。。。 -------------------- 我不是搞制作的,但我也想说几句,如果前期和剪辑的工作都是高手来完成,这样就应该后配音,因为画面的表现力要比声音直观,声音只是补充的手段。当然实际情况下可能不一样,有人喜欢这样,有人喜欢那样,这就很难说,如果前期拍的一般,剪辑的时候也没很好的感觉,那就还是好好写写稿子,这样比较容易过关。。。。 -------------------- 怎么可能不先写稿子呢? 你去一个单位拍企业专题,它们肯定说你先写稿给我看看、然后领导通稿完毕后说:我派个人领你们去拍摄素材。。。。。。。不管先配音还是后配音,最终结果总是领导对于声画不对位提出意见(差一点都不行)。哈哈! 我对这个问题的原则是:先体会对方领导的知识层次,然后欲擒故纵(在片中故意流出大的破绽给他看),领导吗,总要提出意见,要不怎么才能体现出他比别人高明呢? -------------------- 我说 这问题没那么复杂吧!没有什么规则说专题片一定要先配音或是先剪辑的,参考一下具体情况,两种方法我们都可以选择。一方面,看时间,如果制作时间不是很多,可取的方法还是定稿-拍摄-配音-剪辑,这样,在短时间内做出的片子应该比先剪辑在配音要规范一些。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可以考虑后配音。其次,看内容,如果我们事先对于将要拍摄的内容很了解,就可以先组稿-定稿,然后很有针对性的拍摄,既然已经定了稿,那当然可以配音了,这样剪辑起来会快一些。如果我们对于将要拍摄的内容无法实现预知,或者情况可能有很多变数,或者干脆就是去发现,去探索,这样,我们就要根据拍摄回来的内容先剪辑,这个过程就是在创作,剪辑完成以后再配音,这样可以让我们的片子做得更有味道,更有深度。这中情况下,如果我们先看素材再组稿定稿,再配音剪辑的话,效率反而低很多了。这是我个人的理解认识不知道大家同意我的观点吗 -------------------- 其实我觉得两种方法都可行,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做片子,只要你想把它做好,不管你是先配音还是先配画面,终归是要修改的。配音不对改配音,画面不好换画面。只要做出好片子就行了。 -------------------- 我觉得还是得根据片子的类型来考虑,也不能说那么死就是了 -------------------- 我觉得我们应该去总结出一套省时的程序步骤。这是有意义的。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习惯,一种工作流程在习惯了以后效率就出来了,所以我们要客观的总结出一套省时的步骤。我觉得养成一些效率比较高的工作习惯对再吸收新的东西会减清负担。这只是个人想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