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把教师比喻成什么最恰当?

数言数语


我就是老师,老师从事的职业是高尚的,不计得失,韩愈在《师说》里这样界定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对老师的职业界定是非常准的。

有人把老师比作春蝉和蜡烛,这源于李商隐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其实,这诗在李商隐那里不是写老师的,后来用来比喻老师的奉献无私,燃烧了自己,成全了学生。后来又把老师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都是对老师的职业认可和赞美。

今天,自上而下提出尊师重教,《教师法》也明确教师的职责和权力,社会对老师的期望也不断提高,老师自身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老师到底是什么最恰当,我觉得老师就是老师,守土有责,坚守本位,传道授业解惑,同时不迷失自我,做蜡烛做春蝉有点悲催,做人类灵魂工程师要求太高,过于神话和过于悲凉都不是我们老师所能承受的。

老师更像一个摆渡人吧,把学生渡到一条铺满阳光、幸福、知识、诚信、勤奋、健康等一切美好的大道上,去认知更美好的未来,去接受更激烈的挑战,去感受更精彩的人生。爱我所爱,竭尽全力,不辜负,这就是老师!





含笑在此


我觉得把老师比作摆渡人最合适。每一位老师对学生而言,他摆渡的时间可能是一学期,一年,也可能是三年,六年。接班上课为始,升级,毕业为终。在这样一段特殊的摆渡旅程中,老师和学生都是彼此人生的回忆。

摆渡人的原意是指在渡口码头用船为人家提供交通服务的人。现已有多重引申寓意,主要含义如下:

1,用船把人从此岸送到彼岸的人,通常以此比喻两方之间的协调人或媒介。

2,生命中的过客,有过交集但不会走到一起的人。

01

教师和学生的相遇是一种偶然。

学生高一届或是低一届不会遇到给他上课的老师;老师被学校分到前一个班级或是后一个班级都是一种可能。因此,教师和学生的相遇是一种偶然。

你的一生,我只送一程;不忍言别,单车已到站;我原路返回,你远走高飞,再见。

这样的相遇让师生有可能成为知己,也可能成为彼此不欣赏。不论怎样,都会在这一段摆渡的时光里,珍惜这次偶然的相遇。


02

老师的摆渡是要把学生送到另一个去处——到更高一级的年级学习,去更高一级的学校求学。

摆渡的地点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去实现。老师像渡者给出方向,学生努力坐上小船由老师送到那里。

03

老师是学生心灵、智慧的摆渡人。

知识的传授,心结的解锁,是老师对学生孜孜不倦的关怀。

从无知摆渡到智慧,从稚嫩摆渡到成熟。


用春蚕,蜡烛,人梯形容老师总有那么一丝悲壮,希望老师和学生的相遇是彼此成全。在彼此的人生旅途中有着美好的回忆!老师竭尽全力助力学生摆渡到更广阔的海洋,迎风弄潮!


春风绿梦田


教师,强调“奉献”,比喻成“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最恰当。原因如下:

一、对个人而言,教师是“领路人”

个人一生能有多大的“成就”,在人生路上能够“走多远”,关键取决于年轻时代是否能遇到几个“好老师”!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教师给学生传授人生的道理;基于教师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让学生在人生路上少走“弯路”。授业,教授传授给学生的专业技能,是学生“立足社会,安身立命”的基础。解惑,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为学生的发展指明方向。

二、对国家而言,教师是“铺路石”

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也是最“坚固的国防”!一个国家的“强大”,是教师在讲台上完成的!没有强大的教育,谈不上国家的强大;而教育的强大,必须由教师来完成。因此,教师是国家强大的“铺路石”。


张cuper


每一个学生的伯乐!



舒卷任风


传统社会,往往把老师比喻为蜡烛,因为做老师要有奉献精神。做老师,要甘于清贫,不求大富大贵,只求桃李满天下。同时,师者父母心,做老师的,心里要充满爱心:一种爱心,那是对孩子的爱;另一种爱心,那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现代社会,要想成为优秀,有一种教学模式挺好的,也就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既可以象传统老师那样传授学业,也可以象朋友那样,平等的一起讨论研究问题。


happy1000


教师是最大公无私的群体,因为他们总是想尽千方百计把自己所学的本领教给別人!你要没学去完,他们还很生气和失望!这就是教师受人尊敬的原因!


用户2654037467744


园丁,太高大上。其实教师就是一块砖,那里需要那里搬。教师不仅是教书育人,打扫卫生,站岗,尤其到大街上站岗,查寝,上级检查时帮校领导写材料,造假。


一笑天下869


教师就是国家成千上万种职业中的一个养家糊口的工作,无论多么高尚和多么卑微,不给报酬一定都不干!所以没必要抬得过高也不能贬的太低!理智的看待这一职业!


buyibaixing


世界上所有劳动人民,都在为人为己创造财富,贡献力量。他们工作在各行各业,每个行业都有苦有累,我们的口号是“劳动光荣",无需为某个行业歌公颂德,而将其他劳动人民不在眼内!


用户3378075158406


你觉得这些比喻都不恰当那你肯定有更好的比喻啦?那你说出来让大家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