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大學760人文地理學考研真題及詳解

[全套]2021年華僑大學旅遊學院760人文地理學考研全套資料


華僑大學760人文地理學考研真題及詳解_才聰學習網


考研真題及詳解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題

第1章 緒 論

一、名詞解釋

《貨殖列傳》[首都師範大學2010年真題]

答:《貨殖列傳》是西漢歷史學家司馬遷編寫的《史記》中的一章,記述了他遊歷黃河流域和長江中下游的見聞,包括人口、經濟、物產、貿易和城市等,代表著經濟地理學發展的史志描述階段。

二、論述題

20世紀的經濟地理學發展特點。[福建師範大學2009年研]

答:20世紀的經濟地理學發展的特點如下:

(1)研究區域尺度的變化

①20世紀上半葉,經濟地理學發展中的最重大事件就是經濟活動區位論的引入。

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一些經濟學家在研究區位論的基礎上,開始了對區域經濟的整體研究。

③近20年來,隨著經濟活動全球化的日益增強,經濟地理學家對此的研究也日益升溫。

(2)研究企業組織的變化

華僑大學760人文地理學考研真題及詳解_才聰學習網

①以單部門企業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區位論,逐漸暴露出研究的侷限性。

②一些學者根據跨國公司在世界經濟中地位日益提高的實際,更加側重於大型跨國公司內部組分空間格局和演變的研究。

(3)研究思維方法的變化

①20世紀前期的區位論研究,以規範性分析為思維方式。

②20世紀60年代末,規範區位論和實證區位分析受到行為學派的衝擊。行為主義強調對區位決策者行為的分析。

③20世紀60年代末以來,伴隨著發達國家經濟結構的轉變、社會矛盾衝突的加劇,結構主義地理學應運而生。

④20世紀90年代以來,伴隨著社會科學對文化研究興趣的增加,一些地理學家開始注重制度和社會文化因素對經濟空間現象的影響。

第1篇 經濟活動區位

第2章 經濟活動區位及影響因素分析

一、名詞解釋

通達指數[中科院2012年研] [首都師範大學2010年研]

答:通達指數是指交通網絡中從一個頂點到其它所有頂點的最短路徑,通達指數越小,點的通達性越好,指數越大,點的通達性越差。

交通網的連接度[西北大學2012年研]

答:交通網的連接度是指交通網的發達程度,常用貝塔指數表示。貝塔指數為交通網中邊的數量與頂點數量之比。貝塔指數越大,交通網的連接度越好,交通越便捷,貝塔指數越小,交通網的連接度越差,交通越不方便。

經濟活動區位[安徽師範大學2012年研]

答:經濟活動區位作為人類活動區位一個主要方面,在地理空間之中存在,同時地理空間也通過經濟活動區位而發生作用。經濟活動區位研究在於解釋經濟現象的空間現象,把握經濟活動的地域結構,從而形成其作為經濟地理學的理論基礎。地理空間是有限的,儘管現代科學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的發展擴大了經濟活動的空間,但空間的有限性並沒有改變。同時,“一個場所一個區位”的空間特徵,產生了圍繞經濟活動的區位競爭。

二、簡答題

區域環境對經濟活動區位的一般影響。[西北大學2012年研]

答:(1)自然環境對經濟活動區位的影響

自然環境是影響經濟活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影響體現在兩個方面。

①自然環境條件對經濟活動具有制約作用;

②經濟活動的環境影響特性差異,也導致其具不同的區位選擇。

(2)市場環境對經濟活動區位的影響

①市場規模對經濟活動區位的影響

市場規模直接影響到經濟活動的存續。任何經濟活動,無論是生產活動還是服務活動,都必須達到一定規模的需求才能夠支持其基本的運營成本,這一規模即所謂的需求門檻。需求門檻因經濟活動的性質和類型不同而不同。

②市場特性對經濟活動區位的影響

市場特性一般包括市場意識、需求特點、競爭環境、管理秩序等等。市場意識的差異,往往來源於不同地區人們的傳統意識的差異。

(3)產業環境對經濟活動區位的影響

隨著社會化分工的發展,幾乎所有的經濟活動都脫離不開其他相關產業或部門的支持,也離不開生產要素的支持,即經濟活動區位選擇中產業環境至關重要。構成產業環境的要素很多,如產業集聚、基礎設施、生產服務以及其他自然與人文環境等。

(4)政策環境對經濟活動區位的影響

政策環境直接影響到一個區域發展某種行業的條件和約束,良好的政策環境有利於促進經濟活動的發展,從而成為吸引經濟活動集聚的因素之一。

①政策一般反映政府對地域發展的基本導向。

②政府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非常關注區域經濟的均衡發展和資源環境的協調。

古典區位論和現代區位論的區別。[福建師範大學2011年研][湖南師範大學2014年研]

答:(1)古典區位理論

古典區位論是在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地租學說、比較成本學說基礎上,吸收其他學科的理論成果發展起來的。具有代表性的有杜能的農業區位論、韋伯的工業區位論和廖什的市場區位論。

(2)現代區位論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人類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進一步多樣化,僅考慮單一的經濟因素已不能全面地反映工廠區位選擇的目標,從而重視非經濟區位因子以及行為因素的新區位理論也應運而生。如:中心地理論。

(3)兩者的區別

華僑大學760人文地理學考研真題及詳解_才聰學習網

古典區位論與現代區位的主要區別在於立論依據以及考慮問題的範圍和內容的不同。

①在區位目標上,古典區位理論僅考慮利潤(或成本),而現代區位理論還要額外考慮到非金錢收益和“滿足”的需要;

②在具體目標上,古典區位理論缺乏或輕視區位選擇的具體目標,而現代區位理論則有市場佔有率、吸引與穩定人才、形象、名聲、市場測試、迴避匯率風險、收集信息、避免貿易摩擦等多種具體目標;

③古典區位理論的區位選擇基準是成本最小,而現代區位理論則要考慮前述具體目標中的風險及不確定性。

考生首選官網,請收藏才聰學習網,可獲取更多相關考試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