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名庄酒标背后的故事.罗曼尼康帝酒庄


很多顶级名庄的历史、葡萄酒的好年份甚至风土特色等都是葡萄酒爱好者乐此不疲的话题,而这一次我们将目光聚焦在酒庄的名字上,去了解那些名字里的故事。

罗曼尼康帝酒庄

在风土至上、以地为王的勃艮第,酒标上的主角往往也是葡萄园的名字,DRC的酒标便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然而,在最显眼的葡萄园名字之下,DRC的酒标上还存在着两道不容忽视的签名。这两道签名大有来头,它们出自DRC两位联合庄主之手。

那些名庄酒标背后的故事.罗曼尼康帝酒庄

作为当今世界上“神殿级”的顶级酒庄,DRC也曾遭遇过劫难。1942年,因饱受战争的摧残,其中,亨利·弗雷德里克·侯奇(Henri Frederic Roch)担任联合庄主的时间最长,在1992年至2018年的20多年里,DRC酒标上的签名都为他和奥贝尔所留。

2018年11月,亨利逝世。

2019年1月,拉露·比兹-勒桦(Lalou Bize-Leroy)的独女佩林·菲娜(Perrine Fenal)接替亨利,与奥贝尔共同管理DRC,这也意味着她即将在DRC酒标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一笔。

2

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拉菲酒庄

那些名庄酒标背后的故事.罗曼尼康帝酒庄

拉菲古堡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1234年。现今酒庄178公顷的土地中,葡萄园占107公顷。依旧采用与以往相同的简洁图案,酒款也一如既往的优雅、浓郁。作为拉菲古堡正牌酒,

年产量控制在2至3万箱在198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瓶1787年的拉菲红酒以10.5万英镑的高价拍卖,创下并保持了迄今为止最昂贵葡萄酒的世界纪录。如同这个世界记录一样,自14世纪开始,拉菲古堡就不断书写着关于葡萄酒行业的神话。


皮耶侯奇酒庄

在中国,皮耶侯奇酒庄有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菜刀酒庄”。而提到“菜刀酒庄”,除了其创始人亨利·弗雷德里克·侯奇(Henri Frederic Roch)与DRC和勒桦(Domaine Leroy)两大顶级酒庄的深远渊源外,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酒庄那自成一家的酒标设计,这也是“菜刀酒庄”名字的由来。

那些名庄酒标背后的故事.罗曼尼康帝酒庄

“菜刀酒庄”酒标的右侧为两个黄色的圈,分别代表了强大的自然之力与有限的人类之力;圆圈的下方是三个大小不一的红点,象征着各具特色的酿酒葡萄;

而左边被酒友戏称为“菜刀”的绿色图案其实是一种造纸材料——纸莎草叶,不仅象征着葡萄园内的植物,还担负着记载和规范人类活动的任务。这些简易图案的灵感来自古埃及关于酿酒的象形文字,寓意着酒庄秉承并践行“尊重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酿酒理念。

4

CHATEAU ANGELUS

金钟酒庄

那些名庄酒标背后的故事.罗曼尼康帝酒庄

与酒庄名字相对应,金钟酒庄的酒标为一口金色的大钟。而酒庄之所以名字和酒标均与“钟”有关,则要从三钟经(法语名即为“Angelus”)祷告及酒庄葡萄园的地形谈起。

三钟经祷告始于15世纪,指的是在教堂于每日早、中、晚鸣钟时,基督信仰者默念或诵念三钟经,以感谢上帝庇护的一种仪式。

那些名庄酒标背后的故事.罗曼尼康帝酒庄

以金钟酒庄葡萄园为中心,酒庄周围的高处矗立着三座教堂,这独特的地形宛如一个天然的“阶梯式圆形剧院”,可起到扩音的效果。因此,每日的清晨、中午及傍晚,当三座教堂祷告的钟声响起时,在“剧院”的中央——金钟酒庄葡萄园内,三座教堂清脆的钟声便历历在耳。此时,园内劳作的人们便会停下工作,并进行三钟经祷告。

