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中养子继子怎样标记?

用户4067916689537


从严格要求、真正的意义上讲,从中国民间现实社会父系(父姓)氏族文化、人文伦理文化、姓氏文化上来说:养子、继子都是外族、外姓,跟养父、继父不是同一姓氏,没有血缘关系,根本就不能上养父、继父家族、氏族的族谱和家谱。

如果养子、继子上了养父、继父家族、氏族的族谱和家谱,就会扰乱、打乱了原养父、继父家族、氏族的族谱和家谱继承传统、传承的血缘伦理关系。

一般情况大众化的解决方式和行为办法是:养子、继子回归原籍原姓,即自己的姓氏应有、该有的父系氏族,上系族谱和家谱。

养子、继子如果自己没有找到或者说不知原籍原姓的族谱和家谱、再或者说自己根本不愿意回归原籍原姓的族谱和家谱,养父、继父父系氏族家族、氏族的族人和族群,不愿意、不同意、不认可、不赞同该家庭的养子、继子上养父、继父本家族、本氏族的父系氏族的族谱和家谱,养子、继子只有腾空悬浮,没有或者说暂时、暂定没有族谱和家谱可上系谱…………


袁聪


在回答问题前,先大概了解一下养子,继子及家谱的关联。

养子为收养而非亲生儿子,与抚养人之间没有血缘关系

继子有同宗过继(也称承祧,兼祧,入嗣,有同宗血缘),也有外姓过继(无血缘)。

家谱也称宗谱、族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文籍。编纂家谱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家谱中的“世系表”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用来说明一个家族成员关系,如父子、兄弟间的相互关系,记录每一个家族成员,五世一表。

既然是以载父系家族世系为中心的文藉,对于那此没有成婚或成婚没有男性子嗣的人来说,为了在家谱上后继有人,防止成为绝户,通常以过断或收养儿子为自己继承人。有此地方也有养子或继子不能上谱的说法。但上了家谱的,标记上一般没有什么特别标记,只是会介绍该人是子嗣还是继养以及继养来龙去脉以及他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葬地、功绩等。


路人路过ABC


一哥“俗眼看社会”之——

       养子继子也是子

修家谱就是记载一个家族的历史、延续一个家族的人脉,传承一个家族的文明,对于一个家族是大事,至于养子、继子、入赘女婿等特殊情况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一哥参与过修家谱这事,还是简单分享一下我们的处理方法。

其一、过继,一般过继为同姓过继,有叔伯子侄之间过继的、有堂叔伯子侄之间过继的、也有同族子侄之间过继的,这个一般不标明,因为是同姓,过继了就成那家人的儿子了,家谱上显示他有后就是了,本身过继这事就是想续后的,你再弄个额外说明,真是没有必要啊。还有一种过继是舅、姨、姑家孩子过继的,如果改姓了,就不说明了,有的是过继时孩子都大了,没改姓,而孙子辈改姓了,是可以说明一下的,过继姑家的好说,从姑那名字下说明一下即可,从舅从姨过继的,可说明其与父亲的关系,比如“妻舅子”等。

其二、养子,养子是收养关系,在法律上是认可父子关系的,如果已经与父亲同姓了,一般人家是忌讳的,在家谱中也没有必要说明,至于“拖油瓶”,也没有必要说明,如果没有改姓、或者到孙子辈改姓了,可以说明一下,加一“养”字。

其三、上门女婿,如果改姓了,可不加说明,其实这个大家一看都知道的,儿子和女儿是一家了,肯定是入赘的吗。如果没有改姓,可加一“婿”或“赘”字。

     这些都是说“儿子”的,当然入了这个家谱,那么他们原来家族的家谱中最好就不要再显示了。另外还有一种是继母,这个是要入的,可并列于父亲母亲之后,不用说明,至于继父,肯定是不行的,他入他的家谱就是了。





一哥于一


家谱是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其实知道与否也无多大关系。实际上它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是封建礼教,它是阻碍社会发展的落后东西,在六七十年代早以被抛弃。改革开放了,有人把它当作民族文化又找了回来,续家谱也不是不可,但它不能与现在的法律道德相抵触,我国是俱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我国的宪法,法律,社会主义价值观才是我们一切行动的标准。在旧社会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就有封建礼教,宗族观念,多少人没有自由,没有平等。续家谱绝不能宣扬宗族,宗派思想,绝不能搞侵犯人权,歧视外姓人的那一套。个人观点,欢迎批评。


