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六飞机为什么一直保留到现在?轰6N和轰6K有什么区别?

军武皮卡丘


轰-6系列轰炸机老骥伏枥几十载,的确有些老了,但在国际上绝对不是最老的,美国的B-52战略轰炸机早在1952年就已经停产,迄今仍然活跃在世界各地。B-52为什么得以保留至今,那么轰-6也是同样的道理,没有办法中的办法,在没有选择中创新是轰-6系列发展的最大特色。

轰-6中程轰炸机是我国在前苏联图-16轰炸机的基础上仿制而来的,长期以来是人民空军手中唯一的轰炸机,也是我国“三位一体”核威慑的体系力量之一。尽管的确很老,但老而不退除了没有后续接替机型之外,其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既然没得选,那就深挖潜力,改到亲妈也认不出来。

至于无可替代的原因,我们先来看一组美国人实战的数据。根据美国人统计,轰炸机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使用轰炸机出动的架次只占总出动架次的10%都不到,但是却在战争中投下了总投弹量70%的弹药数量占比。再细化一下,以B-1B轰炸机为例,在科索沃战争中,以部署数量不到2%的占比投下了20%的炸弹;阿富汗战争中,出动架次不到5%,却投放了40%的炸弹。

根据实战经验来看,轰炸机可以通过更小的机群、更少的起飞架次,控制战场上更大的区域。在执行轰炸任务时,一架轰炸机的攻击目标数量是普通战斗机的数十倍以上,其以较低的使用效费比获得最大的作战效能,这就是真正的“空中多面手”,也是无可替代的核心原因。

轰-6系列轰炸机亦是同样的道理,虽然平台可以称得上是爷爷辈的产品,但是其能够填补人民空军对地打击的空白,使得人民空军具备一定的战略打击能力,尤其体现在空中核威慑上,不管实际能不能打,至少摆在那里本身就是一种威慑。

轰-6K和轰-6N在轰-6家族中属于大改型号,甚至可以称为是魔改型号。以轰-6K为节点,整个轰-6的机体外形布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机头的玻璃罩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黑色的机载火控雷达;虽然我们在轰-6H上解决了导弹上机的问题,但直至轰-6K才初步赶上国际主流轰炸机+空射巡航导弹的防区外打击模式,轰-6K换装的不再是鹰击-6,而是射程超过2000公里的长剑-20远程空射巡航导弹。

同步轰-6K的发动机也有涡喷更换成动力更充沛、油耗更低的涡扇发动机,再加上优化了机体设计,使得轰-6K的腿越来越长,结合长剑-20空射巡航导弹后,打击半径首次超越5000公里的门槛。因而在轰-6K服役之后,走出国门,翱翔西太就成了常态,在此之前,我们很少看到有轰-6其他型号的机型出岛链,轰-6K在人民空军发展历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历史性作用。

轰-6K虽然走出去了,但是受到机体结构的总体限制,其作战半径还是有限的,并不能满足空军的需求,在新一代国产远程轰炸机出现之前的空挡期内,人民空军还需一款飞得更远的轰炸机,轰-6N也就应用而生了。

借助轰-6K良好的平台,拓展航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加装空中受油管,使得其具备空中受油能力。轰-6N在国庆70周年阅兵式首次公开亮相,与轰-6K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机头多了一根受油管,这就意味着其在原有的航程基础上通过空中加油来实现航程的拓展,理论上只要加油机部署得当,其具备全球巡航的能力,这也是官方将其定位为中远程战略轰炸机的原因。

轰-6N不仅仅是增加航程这么简单,其在作战定位上可能也发生了变化,因为轰-6N取消了原来的腹部弹仓,这就意味着该型轰炸机机腹部可以挂载尺寸更大、重量更大的空射武器,网络上猜测很可能是要挂载东风-21D空射反舰弹道导弹和无侦-8临近空间侦察无人机;果真如此的话,轰-6N的作战功能将发生极大的转变,在能兼顾轰-6K中远程防区外打击能力的同时,还能进行一些不对称作战样式。

