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支撐著北歐的高福利?

小易烊千璽


支撐北歐國家高福利的主要因素有三點,社會制度、政府的良心與國民的高素質!真真實實的公開公平透明的社會制度使政府財政支出主要以國民福利為主,某種意義就是共產主義,戈爾巴喬夫就是參訪了北歐國家才真正領悟到什麼是共產主義。北歐國家的政治制度體現了世界共同的價值觀,因此他們不必擔心外部侵略,不必把錢花在無效的軍費上。另外就是政府高效透明,政府的存在的意義就是為民服務,人民的錢一分不能亂花,保障了公民高福利的同時也保障了官員自己的高福利,沒有必要再想方設法去貪汙,官員的財產申報制度也遏制了官員的貪汙之心。倉廩實而知禮節,在一個從出生到死亡都有保障的社會里,人人都享受著公平的待遇,人的貪婪之心會極大地得到收斂,人人都清楚國家的財政收入與支出,決不會提出自己非份的要求,瑞士政府有一次提出給每個公民幾萬元不是被全民公決否定了嗎?


手機用戶52200101141


人性在全世界都是一樣的,但文化對人和社會的影響不容忽視。

大家在感慨北歐的高福利高稅收的時候,丹麥人民自己也在感慨。和同事吃飯的時候,他們也很鬱悶自己沒有早生幾十年:“我爺爺60歲就可以退休了,我爸爸65歲退休,但拿的錢還不如我爺爺多。我看我現在就算工作到70歲,也不一定能退休。”

你看,所有人都向往不幹活還有錢拿的生活,就算那時候白髮蒼蒼不能去跳傘蹦極。

但在丹麥文化裡,謙虛低調,踏實幹活是被推崇的。這種內斂低調到什麼程度呢?很多丹麥人換車的時候,也只是換一個同等級別的新車,甚至很多人就買一個和舊車一模一樣的車。

對於吃社會福利來說,一方面,這是社會保障體系的一種,他們如果在不得不用的時候,也是光明正大的。另一方面,絕大多數人都避免自己落入吃福利的地步,都是儘快的去找到正式的工作。從我周圍的同事(生物圈子)的談話中,和電視裡的採訪裡,大家的觀點都很相似:我們從小就是在享受社會福利提供的免費醫療,免費教育下成長起來的,這樣全社會提供的資源保證了我們從小接受平等的教育和與人為樂的性格。如果我們這一代不去努力工作,不去交稅,那我們的孩子就無法得到這樣的教育,我們也沒臉去教我們的孩子什麼。

而且丹麥的社會福利體系,並不是“養懶人”的體系。就拿失業保險來說,如果本科生畢業找不到工作,在享受失業保險福利的同時,TA每週都要至少嘗試找一份工作,投最少一次簡歷。只有當每個月去嘗試找了一定量的工作,但並沒有找到的時候,失業保險才會繼續下去。而且當失業了一定時間以後,政府是有權強制給TA安排相對應的工作的。

還有就是在教育體系中,雖然學生上大學是免學費,發生活費的,但這生活費費用非常的少,幾乎只能讓學生勉強餬口。拿大學生來說,一個學生一個月的生活費大約是6000克朗,住在學校附近的話,租房子最便宜的,一個人和其他兩三個人共同租一套公寓,最少要3000克朗左右的房租。加上水電網,加上手機,幾乎剩下的都只有飯錢。所以在丹麥很少見到學生去外面吃飯,太貴了,一餐要100-200克朗。大家都是吃餐廳或是自己做。但丹麥人愛喝酒啊,隨隨便便買點酒都成百塊了,所以大多數學生都要去外面打工,才能維持自己的生計。丹麥家長也有一小部分會給一點點錢,但大流是一分不給的。孩子和父母拿錢也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反而會被其他朋友看不起。

還有丹麥對人民資源環保意識的培養,非常到位。和美國不同,所有丹麥人都會隨手關燈關空調,買小排量的車,風力發電,保護沙灘和海洋等等。大家的意識都是:我們是小國家,沒有那麼多資源,我們必須要環保再利用。

所以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非常困惑:丹麥人明明有那麼多收入,為啥在買禮物的時候,都要註明:買20克朗以下的東西。這幾乎就只能買幾顆糖啊……擁有全球頂尖的設計和傢俱,還有頗高的對藝術的審美,這看起來完全都是矛盾的啊?!丹麥人到底過的是什麼日子?