二老9206


一、在现在法规中,养子要经县以上民政部门登记,受法定条件限制而收养别人夫妻所生的孩子,叫养子女。在民间,收养别人男孩传宗接代,连旁系近亲都不让知道,更不可能让政府知道。在计划生育之前,送养和收养孩子各取所需,并没有太多的金钱诱惑让人当人贩子,打击贩卖儿童不太严厉。有的人家生的纯女孩,就想要男孩。在妻子分娩前会预谋:若流产就抱养别人男孩顶充。若再生女孩,就拿去换养别人男孩。整个换养过程,一般由接生婆操作,严格保密,甚至孩子双方父母都彼此不知。因此,这样养子在族谱里是以亲生子出现。但是未婚男人收养孩子,族谱里直接写养子。如果众所周知不是自己夫妻亲生的,如收养弃婴,从小如同亲生子抚养长大,族人无异议,也可能不实指养子。有些收养的孩子与养父母年龄相差很小,会直接写养子。

二、继子在现代法规里是指妻子与前任丈夫所生的男孩,带到新家与自己形成继父继子关系,虽然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跟妻子有血缘关系。在族谱里,妻子带来前任丈夫的儿子,继父视同己出,把其辛苦抚养恩重如山,接谱时会写继子。还有另一种情况,妻子在没有生男孩时丈夫先辞世,后来妻子招夫再婚,招入男子是公公婆婆的赘书子,妻子与后夫生的孩子为前夫接谱,族谱中称瓜葛子。继子和瓜葛子与接谱的男子是拟制血缘的父子关系,因母亲婚姻成为一家人。有的的地方要求继子和瓜葛子需化异姓为同姓,方有继承权。

三、族谱里的嗣子,一般是封建时代重男轻女,以男性传承为主体的族谱,强调在同姓家族聚居点排斥外姓融入,引发祖产继承纠纷。于是,拥有财产的未婚男性,或只生女孩的夫妇,把侄儿演变为嗣子,生前为自己养老送终、死后继承遗产和祭祀扫墓。族谱中,嗣子为嗣父接谱,谱录详写在嗣父这一支为直系,生父那一支则变为旁系,谱录略写。祠堂里,嗣子的后代,也被视为嗣父这一支,而不是生父这一支。

四、族谱里还有祧子,与嗣子不同情况是,生父也只有一个儿子,这些为伯或叔接谱只能一人兼祧了。这时男子以生父为主,祧父为辅,个人谱录在生父这支详写,而在祧父那一支略写。所生子女多数写在生父这边,而祧父那边只选择一个作为嗣孙,为祧父传宗接代。

五丶族谱中,男子的外嫁姐妹所生外甥为其接谱,称为爱子。爱子要随母姓,虽然不是舅舅直系血亲,但与嗣子和祧子一样,也是旁系近亲,也有一定的血缘纽带。

六、从前的族谱,女子不能为父母接谱,但他的丈夫如果把半个儿子身份之女婿,演变为拟制血亲的全职儿子,族谱中称赘子,此时,并不是女婿与岳父母的外戚关系,而是赘子与赘父母的一家人的里亲关系。赘子与谱中需传宗接代赘父母虽然没有血统。他为赘父接谱,与赘父母女儿有婚姻纽带。女婿可与岳父异姓,只视同半个儿子,是外戚。赘子与赘父也可以是异姓,却是里亲,视同亲生儿子。有的地方要求赘子改为与赘父同姓,并且所生后代大多数随赘父之姓。

七、族谱中还有遗腹子'、遗腹女的标记,这是亲生孩子其中的特例,即夫妇共同的结晶尚在孕期待娩,丈夫尚未见到孩子出生而死亡的特殊情况。

八、族谱中的螟蛉子,是指妻子带着与前任亡夫的遗腹子身孕与己结婚,孩子在婚后不足孕期出生,出生后孩子由新婚夫妻共同抚养,平时继父虽然视同亲生儿子,但论继承权时还是与亲生儿子有所区别,因此接谱时要标记螟蛉子。螟蛉子与亲生孩子都是妻子所生,是同母异父的兄弟。继父对螟蛉子辛苦抚养,也是恩重如山。螟蛉子若未回到生父那一族群,就在继父这一族群易姓接谱。


林柏忠979


传统习惯家谱是真正的一家一性传承延续,母亲带的儿子,抱养外性的儿子都不准载入家谱!兴过继本姓本族的侄子或侄孙!现在有改革的,被老思想人骂做大杂烩!继子在父亲名下称出继,在叔伯名下称侄继,一般是弟弟的儿子兴给伯父当继子,叫不绝长门!


一号儍子


古时养子标为义子,继子标为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