因此,轰-6N不仅仅是航程上的提升,同时作战定位也发生了变化,这是轰-6K和轰-6N之间最大的区别。日后很可能在人民空军作战体系中,两者互补,各司其职,共同撑起THE NEXT服役以前的空军战略打击体系。


鹰鸽分析


轰-6,和B-52都是爷爷辈的轰炸机,全都研发设计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但B-52已于1962年就停止了生产,而轰-6却不断被改进改进改进,迄今为止,成了全球改进型号最多的轰炸机。

据本文作者不完全统计,轰-6除了当年图波列夫设计局移交的两架原型机以外,国产化的轰-6就有轰-6甲、轰-6乙、轰-6丙、轰-6丁、轰-6Ⅰ、轰油-6、轰-6F、轰-6H、轰-6M、轰-6G、轰-6K、轰-6N等十余种机型,可谓枝盛叶茂,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轰炸机,本身研发制造就是个技术活,是航空工业的明珠,非一般的国家所能拥有,目前,全球也就美俄中三强拥有轰炸机,美国的B-52现役76架,仍然是美国空军的主力战略轰炸机,并未有退出现役的迹象。

我空军包括海军航空兵的轰-6轰炸机,1969年才实现了批量生产,仅从机体寿命等指标来看,除了轰-6甲、轰-6乙、轰-6丙等机型较陈旧以外,其他机型足以持续服役,美空军所有的B-52轰炸机最后服役的都是1962年。

轰炸机研发制造难造价高,能用的都尽量在使用,俄罗斯空军1952年研制的T-95螺旋桨轰炸机都还在继续服役,我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各类型号的轰-6轰炸机没有理由退出现役,至少比B-52和T-95都还年轻。

2019年10月1日,国庆70周年阅兵中,空中受阅梯队中有轰-6N和轰-6K,属于轰-6N的首次公开亮相,伸出机头的那根空中受油固体管非常醒目。

轰-6K,曾被国内军迷称为“战神”,机头换上全封闭的流线型整流罩,加装了新型火控雷达和搜索雷达,加装了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及标准数据链系统,大量使用复合材料和新型轻质合金材料,采用了最新电子设备,体现了西飞在航空电子、材料技术的最新成果。

实际上已经不是轰炸机,只是一架巡航导弹载机,能挂载6枚射程2500公里的长剑-20巡航导弹,或KD-88空地导弹,最大载弹量可达12吨。

作战半径3500公里的轰-6K,具备向关岛和马六甲海峡发射远程巡航导弹的能力,是我空军战略打击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轰-6K轰炸机团全部出动时,可以一次向4500公里外的战区发射上百枚巡航导弹。

轰-6N,是目前为止轰-6系列轰炸机的最新型号,也应该是轰-6轰炸机的终极改进版本,庞大的轰-6系列轰炸机到此就踩了刹车,也是轰-6系列中作战半径最远、载弹量最大、对地攻击能力最强悍的轰炸机,已经成了一架真正的战略轰炸机,最大航程已经达到1万公里。

轰-6N,是在轰-6K的基础上改进而来,至于轰–6N与轰–6K的区别,最显著的就是外观的差别,首先,轰-6N在其机头上方,有一根可以接受空中加油机伸出探头的长长的受油硬管,有了空中加油能力,增大了航程和滞空时间,能够实施远程远程奔袭、大区域巡航和防区外打击。

其次,轰-6N取消了机腹的内部弹舱,将弹舱改成储油罐,增大了轰-6N的航程和作战半径;还包括多种外部设备的增加,例如一些与轰-6K不同的光电,以及无线电设备等。

再则,轰-6N除了能挂载和轰-6K同样的长剑-20巡航导弹,或KD-88空地导弹以外,在机腹后部设置了一个凹槽,赋予了轰-6N外挂空射弹道导弹的能力,作战能力将远超轰-6K,实际上让轰-6N成了空深弹道导弹平台,增强了对地(舰)的打击能力,可覆盖太平洋深处的目标。


国平军史


所谓实用就是最好的王道,也是装备发展很普遍的规律,你可说它古老,然而来自同年入役的两款美俄飞机,B-52和图-95,不也照样在飞行吗?俄罗斯一款“熊”正重新投入战略值班以来,常自慢悠悠地在飞行,如闲庭信步一般,拦截它的战斗机从第一代发展到第五代,只有它仍然在飞行,你能说它老得如何模样了吗?