後來慢慢明白了,他們除了旅遊和購買自己非常喜歡的東西,其他時候,就算是高收入的人群,也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隨便亂花錢。

除了這些文化上的認識,還有就是政府能切實做事了。作為在中美德都生活過的人,在丹麥的第一次重要感受就是國家小,人口少(人名更少),政府和組織對個人的行為了解之多,在其他大國裡是無法相比的。有時候會覺得自己不是生活在一個國家,而是在一個自治省/state之類的地方。某些服務有問題了,打電話過去,我習慣了在美國和中國先給電話那頭的接線員自報家門:我是XXX, 我的ID號碼是XXX……而這些在丹麥是不需要的。對方一看到你的電話號碼,就可以從號碼查到你所備案的幾乎一切。小國寡民的優勢,也成為了稅收切實有利的幫手,沒有人能逃稅,除非你能列舉出切實的證據。

有很多人提到丹麥人非常容易相信別人,有時候我都會(陰謀論的)覺得這是因為幾乎你的一切行為都能被查到,所以沒人敢於逃稅。

文化+政治,我覺得高福利高稅收的丹麥,還是依然活力四射的。但生活在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是隻有幸福沒有痛苦。小國寡民條件下成立的幸福,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不一定適用於大國。但教育和文化對於整個社會的影響,卻是普遍適用且不能忽視的。


書生唐宋元明清


北歐高福利神話完全是笑話,概括就一句話,平均人口占有資源量極高。

什麼教育,全是垃圾級的,北歐自古只有海盜,搭英國工業革命的順風車,地域苦寒之地,是歐洲人以前看不上才留下的,當然歐洲在中世紀也只有村戰。

至於北歐的成功,一是家裡有礦,離歐洲大陸最近,二是海岸有漁場,三是人均佔有土地極多,吃現代機械化作業紅利,如果在工業革命前,那邊就屬於鳥不拉屎的地方。而現在的北歐三國,每個國家才幾百萬人,挖礦,捕魚,養殖,種植,這些職業都不能滿員,也就是勞動力欠缺狀態,弱智都可以有工作,而所有產出都不愁銷,導致國家連年通貨緊縮,這在當今世界是奇蹟。

人,衣食住行都有了保障,剩下的生命就是興趣,同時還有整個歐洲科技輸入,可想而知國家整體富裕到什麼程度,而政府養些不工作的人,也就小意思,負擔生老病死也就那樣,誰讓人家連年通貨緊縮,政府擔心的是錢用不掉。

而這種狀態的人,搞研究,開公司,沒有後顧之憂,只有想不想,這樣的成功率可想而知,可怕的是這種狀態持續了幾百年,只有二戰影響了一會,而那邊是以基礎原料出產為主,只要二戰一過也就恢復了。


饕餮大豬


老夫就在丹麥3000人的小村子開餐廳,不得不說丹麥人很瀟灑,週末的最高紀錄一天做近10萬人民幣,開業第一個月就破百萬,投資才50萬。北歐的高福利在於,社會進入享受階段,不再勞師動眾修路蓋房子,基礎設施五十年前都有,城市規劃一百多年之前已經開始。所以很輕鬆可以養活全國,房子樹木,城市跟花園一樣全是旅遊資源,大學再搞點小研究,什麼新的技術北歐都會馬上進行普及,就是最先吃螃蟹的那個人,還有一點要感謝高稅收,賺越多交越多,所以全民教育就是要多花錢,那市場經濟流動起來了,比如我這個村,什麼都有,電影院,超市,醫院,球場,游泳館,健身房,博物館,應有盡有。所以會花錢的地方經濟就好,他們一週來我這次一兩次飯,我一個月除掉員工工資成本,可以賺三十萬,我同樣會去花錢,但是最後大家都是賺錢的,因為大企業還在向全世界撈錢,比如馬士基,維斯塔斯,等等,他們設在其它低成本勞動力的地方,利潤更大,最後交高稅給丹麥


OlivarlucasApS


北歐(Northern Europe)是政治地理名詞,特指北歐理事會的五個主權國家 :瑞典、挪威、芬蘭、丹麥、冰島五個國家,這五個國家的高福利是遠近聞名的,可他們的高福利是怎麼來的?

(圖:北歐五國)

其實這五個國家的發家史都差不多,我們以挪威為例,它2009年至2011年、2013至2018年獲得全球人類發展指數第一的排名,是最發達國家之一。可歷史上挪威一直是瑞典和丹麥的窮親戚,今天怎麼就成為這樣一個福利高到令美國人都羨慕的國家呢?