金钟酒庄的名字便来自这每日三次的三钟经祷告,而酒庄酒标上的大钟也正是为了纪念祷告的钟声及祷告的时刻。

碧尚男爵酒庄

那些名庄酒标背后的故事.罗曼尼康帝酒庄

2012年起,碧尚男爵酒庄酒标上的名字从CH TEAU PICHON LONGUEVILLE,变更为CH TEAU PICHON BARON。

突出了 "Baron" 男爵这一词。

碧尚男爵酒庄最值得一提的一任庄主无疑是Joseph de Longueville男爵。他在19岁接手管理酒庄产业,执掌大权长达71年,直到1850年,以90岁高龄去世为止。他一生中经历了三次大革命,目睹了五个国王的朝代更替,见证了两个共和国和一个帝国的盛衰成败。他建立的这座酒庄产业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他去世后五年,酒庄在1855定级中被评为二级酒庄。

那些名庄酒标背后的故事.罗曼尼康帝酒庄

左为碧尚男爵酒庄新酒标

6

Chateau Margaux

玛歌酒庄

那些名庄酒标背后的故事.罗曼尼康帝酒庄

酒标上的图案为酒庄主建筑,这座建筑有“梅多克的凡尔赛宫(Chateau de Versailles)”之美誉。在法国,这是为数不多的一座新帕拉底奥(New Palladio)风格的建筑。

7

CHATEAU MARQUIS D'ALESME

碧加侯爵庄园

那些名庄酒标背后的故事.罗曼尼康帝酒庄

碧加侯爵庄园由碧加侯爵建于1585年,并以侯爵的名字命名。此后的几个世纪里,酒庄辗转经手到许多人手中。

更新了酒庄的酒标,旧版的酒标是一个倒置的马蹄铁,被认为是坏运气的象征,新版酒标是酒庄城堡的图像。

那些名庄酒标背后的故事.罗曼尼康帝酒庄

左为碧加侯爵庄园新酒标

8

Chateau Beychevelle

龙船酒庄

那些名庄酒标背后的故事.罗曼尼康帝酒庄

据说这位公爵也是法国海军上将,位高权重,他和他的妻子常常居住于酒庄内。龙船庄园临近吉伦特河(Gironde),常有船只经过。摄于上将威严,经过酒庄的所有船只都需要下半帆以示忠诚和敬仰,并高呼“Becha vela(加斯科涅方言,意为“降帆)”,后来这逐渐演变为酒庄今日的法语名字“Beychevelle”。

达玛雅克

CHATEAU CLERC MILON

克拉米伦

那些名庄酒标背后的故事.罗曼尼康帝酒庄

来自木桐罗斯才尔德集团旗下的达玛雅克和克拉米伦,他们酒标上的设计都是来源于展览在木桐罗斯才尔德葡萄酒艺术博物馆的摆饰。

那些名庄酒标背后的故事.罗曼尼康帝酒庄

达玛雅克酒标上是一幅称作“Autumn II”的图画,这幅画是以一尊17世纪的雕花玻璃塑像为蓝本描绘的。克拉米伦的酒标上则是一个摆饰,出自17世纪德国的金匠之手,呈现的是两个即兴喜剧表演的舞者,上面还镶嵌了宝石。

10

Almaviva Winery

活灵魂酒庄

那些名庄酒标背后的故事.罗曼尼康帝酒庄

在罗斯柴尔德男爵集团(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 S.A.)和干露酒庄(Concha y Toro)的珠联璧合下,“智利酒王”活灵魂不仅展现了法国精湛的酿酒工艺,还充分挖掘了智利优异风土的潜力,堪称法国文化与智利文化的巧妙结合。而这两种文化的完美融合,我们还可以从活灵魂的酒标中略窥一二。