有用能用,才能彰显力量的存在。我们不做过多讨论,轰-6坚持到现在,在可见的未来,还要继续战斗下去,是我国航空工业基础使然,也是立足技术现实的结果。

2017年有俄罗斯老兵前来寻找自己教过的学员,或问我们,图-16是否早不再使用,呵呵,没有什么好难为情的,它被我们推向技术巅峰,继轰-6K之后,又有一款空中加油型轰-6N,不过才开始亮相。

轰-6K和轰-6N的区别,后者可称为战略轰炸机,而前者因为没有空中受油能力,即有一丝丝勉强。够得远才能打得着,轰-6N一出,从此再没有人怀疑它的远程能力,丑小鸭正式变为白天鹅,它美得生动,可以说与原来的“獾”,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从航程到载弹量,从航速到突防手段,大不同,要在它发生了质的改变,使用更加灵活,威力够大。

可以想像的是,中航工业去年就砸出了彩蛋,今年更无误地讲,“The Next”,变为“See you soon”,马上见,立刻现,有了它的支撑,未来轰-6K也好,轰-6N也罢,会更加精神,可以想去任何想到达的地方,将我们的意志传达。

也许正因这样,轰-6K后才有了轰-6N,因为之后没有因为,因为没有什么不可以,难道不是吗?


魂舞大漠


轰六轰炸机为啥一直保留到现在,,,很多年我们的国防政策是防御性的,或说是防守反击性质的,这个政策至少奉行至九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海湾战争及后来的北约侵略南联盟的战争促使我军调整一些军事建设指导思想,决定加快海空军发展,才有了包括轰六在内的一些武器装备改进改型与新型号突破。至于轰六为啥用到了现在,通俗说,我们不会侵略别人到他人领土上狂轰烂炸。基于这一点,长时间轰六保持适当改进是能满足国防需要的。进入新世纪,我们周边的安全形势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我国领海主权内的岛屿,因历史遗留问题,在外部势力怂恿下与我们挑起争端,一些边远岛屿空军的战斗机航程不够用,主权宣示的威力达不到,给了一些国家窃我岛屿以可乘之机,因此采用轰六改型巡航远海岛屿,这些大家都是清楚的。现如今,随着我们海外利益的不断扩大伸展,远方朋友也越来越多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非传统方面的威胁和一些大国基于冷战思维对我们的围堵及牵制,为应对这些,海空军所辖任务范围也俞加宽广,相应的远程海空军装备先后入列服役。轰六又有了最新改型,说明其还有潜力可挖。今天的轰六与初期的轰六除外形相象外,制造的材料及相关各系统已不可同日而语,去远海岛屿属基本的战备巡航了。


薯烤条


众所周知,轰-6K等系列轰炸机,是在轰-6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目前又推出了新版本,被称为轰-6N。发展至今,轰-6系列轰炸机已有约50年时间,经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该系列轰炸机为何还没退役,反而要不断改进,不断推陈出新,发展新型号、新版本呢?下面就为大家分析一下轰-6系列轰炸机一直保留到现在的原因,另外介绍一下轰-6N和轰-6K之间的区别。

轰-6系列轰炸机一直服役的原因

轰-6轰炸机是根据苏联图-16轰炸机为蓝本设计的,研制时间开始于1959年,后来中断到1964年恢复研制工作。轰-6轰炸机的第一架原型机于1966年完成组装,并进行了静力试验。1968年12月24日,轰-6轰炸机首飞成功,而且搭载的是国产涡喷-8发动机。1969年,轰-6轰炸机投入量产。