國家大,人口少

挪威有大量的陸地、海岸線和水域,但人口相對較少。這種結合意味著陸地和海洋的收入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挪威的北歐兄弟國家也是如此:瑞典、芬蘭、冰島,丹麥也不例外。它們都是國家大但是人口少。


大自然的饋贈

挪威,還有瑞典、芬蘭、冰島和丹麥都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首先它們都有豐富的漁業資源,並且有著極大的旅遊資源,這些都為國家提供了豐富的經濟收入。儘管北歐的冬天很冷,但是挪威和其餘北歐四國的農業也十分發達。

發現石油

就在上世紀50年代末,業內還很少有人相信挪威大陸架(挪威海岸附近的海床)可能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可是後來荷蘭發現的天然氣促使一些人再次關注北歐,菲利普石油公司是第一個採取行動的公司,1962年,該公司向挪威當局遞交了勘探北海的申請。就在這個時候,挪威政府宣稱擁有大片近海區域的主權,但卻將進行地震勘測的許可證頒發給了私營公司。儘管早期遭遇了一些挫折,但隨著今天的Ekofisk油田的重大發現,油氣行業在1969年開始騰飛。政府逐步發放許可證,主要發放給國際公司,直到1972年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成立,這給了國家直接的利益。這就是挪威後期崛起的最重要原因。

在過去四十年中,挪威大陸架上的石油活動對挪威的經濟增長作出了重大貢獻,併為福利國家提供了大量資金。根據政府的數據,以目前的價格計算,這個行業已經創造了超過12萬億挪威克朗的價值。挪威政府說,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約佔挪威價值創造的23%,是製造業的兩倍多。


綜上所述,北歐國家高福利的最主要原因是石油和漁業資源,但這並不是全部,芬蘭有舉世聞名的諾基亞通訊,瑞典有沃爾沃汽車和愛立信通訊,丹麥有樂高玩具和時尚,冰島的生物製藥行業,這些都是它們的底氣。對於這些人口較少的國家來說,有一兩個巨型跨國公司幾乎就能養活一個國家,更別提它們有如此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還有高科技傍身。所以國家有錢,民主制度又能夠發放紅利給國民,這才有了它們的高福利。

但是北歐高福利在當前也成為一個褒貶不一的詞條,因為高福利已經成為北歐國家的發展的絆腳石。


穿美國望世界


北歐的好福利絕對是二十一世紀最毒的雞湯,這玩意兒其實與什麼科技,什麼教育,什麼制度都沒有關係,只是因為這些地方有礦。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有礦,有礦,有礦!

北歐地區在早期實際上是大窮國,這些人在歷史上是全部都是海盜,靠搶劫為生,根本談不上什麼社會福利,甚至連法西斯國家對這些地區都不屑一顧,這種格局一直持續到二戰結束。

由於太窮,他們並沒有在二戰中遭到破壞,然後歐洲地區又幾乎被戰火夷為平地,人口急缺,這使得北歐幾國在當時賺到了勞務輸出的紅利,歐洲的工業強國德國法國英國等紛紛對北歐四國轉讓生產技術,並設立代工廠,並統銷回購這給北歐送去了第一桶金。也就是說,北歐的現有工業系統都是白送的,他們根本不需要走類似我們國家的原始摸索道路。

其次,由於歐洲列強對北歐的開發,北歐的各種資源被髮掘,比如芬蘭的松木橡木,挪威的櫟木等都是上好的建築材料,這些資源被送回歐洲加工成各種傢俱產品並利用自己的品牌銷往全球,這是北歐發財的第二桶金。

第三,真正讓北歐發財的主因則是因為1959年的時候發現了油田,油田收益現在佔到了北歐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以上,雖然北歐的油田產量不如沙特等國,但是北歐人少,直接拉高了人均收入高。但是進入2010年之後,隨著油價下探,北歐的高福利也維持不下去了,稅負大幅提高,一旦油田裡的油被抽空,這裡就會滾回解放前。


優己


剛從瑞典回來,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1,瑞典北部的鐵礦開採如火如荼,由於城區在礦上面,現在在遷移城市,雖然只有3萬人。

2,瑞典的房子普遍比較便宜,除非你要住海灘邊或者大都市。普遍價格在200-400萬克朗,匯率0。74

3,瑞典企業最低工資標準2300歐,交稅是700歐,如果工資漲到3000歐,交稅是1000歐。

4,瑞典超市的物價和國內差不多。

5,瑞典的農場和畜牧業非常發達。

6,瑞典的火車非常落後。

7,瑞典的自動化歎為觀止。


GodsWillRXX


北歐能夠實行這麼多年的高福利政策,不僅僅是靠著一兩項優勢的支撐。


從人口的角度來看,北歐五國的人口數量都不多,人口最多的瑞典也只有不到一千萬人口。在古代的時候,人口代表著勞動力,人口越多的國家經濟就越強大。


而在現代社會,兩個經濟水平相當的國家,人口越少的那個國家,國民生活水平就越高。北歐五國都屬於“小國寡民”的國家,因此它們更容易成為高福利國家。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北歐五國的經濟發展水平都非常高,人均GDP位居世界前列。