那些名庄酒标背后的故事.罗曼尼康帝酒庄

活灵魂酒标上潇洒的“Almaviva”字样出自法国古典剧作《费加罗的婚礼》(The Marriage of Figaro)的作者——博马舍(Beaumarchais)之手,代表着法国传统文化。值得一提的是,酒庄“Almaviva”的名字正是借鉴了该书中一位主角的名字。

Opus One Winery

作品一号酒庄

那些名庄酒标背后的故事.罗曼尼康帝酒庄

作为“美国酒王”,作品一号葡萄酒除了拥有脱颖而出的质量外,其简单的蓝色剪影酒标也极具辨识度,让人印象深刻。事实上,这道蓝色剪影是酒庄两位创始人—木桐酒庄(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前庄主菲利普·罗斯柴尔德男爵(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和“美国葡萄酒之父”罗伯特·蒙大维 (Robert Mondavi)的侧面肖像。

那些名庄酒标背后的故事.罗曼尼康帝酒庄

罗伯特与菲利普男爵都广结善缘,他们及他们的家族都在智利等多个国家建立了数座合资酒庄。1970年,菲利普男爵与罗伯特第一次碰面时,男爵便表达了合作意愿。

1978年,为将合作进一步落实,两人进行了密切磋商,并敲定了合作规划。1979年,凝结两位酒界巨匠心血的作品一号酒庄正式成立。同年,作品一号开始酿造葡萄酒。

此后,印有两人侧面肖像及签名的作品一号葡萄酒一路高歌猛进,稳居“美国酒王”的宝座。如今,罗伯特与菲利普男爵都已与世长辞,但为了纪念他们的伟大合作,作品一号的酒标上一直保留着他们的头像及签名。

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木桐酒庄

那些名庄酒标背后的故事.罗曼尼康帝酒庄

木桐酒庄最早被称为“Motte”(Mouton),意为土坡。1720年,约瑟夫 布莱(Joseph de Brane)开辟葡萄园时确定了木桐的领地权。1973年,木桐酒庄正式升级为一级酒庄。木桐酒庄最大的特色是自1945年起,每年在酒标的上部用一幅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作为标签。这成为木桐酒庄的标志之一,使其成为了波尔多列级庄中最具收藏价值的葡萄酒。当然这也是木桐精明营销手腕的一个代表。

13

Petrus

帕图斯酒庄

那些名庄酒标背后的故事.罗曼尼康帝酒庄

“城堡(Ch teau)”也许是法国酒标上最为常见的字样,实际上不少波尔多名庄内确实拥有气势恢宏的城堡建筑,如波尔多左岸的玛歌(Margaux)。不过,在葡萄酒世界中声名显赫的帕图斯,其酒庄却“简陋”得出人意料:占地面积非常小的帕图斯酒庄,不仅没有宏伟的城堡,整个酒庄“寒酸”到只有一个品酒室和一个酒窖,让不少特意去参观庄园的游客大失所望。也正因如此,帕图斯坚持不在酒标上使用Ch teau字样。

14

Chateau Cheval Blanc

白马酒庄

那些名庄酒标背后的故事.罗曼尼康帝酒庄

白马酒庄的酒标以白色为主色调,整体风格一如其酒款般精致优雅。作为1955年圣埃美隆分级制度确立时便已被评为“一级A等”的酒庄,白马酒庄自信地在酒标上标注着自己的等级。

15

Chateau Ausone

欧颂酒庄

那些名庄酒标背后的故事.罗曼尼康帝酒庄

欧颂酒庄作为同样在1955年便已被评为“一级A等酒庄”,似乎并不关心等级,因为在其新年份的酒标上除了酒庄名、年份和产区等必要信息外,只简单地印有酒庄建筑图和标注了酒庄拥有者伍迪埃家族(Vauthier Family),并没有将等级标注在酒标上。

葡萄酒文化有着悠长久远的历史,是代表着各个地区文明与文化的产物。还有许多的酒庄精彩绝伦的故事等着我们去探索与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