轰-6轰炸机的第一个正式版本是轰-6甲,经过不断完善和改进,轰-6甲于1966年5月15日通过生产定型,同年10月被批准量产。轰-6轰炸机的第二个主要型号是轰-6乙,这是一种中程侦察机,装载了红外照相机,于1979年定型。轰-6轰炸机的第三个型号是轰-6丙,从1977年开始研制,1980年首飞,大幅换装了航电设备,于1983年交付服役。轰-6轰炸机的第四个主要型号是轰-6丁(又称轰-6D),是反舰型轰炸机,早在1967年就开始研制,不过直到1981年才完成首飞,1984年投入生产并交付。轰-6D轰炸机安装了245型雷达,可携带C-601、C-801等反舰导弹。

轰-6轰炸机的第五个主要型号是轰油-6,是一款空中加油机,在机翼下方加装了两个软式加油吊舱,可以为战斗机提供空中加油服务。轰油-6可载油37吨,可输出18.5吨燃油。轰-6轰炸机的第六个主要型号是轰-6H,各方面的性能有了较大提升。轰-6H轰炸机的航程超过5000千米,可搭载2枚鹰击-63反舰导弹。轰-6轰炸机的最新型号是轰-6K和轰-6N,下面将比较一下两者之间的区别。

轰-6N和轰-6K之间的区别

轰-6K轰炸机扩大了进气道,加强了机翼结构,换装了D-30-KP2涡扇发动机,最大航程提高到7000千米。轰-6K轰炸机比轰-6H多了两个武器挂架,最大载弹量增加到15吨,可发射K/AKD-20或KD-88巡航导弹。K/AKD-20巡航导弹的射程为1000~1500千米,性能可以媲美“战斧”巡航导弹。轰-6K轰炸机升级了航电设备,采用玻璃化座舱,内部安装了多功能液晶显示器。轰-6K换装了机鼻火控雷达,配备了电传操纵系统、光电瞄准装置、导弹逼近警告器等,提高了精准打击能力和生存能力。

轰-6N是轰-6系列轰炸机的最新型号,从外观上看,轰-6N的前端增加了空中受油管,其他方面并无太大改动。在武器系统方面,有报道称,轰-6N具备携带空射型弹道导弹的能力。因此和之前的轰-6系列轰炸机相比,包括和轰-6K相比,轰-6N轰炸机首先是具备了空中加油能力增大了航程,扩大了战略巡航范围和作战半径。其次轰-6N可以挂载空射型弹道导弹,极大地增强了战略威慑能力。


老豆说军武


轰-6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是以苏联图-16中程轰炸机为原型的仿制型号,不过这个技术水平属于第一代喷气式轰炸机。从时间上看和美国B-52属于同期,但性能上相对落后和美国更早一版B-47接近,轰-6最大起飞重量95吨,载弹量3吨,航程6000公里。而B-47最大起飞重量100吨,载弹量4.5吨,航程7400公里。

美国人的B-47以及苏联的图-16只是一个过渡期产物,很快就被更先进机型淘汰,不过轰-6在我国却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大型轰炸机平台我们只有这一款。所以大家都知道轰-6被我们玩出了花样,从早期常规轰炸机到现在导弹载机,型号都已经排到K\\N\\J了。下图是可以携带6枚巡航导弹的轰-6K版本,相对老版远程打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最大起飞重量提高到95吨,载弹量提升到9吨,最大航程则达到了8000公里以上。

挂载6枚长剑-10巡航导弹,有效射程2500公里,8000多公里的航程加上远程巡航导弹轰-6K一脚踏入战略轰炸机门槛。

N型是去年10月份才出现,最大特征是机头受油探管、以及机腹半埋式弹舱。再联想到DF-17很令人期待,最大航程可以超过10000公里,作战半径约4000公里,最大载弹量则提升到10-12吨之间。K型如果是一脚踏入战略轰炸机门槛,那N型就意味着基本符合战略轰炸机标准,当然应该是全球排名最后。


河东三叔


轰六是仿制自前苏联的图-16轰炸机(1954年装备),1969年正式服役中国空军,至今已经整整半个世纪的时间了,称的上是一位老兵,图-16的设计者肯定会十分自豪吧!至于为何能保留到现在,一方面是经过不断改进,轰六暂时能够满足空军的战略要求,另一方面是轰六的替代者至今还未出现!