北歐五國的經濟發展水平高,不僅是因為五國的人口比較少,還因為北歐五國掌握了很多先進的生產技術。實際上世界上人口稀少的國家非常多,但是大部分小國都是“國小民弱”的狀態,很少能像北歐五國這樣富裕。


北歐五國在很多領域都處於世界一流水平,例如瑞典的獅鷲戰鬥機,芬蘭的計算機科技等等。

從軍事的角度來看,北歐五國都沒有過多參與國際軍備競賽,瑞典和芬蘭都是永久中立國,挪威和丹麥也都很少在國際上發聲。


冰島就更不用多說,一共只有35萬人口,還不如一些國家的軍隊人數多。因為北歐五國都不注重軍事的發展,五國能夠騰出來更多的錢財發展民生,這也是北歐五國能夠保持高福利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然北歐五國並不是軍事弱國,瑞典是世界上少有能夠獨立製造出第四代戰鬥機的國家,在某些領域的軍工水平絲毫不亞於一些大國。

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北歐五國都擁有一群高素質的人群,因為北歐五國是高福利社會,這五個國家都有著一整套的教育體系,國民受教育的水平非常高。


一些人經常質疑,北歐五國實行了這麼多年高福利,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人去上班。其實越是低素質的人群,越是比較看重個人的得失,越是高素質的人群,越能夠考慮到整個社會的利益。假如北歐五國的福利制度,在一個公民素質普遍低下的國家實行,那麼這個國家肯定會遍地懶漢。

從政策的角度來看,北歐五國實行了高稅收的政策,北歐國家的稅收非常的高,只要正常上班的人基本都要繳納鉅額的稅款。


雖然北歐五國的稅收十分高,但是北歐五國偷稅漏稅的情況非常少。這主要得益於北歐五國的經濟透明度比較高,收上去的錢還是會返還到納稅人的身上,再加上北歐五國的貧富差距十分小,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都處於同一起跑線,沒有太多的社會矛盾。

除了這幾點因素外,北歐五國能夠保持高福利政策,還得益於北歐五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北歐五國都屬於資源大國,憑藉著資源的優勢,北歐五國完全可以支撐數十年的福利制度。


因為北歐五國的工業十分發達,現在北歐五國並沒有完全依靠出口資源支撐福利制度,北歐五國中的一些國家甚至還是資源進口國。從這些資料來看,北歐五國能夠支撐福利制度,所需要的條件非常多,其他國家想要模仿北歐五國的福利制度,還真的不容易。


歷史總探長


北歐的高福利其實和一個非常特殊的歷史契機有關。

如果考察北歐主要代表性國家,芬蘭,瑞典,挪威的發家史,不難發現,他們在二戰以前的整體發展水準都比較低。瑞典相對好一些,但也不是一個非常富裕的國家。芬蘭和挪威比較窮。那為什麼二戰以後這些國家會出現了福利性社會的變化呢?

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二戰以後美蘇爭霸。

福利社會的概念形成的非常晚,而且真正意義上的實踐也是在二戰以後才開始的。很有意思的是以英美為代表的,盎格魯薩克遜文化一直很排斥福利主義。時至今日,這兩個國家也是發達國家當中比較少見的低福利國家。尤其是美國其社會福利在發達國家當中可以說是倒數第一。因為兩國特別強調自由競爭理念,所以整個社會文化是非常反感福利的。

社會福利的最早實踐來自於19世紀中後期鐵血首相俾斯麥主導之下的德國。同時,這時期開始興起的各種社會主義運動,當中就包含了大量的社會福利理念。到了20世紀初10月革命的時候,真正意義上第1個帶有近代社會福利理念的國家蘇聯,才正式出現。

和很多中國人的想法不同,福利社會的最早全面實踐實際上是和社會主義運動密切相關的。蘇聯建國以後,雖然推行過收集制度,損害了農民的利益,也經常通過宣傳手段,鼓吹勞動是美德,讓工人們義務性的加班加點,但不可否認的是蘇聯在勞動保障和生產福利方面做了很大的改善。不得不說和當時英美這樣高度強調自由主義,從而放縱資本家壓榨工人的國家相比有了極大的進步。

