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魯迅文集之阿Q正傳(一)——所謂的"精神勝利法"


淺談魯迅文集之阿Q正傳(一)——所謂的

圖片素材來自網絡


阿Q——來歷不詳,阿Q對於未莊的人來講,就是用來僱工和取笑的,阿Q也不說,他的來歷自然也沒人在意,只在阿Q與人發生口角時,阿Q才會跟人瞪眼喊道"我們先前——比你闊(厲害)的多啦!你算是什麼東西!"。

阿Q在未莊沒有家,就只住在未莊土穀祠(用來供奉和祭祀祈求豐收的祠堂),沒有固定的工作,靠打短工為生,讓他割麥他就割麥,讓他舂米你他就舂米,讓他撐船他就撐船,需要短工時,人們還能記得有這麼個人,若是其他時候,便連這個人都記不得了。只是有一回有人對懶洋洋,打著赤膊的阿Q說到"阿Q真能做!",別人聽著都不知是真心還是譏諷,但阿Q聽著卻喜滋滋的。

阿Q把莊裡所有人都不放在眼裡,包括莊裡的兩個"文童"(以後可以考秀才)也一樣,甚至備受莊裡其他人尊敬的既是有錢人又是兩個文童的爹的錢太爺和趙太爺也一樣不放在眼裡,因為阿Q覺得他兒子以後比他們厲害,即使阿Q如今是個一無所有的光棍。

在此之上,有過幾次進城的經歷使得阿Q更覺自己厲害了,當然,阿Q對城裡人也很鄙視,因為城裡人管條凳叫長凳,城裡煎大頭魚用蔥絲而不是蔥葉,這在阿Q來說都是錯的,可笑的,而莊裡的人更是連蔥絲煎魚都沒見過。


淺談魯迅文集之阿Q正傳(一)——所謂的

圖片素材來自網絡


阿Q家裡前人厲害,見識廣,又能幹,如此完美的人身體卻有一個缺點,就是頭皮上不知何時生的癩瘡疤,這對阿Q來說算是不好的東西,為此阿Q忌諱聽到"癩"和一切同音的字,後來越來越甚,連"光,亮,燈,燭"也忌諱,不管別人有心還是無心,凡是聽到別人說就發怒,然後估量對手,力氣大的就罵,力氣小的就打。

雖然阿Q後來多半以怒目回應,但是終究防不住與人廝打,每當被人打了,他便在心裡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像樣……",便心滿意足,尤如得了勝一般的走了。

當然隨著他將這些想法與人說了以後,別人都知道他有一"精神勝利法",別人再打他之前,便抓他的辮子對阿Q說:"阿Q,這不是兒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自己說,人打畜生!",阿Q彷彿並不知恥,回道:"打蟲豸,好不好?我是蟲豸——還不放麼?"。

阿Q對這種不知恥的行為並不在意,因為他覺得他是第一個能夠做到如此"自輕自賤"的人,"第一"便是狀元,他是"狀元",那其他人又算是什麼東西。

阿Q平常去酒店喝點小酒,與人調笑一桶,口角一通,得了勝便開心的回到土穀祠,一旦有了錢,便如賭博押寶,輸光了便到後面看著,等到散場便回去睡一覺,第二天接著工作。


淺談魯迅文集之阿Q正傳(一)——所謂的

圖片素材來自網絡


當然,也不盡一直這麼輸,有一次倒是贏了一回,誰知贏著贏著被人打了黑棍,等到醒來,賭局也散了,打他的人也找不到,畢竟這次是丟了錢財,用以前的"勝利法"也無法使自己高興,但阿Q在這方面仍然厲害的緊,他馬上想到了辦法,抬起右手便扇自己的臉,彷彿打臉的手是自己的手,而被打的臉是別人的臉一般,雖然臉上火辣辣的,但是卻心滿意足,如得了勝一般躺下睡著了。

阿Q真正在未莊出名,並不是因為這種"精神勝利法",而是因為另一件事。趙太爺的兒子進了秀才,大擺宴席,阿Q喝了兩碗酒,便說自己姓趙,和趙太爺算是本家,算下來比秀才還大了三輩,大家頓時肅然起來,結果趙太爺聽說了,打了阿Q幾巴掌"你怎麼會姓趙!——你那裡配姓趙!",也就沒人再理會阿Q到底姓什麼,但甭管阿Q到底姓不姓趙,因為這件事阿Q和趙太爺牽扯到了一絲聯繫,別人在尊敬趙太爺的時候順帶便也"尊敬"起了阿Q。

這種尊敬讓阿Q更加不知畏懼為何物,以往都是別人招惹他,如今他卻去主動招惹別人,因為挑蝨子沒有挑過王胡,取笑絡腮鬍子的王胡是毛蟲,被王胡一頓打,沒有考慮自己的過錯,反而覺得是皇帝停了考,不要秀才和舉人了,趙家地位下降連累了他。

而錢家的秀才這時路過時,又吐槽曾經東洋留學,剪了辮子的"假洋鬼子"錢秀才是"禿驢",又被錢秀才一頓打。


淺談魯迅文集之阿Q正傳(一)——所謂的

圖片素材來自網絡


而第二頓打反而讓他忘了挨第一頓打時的鬱悶,反而高興了起來,去酒店時在店門口遇見了靜修庵的小尼姑,調戲了起來"和尚動的,我動不得!",用手掐著小尼姑的臉,惹得酒店的人一頓大笑,才放了手,小尼姑哭著咒罵"這斷子絕孫的阿Q",在周圍人的大笑中走遠了。

阿Q為了"勝利"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好吃懶做,偷奸耍滑,目中無人,欺軟怕硬,自輕自賤,不知好賴,扯虎皮扯的更是自己都深信不疑,惹了他人被人教訓,反倒是把火氣撒到了小尼姑身上,這樣的人固然可恨。但是這樣的人卻也是極度可悲的,來歷不明,沒田沒地,就連姓什麼都被人禁止,因為他是外來人,即使被人欺辱,也只能用"精神勝利法"來平復自己的心情,趙太爺的欺壓,未莊人的凌辱,整個社會氛圍的壓迫,再加上阿Q本人的不求上進,甚至於阿Q根本就沒有上進的機會,最終阿Q扭曲了,性格愈加的"畸形",從什麼活都幹,到後來的偷奸耍滑,從被人欺負時的怒目而視,到後來的"精神勝利",從被人取笑,到後來的取笑別人,從被人欺辱,到最後的反去欺辱他人。社會的扭曲再加上阿Q獨創的"阿Q精神","造就"瞭如今的阿Q,一次次的壓迫終於將阿Q從"精神勝利"進化到了"行為勝利"。阿Q的故事還沒有完結。

欲知後事,請看下期:

淺談魯迅文集之阿Q正傳(二)——"中興"的阿Q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