改型不断,能满足空军要求

自从轰六服役就成为我国轰炸机部队的绝对主力,经过多次改进,现在的主力轰-6K,是对老轰-6的大改!我估计连苏联设计师都认不出来了吧

1,为了提高航程和节油性,换装了低油耗、重量轻的D-30KP-2涡扇发动机(伊尔-76和轰-20同款),增大发动机进气口,使得推力增加了30%,耗油量减少20%,航程达到了9000公里(作战半径达到4000公里以上)

2,换装了国产的电子系统 导航系统,机鼻处取消了导航员舱,加装了新型火控雷达和搜索雷达,加装了北斗导航系统和数据链传输系统,取消了所有的机炮,尤其是尾部机炮,换装成电子舱,换装成新型主动被动大功率电子干扰设备,提高了电子干扰能力。

3,增加了空地打击能力,机翼下增加了外挂点,可以挂载6枚长剑-10巡航导弹,最大载弹量可达15吨。

轰-6的替换者还未出现

经过以上改进,轰-6K勉强达到了战略轰炸机的标准,基本能够满足现在空军的要求。但是和美国的B1 俄罗斯的图-160相比,无论是航程 载弹量 最大起飞重量 隐身性等方面都全面落后,只能算是入门级的战略轰炸机,记得中俄联合军演时,一位俄罗斯老兵曾问过“你们已经不使用图-16了吧?”这确实挺让人尴尬的!我想未来只有轰-20 的服役才能改变这种差距,让我们拭目以待!

至于轰-6N是今年大阅兵上首次出现,在外观上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增加了受油管,因此具有了空中加油能力,这会使得航程进一步增大,据估计航程将突破10000万公里。那么轰-6N在航程上就是一款真正的战略轰炸机了。至于我们肉眼无法看到的,目前还没有准确消息披漏,但应该会是在轰-6K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航电系统 飞控系统 等等!

不管怎样,作为一款服役半个世纪的轰炸机,轰-6家族在轰-20出现之前,仍然要承担战略轰炸的重担。

(个人看法,不当之处请指正)


冬雨AK


轰六轰炸机这一个系列他们都是基于一个平台研发的前苏联时期的一款中程轰炸机-图16中程轰炸机。作为前苏联的一款中程轰炸机,它的指标远远达不到战略轰炸机的要求。但是他确是使用最广的一款轰炸机。而我国的轰6还有轰6K都不知道是它的第几种改进型号。我国的军事专家们为他改进了航电系统,雷达系统,武器载弹系统和核心的发动机系统,使它的性能一次又一次的得到提升。后来装载涡10发动机的轰6k可以说是将图16的性能潜力完全发挥了出来。轰6的航程大约在6000~8000公里,作战半径为3500多公里。在大胆武器的情况下作战半径缩小为1500公里。

所以我国装备的轰6,并不能直接威胁到美国本土,顶多也就是可以打击打击他的第二岛链。除非是集群出动去攻击一个重要的军事目标,才会使用空中加油的方式,否则单个飞机出动的话一般是不会使用空中加油的方式的。在空中加油的隐患太多,容易被发现暴露目标。轰6可以搭载三吨的航空炸弹,改进的轰6K它的载弹量可以达到6吨。对于战略轰炸机来说搭载这些弹药并不算太多。

而轰6N,作为轰6轰炸机家族的最新一个成员。应该是代表着轰6轰炸机最高的改进水平。轰六N的具体参数和轰六k大体相同。但也有不同的地方,轰6N增加了空中加油的管道,这样就使得轰6N的作战半径足足扩大了一倍。虽然它的载弹量不足以达到战略轰炸机的水平,但是却也是致命的威胁,在空中加油机的加持下,轰6N组成的轰炸机战队想要去轰炸美国本土就不再是空想,而是变成了现实。虽然现在还困难重重,但我国却已经有了能够威胁美国本土的战略轰炸机。还是那句话空中加油的隐患很多,一般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运用这种方式的。