這種進步實際上衝擊了西方,尤其是緊鄰蘇聯的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理念。所以在那個時代,歐洲社會尤其是西歐主要發達國家內部出現了非常嚴重的思想對立。右翼知識分子和資本家往往指責蘇聯沒有自由實行嚴厲的社會管制。而左翼知識分子和中下層民眾則非常羨慕蘇聯工農階級的某些社會福利。

二戰以後,由於蘇聯在戰爭中的巨大貢獻其戰略地盤迅速向外擴張。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西歐還是美國,為了維護原有的資本主義體制,面臨著巨大的意識形態壓力。這就很麻煩,為了緩解這種壓力,因此刻意的在和蘇聯直接接壤的芬蘭和另外兩個臨近的北歐國家,瑞典和挪威,打造資本主義體制下的福利社會樣板。通過打造樣板,不僅可以緩解來自蘇聯的意識形態壓力,還可以反過來向蘇聯施加意識形態壓力。

這些國家原本的工業基礎不是非常好,早期主要依賴資源出口,比如林業資源,漁業資源等等。初級資源出口只能取得溫飽,很難獲得高利潤。挪威後來發現了石油,而美國等西方主要國家則刻意扶持起了瑞典和芬蘭的工業。芬蘭的代表性企業,諾基亞原本並不是做手機的,是後來轉產的。這個過程當中,顯然有西方國家刻意扶持的原因。瑞典的工程製造,背後也有美國和西歐扶持的因素,才成為了該國的支柱產業。

很顯然,這種有意識的扶持是以蘇聯的存在為基礎的。隨著上世紀90年代蘇聯的解體和東歐鉅變,打造福利樣板的意識形態鬥爭取得勝利,則樣板本身的價值也就不復存在了。在這種情況下,北歐國家的發展就越來越依賴於自身的人口素質和資源稟賦。瑞典和芬蘭在失去了美國和西歐的資本與技術扶持以後,相關企業的發展日趨艱難。諾基亞這樣一家曾經叱吒風雲的世界頂級企業,最後還是被美國打包收購了。因此這些國家,在原來所積攢的經濟牢底逐步被吃空以後,其福利社會也就難以繼續維持下去。挪威的債務危機爆發,政府不得不緊縮支出,導致社會福利水準迅速下降。瑞典和芬蘭也在不同程度上走上了這條路。

從整個歷史發展趨勢來,北歐的高福利社會是在特殊年代下意識形態鬥爭的產物,是作為一種樣板進行鬥爭的。隨著意識形態鬥爭的結束,為了維持這樣一個光鮮社會所需要的資本和技術支出,自然也就迅速撤回,這也就是為什麼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北歐國家的發展日漸萎靡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說從根本上講,維持北歐國家高福利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不停的進行技術和資本的扶持。簡單點說就是美國,英國,法國,德國這樣的國家給予北歐國家補貼。然後這些北歐國家再把補貼拿來的錢貼到民眾身上,從而也就形成了高福利社會。

至於很多人所說的高稅收這只是面上的原因並不是支持北歐國家高福利的根本原因。沒有國民高收入高稅收是不可能實現高福利的。這只是一種再分配機制而已。至於人口的高素質,這種說法是很片面的。北歐國家的人口普遍偏少,頂尖人才的數量非常少,不足以帶領整個社會,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單論高素質人才總量的話,北歐國家由於人口數量的劣勢,在西方發達國家內部也不佔優勢。而且事實上,高教育水準是福利社會的結果,而不是原因。至於所謂優勢產業,比如瑞典的工程製造和芬蘭的通訊行業,都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刻意扶持的和自身的關係不大。否則何至於在上世紀90年代以來普遍衰落呢?這三個國家國土雖然不算特別小,但人口較少,以美歐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在短時間內是可以扶持起來的,從實施難度上來講並不大,所以不要否認這樣一種可行性。


用戶4325101516


北歐幾個國家有各自的原因,比如挪威有石油,就我熟悉的瑞典來說,以下幾個簡單事實就能回答你的問題:

1. 瑞典人口1千萬,相當於鄭州市人口; 瑞典面積45萬平方公里,差不多三個河南省大。

2. 瑞典北部有一望無際的森林資源和極其豐富的礦產資源,此外瑞典人家水資源是全球平均資源的2倍,而中國人均水資源是世界平均的1/5。

3. 最重要的是以下企業均在瑞典: 伊萊克斯,沃爾沃,SKF軸承,Saab薩博, H&M服飾,宜家家居,愛立信電信,斯堪尼亞卡車,Spotify,ABB電工(總部在瑞士),阿斯利康製藥,利樂包裝等等,還有很多專業性很強的企業。

做個不太合適的類別,如果鄭州一個城市有15家海爾或者格力規模的企業,你覺得鄭州的福利會怎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