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尹默1937年 临褚遂良碑帖长卷

《伊阙佛龛之碑》亦称"褚遂良碑"。篆额题《伊阙佛龛之碑》。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刻于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壁宾阳洞内。这里因伊水东西两岸之香山和龙门山对峙如天然门阙,故古称"伊阙",隋唐以后,习称龙门。《伊阙佛龛之碑》通高约5.00米、宽1.90米。由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谏议大夫褚遂良书。字共三十二行,满行五十一字。计一千六百余字。碑文主要记述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在其母长孙皇后逝世后做功德而开凿,太宗贞观十五年李泰与太子李承乾争夺太子位,李泰借为母亲开窟造像做功德,实有获得太宗好感,为自已捞取政治资本的目的。落成后,唐太宗于这一年的十一月辛卯亲自大阅于伊阙。这通碑原应为北魏所雕的宾阳中洞的造窟碑,到了唐代李泰为节省费用,竟就势磨去原有碑文,又重新雕刻成唐碑的。关于该碑的记载,始见于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欧阳修之《集古录》及赵明诚之《金石录》。

沈尹默1937年 临褚遂良碑帖长卷

钤印:竹溪沈氏、尹默所临款识题签:(沈尹默题)尹默临伊阙佛龛之碑。钤印:沈引首:(沈尹默题)伊阙佛龛之碑。钤印:沈尹默印、匏瓜正文:(通临《伊阙佛龛碑》文略)二十六年九月十七日临一过,付随。收藏印令昕藏书、劫灰余物


局部放大

沈尹默1937年 临褚遂良碑帖长卷


沈尹默1937年 临褚遂良碑帖长卷


沈尹默1937年 临褚遂良碑帖长卷


沈尹默1937年 临褚遂良碑帖长卷


沈尹默1937年 临褚遂良碑帖长卷


沈尹默1937年 临褚遂良碑帖长卷


沈尹默1937年 临褚遂良碑帖长卷


沈尹默1937年 临褚遂良碑帖长卷


沈尹默1937年 临褚遂良碑帖长卷


沈尹默1937年 临褚遂良碑帖长卷


沈尹默1937年 临褚遂良碑帖长卷


沈尹默1937年 临褚遂良碑帖长卷


沈尹默1937年 临褚遂良碑帖长卷


沈尹默1937年 临褚遂良碑帖长卷


沈尹默1937年 临褚遂良碑帖长卷


沈尹默1937年 临褚遂良碑帖长卷


沈尹默1937年 临褚遂良碑帖长卷


沈尹默1937年 临褚遂良碑帖长卷


沈尹默1937年 临褚遂良碑帖长卷


沈尹默1937年 临褚遂良碑帖长卷


沈尹默1937年 临褚遂良碑帖长卷


沈尹默1937年 临褚遂良碑帖长卷


沈尹默1937年 临褚遂良碑帖长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