而轰6N也作为是我国战略轰炸机的一个过渡机型。其实更期待的是轰20的出现。


沐风谈兵论道


衡量一个国家的战略打击力量,首要看重的就是其是否具备“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而三位一体核打击指的就是空基战略轰炸机、陆基弹道导弹、海基战略核潜艇三种战略武器装备。在这三种战略武器中,每一种武器都有优点和缺点,但是却都是一个大国成长中不可获取的重要基础。比如我国在空基战略打击力量上,一直装备的是仿自前苏联时期图16轰炸机的国产轰-6轰炸机、该机是上世纪50年代末中航西飞参照前苏联中型喷气轰炸机图-16研制,1968年安装了国产涡喷-8发动机的轰-6首飞成功,并与次年正式开始批量生产。可以说从轰-6诞生到先如今,其服役生涯正好是半个世纪之久了。从轰-6担负的作战任务来看,其并不像我们简单认知的承担战略打击任务,而是主要负责一些战术轰炸、侦察、反舰、巡逻监视等作战任务。但是其也是随着时代的改变,不断衍生出多达十几种不同型号,目前最新的是国产轰-6K轰炸机。

其实要说轰-6为什么服役了半个世纪还没退役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我军需要一款载弹量大、作战航程远、飞行速度快的轰炸机来执行一些对陆对海轰炸任务,以及国产新型巡航导弹的空基发射平台,所以现阶段的强烈需求就注定轰-6还不能退役;另一方面轰-6可是具备战略核打击能力的,想当年我国第一枚氢弹的投放试验就是用轰-6完成试验的,所以对于这样一款具备大载弹量、航程又远、还具备战略核打击能力的轰炸机,对于我军远程空袭战略/战术打击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轰-6要想退役至少我空军已经批量装备新型战略轰炸机后,轰-6才会真正的退休。

但是要说现役的轰6K和最新的轰6N有什么区别?其实这个还真不好说,往粗了说无凭无据,不能服人,往细了说危害国家安全更不能说。其实对于传闻中的轰6N轰炸机的传言最早是网上有一张疑似增加了空中受油管的轰-6试飞的画面,所以这架具备空中加油能力的轰-6也就被大家称为轰-6N了。其实光从这个具备空中加油能力来说,其对于轰-6这样一款轰炸机而言,最明显的就是其作战半径和最远飞行航程的大幅度增加,理论上只要能够在轰-6N飞行的航线上布设多架空中加油机,那么轰-6N就能完成对全球任何一个地点的轰炸任务和环球飞行能力。所以加装了空中受油管就代表了最新型号的轰-6的作战半径大幅度延伸,覆盖范围更为宽泛,这对于我军战略打击力量的组成和衍生增长是最为直接的表现。

当然这些都是我们肉眼能够直接看到的变化,在机身内部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改变更多,比如轰-6作为一架初始服役于上世纪70年代的轰炸机,在机载设备包括雷达、航电系统、飞控系统等方面,用现在的说法来说单看座舱“仪表满天下”就知道不怎么先进。恰巧在航电系统、飞控系统、机载雷达三方面都是我国最为擅长的领域,毕竟前面有歼20这种世界上最先进、最考验航电系统、气动布局最复杂、最考验飞控系统、有源相控阵雷达已经如白菜般实现标配的先进战机证明,我们有理由相信最新的轰-6K和传闻中的轰-6N在航电、飞控、座舱、机载雷达等方面都是集成了我国当前最新技术的产物,所以在一堆高新技术堆砌下形成的新型号,其性能先进与否也就不用多说了吧。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轰-6虽然在不断改进之中,但是其基础型号毕竟是半个世界之前的产物,所以早已经不适应现代战争需求。那么对于当下的我国来说,也是到了装备更先进的轰炸机的时候了,所以我们看到在今年中航工业宣传片末尾,有一架被遮住但是能看出大体轮廓俄新型隐身轰炸机的身影,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距离我们大家亲眼看到国产新型隐身轰炸机的时候已经不远了,这将极大的推动我国空军战略转型和战略突防等战略综合目标的综合提升。毕竟在日益成熟的防空系统面前,轰炸机的地位早已经遭到了动摇,所以只有装备更为先进的隐身轰炸机才是上策。


魑魅涅磐


没办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