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孩子面前貶低老師,似乎在聊天,結果卻讓孩子吃了虧


當今社會網絡發達,信息量暴增,時不時會有關於教師的負面新聞;還有的家長對老師在班級群裡的要求感到不滿,這些情況下,家長可能會不自覺的在孩子面前對老師進行表達不滿或批評。 然而,這種看似平常行為卻可能該孩子的成長帶來嚴重影響。

家長在孩子面前貶低老師,似乎在聊天,結果卻讓孩子吃了虧

首先,家長是孩子最信任的人,家長的話孩子就會當真。當家長批評老師的話說出口時,孩子雖然不說什麼,但在心裡肯定已經給了老師一次差評。對老師的尊重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前提,如果一次次聽到父母說這樣的話,孩子就不在尊重老師,不聽老師的話,學習成績必定後退。

第二,孩子會將父母說的話講給同學。學生們在學校,下課後往往是三五成群,說說笑笑。在他們閒聊時,孩子就可能將他聽到的家長的話告訴同學。同學聽了以後,會一傳十十傳百的迅速傳播到全班。這樣,當老師來給學生們上課時,學生們會對照評價,觀察老師、揣摩老師,聽課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家長在孩子面前貶低老師,似乎在聊天,結果卻讓孩子吃了虧

第三,孩子逐漸會養成背後負面評價別人的習慣。父母的言傳身教,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就學會了。家長覺得在自己家裡,言行隨意,那麼,孩子長大後也是這樣。他們將嘲諷、取笑、惡評他們見到的人和事。甚至對於老師,他們也會像父母一樣隨意談論,只看見缺點。老師不是神,一定會有這樣那樣缺點,但這不應該是孩子們談論的話題。

美國心理學家哈羅德.凱利曾經做過一項實驗:某個班要來了一位新老師,部分學生被告知,"新老師非常優秀,熱情洋溢。"另外一部分學生被告知,"新老師水平一般,而且不夠活潑。"。當這位老師上課時,被告知"老師非常"的那部分學生非常認真,互動積極;被告知"老師水平一般"的那部分孩子聽課時心不在焉,反映冷淡,甚至某些學生故意違紀。

這個實驗說明,對老師的評價,會對孩子的課堂學習產生明顯的影響。

家長在孩子面前貶低老師,似乎在聊天,結果卻讓孩子吃了虧

那麼,對於孩子的老師,家長才是好的做法呢?

1、 多對老師表達尊重和感恩。除了家長,對孩子學習最操心的就是老師了,經常對學校老師表示自己的敬意和褒揚,會讓孩子產生同樣的心理。

2、 即使老師做的不太好,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達不滿。可以和老師進行溝通,看自己是否有誤解,如果沒有,可以對老師提出自己的建議。

3、 孩子對學校老師進行負面議論時,要及時制止,問清原因,對孩子解釋說明,不能趁機添油加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於教師的非重大錯誤,無需深究。當然,如果涉及違法犯罪了,另當別論。

家長在孩子面前貶低老師,似乎在聊天,結果卻讓孩子吃了虧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家長是孩子品行的塑造者,給孩子的是環境和土壤,老師知識的傳授者,給孩子的是陽光雨露,兩者有效溝通,形成合力,就能培養出優秀的下一代。

你怎樣在孩子面前評論老師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關注我,瞭解校園師生,傳播教育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